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篇).doc

上传人:wuyo****995 文档编号:21078388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我校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

2、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_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教材特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

3、引发学习激情。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三、教法分析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2.通过“观察”,“

4、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4、抓

5、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5、自始至终_整体建构,和谐教学。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二)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_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

6、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_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

7、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一、教学目标.(一)情意目标(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

8、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记忆能力。(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

9、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高一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10、;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6)本学期是

11、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二、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和(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共有_人,其中(1)班学生是名校直通班,学生思维活跃,(5)班是火箭班,学生基本素质不错,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提高,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两个班中,从军训一周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二、教材简析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

12、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4有三章(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必修1,主要涉及两章内容:第一章集合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4.理解两个集合

13、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教学本章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抽象、概括,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函数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

14、背景,学习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近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必修4,主要涉及三章内容:第一章三角函数通过本章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与

15、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在本章中让学生了解平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3.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

16、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4.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通过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参与数学发现活动的基础上,体会向量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变换的基本方法。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三、教学任务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4,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_月_日前

17、完成);必修4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_月_日前完成)。四、教学质量目标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_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

18、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五、促进目标达成的重点工作及措施重点工作:认真_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分层推进措施1、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2、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3、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

19、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4、讲清讲透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5、自始至终_教学四环节(引入、探究、例析、反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主动学习知识。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7、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六、教学时间大致安排集合与函数概念13课时基本初等函数15课时函数的应用8课时三角函数24课时平面向量14课时三角恒等变换9课时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