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21086687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分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单元练习一、农业的起源 材料二“中国早期农业遗址分布图”(右图)。 1观察地图,概括中国早期农业遗址的地域分布特征。 材料二 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的考古发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农业定居生活,进入了以粟为主的旱地农耕阶段。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也发现了距今七千年前的丰富的稻作遗存:稻谷、稻秆、稻叶、谷壳的堆积,一般厚度达2030厘米,最厚的地方超过100厘米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早期南北农业的主要异同点,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旧石器时代的人)为了追寻猎物、寻找野果地或渔猎场地,他们不得不经常过着流动的生活。 -斯塔夫里阿

2、诺斯全球通史3、导致材料三所述“过着流动的生活发生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的改善 B原始畜牧业的萌芽 C原始农业的产生 D磨制石器的出现4我国农业的起源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5列举几个世界古代史上较早进入原始农耕时期的区域。二、国家的产生与统治文化 材料一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国家起源时期的主要特征,指出该历史时期与最初的农耕聚落之间的主要区别. 材料二几座大墓每座均出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几十座中墓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器.上千座小墓随

3、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大、中墓随葬的玉石木器与陶器常成套出现,漆木器与陶器互为配套,遗址发现的一个扁壶上朱书的一个字符与甲骨文的“文”字非常相像,现在又发现了规格较大的城址,这就使陶寺遗址所具有的文明迹象更加全面了. 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 2有学者认为,陶寺城址已显现出早期国家的某些特征。请依据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 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3材料三记述了哪两种权力的移交方式?这种变化有什么象征意义?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四 以下是一组商朝青

4、铜器的图片.4从以上图片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五 在商朝废墟中发现的复杂的表意文字,对中国和整个东亚后来的历史极为重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5材料五所说的这种文字是下图中的 ( )6为什么说这种文字对于“中国和整个东亚后来的历史极为重要?三、揭开远古历史面纱的方法 材料一 最早的历史应当是口耳相传的。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1为什么“最早的历史应当是口耳相传的”?口传史料在人类上古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这类史料的价值? 材料二 不过,珍视这些史料,拨开云雾见天日,是史学家应当有的本领。如关于燧人氏、庖牺氏、神农氏的传说,如就文化的角度讲,正代表初民社会文化演进的三个阶段。

5、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2燧人氏、庖牺氏、神农氏的传说,代表了初民社会文化演进的哪三个阶段? 材料三显然黄帝时代比炎帝时代,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垂衣裳而天下治”,这可以从考古发现中予以证实:吴县草鞋山出土的野生纤维为原料的织物残片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纺织品实物,属于距今大约五六千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3材料三告诉我们,证实神话传说中某些历史信息是否可靠的重要方法是 ( ) A查找文献 B请教专家 C调查访问 D考古发掘 材料四 二里头文化得名于河南偃师西南洛河岸边的二里头村,距今约39003500年,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开启了一扇

6、大门。 -教材 材料五在夏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启的儿子)统治时期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关于这一点,史书里记载:“太康居斟郡,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郡,据历史学家考证,就在今洛阳市偃师的二里头村附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遗址 4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中的相关信息,谈谈为什么说二里头遗址“为夏史探究开启了一扇大门”。 材料六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古史新证 5从材料看,王国维将史料分为哪两类?其具体表现形式分别主要是什么?他认为“二重证据法”有何价值? 材料七 王国维运用二重证据法,得出辞申所见殷王室的世系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代帝王世系基本相同,进一步证实了史记的史料价值,把中国的信史至少推到了商代。 -郑师渠、龚书铎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6材料中的“辞”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商代的历史被称为“信史?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3 /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