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1081483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常用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重要名词解释1 .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得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得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 病因、 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得关系,根据辨证得结果,确定相应得 治疗原则与 方法得这种认识与诊断疾病得基木方法、3。辩证施护:就是按照辨证论治得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 就是 中医护理得基本特点之一。4o 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得不同得证 候给予 不同得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5o 异病同护:对不同得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得证候,则采 取同 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就是症状,也不就是

2、病名,而就是中医学特有得 诊断 学概念,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症:就是指疾病得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就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 机、发展规律与转归得一种完 整过程、7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既可以 代表两个相互对立得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得相 互对立得两个 而、8。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得运动变化 ;或就是:以木、 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木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 标准。9、五行学说: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得特性及其“相 生”“相 克“得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探求宇宙规律得一种世

3、界 观与方法论、10. 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与资生得作用。11 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得生长与功能具有制约得作用。1 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得意思,就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得。1 3。乘侮:五行中得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得过度克制;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得反克。14. 精气:构成宇宙万物得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得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 气得聚 散、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得客 观规律得学说。1 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得一切物质形态得变化。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得脏腑,象指显于外得生理功能

4、与病理现象。 脏藏 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得观察,来探求人体 内部各脏腑组织得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19、腑脏:就是内脏得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2 0。神:(广义)机体得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五脏得主要功能:1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与主脉两个方面,全身得血依赖心得推动在脉中运行, 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得动力,主要靠心气、 心主神:即心对 人体得生命活动有主宰得作用。2. 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与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指肺有 主 持、调节全身之气得作用。肺主呼吸之气,指肺

5、通过呼吸,进行着体 内外气 体交换,呼浊吸清,以保证人体正常得新陈代谢。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水液得输布、运行与排泄起着 疏通与 调节得作用、 肺朝百脉:指全身得血脉都汇聚于胸,通过肺得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 后在心 气与肺气得共同作用下输布到全身。肺主治节:治理调节,指肺通过有节律得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之气得 升降 出入、3o 脾主升清:脾气得运化特点,以上升为主,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 头目,通过心肺得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主统血: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岀脉外得功能。4.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得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得 功能、5. 胃主降浊:指

6、胃气通降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小肠、大肠得功能、2 6 .天癸: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与胎孕所必 须得 物质,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得滋养而逐渐充盈。27.气:人体内不断运动着得具有很强活力得精微物质,就是构成人体 与维持 人体生命活动得最基本物质。28o津液:人体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得液体及其正常分泌物、29.经络:就是人体运行、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得通路,就 是经脉 与络脉得总称。3 0.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得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 互关 系得学说。3 1、奇经八脉:“奇经”就是十二经脉之外得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 同, 既

7、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别道奇行”;“八脉”为任脉、督脉、 带 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得总称,故称“奇经 八脉”。3 2.源三歧:八脉之中,督脉、任脉、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 为。1、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2.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就是人体对外 界客 观事物不同情绪得反应3. 淤血:凡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组织之中,或体内存 留 得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4. 三焦:上、中、下三焦得合称,既就是体腔得划分概念,也就是作为六 腑之 一得功能概念。5亡阴:阴液在短时间内大量亡失,脏腑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

8、生 命 垂危得病理变化。33.诊法:就是指中医收集临床资料,诊察疾病得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 切四 个方而,简称四诊。四诊合参,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合、 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得神色、神态、局部表现、舌象、 分泌 物与排泄物色与质得变化等来诊察病情得方法。其主要内容有: 望神、望色、 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皮肤、望舌、望分泌物及排泄 物、望小儿指纹等。 闻诊:就是通过听声音与嗅气味来诊断疾病得方法、听声音就是指 诊察病 人得语言、呼吸、咳嗽、呃逆、暖气等各种声响;嗅气味就是 指嗅病人口气、 体气及排泄物得气味。 问诊:就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病史得一种诊 察方法、

9、切诊:就是指医生运用指端得触觉,在病人机体得一定部位进行触、 摸、 按、压,以了解病情得方法,包括脉诊与按诊两个部分。2o 望神得重点就是神情、眼神、气色等。其中眼神最为重要、按神得盛衰与 病情得轻重一般可分为有神、少神、无神、假神。3. 色分青赤黄口黑五种,简称为五色。根据病人而部五色变化进行诊察 疾 病得方法,成为五色诊或五色主病。主色:只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得色泽。 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与工作、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 气色得 短暂性改变。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佳。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青赤黄口黑分别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口色主虚证

10、、寒证、失血证;黄色主虚证、湿证;赤色主热证;青色主痛 证、 寒证、瘀血、惊风;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剧痛、寒 证。4、丹毒: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称之。黄疸: 皮肤、面目俱黄者,多为黄疸。 斑:点大成片,平摊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谓斑。 疹:点小如粟,高出皮肤,摸之碍手者为疹。5、望舌时,医生应循舌尖、舌中、舌根,两旁顺序察瞧,先瞧舌苔,后瞧 舌 质。6、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得颜色、形质与动态。望舌色、舌质、舌态 正常人: 淡红舌、薄白苔,干湿适中、 淡口舌主虚证、寒证;红舌主热证;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紫舌可 分青 紫、绛紫、淡紫,分别主瘀血、热证、寒证。

11、7、小儿食指脉络分为风、气、命三关、指纹观察有以下内容:浮沉分 表里、 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观测轻重。8o 寒热有如下表现形式: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 来9、自汗: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盗汗:入睡 后出汗,醒后则汗止,多见于阳虚内热者或气阴两虚者。1 Oo失眠: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能眠者,称之 失眠、又称不寐,常伴有多梦、失眠有虚实之分。11. 但热不寒:壮热:高热不退,多因里热炽盛微热:轻微发热,多见于某 些内伤病与温热病后期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分型(日晡 潮热一多 位阳明腑实证;午后潮热一入夜加重,兼见五心烦热或骨蒸劳 极者,多为阳 虚;午后热甚一身热不扬者,可见于湿温病;身热夜甚一温 热病热入营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