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1080680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大功率低速柴油机主要用于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大型远洋船舶。随着世界造船重心转 移,目前,日、韩两国低速机产量占世界产量60-70%以上,其中韩国低速柴油机年产量 达 1000 万马力,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从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以低速机为推进动力的 2000吨以上船舶,MAN B&W公司和NEW SULZER公司的低速机产品占世界份额的90% 以上。近年来,MAN B&W公司通过向日本、韩国、中国的柴油机生产厂转让生产许可证, 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4年6月,该公司已生产或订出低速柴油机达1080台,其中 日本制造占 44%,韩国占 43%,中国占 13%。中速柴油机

2、及中高速柴油机,基本用在各类内河航运船舶、近海航运船舶、工程船舶及舰船 上。世界中速柴油机生产厂家有苏尔寿、瓦锡兰、马克、MAN B&W、MTU、洋马、卡特 彼勒等,其中MAN B&W和瓦锡兰两大柴油机公司主机产量占世界的75%以上。高速机则以MTU、Deutz MWM、Caterpiliar等公司为主。世界船用柴油机制造业具有以下几个发展特征:超大量投入。柴油机发展,一般的投入不能满足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如New Sulzer, 90 年代策略总投资6000万瑞士法郎,是1993年净收入的两倍。产生的效益则是每年以20% 以上的速度递增。集团联合,资本集中。80年代初,MAN和B&W组成新集团

3、公司,1992年又与MTU公 司取得Pielstick公司剩余股份;Wartsila将法国SACM、荷兰Stork等柴油机公司纳入 旗下,1996年,与New Sulzer合并;同年美国Caterpiliar与德国Mak公司联合。在 日本,三菱重工与赤坂机厂、神户机厂和Ube工业公司形成协作,三菱把中型UE机生产 从横滨机厂转至神户机厂,使神户机厂集中生产中型机,横滨机厂专门从事大型机生产;三 井造船的新泻铁工厂经过资产重组与机构改革,将重点生产具有世界水平的20FX型高速柴 油机等。柴油机技术发展向独立研究所集中。除大集团企业设立开发研究中心外,独立的柴油机研究 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如英国Ri

4、cardo研究所,奥地利Lister研究所,德国FEV及美国西南 研究所等。它们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预测或接受企业的委托,用自己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 独立或合作开发新产品。重视质量。1992年日本洋马公司就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MAN B&W则把产品质 量作为工作重点。转让及扩散生产。许多大企业柴油机以许可证贸易方式转让生产。世界三大柴油机企业产量 近 80%是由许可证买方生产。供稿人:刘峰 供稿时间:2007-10-232006年船用主机发展动态 1(一)世界船用主机市场概述 根据世界柴油机与燃气轮机杂志调查报告显示:2004 年世界船用柴油机订购量创历史 新高,达到7003台,比 2

5、003年(6765台)增长3.5%;输出功率为39065 兆瓦,比2003 年 21386 兆瓦增长了 83% ;其中大型远洋运输船的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订购量大增,远东国家 柴油机订购量最多,2004 年是世界船用柴油机订购量连续增加的第七个年头。主要原因是 世界经济增长较快,增加了海运市场对货船尤其是集装箱船舶的需求,从而增加了船用柴油 机订购量。就 2004 年船用柴油订户分布的区域而言,远东地区国家特别是韩国、日本和中国订购数量 最多,与 2003年相比,东南亚地区国家的订购量在上升,西欧地区国家订购数量稍有增加, 北美地区国家订购数量则在下降。就 2004 年订购柴油机种类而言,转速为

6、300 转 / 分及其以下的大功率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订购 数量明显增加,从2003年770 台增加到2004年1340台,同比增加74%;转速300-600转/ 分中高速机订购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3%和 23%;转速为1000 转/分以上的高速机订购量同比 降低 11%。(二)日本、韩国、中国造机企业动态1日本(1)市场概述 日本船用柴油机产量创30年新高。按柴油机功率计算,2004年日本11 家主要船用柴油机 制造企业生产船用柴油机781 台、756万马力,比 2003年增长14.5%,产量达到30 年来最 高值。在这 11 家企业中,三井造船公司以293 万马力产量,稳居日本第一,其它企业均未

7、 超过100万马力。除Diesel Uni ted和川崎重工外,其余9家企业2004年的产量都高于它 们 2003 年产量,特别是阪神内燃机公司的产量增长79.5%,日立造船公司增长71.5%。按柴 油机类型统计,MAN B&W型船用柴油机共计466万马力、苏尔寿型机71万马力、UE型机 126万马力。UE型船用柴油机的产量首次超过苏尔寿型机。表2004年日本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产量T0P5排名企业名称产量(万马力)1三井造船公司2932日立造船公司943三菱重工844Diesel United665川崎重工53资料来源:日本船舶行业协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日本手持船用柴油机订单首次超过

8、1500万马力。截止2004年底,日本11家主要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手持订单1535万马力(参见图11.3),首次突破1500万马力大关,比2003年1158万马力增长32.5%。其中,有3家企业的手持订单量超过200万马力,如三井造船公司手持订单量达到533万马力,日立造船公司达284万马力,川崎重工达248万马力;有两家 企业的手持订单量超过100万马力,分别是三菱重工手持订单量达到158万马力,Diesel Uni ted达到103万马力。(2)发展动态2004 年日本造船产量持续扩大,船用柴油机供不应求,主要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纷纷采取 不同措施,以提升产能。如三井造船公司计划大幅增强其玉

9、野事业所的船用柴油机制造能力, 在2005年将新建组装工厂,计划2006年船用柴油机产量较2004年增长20%,达到420万 马力,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巩固其国内领先地位;神户发动机公司准备借用三菱重工 神户造船厂的工厂用地来建新工厂,计划新工厂年产量达到80万马力,未来扩充至100万 马力。这座新工厂计划2005年12月竣工, 2006年4月投产。2、韩国(1)市场概述韩国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企业主要有两家:韩国现代重工和HSD发动机公司。近年来, 它们船用柴油机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韩国现代重工生产船用柴油机主要品牌为 MAN B&W、SULZER和日本三菱。据日本船用工业

10、协会统计,2003年现代重船用柴油机完工 138台、353万马力,HSD发动机公司完工88台、304万马力。在国际船用发动机曲轴市场上,现代重工仅次于日本的神户制钢公司,产量分别居第二位, 年产量约为200多台;第三位是韩国斗山重工, 2004年的曲轴产量要达到160多台, 2005 年将上升到180多台。现代重工业和斗山重工业生产的船用发动机曲轴,不仅供其国内造船 和发电设备配套使用,而且还向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出口。(2)发展动态2005年7月4日,韩国斗山发动机株式会社与大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将在大连 经济开发区大孤山,投资1.5亿美元建设船用发动机工业园计划占地总面积33万平

11、方 米,分两期建设:将建设为船用柴油机配套的铸钢、结构件及铸造3家企业。其中铸钢企 业由斗山和韩国三荣Mtek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斗山约出资150亿韩元,占30%的股份, 预计2006年10月投产;铸造企业则由斗山和韩国三洋重工共同出资建设,计划2006年开 工,预计于2007年完工;船用柴油机总装项目;预计到2008年底,形成每年总装300 万马力船用发动机的能力。3中国(1)市场概述中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以沪东重机、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三大企业为主,其中沪东重 机是国内大功率低速柴油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位于三家船用柴油机制造厂之首,国内市场占 有率长期保持在60%以上,其余两家公司大连柴油机

12、厂和宜昌柴油机厂分别占30%和9%。在 产品上,沪东重机主要集中在7000马力-70000马力之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主要集中在7000 马力-50000马力之间;宜昌船用柴油机厂主要集中在3000-15000马力。沪东重机的产品大约50%为销售给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各子公司,构成关联交 易;另外50%供应地方船厂或补充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对中船重工集团供应的不 足。 2004年该公司共完工柴油机62台,计95.7万马力,同比增长26.26%,占国内大功率 船用柴油机68%。2005年上半年完成船用柴油机35台,共计54.9万马力,同比增长18.43%。 公司近两年已对现有设备进行

13、技改,订单已经排到2007年。(2)发展动态 沪东重机在芦潮新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资金主要来源:国家11亿(44%)、沪东中华 造船集团7.2亿(28.8%)、沪东重机将实施配股或增发等融资6.8亿元(27.2%)。发展规划。表沪东重机芦潮新基地发展规划(单位:万马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完成时间20052007 年2007年2011年2011年2014年新基地产能规划100200300原基地产能100100100总产能200300400资料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2005年 7月,沪东重机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在上海共同 投资建设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合资

14、项目,三方正式签署合资合同、合资公司章程、增资协议等 文件。合资项目投资总额12 亿元,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8 亿元。其中中船集团出资7200 万元,占注册资本15%;沪东重机出资24480 万元,占注册资本51%;三井造船以相当于16320 万元人民币的美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为 34%。(三)世界船用柴油机需求和预测 根据世界未来船舶建造量预测值,芬兰瓦锡兰公司对船用底速柴油机需求进行预计,在 2004-2008 年,全球底速柴油机平均年需求量为1820 万马力,集中集装箱船的低速柴油机 需求量几乎占一半,单机功率在3 万马力上下及更大功率的大型、超大型机需求量占总需求 量一半以上。表20

15、04年-2008年世界低速船用柴油机需求预测船舶类型单机功率需求量集装箱船4000TEU 以上5-9万马力480万马力3000-4000TEU5万马力上下230万马力2000-3000TEU3万马力上下140万马力2000TEU 以下2万马力上下50万马力小计900万马力VLCC型油船3万马力120万马力苏伊士型、好望角型散货船1.5-2万马力130万马力阿芙拉型、巴拿马型、大灵便型油船、散货 船1-1.5万马力290万马力灵便型散货船、成品油船1万马力以下230万马力LPG和化学品船1-2万马力60万马力其它船舶90万马力合计1820万马力资料来源:芬兰瓦锡兰公司、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

16、该预测结果与2002年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655台、1481万马力产量比较,今后几年全球船 用低速柴油机需求量将上升20-30%;单机功率在5 万马力及 5 万马力以上的超大型柴油机 平均年需求量超过 700 万马力,几乎占总需求量40%;单机功率2 万马力以下的中小型机需 求量很大,达到800万马力,台数占总需求量75%以上。(四)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从最近几年世界航运界的柴油机订单来看,世界船用柴油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大功率、低 排放等趋势发展。1智能化技术 目前,世界上船用柴油机公司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广泛的研究开发,不断推出新机型,主要有: MAN B&W的智能化柴油机、苏尔寿瓦锡兰公司的RT

17、-Flex柴油机系列和MTU的共轨柴油 机系列。它们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 柴油电子控制技术:通过检测柴油机的各种状态信号,根据内在的系统对柴油机燃油 喷 射系统、电子调速系统、增压系统、排气门系统等实现电子控制;(2) 电子管理技术:对柴油机性能进行更高层次控制、主要完成柴油机监测、控制和故障 诊断等功能,柴油机电子管理系统可以使对柴油机的监控更完整功能更强大。(3) 多机通讯管理技术:通过现场总线对多个柴油机组进行控制,提供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以将柴油机控制纳入整船的综合管理系统。2005年8月,世界上第一台七缸智能型(7RTflex58T-B)船用发动机在大连船用柴油机厂 交工,

18、最大输出功率为15260千瓦(20755马力),该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wecs9520电控 系统控制燃油喷射、排气阀起闭、主机激活和换向,取代了传统的液压和气动控制,使柴油 燃烧更加充分。由于采用了计算器控制,该机型去掉了凸轮轴系统,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 有效减少了主机自重,具有可靠、灵活和兼容性强的特点。投入使用后,将在降低油耗、低 噪音、减少废气排放、延长大修期与超低转速运行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成效。电控共轨船用主机是世界柴油机制造业的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它将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计 算器技术同传统机械动力技术完美结合,正在慢慢取代传统机型。业内专家预测,未来2-3 年,智能化柴油机将成为船用低速大

19、功率柴油机主流机型,代表当代船用主机的发展方向。 2大功率、低排放柴油发动机将继续是船舶动力的主力军,今后其主要走向就是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降低废气 排放量。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世界主要柴油机制造商正在研制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如 2005年3月,韩国现代重工公司制造出MAN B&W12K98ME船用主机,功率达到101576马力(74760千瓦),是世界上首台突破10马力的船用主机;中国中船集团公司柴油机新基地 项目的规划及启动,把大功率智能化低速船用柴油作为主要研发对象。当前国际和地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对船舶废气排放限定标准将越来越严格。例如挪威和瑞典 已出台和执行有关停泊在港口码头的船舶废气

20、排放含硫量限制在0.2%的规定;2004年6月 欧盟组织(EC )把船舶废气排放含硫量的严格限制规定的区域扩大到北海、波罗的海和英吉利 海峡的海域和港口;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MARP0L)补充“议定书中有关全球船舶废气排放含 硫量限制在不超过4.5%的法规于2005年5月 19日生效;2005年初美国政府海洋环境保护 部门在迈阿密已经召开船用重油会议,其专题就是如何在美国沿海港口实施进一步把船舶废 气排放低含硫量限制在1.5%以下,最晚将在2006年底出台新规定。2003-2004年,日本造 船业加强了基础经营管理,推进信息化,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 制定了逐步将沿海船舶和渔船的柴油发动机更换为NOx低排放量发动机的政策。严格限制船 舶废气含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当代船用柴油机制造技术发展主要 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