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岭铁矿详解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21081893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0.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金岭铁矿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金岭铁矿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金岭铁矿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金岭铁矿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金岭铁矿详解(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VA K总述金岭铁矿是一个采(矿)选(矿)联合的国有中(一)型独立矿山企业,隶属 于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在山东省冶金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岭铁矿位于淄博市境内的张店区、临淄区与桓台县交界处,西距济南110 公里,东至青岛 280 公里。矿区呈西南北东向条带状展布,西南至北东方向长 约 20 公里 , 东南至西北方向宽约 7 公里,面积约 140 平方公里。金岭铁矿矿部 坐落在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境内,矿属的铁山分矿、选矿厂、机械厂、水泥厂以 及其它生产辅助单位、工人新村与主要社区服务单位均设于此地;召口分矿位于 矿部的东北方,坐落在淄博市临淄区召口乡境内,距离金岭铁矿矿部约 6 公里;

2、侯庄分矿位于矿部西北方,坐落在张店区与桓台县交界处的侯庄乡境内,距离金 岭铁矿矿部约 9.5 公里。金岭铁矿交通条件优越。胶济铁路与 309 国道从矿区南侧通过,济青(济南 青岛)高速公路纵贯矿区东西,东、西两侧分别有辛桓(辛店桓台)公路和 205 国道,矿区至淄博火车站 15 公里,至金岭镇火车站 7 公里,有铁路支线相 通,可直达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滨洲等省内主要城市,贸易往来、交通运 输十分方便。矿区至淄博市政府所在地张店以及矿区内部都有公路相通,交通便 利。区域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内主导风向为南南西和南西。多年平均气温为12.9C,历

3、年最高气温为42.1C, 最低气温为- 23Co 19862000年,最高气温为40C,最低气温为- 18C, 平均气温13.6C。降水多集中于69月份,据气象资料显示,1986年以来, 年最大降水量为 856.2 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 250.9 毫米,月最大降水量为 363.8 毫米,月最小降水量为零,历年平均降水量为 595.89 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为 61%,平均蒸发量为 2080.46 毫米,平均气压为 1012.7 百帕。全矿由铁山矿床、北金召矿床、北金召北矿床、侯家庄矿床、王旺庄矿床以 及东召口矿床等大小十几个矿床组成,已探明生产矿区铁矿石地质储量 5015 万 吨,其中:

4、工业储量3907 万吨,远景储量1108 万吨。矿区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 统灰岩及第四系砂卵石层,水平富水性不均匀,剖面上富水性呈上强下弱之式, 水源补给不充分,以静储量为主。区域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发达。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煤矿、铝土矿、 石灰石矿等。金岭铁矿周围有山东铝厂、张店钢铁总厂、胜利油田钢管厂、齐鲁石 化总公司等国有企业以及临淄煤矿、路山水泥厂等地方企业。近年来,乡镇企业和 村办企业迅速发展,临淄顺达(集团)公司、山东北金矿业(集团)公司、淄博宏 鲁(集团)公司、付山企业(集团)公司、淄博铁矿和铁山铁矿等一批乡镇企业迅 速崛起,矿产品生产、冶炼、酿酒、电力等产业基本形成规模经营。

5、金岭铁矿开采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此后,汉、元、明、清等封建王 朝也都有在此开采或冶炼记载。近代,自 1898 年起,矿产资源曾先后遭受德、 日帝国主义掠夺长达 47 年之久。 1915 年 10 月,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掠夺 铁山矿区的矿石资源,动工修建金岭镇至铁山的铁路支线,次年 3月 30 日竣工 通车。1945 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金岭铁矿被国民党政府接收,连年战乱使 矿山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废墟。1948 年 3 月,淄博全境解放,金岭铁矿回归人 民所有, 8 月建矿,翌年1 月开始恢复性生产,形成生产能力20 万吨/年,当年 生产矿石 10.4 万吨。金岭铁矿原名“山东省矿务

6、局金岭镇铁矿”,1951 年改名 为“华东工业部金岭铁矿” ,后随隶属关系几经演变,于 1991 年正式更名为 “山东金岭铁矿”。建矿后,历经几代矿山人的艰苦创业,把一座满目疮痍、几 成废墟的旧矿山建设成为一个初具规模,采选联合,、社区服务集中,文教卫生 配套的新型矿山。金岭铁矿实行矿长负责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矿长统一指挥,副矿长分工 负责。现有下属单位 35 个,其中:生产和生产辅助单位9个(含集体所有制单 位1 个),行政管理部门14个,党群部门5 个,医疗卫生、教育和社区服务单位 7 个,全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全矿共有职工 4594 人,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在职工队伍中,全民所有

7、制职工4259 人(在岗职工 3757 人),男女职工约为 4:1,生产工人占 65.18%,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 9.98%,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占 24.84%。职工队伍 的文化水平提高,学历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和改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 6.69%,中专(含高中、中技)文化程度者占27.73%。青年职工在职工队伍中的 比例增大,35 岁以下职工约占职工总数的 45%,50 岁以上职工约占 3%。技术 职务结构趋于合理,全矿有高级技术职务人员 48名,中级技术职务人员 208 名, 初级技术职务人员 296 名。党团组织在企业中得到发展和壮大,共产党员、共青 团员分别占职工总数的 14

8、.45%和11.39%。工人队伍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有 98 人获得了工人技师以上任职资格,已有 3 人被聘为高级技师,59 人被聘为工 人技师。第二章 矿山开采金岭铁矿的矿山开采全部为地下开采。主要采矿方法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辅以全面法、浅孔留矿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矿床的开采过程中,金岭铁矿认 真贯彻“采掘并举,掘进先行,贫富兼采,富矿优先”和“共生矿床,综合利用” 的方针。不断地改进采矿方法,扩大生产规模,采用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管理,按 比例均衡生产,有效保证了三级矿量的储备。第一节 生产规模金岭铁矿生产矿区有铁山矿区、召口矿区、侯庄矿区。1986 年实际生产能 力为65.11

9、万吨/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至2000 年底,实际生产能力达 到了83.57 万吨/年。铁山矿区包括铁山矿床和辛庄矿床。铁山矿床沿走向赋存七个不连续的 矿体,1986 年仅有五、六、七矿体。五矿体始采于 1978 年 7 月,最低开采水 平为-249米,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1991年3月回采结束;六矿体 1975 年 1 月转入地下开采,设计生产能力为 30 万吨/年, 1996 年 9 月回采结 束;七矿体1988年10月开始生产,最低开采水平-225米,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吨/年, 1997 年 12 月回采结束。辛庄矿床 1990 年开始基建, 1993 年 12 月-1

10、60 米- 220米投入生产,-220米以下盲主井、盲副井正在建设中, 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吨/年。铁山矿区 1986 年至 2000 年累计生产矿石 351.8 万 吨。召口矿区有北金召北、东召口、北金召三处矿床。北金召北矿床设计生产能 力为 45 万吨/年(- 310 米以上为 30 万吨/年,- 310 米以下为 15 万吨/年);东 召口矿床设计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年;北金召矿床第一期工程(- 240 米- 310 米)设计生产能力 10 万吨/年,服务年限5 年,其延伸工程前期(- 310 米- 430 米)设计生产能力为 25 万吨/年,服务年限 12.5 年,后期(- 43

11、0 米- 570 米)为 40 万吨/年,服务年限 25 年。十五年来,召口矿区累计采出原矿 579.8 万吨。侯庄矿区1993年7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50万吨/年,服务年限29年。原矿产 量由投产时的7.97万吨增至2000年的28.98万吨,累计回采原矿161.6万吨。第二节 开采设计金岭铁矿矿山生产设计单位为金岭铁矿设计处,由七个技术工程专业组成, 采矿专业组负责采矿设计、凿岩爆破、通风安全、井巷工程预算。1986 年至 2000 年完成矿山生产接续矿体设计 5 项。一、设计工作的基本情况1)设计队伍矿山配备有 适应矿山生产 发展的工程技 术人员 210 人 (2000 年底工 程技术人

12、员人 数统计),高级 职称 48 人;中 级职称 78 人; 初级职称84人。专业人员 配置:采矿专业 34 人;选矿专业11人;机械专业42 人;电气专业19 人;地质水文专业19 人;测量专业18 人; 土建专业8 人。(2)设计程序与管理 设计程序由三部分组成:(一)可行性研究;(二)初步设计(方案设计)(三) 施工设计协作管理:1、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在下达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同时,应随附 上有关部门的文件或立项意见,并传达领导指示精神。2、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 在收到设计部门上报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任务书后的十五天内,主持矿级审查 会。3、矿在上报设计任务书(包括可行性研究)的同时,计划技术科

13、保留五份 文件归档。(3)设计工作现代化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CAD辅助设计、制图和工业统计等各项工作, 设计处配置 AST486/50 、联想 /100 及联想逐月 2000 微机 10 台,惠普绘图 仪 1 台。各二级单位技术部门也都配置了微机和相应的软件,地质、水文、测量、采矿、机械、电器等专业都采用和开发了指标计算等应用软件。二、设计工作十五年间,金岭铁矿完成矿山生产接续矿体设计 5 项。Q铁山矿区七矿体工程开采设计1985年初开工,设计生产能力15 万吨/年,服务年限15 年,基建期3年 10 个月,基建工程量 4782.3 米 /39278.2 立方米,概算投资 412.3 万

14、元,决算投资 319.9 万元,1988 年 10 月竣工投产。Q辛庄矿体开采设计1990年 11月开工,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吨/年,服务年限 27 年,基建期 2.5 年,基建工程量 4317 米/34966 立方米,概算投资 767.46 万元,投资效益率 18.11%,1993 年12 月竣工投产。Q东召矿体开采设计1988 年 12 月竣工投产,生产规模 15 万吨/年,服务年限 19 年,基建期 3年,基建工程量 7387.8 m/63431 m 3,预算投资 1471万元,完成投资 1572.45 万元。Q召口矿区-310 m水平延伸1991 年 12 月竣工投产,生产规模 25

15、 万吨/年,服务年限 20 年,基建期 3.5 年,基建工程量 4343 米/38216 立方米,基建投资 582.3 万元(决算投资 837 万元)。北金召北一北金召矿体联合开拓设计设计规模4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期2年(一期),基建工程量1 1 550. 1 米/108744 立方米,概算投资3601.78 万元,其中:一期基建概算投资808.78 万 元,二期基建概算投资 1502 万元,三期基建概算投资 1291 万元,达产年利润 13.23%。为保证矿山的正常采掘比例,实现持续生产,2000 年末生产设计准备开拓矿量 575 万吨,保有期 3.9 年,采准矿量 279 万吨

16、,保有期 30 个月,回采矿量 197 万吨,保有期 21 个月。第三章 选 矿第一节 概 述选矿厂是金岭铁矿 最终产品铁精矿粉、铜 精矿粉、钴精矿粉的生 产单位。是在 1954 年建 设的破碎场的基础上, 1963 年安装 900x1200 毫米 颚式破碎机,形成 年破碎矿石 100 万吨规 模;1967年10月建成年 处理矿石 40 万吨的选矿 厂,由于选矿当时采用 的设备大部分是全国十几个省市调进的旧设备,致使在生产运行中经常发生故 障,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因此,先后于 1968 年、1971 年、1978 年进行多 次改造、扩建,改造 32 平方米内滤式过滤机的分配头和蓖子板;采用水

17、环式真 空泵代替往复式真空泵;用02米的磁力脱水槽代替01.6米的磁力脱水槽,处 理铁过滤溢流;扩建磨矿、选矿第三系列;扩建新粗碎第二系列,建成石灰乳 加工系统,逐步形成以干式磁选浮选磁选为骨干流程,以选铁为主,并综 合回收铜、钴金属的选矿厂。选矿厂自投产以来,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不断 革新改造工艺流程和设备,“铁鹰牌”铁精矿粉 1980年获得国家银质奖章, 1981 年获得金质奖章,铜精矿粉、钴精矿粉也分别于 1981 年和1982 年被评为山东 省优质产品。1986 年以来,选矿生产曾一度受到矿石生产制约和资金短缺的制约。备品 备件供应不及时,陈旧设备更新改造不及时,给组织生产带来很大难题

18、。时常 因抢修设备而影响生产,因质量欠佳而压产,出现了管理人员到现场为球磨机 送料,出现“快鞭打慢牛”、生产低糜现象(1991 年、1992 年铁精矿粉产量只 有26万余吨),效益欠佳,职工收入低的被动局面。1996年以来, 选矿厂一班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挑战,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企业的出 路,创新是企业发展规律的源泉。广泛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才能有 力地组织生产,加快企业快速发展的能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 才能扭转被动局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选矿厂针对设备陈旧和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走 革新改造、挖潜增效之路,先后对部分设备通过技术论证,抓住制约

19、生产的“瓶 颈”,解决多年来困扰生产的关键问题。 在选矿过程中,破碎是制约选矿厂乃 至全矿生产的大瓶颈,破碎生产环节经常出现故障,因生产能力不足,原矿 经常被迫外翻,而球磨机则空转待料。为此,对极易堵塞的漏斗进行改造,引 进安装了两台新型圆振动筛,使破碎系统的生产能力由 1995 年的 120 t/h,2000 年提高到190t/h ,满足了生产要求,入磨粒度逐步由1995年的022毫米,2000 年降至014m毫米,做到了多碎少磨。磨矿费用约占总生产费用的40%,且 磨矿机的处理量决定着全厂的生产能力。因此,提高球磨机的生产效率,是选 矿厂提高产量、降低消耗的关键。过滤系统于 1997年12

20、月开始,改造磁滤机 的磁系,优化结构参数,改进过滤机的密封方式,更新改造了过滤系统的配套 设备,使过滤机的效率由1.3t/m2h提高到1.9t/m2h,每年可节电129万kWh, 节水16万立方米,年创效益 111.8万元。 破碎“瓶颈”的消除,解决了球磨 机的供料问题,球磨机不会再待料空转;过滤“瓶颈”的消除,解决了磨矿产 品的出路问题,球磨机不必再减料或停料。“瓶颈”的消除,流程的畅通,球磨 机生产效率由1995年的27t/h,2000年提高到34t/h,不仅增大了选矿的生产 能力,而且磨矿费用大幅度降低,矿石入磨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是选矿生产管理的具体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21、济的 大潮中,选矿生产创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向科技要效益,依靠管理求发展 的改革之路。先后制定了安全管理、劳动纪律管理、设备管理、文明 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指标考核管理等,为各方面的生产管理做到了严 之有据、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序。提供了规范工人行为的法则,做到 以人治变为法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确保了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完善的生 产管理使产品产量质量逐年提高。使职工明白了“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 各项工作明显好转,职工收入稳步提高。选矿生产铁精矿粉由 1985 年的 37.2 万吨跃升至 2000 年的 60.9 万吨,铁精矿粉、铜精矿粉、钴精矿粉质量,始终 保持较好水平。第二节

22、选矿工艺一、破碎筛分及预选。破碎筛分流程为两段一闭路干式磁选流程,原矿经过 颚式破碎机(900X1200毫米)破碎至0200毫米,进入预先筛分,筛上物经干式 磁选抛出废石后进入01300X 1600毫米可逆锤式破碎机,细碎产品经检查筛分, 筛下物与预先筛分筛下物合并为合格粉矿,筛上物返回干式磁选。由于矿石产量的逐年增大及矿石 含水、含泥量的增多, 破碎一度成为制约 选矿生产的大瓶颈,原矿不能及时破碎,被迫经常外翻,而球磨机则经常空转 待料。为保证均衡生产,预先筛分及检查筛分筛孔尺寸曾放大到 22 毫米,选矿 厂先后对破碎筛分及预选工艺流程、设备进行了多项改进,畅通了破碎生产流程, 使破碎系统的

23、生产能力逐步由120 t/h提高到2000年的190t/h,满足了生产流程 中的供需关系,同时在确保均衡生产的前提下,使入磨粒度逐步由 22毫米降到 2000年的 014毫米,实现了“多碎少磨”。1986年以来,先后对破碎筛分及预选工艺流程、设备进行了如下改进:1、1993年11月,49m皮带机由一段改为两段,前段27米,后段20米, 方便了操作和维护检修,而且安装功率由0kW降为21kW,每年节电3万kWh。2、1995年10月,拆除二段0750X750毫米永磁磁滑轮,将二次抛废石改 为一次抛废石。3、1997年5月,预先筛分作业安装YA1530型圆振动筛,取代原来的条筛 和 SZZ 1 2

24、50 X 2500自定中心振动筛,提高了筛分效率。4、1997年9月,改造了20.4米、 18.2米皮带机,解决了预先筛分筛下漏斗 堵塞问题。5、1997年12月,检查筛分作业安装 YA1530型圆振动筛,取代SZZ1250X3600自定中心振动筛,提高了筛分效率。6、1998 年 6 月,干式磁选作业由 01030X1045 毫米电磁磁滑轮改为 CTDG1010N 永磁磁滑轮,提高了精矿品位、减少了金属流失,同时年节电、节 约维修费用综合效益达 101.5 万元。7、2000年3 月,安装振动给矿机代替90型给矿机,提高了系统运转率, 并且每年节约维修费用5.6万元。8、2000年10月,4

25、9米振动筛安装CJHF603型布袋式除式器代替原旋风除 尘器,抽风量加大,除尘效率提高,改善了作业环境。9、2000 年 12 月,细碎安装了卧式水膜除尘器,加大了抽风量,除尘效果 达到了国家标准,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二、磨矿分级。磨矿分级流程为一段闭路磨矿,磨矿分级设备为 02700X2100 毫米湿式格子型球磨机、 01500毫米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磨矿分级共有四个系 列,其中第四系列于1981年建成, 1994年10月投入使用。2000年磨机利用系数为 3.26t/mh,分级溢流浓度为23%左右,分级溢流细度为70% (-200目)左右。多年 来,磨矿分级流程一直没有变革,但是通过改变

26、磨矿分级流程提高了磨矿效率、 降低磨矿费用,取得了明显成效。1、1990年起,球磨机试用橡胶衬板代替高锰钢衬板, 1995年元月又试用磁 性衬板,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采用了筒体用高锰钢衬板两端用橡胶衬板相结合的 方式。2、根据入磨物料的组成,找出合适的钢球配比,合理装补球。现初装球比 例为090:70:50=3:3:4,每台磨机装球24吨,充满率为45%左右,每班补 球比例为90: 70: 50=4: 3: 3。3、先后对多个厂家的铸铁球、钢球进行试验,优选出章丘钢球。钢球磨矿消耗量已由1985年的0.78kg/t降低到0.459kg/t。三、浮选 选矿原则流程为先浮后磁流程,分级溢流浮选出铜钴

27、混合精矿,然后进行铜 钴分离,混合浮选尾矿进入磁选选铁。混合浮选共四个系列,各系列粗选、扫选 各4槽LCH-X5立方米浮选机,精选2槽6A浮选机。分离浮选粗选6槽5A浮 选机,精选 2 槽 5A 浮选机,扫选 8 槽 4A 浮选机。药剂制度:捕收剂为乙基黄 药,用量60150g/t,起泡剂为2#油,用量2060g/t,乙基黄药、2#油2/3加入粗选 (分级返砂槽处)1/3加入扫选;石灰调整PH值,混合浮选加入搅拌槽,PH=89, 分离浮选加入搅拌槽,PH12,总用量1.52.5kg/t。1986 年以来,对选矿浮选工艺流程及设备进行了如下改进,提高了铜金属 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1、1986

28、年,安装LCH-X5立方米充气搅拌式浮选机替代A浮选机功率消耗 降低15.82%,占地面积节省30.71%,设备重量减轻30.5%,叶轮寿命提高2倍。2、1987年,将铜钻分离浮选4A浮选机由原分离厂房移至老5A厂房,方 便了生产管理。3、1996年2月,将分离浮选的粗选由六槽A浮选机改为八槽4A浮选机。4、1998年2月,将粗选由八槽4A浮选机改为六槽5A浮选机,精选由二 槽 4A 浮选机改为二槽 5A 浮选机。粗选精选的扩容改造延长了粗选精选浮选时间,铜钻得以充分分离,钻精矿 含铜降低到0.25%以下,铜分离作业回收率由 87%提高到 95%以上。5、1998年4月,安装混合浮选第四系列,

29、使磨选四个系列配套。6、2000 年 12 月,将混合浮选流程由两次精选改为一次精选,精选时间延 长到19mi n,混合浮选作业回收率得以提高。7、2000年12月研制了选矿药剂自动添加系统运用PLC作为程控加药的控制 核心,以电磁阀为加药执行机构,使浮选药剂得以稳定、准确、连续添加。四、磁选及铁精矿脱水混合浮选尾矿经CTB1030磁选机(CTB1024磁选机备用)连续两次磁选后, 二磁精矿用泵给入三磁 CTB1024 磁选机,浓度为 50%以上的三磁精矿给入 TCW-12永磁圆筒真空过滤机,精矿水分一般不超过10.00%,过滤机溢流、底流 返回三磁。铁精矿是金岭铁矿的主导产品,选矿工作围绕提

30、高产品质量和金属回收率, 不断完善工艺流程和设备, 1986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1987年5月安装01800磁聚机,提高了铁精矿品位。2、1987年6月,一、二磁安装2台CTB1024大筒径磁选机代替0600 X 1750 磁选机,提高回收率0.295个百分点。3、1992年6 月,三磁用1台CTB1024磁选机代替4台600X 1750磁选机, 每年节水、节电等综合效益33万元。4、1993 年 6 月,磁选流程改造,过滤机溢流、底流由返回二磁改为返回三 磁,提高回收率1.95个百分点,年获效益120多万元。5、1997年12月1998年9月,改造了磁滤机的磁系,优化了结构参数,改

31、进了过滤机的密封方式,更新改造了过滤系统的配套设备,从而使过滤效率由1.3t/m2h提高到1.9t/m2h,每年节电129万KWh,节水16万立方米。6、1998年12月,一、二段磁选机由原来的CTB1024磁选机改为CTB1030 磁选机,三段磁选以 CTB1024 磁选机代替磁聚机。 改造后,生产能力增大了 25%,铁精矿品位基本稳定在65.7%以上,铁精矿水分降低了0.2个百分点。五、铜钴精矿脱水浓度为25%左右的铜精矿自分离浮选用泵送入1台10m2筒式外滤机直接进 行过滤,滤饼水分12%左右。浓度为6%左右的钻精矿自分离浮选用泵送入08m 周边传动式浓缩机,底流浓度约为 38%,浓缩底流再用泵给入20平方米筒式外 滤机进行过滤,滤饼水分 25%左右。多年来,铜钻精矿脱水没有变革,只是在 1999年4月由 10平方米筒式外滤机代替原20平方米筒式外滤机, 20平方米筒 式外滤机作为备用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