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养殖技术指南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1063135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鳗鲡养殖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鳗鲡养殖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鳗鲡养殖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鳗鲡养殖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鳗鲡养殖技术指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 4 鳗鲡 养殖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和美洲鳗 鲡(Anguilla rostrata)的鳗苗和鳗种培育、精养池和土池食用鳗饲养、鳗病预防措施等鳗 鲡养殖技术。 本指南适用于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的饲养生产。 2 术语和定义 2.1 鳗苗培育 指鳗苗经养殖30d〜50d、体色由半透明转黑、体重增加8倍〜12倍的培育过程。 2.2 鳗种饲养 指将规格为500尾/婕〜800尾/婕(日本鳗鲡)或300尾/婕〜500尾/婕(欧洲鳗鲡、 美洲鳗鲡)的鳗种饲养至规格50尾/婕左

2、右的饲养过程。 2.3 食用鳗养殖 指将规格50尾/婕左右的鳗种饲养至商品鳗规格的饲养过程。 3 投入品要求 3.1 鳗苗、鳗种质量要求 应符合附件 2 鳗鲡 鱼苗、鱼种的质量要求的规定。 3.2 养殖环境要求 应符合附件 3 鳗鲡 养殖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 3.3 配合饲料要求 应符合附件 5 鳗鲡配合饲料的规定。 3.2 药物使用要求 应符合 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 4 鳗苗培育 4.1 放苗前的准备 4.1.1 鳗苗池检修 清除池内杂物,检查池内各处有无裂缝、漏洞,并及时修补完好;清理排污管道和加热 管道,安装规格合适的排污网(或排

3、污板)。 4.1.2 配套设备安装与调试 检修、安装并调试锅炉、增氧机、加热管道及抽水机等必需配套设备。 4.1.3 搭盖保温棚 尽量做到遮光、密封,在投饵台上安装25W的白炽灯,并在增氧机上方留有通风窗, 以备中午开窗透风。 4.1.4 鳗苗池消毒 4.1.4.1 新池 使用前应用1.0mg/L〜1.5mg/L草酸浸泡脱碱,多次清洗换水,蓄水浸泡20d以上;或 直接用清水浸泡30d〜40d以上。使用前测定pH值,检测合格后投入使用,投苗前7d, 再用20 mg/L高锰酸钾浸泡消毒3d,排干洗净后放入新水加温使池里的水pH值小于8而 后备用。 4.1.4.2 旧池 充分曝晒,用

4、200 mg/L生石灰或20 mg/L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10 d〜15d,用清水洗 刷干净;投苗前7d,用20mg/L高锰酸钾浸泡3d,排干洗净后备用。 4.1.4.3 用具 鳗苗池消毒时,必须将所使用的工具一并消毒。 4.1.5 鳗苗池进水 投苗前Id进水,水位30 cm〜35 cm。 4.1.6 调温与加盐 鳗苗入池时,池水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10°C〜20°C);加食盐将池水盐度调配为3〜7。 4.2 鳗苗放养 4.2.1 投苗时间 日本鳗鲡、欧洲鳗鲡每年 12 月上旬至翌年3 月下旬,最好选择12 月至 1 月份的早期 苗,美洲鳗鲡投苗时间为4月至5月份。 4.2.2

5、 投苗密度 600尾血〜800尾/m?(日本鳗鲡),400尾血〜600尾血(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 4.3 鳗苗入池 4.3.1 关停增氧机 鳗苗入池前,关闭增氧机,使池水呈静水状态。 4.3.2 适温 将苗袋放入池中过渡30min左右,待袋内外水温(<2C )接近,方可打开苗袋。(若鳗 苗到场时发现苗袋闹气,或鳗苗缺氧时必须按照4.3.3 适水的方法把苗放入池中) 4.3.3 适水 打开袋口,加入少量池水,轻微摆动混匀,再加入池水,摆动苗袋,如此反复多次,使 鳗苗逐步适应池水,方可放入池中。 4.3.4 充气 鳗苗入池后30min,开启增氧机。 4.3.5 消毒 投苗完

6、毕6h〜8h后,全池泼洒聚维酮碘(0.05mg/L〜0.1mg/L)或二氧化氯(0.1mg/L〜 0.2mg/L)药浴 24h。 4.4 升温退盐 4.4.1 升温 鳗苗入池24h后开始升温,每4h〜5h升温0.5C,直至升到所需水温后,保持恒温。 日本鳗鲡养殖水温一般控制在28 C〜30°C,欧洲鳗鲡与美洲鳗鲡在26 C〜28°C。 4.4.2 退盐 一般在鳗苗入池24h后开始,与升温同步进行,每天换水10 cm左右,3d〜4d后将盐 份退尽。(若出现伤苗偏多,可以拖延退盐时间,这时每天换水必须加盐维持到伤苗正常为 止) 4.5 鳗苗驯养 4.5.1 丝蚯蚓的准备 4.5.1

7、.1 漂洗 丝蚯蚓暂养期间应保持流水并经常搅动,让死虫、污物、杂质流走,丝蚯蚓体内污物排 净,漂洗时间应达 3d〜5d。 4.5.1.2 爬活 丝蚯蚓经漂洗干净后,盖上筛绢网框(规格为0.8mX1.0m,底部为130孑L/ cm 2〜361 孔/ cm 2的筛绢),并适当压紧让活虫爬上网面,经3次以上爬活后,即为清洁卫生的活虫, 可以作为饵料使用。 4.5.1.3 消毒 丝蚯蚓投喂前,先用盐度0.5%〜1%的食盐水浸泡30min,刺激虫体排出体内脏物及体 表粘液,冲洗干净后即可投喂。严禁使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用药 规定外的药物消毒水蚯蚓。 4.5.2 诱食驯

8、化 4.5.2.1 诱食方法 日本鳗苗水温升至28°C,欧洲鳗苗、美洲鳗苗水温升至22°C〜24°C时开始诱食,投饵 时提前15min关停增氧机,第一餐从夜间开始。前2d〜3d,先将丝蚯蚓用绞肉机碾碎2〜3 遍后全池均匀泼洒并逐渐缩小泼洒范围至饲料台附近。第四天,放下饲料台至池底,并打开 饲料台上方的电灯,利用灯光引诱鳗苗上饲料台摄食,将处理好的活丝蚯蚓放入料台内,摄 食结束后即关灯并打开增氧机。经3d〜5d诱食,有85%以上的鳗苗上台摄食,诱食即获成 功,可进行正常投喂。 4.5.2.2 投喂量 日投喂量为鳗苗体重的 15%〜20%,正常投喂后可达到30%〜40%,以后,每 2d〜3

9、d 可 按苗体体重的20%〜25%增加,原则上掌握在30min〜40min内吃完为准。 4.5.2.3 投喂次数 日投喂3次〜4次,每次间隔6h〜8h。 4.5.3 饵料转换 4.5.3.1 转换时机 鳗苗投喂丝蚯蚓25d〜45d后,规格达500尾/婕〜800尾/婕(日本鳗鲡)或300尾/ 婕〜500尾/婕(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即可进行饲料转换投喂配合饲料。 4.5.3.2 转换方法 转料前应停食1 d,在夜晚开始。将鳗苗料掺入丝蚯蚓中混合调成糊状进行投喂,转料 时,逐步调整丝蚯蚓与鳗苗料的比例。转料第一天,丝蚯蚓与鳗苗料的比例为3:1,逐日依 次为 2:1、 1:1、 1:2

10、、 1:3,直至全部投喂鳗苗料为止。所用鳗苗配合饲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 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并符合SC1004鳗鲡配合饲料的规定。 4.5.3.3 投喂量 饲料转换后,日投饲量应控制在鳗苗体重的 5%〜8%。 4.5.3.4 投喂次数及时间 日投 2 次,时间为上午5 时〜6 时和下午 5 时〜6 时。 4.6 日常管理 4.6.1 水温控制 注意保持鳗苗池水温恒定,温差不得超过土 1.0C ;特别是进、排水期间,应尽量减少 温差。 4.6.2 投饵管理 4.6.2.1 刚开始诱食时,应多点投放丝蚯蚓,以后逐渐减少投放点,直到剩下饲料台一 处; 4.6.2.2 摄食不完的

11、饵料,应及时捞除,并洗净饲料台、晾干备用; 4.6.2.3投饵后,逐渐提高饲料台,直至饲料台露出水面5 cm〜10 cm为止; 4.6.2.4 转料时,为避免饲料流失,可在饲料台前用木板挡住水流。 4.6.3 水质管理 4.6.3.1 排污 在诱食期间,每次投饵2h后,用虹吸管把残饵、粪便等杂物吸除干净;正常投喂后, 除继续用虹吸管吸污外,每天早晚利用池中央排污口排污 1 次,并洗刷池底(排污箱周围 3m〜4m范围)。 4.6.3.2 换水 在诱食期间,换水在吸污后进行,每次换水40%〜50%;投喂丝蚯蚓后,换水量可适当 减少;养殖后期换水量增大至 100%〜120%。 4.

12、6.3.3 水位调节 正常投喂丝蚯蚓后,逐渐提高池水水位,每隔2d加高5 cm,直至水位80 cm〜100 cm 为止;同时提高饲料台,直至离水面5 cm。 4.6.3.4 增氧机调节 增氧机随水位上升,逐渐加大增氧机打水强度。 4.6.3.5 水质监测 定期进行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并做好记录、预报工作。池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应符合 ZN1003-2004鳗鲡养殖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 4.6.4 巡池检查 4.6.4.1 观察增氧机是否正常运转和漏油。 4.6.4.2 观察鳗苗摄食、活动情况以及是否出现浮头和逃逸。 4.6.4.3 观察鳗苗是否有病害发生。 4.6.5 记录

13、4.6.5.1 每 2h 测定和记录水温 1 次。 4.6.5.2 投饵量及鳗苗摄饵情况记录。 4.6.5.3 鳗苗变动及死亡情况记录。 4.6.5.4 发病及用药情况详细记录。 4.6.5.5 记录保存两年。 4.7 筛选与分池 鳗苗经过30d〜50d的驯养,体重增加8倍〜12倍以上,池内鳗苗密度相对增大,普 遍出现鳗苗生长参差不齐、大小分化严重的现象,应及时进行大小筛选和稀疏分养。 4.7.1 准备工作 4.7.1.1 待用的选别池、鳗种池及筛选用具应彻底曝晒、消毒和清洗,具体按 4.1.4 执行。 4.7.1.2筛选前应提前1d停食。 4.7.1.3 鳗苗池、选别池及

14、鳗种池的池水水温应相近。 4.7.2 鳗苗捕捞 鳗苗通过排水口用网袋收集。 4.7.3 筛选 4.7.3.1 用竹制或木制选别器进行筛选。 4.7.3.2 筛苗时应带水操作,动作要轻,每次过筛的鳗鱼不宜太多,以缩短过筛时间。 4.7.3.3 将筛选所得的大规格鳗种,放入相应的鳗种池进行培育,小规格(指日本鳗鲡 <800尾/婕;欧洲鳗鲡或美洲鳗鲡<500尾/婕)的鳗苗,重新用丝蚯蚓驯养。 5 鳗种饲养 5.1 放养前的准备 5.1.1 鳗种池检修 按 4.1.1 执行。 5.1.2 配套设备安装与调试 按 4.1.2 执行。 5.1.3 鳗种池消毒 按 4.1.4 执

15、行。 5.2 鳗种放养 5.2.1 鳗种消毒 放养后的当天傍晚,全池泼洒聚维酮碘等药物进行消毒,方法按 4.3.5 的规定执行 5.2.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见表 1。 5.3 饲料投喂 5.3.1 饲料转换 第一次筛选后的小规格鳗苗仍然投喂鳗苗料,并逐渐增加鳗种料的比例来转换饲料。所 用鳗种配合饲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并符合附录 5 鳗鲡配合饲料 的规定。 5.3.2 饲料调制 鳗种料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和油脂,用搅拌机调制成柔软而膨胀、粘性强、不易流散的团块状 后方可投喂。加水量为饲料量的1.3倍〜1.5倍,油脂控制在3%〜5%。 5.3.3 投饲方法 每

16、池设饲料台一个,置于紧靠通道一侧,规格为1.5mX1.0 m,饲料台底部略低于水面。 调制成的饲料直接放入饲料台中。 5.3.4 投饲量 根据池中鳗种的规格和重量、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鳗种活动情况等而定, 每次投喂量以 30min 内吃完为宜。欧洲鳗鲡的投饲率见表2(日本鳗鲡的略高)。 5.3.5 投喂次数和时间 日投喂 2 次,分别在上午5 时〜6 时,下午 5 时〜6 时投喂。 5.4 日常管理 5.4.1 水温控制 鳗种培育期间应保持水温恒定,鳗种池水温与苗种池相似或低2°C〜3°C。 5.4.2 水质管理 5.4.2.1 排污 日排污1次〜2次,排污一般

17、在投饲2h后进行,每次排水10 cm〜20 cm,同时洗刷 池底(排污箱周围3m〜4m范围),每15d彻底洗刷池底和池壁1次。 5.4.2.2 换水 经常加注新水,日本鳗鲡养殖日换水率 30%〜50%;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日换水率 100%〜150%。 5.4.2.3 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水质,池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应符附录3 鳗鲡 养殖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 5.4.3 巡池检查 按 4.6.4 执行。 5.5 鳗种分养 鳗种经30d〜45d饲养后,体重增大,个体大小出现差异,需进行筛分、疏养。 5.5.1 分养前准备 分养前取样检查,求出平均规格和各档大小比例,作出相应的工作准备

18、和放养安排。具 体准备工作按 4.7.1 执行。 5.5.2 选别工具 每尾小于 5g 的用竹制选别筛,规格大的可用木制槽式选别器。 5.5.3 分养操作 参照4.7.2 和 4.7.3 执行。 5.5.4 记录 准确记录鳗种来源池号,填写《选别分池移动表》。 6 食用鳗养殖 6.1 精养池养殖 6.1.1 放养前的准备 6.1.1.1 清池消毒 按 4.1.1、 4.1.2、 4.1.4 执行。 6.1.1.2 鳗池遮阴 利用棚架覆盖遮阴网。 6.1.2 鳗种放养 6.1.2.1 鳗种消毒 鳗种入池后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按 4.3.5 执行。 6.1.2.2

19、放养密度 鳗种投放密度应按表 3 进行。 6.1.3 饲料投喂 投饲需做到“四定”。 a) 定质:使用的饲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并符合附录5鳗鲡 配合饲料的规定。拌料时一次性加足水量,并保持一定的搅拌时间,确保所拌饲料膨化松软、 成团而不散。禁止添加营养剂,添加的其它添加剂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 规定。 b) 定量:投饲量控制在鳗鱼30min内吃完为好,避免过分饱食诱发肠炎。日投饲率按 表 4,夏季高水温期可适当减少投喂量。 c) 定时:日投喂2次,上午6时〜7时,下午5时〜6时,每次各投全日投喂量的 一半。 d) 定位:定点设置饲料台。 6.1.

20、4 水质管理 6.1.4.1 换排水 每天洗池排污2次,分别在投饲2h后进行。换排水量可达50%〜100%,夏季白天少 换,晚上多换。 6.1.4.2 水位控制 随着养殖季节变化调整池水水位。 6.1.4.3 水质调控 定期(每10d~15d)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营造稳定的生态环境。 6.1.4.4 水质监测 定期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具体按 4.6.3.5 执行。 6.1.5 成鳗分养 成鳗养殖每隔40d〜60d选别分养1次。 6.1.5.1 分养前的准备 6.1.5.1.1 根据池鳗规格和数量,确定分养池的数量,并做好鳗池的清整消毒工作。 6.1.5.1.

21、2 准备好网箱、网兜、捞网及槽式选别器等分养工具。 6.1.5.1.3 分养前停食1 d (夏季停食2 d)。 6.1.5.2 分养时间选择 分养最好选择在清早水温较低时进行。 6.1.5.3 分养操作 按 4.7.2 方法收集鳗鲡,然后用捞网捞入槽式选别器,根据不同规格分别放入相应的鳗 池继续饲养。 6.1.5.4 记录 准确记录鳗种来源池号,填写《选别分池移动表》。 6.2 土池养殖 6.2.1 放养前的准备 6.2.1.1 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清整池壁和池底,将过多的淤泥清除、翻耕,曝晒15d〜20d。 6.2.1.2 池塘消毒 每公顷用生石灰1500婕〜2250婕

22、均匀散布于池底消毒,7d后,加水且每公顷用漂白 粉45婕〜75婕消毒池水,3d后即可施肥培养水质。 6.2.1.3 培养水质 施有机肥或化肥培养水色。有机肥的用量为75婕/ha〜150婕/ha,化肥的用量为尿素 15婕/ha〜30婕/ha及复合肥240婕/ha〜300婕/ha。 6.2.2 鳗种放养 6.2.2.1 放养时间 大规格鳗种可常年放养,小规格鳗种于每年3 月下旬至 6 月放养。 6.2.2.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见表 5。 6.2.3 饲料投喂 投饲需做到“四定”。 a) 定质:使用的饲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并符合附录5鳗鲡 配合饲料的规定。禁止添

23、加营养剂,添加的其它添加剂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的规定。 b) 定量:投饲视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季节灵活掌握、准确定量,日投饲率按表6执 行。 c) 定时:水温在23°C以上时,日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6时〜7时,下午5时〜6时; 水温在12C〜22C时,日投喂1次,时间为下午2时〜3时。 d) 定位:定点设置饲料台。 6.2.4 水质调节 6.2.4.1 物理调节 a) 冲、加水调节:养殖过程中每日应加水补充池水的蒸发,在秋季末至早春季节,养 鳗池每月换水2~4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0%左右;夏季每日加水1 次,每次加水量为 池水的 5%〜10%;台风前夕,雷暴雨

24、天气,养鳗池缺氧时应加大换水量。 b) 机械调节:晚上及中午均开动增氧机,中午开机时间为2h〜3h ;阴雨、台风前夕, 雷暴雨天气等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 6.2.4.2 化学调节 a) 定期全池泼洒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 b) 当池水pH值在7以下时,可全池泼洒适量生石灰将池水pH值提高至7.5〜8.5。 c) 夏天池水透明度大于35 cm,冬季大于30 cm时,应适当减少换水量或每公顷水面用 复合肥5婕或尿素2婕加复合肥3婕兑水全池泼洒,以增加池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改善 池塘水体溶氧及水质状况。 6.2.4.3 生物调节 a) 定期全池泼洒有益微生态制剂。 b

25、) 每公顷放养规格为每尾0.25婕〜0.5婕的鲢、鳙鱼各750尾〜1200尾,控制“湖 淀”的繁殖。鲢、鳙鱼种的质量应符合GB/T 11777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GB/T 11778 鳙鱼鱼苗、鱼种质量 标准的规定。 c) 池塘内底栖动物数量较多时,每公顷可放养规格0.25婕/尾左右的青鱼种150尾〜 225尾。青鱼种的质量应符合GB/T 9956青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的规定。 d) 适当混养底栖杂食性鱼类,以清除池底残饵,防止水质变坏。 e) 当鳗种长至出池规格时,即捕捞上市或分池饲养,保持较适宜的密度,以利水质稳 定。 6.2.5 日常管理 6.2.5.1 巡塘 上下午各

26、 1 次,清晨观察池塘水色变化,有无浮头,鳗鲡病害等情况,并检查塘基有 无渗漏;下午着重观察池塘水色变化,池水肥度,鳗鲡摄食情况,并根据无气情况决定是否 冲、加水或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 6.2.5.2 防止鳗鱼浮头、泛池 鳗鲡养殖密度较大、池底淤泥较多,或台风前夕,暴风雨引起上下水层急剧对流时,均 会引起池水缺氧,引起鳗鲡浮头;池塘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浮游植物锐减时,也会引起鳗鲡 浮头或泛池。应及时察觉并按 6.2.4 的措施处理。 6.2.5.3 水质检测 定期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具体按 4.6.3.5 执行。 6.2.5.4 记录 养殖过程中应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填

27、写养殖记录。 7 鳗病防治 7.1 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科学治疗”的原则。 7.2 预防措施 7.2.1 彻底做好放养池塘清理和消毒工作。 7.2.2 鳗种放养、分养时,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并做好鱼体消毒工作。 7.2.3定期(一般每7d)对食台及用具等进行浸洗消毒。 7.2.4 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池水水质清新。 7.2.5 确保生物饵料新鲜、清洁、不带病菌,是预防鱼病的关键。 7.2.6 加强观察与镜检,发现病鱼及时隔离,必要时消毁。 7.3 治疗措施 7.3.1 治疗前应进行病害的诊断,确诊后再使用渔药。 7.3.2使用渔药应严格执行N

28、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 7.3.3 不得使用规定外的任何渔药。 7.4 从业人员要求 7.4.1 需经过培训合格并在检验检疫局备案,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须有不同人员担 任,养殖技术员须凭出处方用药,药品由质量监督员发放。 7.4.2 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7.4.2.1 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7.4.2.2 具备养殖、卫生防疫专业知识; 7.4.2.3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7.4.2.4 从事水产养殖工作两年以上; 7.4.2.5 掌握和熟悉国家有关规定。 7.5 管理 7.5.1 有完

29、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书面的鳗鱼养殖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卫生防疫、药物、 饲料等)。 7.5.2 遵守国家有关药物管理规定,不存放和使用国家、输入国或地区规定禁止使用的 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药物必须有标明有效成份,有用药记录,并严格遵守停药 期。 7.5.3 建立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及时报告制度。 7.5.4 用药记录需包括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并分 别由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和施药员签名。记录保存时间为两年。 7.6 常见鳗病及其治疗方法见表 7。 8 食用鳗收获 食用鳗出池前应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应符合附录 1 活鳗鲡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方可收 获。 8.1 停食 收获捕捞前停食1d (夏季停食2d)。 8.2 选别 按 6.1.5 成鳗分养的方法执行。 8.3 暂养 在暂养池流水暂养Id〜2d或淋水暂养Id〜2d。 8.4 包装 按附录 1 活鳗鲡安全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8.5 运输 按附录 1 活鳗鲡安全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