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1075259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标准差与方差教案【】初三数学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通过学习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学建议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 表示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 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一样 . 在计算器上S 和 是并排在一起的,按同一键,都是统计计算用的. 因 S 在前,在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 ,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

2、于是就得先按 键,再按键 .教学设计示例1素质教育目标( 一 )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二 ) 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第 1页( 三 )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 ) 养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2. 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 .3. 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 S 主认为是书上的标准差 S,教科书中的符号 S 与 CZ1206计算器上的符号 S 的意义不

3、同,而与计算器上的符号相同 .4. 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教学步骤( 一 ) 明确目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 ?( 求数的方根、求角的三角函数值等 ) ,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 查表慢, 且准确性低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 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第 2页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 ) 整体感知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

4、能之一. 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 . 用 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这些统计量除了平均数、标准差外,还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各数据的平方和. 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 S. 计算器上的键S,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 三 )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 . 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

5、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 . 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 样本容量 ) 为 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 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 前面是输入的数据, 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 把学生分成两组) 让学生自第 3页己操作,用计算器求 14.3 节例 1 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 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 可按键 DEL 将它清除,然后继续

6、往下输入 .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 S 与 CZ1206型计算器上的符号 S 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算器上的符号相同,在 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 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就得到方差值 .让学生把表5、表 6 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 .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 ;( 省时,省力,计算简便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 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在中学的普及

7、使用 .课堂练习:教材P177 中 1、 2.第 4页( 四 ) 总结、扩展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 .方法小结:用 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 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布置作业教材 P179 中 A 组板书设计随堂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1.60 , 40, 30, 45, 70, 582.9

8、 , 8,7, 6, 9, 7, 8教学设计示例2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第 5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引入新课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本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方法.新课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

9、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填空题:2. 计算器中, STAT是_的意思, DATA是 _的意思 .3. 计算器键盘上,符号与书中符号 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 _.4. 在 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得到 _.选择题:第 6页1. 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 _即可 A. 标准差 B. 方差C. 平均数 D. 中位数2. 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 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3. 用计算器计算样本 91, 92,90,

10、89,88 的标准差为 A.0 B.1 C. 约 1.414 D.24. 用计算器计算 7, 8,8,6,5, 7, 5,4, 7, 6 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A.6.3 ,1.27 B.1.61, 6.3C.6.3 ,1.61 D.1.27, 1.61教师可先用投影片( 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 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小结1. 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 .2. 学会算 ( 用计算器 ) 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四、教学注意问题1. 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 .第 7页2. 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第 8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