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1090029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一、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类型肠道传染病是由相应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它可以引起散发、流行、暴发、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不仅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旅游、经贸、交通运输,甚至社会安定。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1、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

2、克和(或)中毒性脑病。2、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3、急性胃肠炎多由被

3、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4、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以粪便排出,经口使人感染,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和巩膜黄染等症状。5、霍乱霍乱是

4、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源是霍乱患者和带菌者。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后出现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患者可能会死亡。6、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半岁至 5 岁的小孩容易得病,症状多为发病很急,突然发烧,精神不好,很象感冒,烧三、四天后自动退烧,但过一至五天又发

5、烧,第二次发烧两、三天后可能发生腿或胳臂不能动的现象,完全瘫软无力,所以叫小儿麻痹症。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0157:H7 感染性腹泻O157:H7 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食源性疾病,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人群对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0157:H7 大肠杆菌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中毒综合(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TP)其中以出血性肠炎最常见。典型的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先期水样便,12 天后出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低烧或不发烧,部分病人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8、细

6、菌性食物中毒凡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胃肠炎和其他症状,称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暴发、易集体发病。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失水和致中毒症。二、常见肠道传染病的基本诊断方法诊断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及病原学检查等来综合诊断。三、预防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

7、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3)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4)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卫生村、卫生镇,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染媒介。(5)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6)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四、霍乱的应急处理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确诊与

8、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治疗原则1.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2.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3.在液体疗法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连服 3 天。解除隔离标准1.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未检出霍乱弧菌者解除隔离。2.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不得少于七天。3.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七天阴性,每周培养胆汁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但尚需进行流行病

9、学观察。疫点疫区处理疫点疫区的划定及处理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对从首例病人检出的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应及时做噬菌体-生物分型。如为流行株要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并按下列规定处理。如为非流行株,按一般腹泻病菌处理。1.疫点、疫区的划定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同一门出入的住户或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若干户为范围。疫区: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2.疫点处理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城镇于2h 内,农村于 6h 内

10、,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卡。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立即就地隔离治疗。转送病人时对途中污染的物品、地面和运送病人的工具要随时消毒处理。疫点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进行消毒。验便:对疫点内所有人员,自开始处理之日起每日验便一次。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病家和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和药物来源选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 2 天。3.疫点的解除:在传染源隔离后,疫点内所有人员验便连续两次阴性,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时可予以解除。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后 5 日内无新病例

11、出现时亦可解除。4.疫区处理:加强饮用水消毒和水源管理、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及时发现传染源,按规定处理,防止传播。五、关于霍乱、伤寒等重点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一)应急救治工作步骤1、医师接诊病人,进行就地抢救。2、医师接急救通知后,到发病地点,边抢救边运送。3、对肠道传染病住院患者,积极进行救治(抢救),及时组织专家组对于急、重病人进行会诊,并提出治疗方案。3、采集患者标本,送检验中心监测,指导临床用药。4、院内感染工作人员随时进行监督、监测、指导。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5、相关科室根据传染病消毒规范,对肠道传染病病区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及流行。(二)、疫情报告根据各市、区重点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于霍乱、伤寒等重点肠道传染病及时网络直报。(三)、物资、药品保障物资及药品准备:储备一次性防护服、重型防护服、肠道传染病治疗药品、检验试剂、消毒剂等。(四)、责任对在肠道传染病疫情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