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沉降记录表

上传人:h****3 文档编号:21058218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累计沉降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累计沉降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累计沉降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累计沉降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累计沉降记录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细心整理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盾构6标【大洲停车场出入段线】区间盾构工程施工期间累计沉降表2008年3月8日至2008年7月18日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盾构6标工程工程经理部编制人: 审核人: 【大洲停车场出入段线】区间盾构工程施工期间沉降监测汇总1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大洲停车场出入段线,设计起止里程为:左线,CDK0+154.302CDK1+802.360,左线长度1648.058m;右线,RDK0+154.321RDK1+778.894,右线长度1624.573m。盾构法隧道内径5.4 m,接受单层装配式平板型混凝土管片,管片为300 mm厚C5

2、0、S12钢筋混凝土管片,管片宽1.5 m,环向分块方式为六块,由一块封顶块,二块邻接块,三块标准块组成。1.1 线路平、纵断面大洲停车场出入段线自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起点站广州新客站至大洲停车场,本工程包括盾构始发井、盾构隧道、盾构吊出井及放开段。沿线场地地势开阔平坦,河涌遍布,场地现多为村民的鱼塘及苗圃,隧道在下穿越石韦公路和50余米宽的石壁涌,沿线地表无建构筑物,无地下管线。设计起止里程为:左线,CDK0+154.302CDK1+802.360,左线长度1648.058m;右线,RDK0+154.321RDK1+778.894,右线长度1624.573m。盾构施工范围为:左线,CDK0+

3、294.648CDK1+439.399,左线长度1144.751m;右线,RDK0+290.899RDK1+415.727,右线长度1124.828m,盾构施工总长度为2269.579 m。盾构法隧道内径5.4 m,接受300 mm厚C50、S12钢筋混凝土管片,管片宽1.5 m,环向分块方式为六块,由一块封顶块,二块邻接块,三块标准块组成,错缝式拼装。盾构始发段:左线,CDK0+154.302CDK0+294.648,左线长度140.346m;右线,RDK0+154.321RDK0+290.899,右线长度136.578m,为双跨单层矩形构造,构造底板埋深1012 m。围护构造接受800mm

4、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形式,桩外设600mm旋喷桩和550mm的搅拌桩止水围幕。盾构吊出井及放开段:左线盾构吊出井CDK1+439.399CDK1+584.240,长度144.841m,放开段CDK1+584.240CDK1+802.360,长度218.120m;右线盾构吊出井RDK1+415.727RDK1+560.752,长度145.025m,放开段RDK1+560.752RDK1+778.894,长度218.142m。左、右线并行,由西转向北,线间距起点段4.2 m,中间段13.0 m,终点段4.8 m。2.大洲停车场出入段线路平面左线施工范围: CDK0+154.302CDK1+802.3

5、60,全长1648.058m,平面布置一个右转曲线由西转向北,曲线偏角1080023,曲线半径300 m。盾构隧道在曲线上长度435.855m,占总长度的38.1。右线施工范围:RDK0+154.321RDK1+778.894,右线长度1624.573m。平面布置三个曲线,两个右转曲线和一个左转曲线由西转向北,第一个右转曲线偏角1080023,曲线半径300 m。其次个左转曲线和第三个右转曲线,曲线偏角为34210,曲线半径为1500 m,主要是将线间距由13.0m渐变为4.8m,盾构隧道在曲线上长度462.968m,占总长度的41.1。区间隧道共设置二个联络通道,其中废水泵房结合2#联络通道

6、设置。3.线路纵断面布置本区间线路左线出场线轨面在起点段,先后以2和6.381的坡度下降,到达2#联络通道和废水泵房合建,然后以16.5和30的坡度上升,到达地面8.832m的高程。右线入场线轨面在起点段,先后以2和6.615的坡度下降,到达2#联络通道和废水泵房合建,然后以16.5和30的坡度上升,到达地面8.832m的高程。盾构隧道最小埋深5m,最大埋深12m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沿线场地地势开阔平坦,河涌遍布,场地现多为村民的鱼塘及苗圃,隧道穿越石韦公路和50余米宽的石壁涌,沿线地表无建构筑物,无地下管线。沿线地层岩土分层及其特性,自上而下有:1人工填土层;2-1A淤泥;2-2淤泥质粉

7、细砂;3-1粉细砂;3-2中粗砂;4-1粉质粘土;5-2硬塑粉质粘土;6红层全风化带;7红层强风化带;8红层中等风化带;9红层微风化带。水文地质:地下水按赋存方式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和全风化带的孔隙潜水、强、中风化基岩裂隙承压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0.3m2.9m。本区间地下水质对混凝土构造不具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构造具弱腐蚀性。1.3 地表主要建(构)筑物位置及关系沿线场地地势开阔平坦,河涌遍布,场地现多为村民的鱼塘及苗圃,隧道在下穿越石韦公路和50余米宽的石壁涌,沿线地表无建构筑物,无地下管线,本区间无建筑物根底桩基侵入隧道。1.4 监测主要依据1)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

8、工程测量标准GB50308-1999;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99-1999;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4) 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93;5) 城市测量标准CJJl3-87;6)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7)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鱼珠站大沙东站区间盾构工程施工图及招标文件中工程施工技术规程;8) 相关标准、标准、资料。1.5监测限值路面、管线、建筑物的沉降与隆起限值:-30/+10mm;建筑物的倾斜值:0.002Lmm;铁路沉降的隆起值:10mm。2地面沉降、隆起变形21地面沉降、隆陷变形机理 、开挖时的土、水压力不均衡:由于盾构机推动量

9、与排土量不等,使开挖面土压力、水压力与压力仓的压力产生不均衡,导致开挖面失去平衡状态,从而发生地基变形。当土压力+水压力压力仓的压力时,地基下沉;反之隆起。 、盾构推动时对围岩的扰动:盾构的壳体与围岩摩檫和围岩的扰动,特别是蛇行修正和曲线推动的超挖,是会产生围岩松动引起地基下沉或隆起的。、盾尾建筑空间的发生和壁后注浆不充分,使受盾壳支承的围岩朝着盾尾空隙变形应力释放引起的弹性变形而产生地基下沉。粘性土地基中的壁后注浆压力过大将引起地基隆起。、管片螺栓紧固缺乏,衬砌变形、位移。、地下水位下降,地基的有效应力增加引起的固结沉降。盾构施工引起变形的缘由与机理沉降、隆陷类型主要缘由应力扰动变形机理先期

10、沉降地下水位降低孔隙水压力削减,围岩有效应力增加压缩和压密、下沉盾构开挖面沉降或隆起工作面处施加压:过多隆起 ,过小沉降围岩应力释放、扰动负荷土压力弹塑性变形盾构通过时沉降施工扰动,盾构与围岩土体间剪切动,出碴扰动压缩盾尾空隙引起的沉降围岩土体失去支撑,管片背后注浆不刚好应力释放弹塑性变形后续沉降构造变形、地层扰动、空隙水压下降等土体固结压缩和蠕变下沉地层受扰动而引起应力变更是产生位移的主要缘由。2.2 沉降、隆陷监测方法按变形测量规程中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的精度要求,接受精细水准仪、铟钢尺由高程监测网的限制水准点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对监测点进展逐点量测。地面布设高程监测限制网,按

11、至少三个固定点作为基准点且基点保证不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内。同时,基准点每3个月检测一次。依据基准点,测定埋设在被监测的建筑物、构筑物处的工作点和观测点。据监测点的高程变更值,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实际沉降值,并分析产生的缘由,预报建筑物的平安状况。2.3 沉降监测点布置结合本工程特点,共设监测主次断面7个。主断面中布设沉降点9个,次断面布设沉降点5个。其详细布置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公路路面上沉降点的布置方法:先用抽孔钻机钻出110mm的孔,再打入600mm长的12mm钢筋作为沉降监测点。公路路面上沉降点埋设2.4 沉降监测的精度设计 为使测量满足设计的监测精度,在建筑物沉降观测时,接受国家二

12、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进展施测。 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规定,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应小于=+0.7mm,那么基辅分划高差的中误差应为:Mh=1/2=+0.35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中误差应为:Mh=1/Mh=+0.25mm。 上式中Mh可视为一个测站所测高差的中误差。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最远观测点到工作基点,水准观测站数不多于10个,所以最弱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为:MH=Ma=+0.78mm 那么最弱水准点两周期观测高程值之差即相对沉降量的中误差: MH=Mh=1.1mm 由此说明,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精度进展沉降观测,相对沉降量的测量中误差为+1.1mm,该监测精度到达了建筑物沉降

13、监测的精度要求。2.5 沉降观测所运用的仪器 接受精度为0.3 mm/km的DNA03水准仪和配套铟钢水准尺。所接受的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应按国家水准测量标准要求的检验工程定期进展检验和校正。 要求各测点的视线应30m,视距差0.5m,前后视距累积1.0m,基辅分划读数0.5m,测段来回测高差不符值小于+4mm;附合线路闭合差小于+4 mm;闭合水准路途闭合差小于+4mm。L为测段或附合路闭合路途的长度,以公里为单位,缺乏1公里取L为1公里。 每次沉降观测后要进展外业精度评定,计算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中误差。这两个精度指标应分别小于+1.0mm、+2.0mm。到

14、达以上限差要求的成果才可视为合格的外业观测成果,并进展内业计算。在沉降观测每周期的观测中,尽可能保持同样的水准路途,运用同一台仪器和保持同一人观测,以确保观测的精度,提高观测速度和成果的牢靠性。3 监测频率、限制标准值、预警值31 监测频率各项监测工程在施工前测得稳定的初始值,并且不少于两次,各项监测工作频率见表: 监测工程技术及频率要求监测工程监测仪器测点布置监测频率必测工程地表隆起、沉降精细水准仪视地质条件和周边状况确定,在监测主断面、次断面和隧道中线布置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D隧道三维精细水准仪、全站仪、收敛计每30m设一断面12次/d1次/2d1次/周地表建筑物

15、监测精细水准仪、全站仪房屋倾斜测点,距线路中心线20m以内的A3及四层以上的房屋均须要布设,详细测点的位置由现场确定管线监测精细水准仪、全站仪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及管线的重要性进展布点监测注:D隧道开挖宽度当各监测工程变更值到达限制值的70%,视为戒备值,立刻通知设计、监理,共同探究,查明缘由,刚好接受有效措施。3.2 监测限制值和预警值: 监测限制值和预警值序号监测工程限制标准值预警值1地面沉降+10mm/-30mm+7mm/-20mm2管线沉降+10mm/-30mm-20mm3地面建筑物沉降15mm10mm4地面建筑物倾斜1/20001/25005隧顶下沉27mm20mm6周边净空收敛27mm

16、21mm4. 监测数据分析本盾构区间左线于2008年3月22日始发,右线于2008年3月11日始发。从本区间地面点的监测来看均符合地面沉降、隆陷变形机理,由于沿线场沿线场地地势开阔平坦,河涌遍布,场地现多为村民的鱼塘及苗圃,隧道穿越石韦公路和50余米宽的石壁涌,沿线地表无建构筑物,无地下管线。多处在至级地层带(多属淤泥及粉砂类地层) 地质较差,因此在个别地断的监测点有较明显的沉降其中RDK0+321.1-3,RDK0+715-2,RDK1402-3,RDK1+379,RDK1+386.6,RDK1+392.5,RDK1+396等几个点的沉降均超过100mm,其中RDK1+396沉降最大,到达179mm,在对应的地面监测主断面处均在隧道内布设收敛点,用收敛仪观测管片的变形态况,同时用全战仪接受三角高程观测隧道顶部的下沉状况,均无明显变更附洞内监测记录表示意图,盾构机在掘进的过程中,由于刚好的反映了地面的监测状况,刚好的调整了盾构机的参数,加强同步注浆和保持土压平衡快速连续掘进通过,地面上也在沉降较大的位置上注浆。从而确保了盾构机的正常推动。附本盾构区间的地面沉降监测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