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1060247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来源:检验仪器与试剂2009年9月14日)一、基本结构(一) 按照反应装置的结构,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分为流动式(Flow system)、分立式 (Discrete system)两大类。1. 流动式 指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的过 程中完成。这是第一代自动生化分析仪。2. 分立式指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各自的反应杯中完成。其中有 几类分支。(1) 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此型仪器应用最广。(2)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每个待测样品都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各自的反应槽 内与试剂混合,完成化学反应并测定。由于混合,反应和检测几乎同时完成,它

2、的分析效率 较咼。3. 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以试剂袋来代替反应杯和比色杯,每个待测样品在各自的试 剂袋内反应并测定。4. 固相试剂自定生化分析仪(亦称干化学式自动分析仪)是将试剂固相于胶片或滤纸 片等载体上,每个待测样品滴加在相应试纸条上进行反应及测定。操作快捷、便于携带是它 的优点。(二) 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1 样品(Samp le)系统样品包括校准品、质控品和病人样品。系统一般由样品装载、输送和分配等装置组成。 样品装载和输送装置常见的类型有:(1) 样品盘(Sample disk),即放置样品的转盘有单圈或内外多圈,单独安置或与试剂转 盘或反应转盘相套合,运行中与样品分配臂

3、配合转动。有的采用更换式样品盘,分工作和待 命区,其中放置多个弧形样品架(Sector )作转载台,仪器在测定中自动放置更换,均对样品 盘上放置的样品杯或试管的高度、直径和深度有一定要求,有的需专用样品杯,有的可直接 用采血试管。样品盘的装载数,以及校准品、质控品、常规样品和急诊样品的装载数,一般 都是固定的。这些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2) 传动带式或轨道式进样即试管架(Rack)不连续,常为10个一架,靠步进马达驱动 传送带,将试管架依次前移,再单架逐管横移至固定位置,由样品分配臂采样。(3) 链式进样试管固定排列在循环的传动链条上,水平移动到采样位置,有的仪器随 后可清洗试管。分配加样装置

4、大都由注射器、步进马达或传动泵、加样臂和样品探针等组成,注射器 (syrine unit)。根据注射器直径和活塞移动距离的多少,定量吸取样品或试剂。它的精度决定 加样的精度,一般可精确到1微升。注射器漏液时,首先考虑是否探针堵塞,其次是注射器 活塞磨损等。有的加液系统采用容积型注射泵和数控脉冲步进马达,提高精度。需品探引 (Probe)与加样臂相联,直接吸取样品。探针均设有液面感应器,防止探针损伤和减少携带污 染。有的设有阻塞检测报警系统当探针样品中的血凝块等物质阻塞时.仪器会自动报警冲洗 探针,并跳过当前样品,对下一样品加样。有的还有智能化防撞装置遇到阻碍探针立即停止 运动并报警。即使如此,

5、它仍是非正规操作时的易损件。为了保护探针,除预先需要根据样 品容器的高低、最低液面高度等进行设置外,样品容器的规格、放置以及液面高度等设定条 件不得随意改变。在某些仪器上,采样器和加液器组合在一起,加样品和加试剂或稀释液一 个探针一次完成。加样臂。连接探引,在样品杯(试剂瓶)和反应杯之间运动,完成采样和 加样(加试剂)。它的运动方式,与仪器工作效率及工作寿命有一定关系。阀门用以决定液 体流动方向。稀释系统。对样品进行预稀释、过后稀释或加倍,对标准原液系列稀释等。不同仪器的稀释方式有所差异,要注意识别。试剂系统亦有稀释功能:2. 试剂(Reagent)系统一般由试剂储放和分配加液装置组成。(1)

6、 试剂仓常与试剂转盘结合在起。多数仪器将试剂仓设为冷藏室,以提高在线试剂 的稳定期。(2) 分配加液装置(Dispense unit)。与样品系统的类似。,试剂探针常常可以对试剂预加 温,双试剂系统的试剂2(R2)探针起始量宜较下,以便配合不同R1/R2比例的试剂。(3) 试剂瓶(Bottle)。有不同的形状及大小规格。如COBAS MIRA PLUS仪有4、10、 15、35ml等规格,瓶底呈凹形,OLYMPUS Au600仪有30和60ml两种;日立7060仪有20、 50、100ml三种等规格。应根据工作量和试剂规格.考虑试剂瓶残留死体积和更换频率,合 理选用。独特设计的卡式试剂盒,体积

7、小,防蒸发,方便储存。(4) 配套试剂常有条形码,仪器设有条形码检查系统,可对试剂的种类、批号、存量、 有效期和校准曲线等货剌,进行核对校验,如BeckmanCX7等。(5) 试剂瓶盖自动开关系统,更有利于试剂保存。有的仪器可在运行中添加,更换试 剂,有的则须在暂停状态进行3.条形码(Barcode)识读系统一般由扫描系统、信号整形和译码器三部分组成。扫描系统以光源扫射黑条白空相间 的条码符号由于条和空对光的反射不同、不同宽窄的条符反射光持续时间不同,产生强度不 同的反射光.再经光电转换元件接收并转换成相应强度的电信号,最后通过信号整形,由译 码器解译。系统自动识别样品架及样品编号识别试剂、校

8、准品及其批号、失效期,有的并可 识别校验校准曲线等信息。实验室常用条形码类型有 CODE 39、CODE 128、2 of 5 Standard、Interleaved2of 5等。要自 编样品条形码需要条形码输入器,条形码阅读系统与条形码要匹配。已有全自动试管分配暨 条形码粘贴准备系统。4.反应系统(1) 反应盘装载一系列反应比色杯(Cuvettes),多为转盘形式。反应测定过程中按固定 程序,在加样臂、加液臂、搅拌棒、光路和清洗装置之间转动。有的仪器在反应杯中完成反 应后再吸入比色杯比色,现在更常见反应和检测同在比色杯中进行,效率更高,尤其适于连 续监测法。比色杯多采用硬质石英玻璃、硬质玻

9、璃、无紫外光吸收的丙烯酸塑料等,使用寿 命不一。Dimension系列的比色杯在机器内自动制造,自动封口,免冲洗,无污染。流动池 式主要在小型分析仪用。容积一般几十微升,但抽液管道占用较多反应液,多样品连续使用, 增加交叉污染机会。蠕动泵(Pump)。半自动生化仪需要蠕动泵抽吸反应液进人流动比色池作测定。要求定期对 蠕动泵校准,即通过吸人定量的水来检验泵的吸液量是否准确。一般均设有泵校准功能。(2) 混合装置(Mixing unit)如采用多头回旋搅拌棒(二头双清洗式搅拌系统)。搅拌棒常 具特氟隆不粘涂层,避免液体粘附。(3) 温控装置生化分析仪通过恒温控制装置来保持孵育温度的调控和恒定也是由

10、计算 机来控制的,理想的孵育温度波动应小于01C。保持恒温的方式有三种。空气浴恒温: 即在比色杯与加热器之间隔有空气。空气浴恒温的特点是方便、速度快、不需要特殊材料, 但稳定性和均匀性较水浴稍差。罗氏(Roche)的cobas和0lympus Au2700系统采用的就是空气 浴恒温模式。水浴循环式:即在比色杯周围充盈有水,加热器控制水的温度。水浴恒热的 特点是温度恒定,但需特殊的防腐剂以保证水质的洁净,且要定期更换循环水。日立系统生 化分析仪采用的即是水浴循环恒温装置。恒温液循环间接加热式:结构原理是在比色杯周 围流动着一种特殊的恒温液(具无味、无污染、惰性、不蒸发等特点)。比色杯和恒温液之间

11、 有极小的空气狭缝,恒温液通过加热狭缝的空气达到恒温,其温度稳定性优于干式,和水浴 式循环式相比不需要特殊保养。5. 清洗(Wash)系统探针和搅拌棒采用激流式等方式自动冲洗。清洗装置一般由吸液针、吐液针和擦拭刷组成。 清洗工作流程为吸出反应一吸于一注入纯水一吸干一擦干。清洗液有碱性和酸眭两种。一般 说来,在吸出反应液后,仪器先用碱性液冲洗,再用酸性液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 擦拭刷的功能是吸去杯壁上挂淋的水,刷体内部有负吸装置。使用进程中要注意擦拭刷是否 磨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常规冲洗还不能清除交叉污染(carryover)的实验要特别处理,以减少 交叉污染或携带污染。例如,胆固醇测

12、定试剂中的胆酸盐对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有干扰,在 消除交叉污染的程序中,可输入程序,指令总胆汁酸不在测试胆固醇的比色杯中进行测定, 如不能避开,仪器则对比色杯进行特别冲洗,防止发生交叉污染。冲洗水的水温自动控制到与恒温反应槽温度相近,保证反应系统的恒温,并增加去污力。 急诊测定后采用针对性清洗,似乎比采用固定的全面清洗程序更有效率更经济。耗水量仪器 间相差较大。ABBOTT AEROSET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系统具有自动清洗功能(smart wash)和最佳标本顺 序选择功能(OSS)。即仪器根据试剂或样品间交叉污染的项目组合,自动改变检测顺序,避 免互有影响的分析项目;确实无法回避时,则采用选定的

13、特殊清洗剂作自动清洗。6. 比色系统(1) 光源多数采有卤素灯,工作波长为325800nm。卤素灯的使用寿命较短,一般只 有1 0001500小时。当灯的发光强度不够时,仪器会自动报警,应及时更换,部分生化分 析仪采用的是长寿命的氙灯,24小时待机可工作数年,工作波长285-750nm。(2) 比色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也是反应杯。比色杯的光径0.50.7 cm不等,通 常为石英或优质塑料。光径小的省试剂,当比色杯光径小于1 cm时,部分仪器可自动校正 为1cm。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自动冲洗装置在仪器完成比色分析后做自动反复冲洗、吸干的 动作,比色杯在自动检查合格后继续循环使用。要及时更换不合

14、格的比色杯。如采用的是石 英比色杯,比色杯要定期检查清洗。(3) 单色器与检测器各类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的是可见一紫外吸收光谱法,即监测 200-700nm光区某特定波长下发色基团吸光度的变化,辅以微机软件系统的计算来完成测 定。可见一紫外吸光谱定量的基础是LamberBeer定律。传统的分光度测定普遍采用前分光,即在光源灯和样品杯之间先要用滤光片、棱镜或光栅分 光,通过可调的狭缝,取得与样品“互补”的单色光之后,照射到样品杯,再用光电池或光电 管作为检测器,测定样品对单色光的吸收量(吸光度)。而现代大多生化分析仪采用后分光测量技术。后分光测定:将一束白光(混合光)先照到样 品杯,然后再用光栅分

15、光,同时用一列发光二极管排在光栅后面作为检测器。后分光的优点 是不需移动仪器比色系统中的任何部件,可同时选用双波长或多波长进行测定,这样可降低 比色的噪声,提高分析的精确度和减少故障率。生化仪的单色器即分光装置,有干涉滤光片和光栅分光两类。干涉滤光片有插入式和 可旋转的圆盘式两种。插入式就是将需用的滤光片插入滤片槽中,圆盘式是将仪器配备的滤 光片都安装在圆盘中,使用时旋转至所需滤光片处即可。干涉滤光片价格便宜,但易变潮霉 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采用此种滤光片。光栅分光可分为全息反射式光栅和蚀刻式凹面光栅两种。前者是在玻璃上覆盖一层金 属膜后制成,有一定程度的相差易被腐

16、蚀;后者是将所选波长固定地刻制在凹面玻璃上,耐 磨损、抗腐蚀、无相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采用光栅分光。7. 程序控制系统计算机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脑,标本、试剂的注加和识别,条码的识别,恒温控制, 冲洗控制,结果打印,质控的监控,仪器各种故障的报警等都是由计算机控制完成。仪器一 代胜过一代,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仪器甚至可以完成部分日常保养程序。自动生化分 析仪数据处理功能日趋完善,如:反应进程中吸光度,各种测定方法,各种校准方法室内质 控结果的统计等,生化仪都可进行处理。计算机还可以调看病人的数据、仪器的性能指标、 仪器的运行状态等。自动生化仪中的质控和病人结果还可通过仪器计算机与实验室信

17、息系统 (LIS)的对接进行网络管理。程序控制器是系统的硬件部分。它主要包括:(1) 微处理器和主机电脑。用于仪器各个单元和总体控制,应具有程控操作、故障诊 断、多种数据处理和储存等强大功能。一般根据仪器功能的需要和电脑硬件市场的主流产品 来配置。(2) 显示器(CRT monitor unit)。通常用键盘、鼠标、触摸屏等方式进行操作。(3) 系统及配套软件。多采用Windows-NT或windows界面,具全图形化设计,多菜 单选择,信息导引,故障报警,帮助提示,人机对话”,方便直观,不少仪器有即时反应曲 线显示。(4) 通过Rs 232 c等数据接口与其他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传输数据。具

18、人工智能双 向通讯系统(Host query),仪器可直接自行向主电脑询问病人/样品基本资料及检测项目。 有的具远程通讯及监控功能,可遥控远处测试及维修检查,实现网络工作。自动生化分析仪均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分析。分析程序一经确定,工作时只要简单地输入 测定项目或编码,仪器即可按编制程序自动完成测定、计算和报告。具体的控制程序因仪器 而异,一般分为固定程序和自编程序两种。固定程序为仪器厂家预先设定,常与指定试剂配 套;有的不能更改,有的也可由用户修改。它与配套试剂一同使用时,既方便工作,质量也 比较可靠,但成本较高。自编程序灵活实用,便于开发新项目,强调程序的灵活性。比如, 成批测定过程中应可随

19、时插入急诊标本测定而不打乱原有程序;单个急诊标本测定操作简 捷、消耗少,可灵活预稀释或重复测定。二、仪器一般工作流程生化分析仪的正确应用,只是掌握了测定技术原理还不够,还需要对具体仪器的工作 流程及测定计算方法有足够的了解。(一) 一般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可以通过仪器的测定周期来考察。重点关注比色杯空白读数点(CB)、加样品点(S)、 各试剂加液点(Rl、R2、)、试剂空白读数点(RB)、各测定读数点(P)、各点时间间隔及 周期总时间等。每个仪器一般都在反应转盘的固定位置和反应测定周期的固定时间设置样品 试剂和稀释的加液位,以及测定读数点。如HITACHI 7170在 P1到P34周期为10分钟时

20、,PO 前加样品,Rl在Pl前,R2在P5和P6间,R3在 P16和P17间,R4在:P33和P34间。(二) 数据处理计算方法仪器在各个吸光度读数点读取的吸光度数据,并不一定都纳人浓度计算。仪器往往根据仪 器定义和操作者设定的要求,对吸光度原始数据作计算处理,转换成所谓反应数据,再按系 数或公式作浓度计算。举例如下:1. HITACH 7170的终点法测定点(A )吸光度计算为(AX+AX1)/2。实际吸光度 =吸光 度数据X10 000。2. 0LYHPUS AU 600试剂空白数据:P0点试剂空白(RB)=P0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 (wB);任一测定点试剂空白(RB )。该点吸光度一比

21、色杯水空白(WB)。3. Monarch 1 000两点终点法的反应数据。(终点测定吸光度一终点空白吸光度)一(始点 测定吸光度一始点空白吸光度)。4. AU 600的终点法(带试剂空白,END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一 P0点吸光度(试剂 空白,RB)。终点法(不带试剂空白,END).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比色杯水空白(WB)。5. Au 600的两点法(自身空白)的反应数据=加第二试剂后测定点读数一 P0点读数一加 第二试剂前测定点读数一 PO点读数。三、主要操作程序(一)仪器运行前操作程序主要进行仪器的基本设置:1. 试验项目设置对试验名称、编码,试验组合(Profile)、试验

22、轮次(Round),必要时包 括试验顺序等设置。2. 各试验的参数设置包括试验间比值、结果核对等参数的设定。3. 剂设置根据有关试验参数,设置各试验的试剂位、试剂瓶规格,必要时设定试剂批 号、失效期等。4. 校准品设置对校准品的位置、浓度和数量等进行设置。5. 质控设置根据质控要求。设置质控物个数,质控规则,质控项目及相应质控参数 等。6. 样品管设置包括样品管类型,残留液高度(死体积),识别方式等设置。7. 其他设置对数据传输方式、结果报告格式、复查方式及复查标准等设置。(二)常规操作程序开机(预热、保养)-设置开始条件(日期时间索引、轮次、样品起始号等)-根据需要,申 请校准、质控和病人测

23、定项目(包括架号、杯号或顺序号。测定中可继续申请)_装载校准品、 质控物和病人标本-装载试剂-核对仪器起始状态(未应用条码系统,采用顺序识别样品时, 尤其要核对测定起始编号是否与样品架号和申请号相符)-定标和质控测定-检查定标和质控 结果-病人标本测定-测定过程监控(试剂检查,观察分析结果,编辑校正)-数据传递(打印 报告,向检验管理系统传输,包括工作量统计、财务统计、病人情况追踪、质控分析等)。 测定后保养。(三)测定结果检査分析1. 要了解和熟悉仪器的各种警示符号的含义与作用在正确设定参数的前提下,利用各 种警示符能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2. 要熟悉和灵活运用仪器的相关操作屏(

24、界面)女口:用反应过程监测(Reaction Monitor), 观察反应时间进程曲线;用校准追踪(Calibration Trace)回顾分析校准曲线;利用统计 (Statistics)了解不同日期段病人测定均值及数据分析;运用分析数据编辑(Data Edit)察看和校 正测定数据。3. 校准的检查要充分利用仪器设置的功能,监测校准曲线图形、各校准点吸光度值(不 能忽略试剂空白值及空白速率值)、计算K值等的波动情况,以及与以往的比较。必要时, 应进一步检查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必须结合质控数据来把握实验条件。4. 病人结果的检查除了目测观察或用血清指数了解标本性状,注意和了解临床资料及 诊断外,

25、学会分析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及数据是重要的基本功。四、基本测定方法(一)终点法(End point met hod)根据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吸光度大小,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的方法。对一般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完全(或正、逆反应动态平衡)、反应产物稳定时为反应 终点。对抗原一抗体反应来说,是抗原和抗体完全反应、形成最大且稳定的免疫复合物时为 终点。在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上为与x轴平行线区段。在测定计算方式上,一般分为一点法和 两点法两种1. 一点法(One Point)以试剂和样品混合之前的空气空白(GB)、水空白(WB)或试剂空白 (RB)的吸光度值为测定计算基点,以反应终点的吸光度读

26、数减去空白读数,得到反应吸光度。 通过与相同条件下校准液反应吸光度的比较,求得测定结果。常与一点校准法配合使用,即 采用一个校准浓度,校准曲线通过零点且成线性。也应用多点校准。2. 两点终点法(Two Point End)即终点一始点法以试剂和样品混合之后的某一时间点 作为始点,以反应终点的吸光度读数减去始点读数。一定条件下可降低样品对反应或反应本 身的特异性于扰(主要指色度干扰)。常采用双试剂,多以加R2前某一点作测定始点;某些 情况下,也可以加R2后一点作测定始点。若使用单试剂,主反应启动太快或仪器起始读数 点受限时难以运用。固定时间法(Fixed Method)与两点终点法的区别只是在:

27、测定读数的末点不在反应平衡区 段,而是根据方法学选择。如血清肌酐(苦味酸法)测定。3. 三点终点法即双终点法,在一个通道内一次进行两项反应相关的终点法测定。比 如同测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某些仪器(如HITACHI系列)设置此方法。(二)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 monitoring method)又称速率法(Rate Assay)。即连续监测反应过程,根据所测定的产物生成或底物消耗的速度 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上为反应呈恒速区段(斜率保持不变),常用于酶 活性线性反应期测定。1. 连续监测法即零级反应速率法,亦称斜率法。在较长的反应时间区段内(至少90-120 秒),

28、每隔一定时间(常为230秒)读取一次吸光度值,至少读取4点,得到3个AA; 般将连 续多次读数作最小二乘法处理,读数间隔时间太短的作带速率时间(TR)多点法处理,均取线 性反应部分的读数,求出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A/m in。此法必须以零级反应为测定计算 的基础,因为只有在零级反应下,单位时间内的吸光度变化(反应速率AA/min)才与酶活力呈 正比。此法相对减少了分析误差,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但是,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采用单样品连续监测,相当耗时。应用连续监测法,首先应准备线性范围内的高、中、低浓 度的样品,分别作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了解不同浓度下反应全过程,兼顾确定延迟时间和线 性监测期

29、。2. 两点速率法即所谓拟一级速率法。在反应中选取两时问点t 1、t 2,读取吸光度A 1、 A2,计算(A2-A1),(t2-t1)=AA, t。此方法与终点两点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后一读数点 反应未达终点,以速率计算结果。它与连续监测法比较,缺点在于人为确定t 1、t 2,不定 因素较多,不能保证反应在t 1-t 2期间呈线性,影响结果准确性;应在常规测定前,先做预 试验来确定线性时间段。若在选择的时间段内反应不成线性(如零级反应期短,仪器无法设 置或测定),则只能改用终点法。优点在于方法简单;酶活力较低、测定吸光度值较小时, 可增加测定时间段而不受仪器连续监测时间点的局限,减少读数误差。

30、3. 速率B法在一个通道内一次进行两项反应相关的速率法测定。它既可以是两项试 验测定,也可用于干扰或/及样品空白自动补偿0后一用途的原理是:利用仪器的微机自动 处理,在第一反应(干扰反应)一直维持线性的前提下,可以从第二反应(主反应)速率中扣除 第一反应速率的延续影响。如用于消除胆红素转化为胆绿素吸光度下降、对肌酐苦味酸法测 定的负干扰等。某些仪器(如HITACHI系列)设置此方法。(三)空白(blank)校正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利用空白溶液来调节仪器的吸光度零点,或用来抵消某些测定的 干扰因素。在生化分析仪测定中,除了采用双或多波长、两点法等排除背景干扰外,常要运 用专门空白测定,以便从样品测

31、定吸光度中扣除其影响。正确选择空白校正,对提高准确度 起重要作用。1.试剂空白一般在方法类型和校准模式中,即分为有或无试剂空白两大类。试剂空白 单独测定或与校准配合测定,并需预选装载去离子水样品杯或试剂空白架。校准或病人样品 的各测定点吸光度,均要扣除相应测定点的试剂空白吸光度或空白速率值。无试剂空白的方 法,多直接以反应杯的水空白作为测定基准值。在不少仪器中,试剂空白测定类似校准测定,并非在病人样品测定时实时测定。所以,要 注意它的测定频率,避免因试剂批号或质量的变化造成试剂空白的改变引起的计算误差。2. 样品空白主要为了消除样品本身混浊或色度的干扰。常采用空白通道法,测定校 正结果=显色反应通道结果-空白通道结果。多数仪器须另外占用测定通道,分析速度减半, 但去干扰的准确性应高于两点终点。(文本来源:检验仪器与试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