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醇工段资料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21052184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季醇工段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季醇工段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季醇工段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季醇工段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醇工段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季醇工段资料一、缩合:1、将浓甲醛、稀甲醛、软水按一定比例打入缩合釜,控制缩合釜温 度到规定值,再按规定顺序和投料速度均匀地投入液碱、乙醛。其中92%季醇投料量为20KMOL;投料时间为61分钟,投料始温为30-32C, 终点温度为45.5-46.5C;投料时原料温度乙醛为16-20C,碱为 2832Co 95%季醇投料量为8.6KMOL;投料时间为31分钟,投料始 温为4344 C,终点温度为65-66 C;投料时原料温度乙醛为 16-20C,碱为 33-36C。2、甲醛与乙醛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缩合液,缩合液中过量的碱用甲酸中和至PH值57.5后出料至缩合液贮槽。 主反应方程式

2、4HCH0+CHCH0+Na0H = C (CH OH) +HC00Na32444-46 C、常压特点:可逆、放热 实际上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阿尔德尔反应,由3个分子甲醛 与1 个分子乙醛进行醇醛缩合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乙醛(可逆反应) CHCHO+HCHO c HOCH CH CHO322OH-HOCH CH CHO+HCHOc (HOCH) CHCHO2 2 2CHOH2OH-|(HOCH ) CHCHO+HCHOK HOCH C CHO2 2ICHOH2第二步:康尼查罗反应,三羟甲基乙醛再与HCHO和NaOH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季醇和甲酸钠(不可逆反应):CHOHCHOH22IIHO

3、CH CCHO+HCHO+NaOHHOCH CCH OH+HCOONa2 2 2IICHOHCHOH22副反应的生成,既消耗了原料,使季醇收率和消耗增加,又使产品质 量下降。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缩合成0-羟基丁醛:OH-2CHCHOCHCHCHCHO3 3 2IOH甲醛在碱性条件下自身缩合成 26 个碳原子醇醛:OH-nHCHOHOCH (CHOH) CHO(n=26)2n 2甲醛在碱生条件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甲醇和甲酸盐: 2HCHO+NaOHHCOONa+CH OH3此反应在40 C以上反应显著。甲醇和季醇(或中间产物)发生副反应:OH-CH CHO+HCHO* HOCH CH COH=

4、C=CHCHO3222HCHOCH 二二二CHCHO+CH OHCH OCH CH COHCH OCH C (CH OH) CHO 或233223222CHOH2ICHOH+C (CH OH) HOCH -CCH OCH +H O (季醇甲醇醚)242232ICHOH2季醇甲醇醚为极细结晶体,离心分离时呈粘膜状,使季醇难以分离。 此外,还有季醇缩醛类的生成及双季或多季的生成。3、缩合关键点: 原料温度:乙醛和碱的投料时的温度为何要进行控制,其主要在于有 效的保证缩合反应,降低缩合反应中杂质的产生,提高季醇的转化率。 如果温度过低,乙醛、碱的活性没有激发,造成乙醛反应不完全。如 果温度过高,乙醛

5、气化,投料不稳定;同时,缩合反应中的温度控制 困难。反应温度:季醇中投料时的始温如果过高,一方面为投料时温度上升 快,难以控制,温度曲线不是呈抛物线均匀上升。另一方面为缩合反 应过于剧烈,副反应多。如果温度过低度,则缩合反应不完全,由于 前期温度低,乙醛与甲醛反应时的温度条件不够,因为缩合反应分两 步进行,第一步是放热反应,第二步为吸热反应,如果因温度过低度, 第二步反应速率慢,同时第二步反应为生成季醇的不可逆的反应,如 果温度不够,则反应不会生成季醇,而生成其他副产物。二、精馏、蒸发1、料液自塔的中部适当位置连续的加入塔内,塔顶设有冷凝器将塔 顶蒸汽冷凝为液体。冷凝液的一部分回入塔顶,成为回

6、流液,其余作 为塔顶产品(馏出液)连续排出。在塔内上半部(加料位置以上)上 升蒸汽和回流液体之间进行着逆流接触和物质传递。塔底部装有再沸 器(蒸馏釜)以加热液体生成蒸汽,蒸汽沿塔上升,与下降的液体逆 流接触并进行物质传递,塔底连续排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在塔的加料位置以上,上升蒸汽中所含的重组分向液相传递,而 回流液中的轻组分向气相传递。如此物质交换的结果,使上升蒸汽中 轻组分的浓度逐渐升高。只要有足够的相际接触表面和足够的液体回 流量,到达塔顶的蒸汽将成为高纯度的轻组分。塔的上半部完成了上 升蒸汽的精制,即除去其中的重组分,因而成为精馏段。在塔的加料位置以下,下降液体(包括回流液和加料中的

7、液体) 中的轻组分向气相传递,上升蒸汽中的重组分向液相传递。这样,只 要两相接触面和上升蒸汽量足够,到达塔底的液体中所含的轻组分可 降至很低,从而获得高纯度的重组分。塔的下半部完成了下降液体中 重组分的提浓即提出了轻组分,因而称为提馏段。一个完整的精馏塔应包括精馏段和提馏段,在这样的塔内可将一 个双组分混合物连续地、高纯度地分离为轻、重两组分。由此不难看出,精馏之间区别于蒸馏就在于“回流”,包括塔顶的 液相回流与塔釜部分气化造成的气相回流。回流式构成气、液两相接 触传质的必要条件,没有气液两相的接触也就无从进行物质交换。另 一方面,组分挥发度的差异造成了有利的相平衡条件(yx)。这使上 升蒸汽

8、在与自身冷凝回流液之间的接触过程中,重组分向液相传递, 轻组分向气相传递相平衡条件 yx 使必需的回流液的数量小于塔 顶冷凝液量的总量,即只需部分回流而无需全部回流。因此,精馏过 程的基础仍然是组分挥发度的差异。 在于季醇生产中:脱醛和脱醇 在脱醛塔中,季醇作为重组份,甲醛和甲醇的混合物作为轻组份,因 为在脱醛塔中重点在于对塔底产品的要求,同时由于季醇与甲醛和甲 醇间的挥发度的差异较大,所以此操作没有回流。 在脱醇塔中,甲醛作为重组份,但由于甲醇与甲醛间的挥发度小,所 以建立了回流。2、使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气,从而使溶液中 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

9、器。3、工艺流程:缩合液槽中的缩合液,经泵依次通过微孔过滤器过滤、 预热板冷预热后进入精馏醛塔。醛塔顶产生的二次汽一部分给 2#蒸发 器加热,一部分给醇塔再沸器加热,一部分直接经过板冷冷却后进入 含醇稀甲醛槽。含醇稀甲醛槽中的含醇稀甲醛通过泵进入醇塔,由醛 塔二次汽给醇塔再沸器加热,醇塔内物料被加热后,塔内汽相经过板 冷冷凝进入甲醇中间槽,冷凝液一部分作为醇塔回流,一部分采出至 甲醛工段。醛塔底部采出的物料连同热溶岗位送过来的成品洗水一起 从顶部进入 1#蒸发器浓缩,蒸发的汽相经蒸发冷凝器冷凝,气液分离 器分离后,液相排入液封槽,气相由真空泵抽走。1#蒸发器底部物料 通过循环采出泵从 2#蒸发

10、器顶部进入,进行再一次的浓缩,浓缩后的 底部物料由泵采出至结晶岗位,顶部汽相给 1#蒸发加热器加热,冷凝 液排入液封槽4、醛塔的控制要点:也就是如何降低脱醛液中的甲醛含量,又保证 了物料的色度?控制醛塔入料温度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二次汽减 少醛塔负荷,降低蒸汽消耗。入料温度高,与塔入料口的温度不吻合, 难挥发主分上移,改变塔内分布层,分离效果差,残醛高,再者造成 2#蒸发器冷凝水出口不畅,比重达不到规定要求;入料温度低,加大 了醛塔负荷,增加蒸汽消耗,不利于提产降耗。所以入料温度控制在 90C左右。缩合液未经沉降处理,多季等热敏性物质未能除去,当 缩合液进入醛塔后,悬浮物与缩合液中的三季等物质便

11、会附着在醛塔 的填料上,这些物质在塔内长时间停留变质。在正常生产中,脱醛液 会慢慢将此类物质带走,当塔压波动造成进料量及汽量波动后,料液 及蒸汽对塔内的填料冲刷力加剧,大量的黑色杂质就会随脱醛液流 出。残醛高,原因有四:精馏工艺控制不当;蒸汽波动大;填料效 率差;缩合过程中缩醛类物质多.5、醇塔的控制:醇塔其主要为对稀甲醛中的醇含量进行脱除;在脱 除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其稀甲醛中的醇含量降到 0.8%以下,又不能 对塔顶部的回收甲醇中的甲醛含量不重视(W60g/l),否则,会对季 醇消耗甲醛的指标不理想。因为原料甲醛中甲醇含量的高低对季醇 的收率影响较大,甲醇每上涨 1%,其收率降低约 1.5-

12、2.0%。因为甲 醇能与季醇反应生成季戊四醇甲醇醚,该物质能溶解季戊四醇,使季 戊四醇不能形成结晶析出,或使其结晶过小而不易分离。醇塔底温 控制是根据醇塔入料量来调节的。在稳定醇塔液位的同时,根据现有 的进料量将醇塔底温控制在102.5C左右,将二次气阀门开启度固定 在50-60%,充分利用闪蒸罐的压力(闪蒸罐的压力控制在0.13 0.17Mpa )控制醇塔底温。回流主要是为了维持塔内平衡,降低塔 顶温度,提高塔顶产品浓度。通过回流调节顶温,将甲醇比重控制在 0.790.92之间,稀甲醛醇含量0.7%,甲醇醛含量W60g/l。回 收甲醇残醛高的原因:采出过大;回流过小;塔底压力高,液泛。 其主

13、要为塔顶部温度升高,其受到浓甲醛的影响较大,因为浓甲醛的 醇含量过高后,塔的处理能力现已经饱和,所以不能够完全脱除甲醇, 为了满足生产的要求对塔顶产品“牺牲”。所以重点对源料进行控制(由于楚星的甲醛中醇含量没有控制好,为何没有控制好,其主要为 要求过低,因 95%季醇对醇含量要求低一点,而 92%要求要高,福化 甲醛质量好)。稀甲醛中醇含量高:塔顶采出太少;进料大;底温 低;塔内故障。现因为醇塔顶部的冷却器出口存在配管的原因,时的 积液的现象发生,当出现蒸汽加不进去时,要对积液进行处理:关闭 顶部冷却器水阀门,利用顶部压力将其管道中的积液排出。6、蒸发:其主要为对比重的控制,在控制比重的前提下

14、对蒸发器不 能造成堵塞。对于连续蒸发器的开车不同于间歇式蒸发器的开车, 也就是不要一开车就要求蒸发在比重达到要求;如果这样要求,就须 要将 2#蒸发器的液位控制在低限的位置上;但是,我们对蒸发的加 热用的二次汽是:通过先对 2#蒸发器进行加热,此时 2#蒸发器由于 加热所产生的蒸汽再对1#蒸发器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2#蒸发器 很容易由于液位低和物料少被蒸干或者 2#蒸发器自身液体的循环量 被迫减少情况发生,而2#蒸发器加热的二次汽在对其继续进行加热, 从而造成 2#蒸发器的加热列管部分被堵塞的现象发生;一旦由于开 车时部分被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列管被堵塞的现象会加快发 生,最终造成 2

15、#蒸发器二次汽加不进去,蒸发比重提不上来的现象 发生,造成停车清洗的事故的发生。如何避免此事故的发生了?这就 要求我们在开车的同时,加强对 2#蒸发器的液位的控制,在开车进 水时,就将 2#蒸发器的液位提高(但是不能发生抽料的现象);保证 其 2#蒸发器有足够量的自身循环量,此时由于物料的比重较低,可 以不采出,让其物料在 2#蒸发器内进行自身循环;此时应当关注2# 蒸发器的温度,当2#蒸发器的底部温度上升到103C时(此时的比重 在 1.241.25 间)要求进行适当的采出;此时加强结晶处的比重的 检查频次,根据结晶处的结果对二次汽的加入量进行适当的调节,将 其比重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所用的

16、蒸发器是由2#蒸发器蒸发后 的汽化热再对 1#蒸发器进行加热的方法进行蒸发的,在理论上, 2# 蒸发器分离室到 1#蒸发器加热的压 力应该为微正压 (通常为 0.050.06kpa),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其1#蒸发器的加热阻力在上 升,一方面说明其 1#蒸发器加热夹套内有不冷凝气体或者真空度不够, 其处理方法可以为通过抽气阀门将其内的不冷凝气体通过水环真空 泵抽出或者通过真空泵补水调节真空度;另一方面说明 2#蒸发器部 分加热列管已经开始堵塞,此时物料加热的面积在减小,为了维持比 重,只有加大二次汽量,二次汽量的加大从而使其 2#蒸发器内的蒸 发量增大,汽化量也随之在蒸发室内增大,所以其阻力会

17、不断的增加。 只要我们加强对其阻力的关注,就能够准确判断,及时解决。我们 对蒸发的温度点一般有:1#蒸发器底部、顶部温度,2#蒸发器底部、 顶部温度;其中 1#蒸发器底部温度一般反应其蒸发器内的蒸发温度(7882 C)之间,它因真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1#蒸发器为 -0.0560.0585的真空),同时由于1#蒸发器内的物料的比重低一般 不会发生堵塞现象;1#蒸发器的顶部温度(8893C)它的温度越高, 则说明 1#蒸发器的自身循环量在增大,因为 1#蒸发器是部分循环和 部分进入2#蒸发器;若温度过高,则1#入 2#少,须加大入2#的物料 量,否则易造成 2#由于循环量减小而发生堵塞;2#蒸发

18、器若顶部温 度过高,则说明其入 2#的物料量在减小(2#顶部温度为 98102C), 须及时进行调节,过低则物料加热量和时间不够,蒸发比重达不到要 求;2#蒸发器底部温度(104107C )温度过低则说明物料的比重没 有达到要求,过高则表明 2#蒸发器列管已经开始堵塞,由于列管的 堵塞使其二次汽量加大,从而使物料在蒸发室内的汽化量大,压力增加温度也随之增加;这一系列表明当发生不正常情况时要求及时进行 调节。三、甲酸钠1、后工段对季醇系统的影响:高温蒸发:因为高温蒸发易造成PE、DPE、 TPE 等物质的分解、糖化,增加了料液的黏度,造成水分不易 脱除;另外,回收结晶黏度大,结晶环境差,导致回收

19、料质量差,影 响主工艺,母液回沉降槽后因黏度大,使沉降效果变差,从而导致清 液中 PE 等杂质含量高,使甲酸钠很难蒸发提浓,故又只能提高蒸发 温度,如此反复,工艺条件不断恶化,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回 收PE未调节好:回收料浓,回收PE中甲酸钠的含量高,改变了洗水 中的钠醇比,使主工艺产生波动;回收料稀, PE 未析出或析出不充 分,将改变沉降液中PE与甲酸钠的比例,清液质量恶化。过滤物 损失过多:收率下降,各种原料消耗上升。这主要为后工段存在物料 外泄的现象,现对所有回收进行系统内处理,其目的在于防止物料的 外泄。2、控制要点:(一)过滤精度的控制要点:保障管道畅通,保证滤板 清洗干净,板间

20、无杂质;保证滤板压紧,过滤板框过满;用空气将料 吹干。1. 一次母液过滤 纯化时间4h一次母液槽一次母液过滤滤液清澈,透过取样 瓶能清晰地见到对 面的物体循环浑浊滤饼1.1 一次母液纯化时间(纯化时间$4h);1.2 一次母液过滤滤液的清澈度(滤液清澈,无悬浮物)1.3 一次母液过滤物的干湿度(滤饼吹干);2. 二次母液过滤滤液清澈,无悬浮物 透过取样瓶能清晰 地见到对面的物体2.1二次母液纯化时间(纯化时间$2h);2.2 二次母液过滤滤液的清澈度(滤液清澈,无悬浮物)2.3 二次母液过滤物的干湿度(滤饼吹干);3. 清液过滤滤液清澈,无悬浮物,透过取样 瓶能清晰地见到对面的物体清液槽浑浊3

21、.1清液纯化时间(纯化时间$4h);3.2 清液过滤滤液的清澈度(滤液清澈,无悬浮物);(二)清液配制1. 清液配制准确清液配制:Xm3(次母液):Xm3(二次母液):Xm3(精甲母液);清液配比原料一次母液、二次母液、SF重结晶母液中SF含量均不相 同,且杂质含量也不一样。配比不适,易造成清液蒸发过程中料太浓, 不好离心,或者料太稀造成SF及杂质在母液中循环,使母液质量变 差。2. 混合均匀清液混合均匀程度:循环时间和鼓泡大小(循环时间$4h,空气开度 适宜,保证清夜槽内有循环)。3. 清夜温度(28-32C) 清液温度过高会使大量杂质溶解而未被滤出,大量 SF 分解,影响最 终产品色度和质

22、量;清液温度过低会使杂质大量析出而不好过滤,影 响生产。处理:通过一次水或热水来控制清液温度在范围之内,严禁温度升高 或降过。(三)甲酸钠蒸发1. 入料量准确1.1 1#蒸发器入料量控制在 610020L; 2#蒸发器入料量控制在 640020L; 3#蒸发器入料量控制在 600020L;1.2 蒸发器进料波动较大时,以现场视镜液位2/3 为准;2. 蒸发温度控制2.1 蒸发过程温度变化均匀;2.2蒸发终点温度控制在8890C ;因为高温蒸发易造成PE、DPE、TPE 等物质的分解、糖化,增加了料液的黏度,造成水分不易脱除; 另外,回收结晶黏度大,结晶环境差,导致回收料质量差,影响主工 艺,母

23、液回沉降槽后因黏度大,使沉降效果变差,从而导致清液中PE 等杂质含量高,使甲酸钠很难蒸发提浓,故又只能提高蒸发温度, 如此反复,工艺条件不断恶化,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所以要控制 蒸发蒸汽加入量或提高蒸发真空度来解决。(四)离心1. 离心温度离心温度284C;2. 物料干湿度离心出料口物料必须甩干,保证甲酸钠质量。(五)精甲1. 配制1.1 配制溶料温度配制温度高导致SF母液中季醇分解,料带色;温度低,SF料未溶透,使SF收率低,杂质含量高。严格控制温度在892C。2.2 配制精度配制时母液配比要力求准确,液位误差允许在0.01m3,升温时控制稳 定,确保料溶透,投料车数准确。2. 离心温度控制(70-74C)离心时结晶温度降过,会造成母液中杂质析出,SF含量不合格;离 心温度过高,造成 SF 料未完全结晶析出,收率低,生产效率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