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欣赏(DOC)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21060340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诗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儿童诗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儿童诗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儿童诗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诗欣赏(DOC)(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儿童诗欣赏(DOC)第一讲儿童诗欣赏天真活泼的儿童诗是组成复合的乐音中清脆而又响亮的童音,虽 然带有稚气但却并不浅薄。它们常常在幼稚中夹杂着深刻,在天然中 传达着沉思。应该说儿童诗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以 问讯的眼光和自然淳朴的童心来观察这个世界,感受着自我的和成人 的内心,并唤醒着,激发着成人们日益退去的悟性与灵性。儿童诗一般可以分为以儿童的口吻来创作的诗歌作品和为儿童所 创作的诗歌作品。前者由于是通过孩子的心灵来观看世界,往往摒弃 了成人的条条框框,在诗歌形式和诗歌的意象方面都相当自由和灵活。 后者则体现了成人对儿童的关爱,如一盏灯来点亮儿童的心灵。一、儿童诗鉴赏的途径(一)从

2、细节中体验情感 儿童诗是以舒展感情为目的的文体,无论写景、状物还是记事, 作者都在袒露自己的心声,细节往往就成为情感寄托的依附点。因此, 欣赏儿童诗时,要捕捉散发着感性神采的细节,并由此品味作品所表 达的情怀。何谓细节?细节就是细微的局部,在文学作品中指抓住细微而又 具体的典型之处进行细致的描写。如圣野的欢迎小雨点:“来不点,不要太多。 /来一点,不要 太少。/来一点,泥土裂开了嘴巴等。/来一点,小蘑菇撑着小伞等。/ 来一点,小荷叶站出水面等。 /小水塘笑了,一点一个笑窝。 /小野菊 笑了,一点一个敬礼。”诗作描绘的是雨天的情境,以五个不同的细 节来展现:泥土“裂开了嘴巴”,小蘑菇“撑着小伞”

3、,小荷叶“站出 水面”,小水塘“一点一个笑窝”,小野菊“一点一个敬礼”。诗作 描绘了当雨降临时,大自然中一幅幅恬静又富于动态的画面,蘑菇长 了出来,荷叶舒展开了,雨滴落在水塘中,点点水印如同欢快的笑颜, 雨滴落在野菊上,如同殷殷的谢意。作者用拟人的方法来描写大自然 的雨中情形,给读者以生意盎然的感觉,表现了大地对于小雨点来临 时热切的期盼、喜悦的等待以及殷切的欢迎。 再比如台湾诗人林武宪的鞋,则借助于一个感性的物件写事 抒情,“我回家,把鞋脱下 /姐姐回家,把鞋脱下/哥哥、爸爸回家, 也都把鞋脱下/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 /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 闻/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 /回到安

4、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 暖。”鞋,是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是每一个人都司空见惯的东西, 但经过作者的精心构思,融进作者的主观意识,就成了具有丰富情感 的物件,作者把鞋子拟人化;“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是一 处极其精致的细节,好似老老少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充满了家庭 团圆的温馨。作者敏感地捕捉到家庭中鞋子聚集在一起的物象,通过 鞋子“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唤起了读者对家庭幸 福的渴望、对家无限的遐想。通过写景、叙事、托物抒发情感、展现童趣是儿童诗常用手法, 此手法依托典型性细节,将感情的内蕴渗透其中,使之散发出人性的 光辉。因此,把浸润着爱意和童趣的美妙之处以及情感因素,用文学

5、 欣赏的眼光品味,带领孩子们共同感受,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略的要 义。(二)于反复吟咏中体会诗味 诗,贵在有诗味,何谓诗味?“味”原指滋味,诗学中所说的“味, 失去了生理学上的意义,己变成了评价审美、情感的一种符号,是超 越语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韵味的产生,又常常寄托在朗读的声音 形式中,通过起伏的节律、动态的音步组合产生抑扬顿挫的音韵,以 达到灵动多姿的审美效应。因而,把反复吟咏的指导方略纳入鉴赏过 程,是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有效方法。例如田地的早晨就是一首读感好的小诗。(/为朗读时的音步) 早晨,/在床上 我听见/喜鹤在叫; 阳光/搔着我的/眼皮,早晨啊/多么好!早晨,/在路上我看见炊烟/升

6、的/很高很高;家家打开/窗户, 早晨啊/多么好!作者根据自身感情的流动,对文字语言进行组合,它既是情感态 度的外化,又体现了作者本体的音韵修养。首先品读开头两句:“早晨,在床上,/我听见喜鹤在叫”,两句都 以缓慢且起伏变化大的上声字开头,悠长舒展,很好地表现了清晨初 醒时睡意未尽,静躺在床上享受周围环境的慵懒状态。“在床上”升 降调交错组合,在静态的感受中,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情感波澜,此时, 窗外景致使“我”产生轻微的内心蠕动,对外界环境的感知驱使声调 上下波动。第二句的特点是末端连用去声调,去声是普通话四声调中 时长最短的调式。由于时长短而连用,音节显得较为紧密,跳动感鲜 明,读起来自带一种欢

7、快的意味,与“我”看到喜鹊时欣喜的情绪十 分吻合。鉴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在我们整体的最直观的感受中,声 调的长短徐疾、抑扬顿挫的变化,与诗歌的情绪变化和谐地统一在一 起,这些音韵节奏所承载的情感内容,加强了诗的韵味。早晨统共两个诗节,每个诗节的第一句、第四句互为对称, 由此相呼应,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感。然而,过于规整的句式毕竟单 调,往往会削弱抒情的整体效应。在排列整齐的句子中插入散句,调 整句式结构,就成为具有敏感的节奏意识的诗人经常采用的技巧。比 如“我听见喜鹤在叫”和“我看见炊烟升的很高很高”,同处于所在 诗节的第二句,它们有别于相邻的句子,形成彼此之间长短相交、错 落有致的格局。此外,

8、二者位置相当而字数不同,又可以使语句显得 活泼,气势贯通。第一个七字句,由于连用去声,形成欢快的韵律节 奏;第二个是长长的十一字句,音韵柔婉和谐而又多转折,将“我” 躺在床上追寻窗外景致,细水般缓缓流动的内心感受与悠长的句式合 为一体,达到音韵情韵的完美结合,也为朗读技巧的整合运用提供 了情感依据。此时,齐整的句式犹如主旋律,散落的句式犹如变奏, 组合在一起,使诗句相似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相似,情味、韵味都更加浓厚。由此可见,通过吟咏来体会诗歌和谐优美的韵律及其抒情效应是 非常可行的方法,只有具备了吟咏的基本技能,才能波及其余,使聆 听着的孩子们于反复吟咏中体会诗味。(三)在创造性想象中把握诗意

9、 喜爱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浅显的阅历反而激发了他们活跃的想象, 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很可能将想象的触角延伸到作品以外的世界, 并洋溢着一种浪漫化的创造激情。这些可贵的品质值得大力肯定,一同时又需要我们 精心培育,进行必要的启发及指导。1.延伸独特的意境由于诗歌语言十分凝练,其意象之间的跨度有时很大,这就要求 我们阅读欣赏的时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功能,建构出意象后面 略去、隐去的内容。2.体悟奇妙的构思儿童诗运用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抒发感情,再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 界,表现他们特有的趣味和情调,这些特质都深深地吸引了儿童关注 的目光,令他们徜徉在诗的海洋。然而,在引导他们从情感、韵味、 想象等方面鉴

10、赏儿童诗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其审美观念的独特性。他 们很在意阅读和听赏时心里所流动的偷悦感,企盼能激起神经兴奋点 的内容的出现。因此,体悟奇妙的构思,尤其是那些带有惊奇感,能 调动读者阅读情绪的元素,使儿童读者在一张一弛的心理节奏下,满 怀兴趣地读下去,这也是想象力的延伸再现。例如台湾省桃园县小学生胡安妮的蛋 :这皮球不圆嘛 !/也可以 滚吧?/啊!/破了!/哈哈!/太阳/流出来了.凌非的青蛙: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想/青蛙如果也背着书包/ 往前跳/那一定很好玩.怎么会破?哪儿来的太阳?太阳会流吗?当读者对 这些意外现身的物体产生种种疑惑时,反观题目,二者之间意象的一 致性顿时令读者感到周身通畅,

11、而蛋破裂时的声响,蛋黄流动时的色泽,与诗中的喻体共同组成一幅鲜亮的画面,触动着读者想象的灵感。青蛙以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眼光看待生活,所有想象都是从他 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溢着新颖的创意和跃动的情思。“那一定 很好玩”是情绪的主旋律,孩子们被笼罩在这种快乐并带些恶作剧后 窃喜的氛围中时,情绪突然大反转,“一定很不好玩”,不露痕迹地 把读者引入“歧途”,使他们情绪产生了一个突变,而此时,会心一 笑的趣感即刻散漫在字里行间,阅读情绪的演进也有了可喜的顿挫。由此可见,鉴赏儿童诗应该多角度进行,不要轻易略去精美的细 节和奇巧的构思,而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沉情于文、浸心于境,让形象 思维与感情活动更为活跃,

12、使儿童在指导者的精心呵护下,在儿童诗曼妙、神奇的世界 里徜徉,不仅身心愉悦,而且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参李伟群儿童诗的鉴赏途径,载教育探究2009 年第 2 期。)二、金波和他的儿童诗金波(1935),原名王金波,河北冀县人。著名儿童文学诗人、 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有儿童诗集绿色的太阳、我的雪 人、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集等;童话集影子人、 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等多部;散文集等你敲门、 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等。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作家 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 年荣获国际安 徒生奖提名。以美的诗歌表达爱的主题,是金波抒情诗总的特色。他的诗满怀

13、激情地书写对祖国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儿童及儿童美好心灵的爱。 同时,诗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捕捉提炼美的意象、展开美的想象。 以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意境、精美的语言构筑成篇,实现了爱的教育 与美的熏陶。脍炙人口的佳作天绿、小鹿、红蜻蜓、 流萤等都体现了金波儿童诗独特的艺术魅力。1风筝春天。 /在我敞开的窗子上, /挂着一只断线的风筝。 /那根闪光的 尼龙丝,/在春风里飘动、飘动。(风筝,风筝,谁是你的小主人?) 我猜想那放风筝的孩子, /一定又欢喜又扫兴; /他的风筝曾飞上 这十二层楼,/却又倒挂在这儿随风飘零。(风筝,风筝,我要找到你的小主人。) 我摘下这只风筝, /意外地发现了小主人的姓名;

14、 /风筝是用一张 考试卷糊成的,/我还发现了那不及格的考分!(你别问,你别问,我不想说出他的姓名。) 他是我的一位小邻居, /就住在对面楼的第三层。 /明天,我要约 他去春游,/顺便送还他这只风筝。(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诗人的天赋是爱。诗人要用自己的爱让孩子们懂得爱:爱祖国、 爱人民、爱亲人、爱朋友,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从小唤起孩子们心灵 上的爱,我们的未来才是光明的。”这既是金波创作儿童诗的初衷, 也是他自始至终所坚持的明确的美学原则,同时也是他儿童诗中所要 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诗或者通过描绘和歌颂大自然的美来抒发 对生命的爱和赞美,或者着力从现实生活中去描写孩子,表达对孩子 浓烈的

15、爱。这首风筝即是透过成人的眼光来观察和表现孩子,抒 发对孩子的爱。诗篇以一个住在十二层楼上的成年人的口吻,通过一 只断线的风筝挂在窗口上的联想,写出一个未曾出场的一个顽皮的、 功课不好的孩子。全诗紧扣风筝,由糊风筝的一张不及格的考卷,引 出“我”的思虑和焦灼。层层深入,引人入胜,既有生活情趣,又表 现了长辈殷切的心。先设问“风筝,风筝:谁是你的小主人?”然后 写到“风筝,风筝,我要找到你的小主人?”,当叔叔发现糊风筝的 纸是小邻居一张考试不及格的考卷后便写道:“你别问,你别问,我 不想说出他的姓名。”真可谓匠心独运,爱护孩子自尊心的“我”显 出了性格的光彩,“我”要送还小邻居的风筝,并约他去春

16、游,结尾 写道:“当然,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淡淡的一笔,便把社会 对少年儿童的爱护和关怀做了最充分有力的表达。的确,“作诗不可 无我”,但在这类诗中诗人自己隐蔽得较深,金波把自己的感情投诸 诗行背后,透过主人公传递出来,同时通过物我的交融,发掘表现了 蕴蓄于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让小读者在无形之中受到爱的感召和震 撼。2流萤我不给你剪裁天边的晚霞, 也不给你摘取夜空的繁星, 朋友, 让我们一起去捕捉黄昏的流萤。晚云烧得紫了, 慢慢融进苍茫的暮色中; 耀眼的小花隐去了,山只留下它高高的身影。快看, 天边飞来几只流萤, 一会儿灭,一会儿明, 像一颗星,两颗星, 像一颗颗长着翅膀的繁星。我从菜园

17、里拔一根葱管, 好放进几只流萤,让它闪出柔和的光吧,朋友, 送你一盏翠绿的灯。放萤火在你的枕边, 我再编一个童话给你听:说在夏夜的夜里, 有一个翠绿的梦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本能地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作为一个 深谙儿童心理的诗人,金波清醒地意识到他的儿童诗除了能给孩子们 以爱的熏陶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还能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这就 要求儿童诗在达意时不可忽视的乃是“要给感情穿上美丽的衣裳。” 这“美丽的衣裳”是借以传导诗人主观感受的一种艺术媒介,只有凭 借着它,诗人的胸中情愫才能有所依托,这正如诗人所比拟的那样, “红依附于朝露、苹果、花朵;绿依附于春草、翠柳;蓝依附于大海 晴空。”因此,儿

18、童诗的美应诉诸于可观、可感、可触的形象,要求 用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金波的诗,正是不断努力追求和悉心表现着 这种难能可贵的美,所以读金波的诗,是一种美的享受。读流萤这首诗时,读者一定会为诗中悠远的意境和浓得化不 开的情愫深深地打动,读着读着,诗中捕捉流萤的孩子仿佛已幻化成 儿时的自己和熟识的小伙伴们,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亲切 而温暖。诗人用“长着翅膀的繁星”来比拟流萤,动静陪衬,虚实相 生。这一想象是多么贴切而传神啊!“我从菜园里拔一根葱管,好放 进几只流萤,让他闪出柔和的光吧,孩子,送你一盏翠绿的灯。”记 得儿时捉到萤火虫时,一般把它装入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中,或者把 它放进一个纸做的

19、灯笼中,而最富想象的诗人却别出心裁地把它放进 葱管,让孩子提着这神奇的“翠绿的灯”去尽情玩耍,这奇特的构思 把诗人对孩子执著深沉的爱,表达得生动而传神。独辟蹊径的诗人, 在诗的末尾又展开了一个新的诗境:放萤火在你的枕边,我再编/一个 童话给你听:说在夏天的夜里,有一个绿色的梦。这真是一首景幽情 浓让人心醉的诗,由于巧妙的艺术构思,那流萤、繁星和夏夜里翠绿 色的梦交织成爱与美的小夜曲,给大读者和小读者同样以美的享受。这种构思产生的艺术效果, 恰如别林斯基所呼吁的:“写吧,为儿童写作吧,不过要写得让成年 人也乐于读它,使他们在读过之后,能怀着轻快的幻想,飞回童年的 快乐岁月。”3天绿远方有山山,穿

20、上了绿衣山中有树树,滴着绿 小树的嫩枝里 流着绿色的小溪;那一池水波 染绿了鸭的羽翼 草叶上闪着露水像翡翠一样绿清晨的鸟儿唱着唱的是绿色的歌曲。金波诗歌的美还表现在色彩美上。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是五颜 六色、缤纷多彩的。而诗人如同一位出色的画家,用手中的调色板, 把多彩的色调融入诗中,为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如这 首天绿,短短的一首诗用了六个“绿”字,极力烘托出一个青青 的绿色世界,诗人把对于春光向往的感情,投入到对绿的描写之中。 因为诗人对春光无限的眷恋,所以对绿的描写美丽动人。在诗人看来, 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春色,始终隐藏在无边的绿色世界里。读着这样一 首让人满眼生翠的诗,读者的心

21、灵会被荡涤得清澈明净。置身于如此 广阔的绿野中,在充分享受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春色时,怎能不激起孩 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怎能不激起孩子们对春天,对生命的眷 恋之情。三(台湾)谢武彰春天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朵站在枝头,看不 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作者简介谢武彰,1950 年生,台湾台南人,毕业于复兴中学高 中部,曾任编辑、广告策划、编剧、主编等职。1977年 9 月,开始在 联合报副刊、龙族诗刊等发表作品。1974 年,与黄基博合集 的妈妈的心春获洪建全儿童文学创作奖诗歌组第一名。谢武彰的 春共收儿童诗十八首

22、。他的作品主要有童话诗越搬越多 (1977)、 我们去看湖 (1979)、童话医生看病了 (1983)、 彩 虹屋等。谢武彰的作品屡屡获奖,与他那鲜明的幽默风格是分不开 的,“幽默的诗心”。他的童话诗巧于构思,往往别出心裁,隽永风 趣。有时,诗人捕捉住意想不到的拟人化原型事物,例如着急的锅 子一诗对锅子作了人格化的描绘:“呀!锅子也急坏了也满头大汗呢! 锅子冒气本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经诗人的艺术处理,变成了 心态的表现,含有异常的韵味,产生幽默。有时,诗人构思出含有矛 盾性的小小情节,也很有趣,例如春天这首诗。当我们看到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看到小树发芽了,看到小花开 放了,我们就知道春天

23、来了!它们是的使者,它们是春天最有代 表的事物,可是,小花却不知道,自己的开放已经为人们带来了美好 的春天。看,它还踮着脚,急急地在到处寻找春天呢,多有趣啊! 这是一首小诗,一共只有 11 行。语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事情通 俗得不能再通俗。就是我们身边的景物,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事物,但 是到了诗人的笔下,去演绎出如此美妙的声音与画面,字里行间都充 满了灵动与情趣。是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一颗未泯的童心,才能带给 我们如此清丽的一首小诗,让我们读了以后就爱不释手。由此,我们 感受到了想像带给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有了丰富的想像,诗歌才能 具有生命生命活力。“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诗歌一开始,作

24、者就 运用拟人手法,把读者的目光和脑神经一起抓住!喜欢这首诗歌也是 由此开始的。而“花朵站在枝头,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 读到这里,我们也许会“扑哧”一声乐出来!真是一个不知道春天的 傻花朵啊!还“踮起脚尖”,还像一个孩子一样正在东张西望呢!看 他那着急的样子,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 读到此处,在我们的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花朵那张可爱的脸,瞪着大 大的眼睛,-脸的茫然,一脸的期待对呀,春天呢?春天在哪里呢? 多么可爱的花朵呀!多么有趣,多么生动的一首小诗啊!充满了情趣, 充满了可爱!谢武彰以其幽默的诗心,写出了很多类似的可爱、充满儿童情趣 的儿童诗,有时他点染误

25、会的情趣,例如茉莉花不见了:“妹妹 身上喷了香水/一只小蜜蜂/一直跟着她/妹妹吓得躲起来/小蜜蜂急得 哭着说:刚才那朵茉莉花,怎么忽然不见了?”蜜蜂的哭泣会引出快 乐的笑声,谁让她那样粗心,误认香水为花香?诗人对蜜蜂的描绘, 同样别具匠心,在无数的咏蜂诗中独树一帜。谢武彰的幽默风格与他 的创新构思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写出了一 个又一个别人没有写过的形象,除了“着急的锅子”、“寻找春天的 花儿”、“粗心的蜜蜂”外,他还写过“好奇的风”(风)、“受委 屈的闹钟”(闹钟的话)。他的联想丰富、敏捷、跳跃,往往把一连 串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异或同,各有一番殊趣,真是妙思巧想,匠 心

26、独运。梳子一诗就是代表:“妈妈用梳子 /梳着我的头发/我也 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梳 着海的头发”上半首仿佛很平淡,下半首奇想陡起,在梳子和头发、 妈妈和女儿、风和树、船和海这四组意象之中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于 是产生童话的审美想象,那飘逸潇洒的枝条正是树的头发,风在梳理 着;那柔软光滑的波浪正是海的头发,船在梳理着;他们之间洋溢着 母女亲情。这四组意象的组合留下了一片任人玩味的美感和温情。四.英斯蒂文森一个孩子的诗园(P178 )IBedinSummerIn winter I get up at night And dress by yellow can

27、dle-light. In summer quite the other way, I have to go to bed by day.I have to go to bed and see The birds still hopping on the tree, Or heart he grown-up peoples feet Still going past me in the street.And does it not seem hard to you. When all the sky is clear and blue, And I should like so much to

28、 play, To have to go to bed by day?夏天在床上冬天,我在黑夜起床, 借着黄黄的蜡烛光穿衣裳。夏天,事情完全变了样,还在白天我 就得上床。不管怎么样,我只好上床看鸟儿还在树枝上跳荡,听到大人的脚 步声,一阵阵响在大街上,经过我身旁。你想,这事儿难不难哪天空蓝蓝,天光亮亮, 我啊多想再玩一会儿啊,可是,却偏偏要我上床!作者简介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1850-1894),英国作家,原 籍苏格兰,出生于爱丁堡一个富裕工程师家庭。早年学法律,从爱丁 堡大学毕业后,当了律师。但不久即改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他自 幼多病,身体孱弱,但他却有惊人的创作力。在他短促的一生中

29、,他 写了大量的作品:小说、散文、游记、诗歌。代表作有:金银岛 化身博士一个孩子的诗园。他的一个孩子的诗园则是以 其敏感而清澈真挚的孩童心理抓住了读者。在看似稚嫩的口吻中传出的是成人们 看不到的或者完全无视的世界。但这里蕴涵着独特的审美意境。不 列颠百科全书指出:“一个孩子的诗园中的诗,表现出一个成 人在重新捕捉童年的情绪和感觉时的异常寻乎的精确性。在英国文学 中,这种儿童诗是无与伦比的。”诗歌的教育功能在儿童诗里体现得 更加显耀,与人为善和充满爱心是儿童的先天禀赋,而“诗人最大的 天赋是爱”,把诗和儿童天然地连接起来的儿童诗就应该歌唱善与爱。 罗伯特斯蒂文森的儿童诗就是这样,点灯的人给人们带

30、来光明和幸福, 辛勤的园丁不说话也没有时间玩耍,外国的孩子安全地生活在家园里, 温顺的奶牛吃着草地上的野花。这些温暖的生活景象,对孩子们来说 是多么自然而又有趣,就像在天国里一样。在这个诗园里,孩子们的 性情得到了陶冶,他们是幸福和快乐的,他们有着无关功利的生活情 趣,有着奇妙多姿的天才想象力。罗伯特斯蒂文森的一个孩子的诗 园就是这样一盏灯,这盏灯谛透宇宙发现了真,这盏灯搜集爱心还 原了善,这盏灯充满幻想留住了美。也许这盏灯在儿童的心里早已点 亮,因为儿童诗是儿童心灵的灯光,它不仅可以照亮孩子的心灵,也 会给我们这些曾经的孩子些微的温暖之火和启悟之光。简洁明快的语言,透彻新颖的意象,将初看人间

31、的儿童探索世界、 观察自然的新奇感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它巧妙地描绘出每个孩子的共 同经历和心理,也给老于世故的成人们带来了心灵的启迪。五.冲国台湾郑文山静静地坐着(P183 )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去想 许多听不见的声音都听见了 篱笆外,风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 花架上,花悄悄地开又悄悄地谢墙壁上,时间答答地走又答答地来静静地坐着什么声音都听见了更听见心里的声音过去的事永远不再回来作者简介郑文山,台湾台南人,1952 年生,创作文类以儿童文 学为主,兼及散文、小说。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长期以来致 力於于语文写作教育;儿童文学创作方面以儿童诗为主,以赤子之 心写出乡间常见的事物,呈现亲情的温馨及思考的情怀等。曾获高雄 市文艺奖、时报文学奖、洪建全儿童文学奖童诗首奖、梁实秋文学奖 散文奖等奖项。轻盈灵动是相对于滞重笨拙而言的一种艺术特质。这就是一首轻 盈而又有灵气的诗。这首诗正如题名“静静地坐着”所示,是沉思的 诗。每个生命中,都会有“听见心里的声音”这种体验,其状态就是 “沉思”。在这首诗这里,“沉思”并不沉重,而像一阵轻盈的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