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050734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对策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性别、是否独生、父母离异与否、城乡学生、得到奖助学金与否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供现 实依据。方法:若干名学生(n200)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采用Schwarzer等人 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GSES)进行测试。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 行处理得到两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数据,并以此作为研究的依据得出结论。 结果:大学生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女生的要高,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父母健全比父母离异的自我效能感要高,有实际统计学意义 (P0.05);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明显,有实

2、际统计学意 义(P0.05);大学生得到奖助学金的自我效能感要比没得到奖助学金的要高, 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素 质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对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对大学生自我效能 感的培养途径和策略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生活和成长。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培养目录第一章 前言4第二章 文献综述4第三章 理论基础53.1 自我效能感概念53.2 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63.3 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6第四章 调查与分析64.1 调查意义64.2 调查对象64.

3、3 问卷量表内容设计74.4 调查假设74.5 调查方法74.5.1 测评方法74.5.2 统计学方法74.5.3 文献资料法74.5.4 访谈法74.6 调查工具84.7 调查过程84.8 调查结果84.8.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性别之间的关系84.8.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的关系 94.8.3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是否离异的关系94.8.4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出生农村还是城镇的关系94.8.5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是否得到奖助学金的关系10第五章 讨论与对策105.1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成因105.2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115.2.1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4、性115.2.2 影响学习目标的确立115.2.3 影响学习过程中对困难的态度115.2.4 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125.3 大学生在提高自我效能感存在的主要问题125.3.1 职业生涯规划缺乏125.3.2 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125.3.3 部分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生源地差异有一定影响 125.4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135.4.1 增加成功的体验135.4.2 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评价135.4.3 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135.4.4 创设公平、民主的教学环境,增强自我效能感 135.4.5 引导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强化145.4.6 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145.4.7

5、 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145.4.8 增强课堂教学的功能15第六章 结语156.1 本文的研究价值156.2 本文的不足之处156.3 今后的研究建议16参考文献:16附录 1 17第一章 前言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对自我行为或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积极乐 观、勇敢自信的判断,会使大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努力学习,进而相信自 己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并愿意为之付出诸多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对学习产生 兴趣,也不会主动参与,更不会持久的学习,一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退缩甚至 放弃。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 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人们对自己

6、活动预期效果的 判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反映学生的能 力,能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且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自我效能感 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对大学生健康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1977年斑杜拉(Bandura)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 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从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被提出,便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总结个人和他人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Ban du

7、ra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Social Fou ndati ons of Thought and Actio n-A Social Cog ni tive Theory )中,对自我效能感做 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使该理论的框架初步形成。斑杜拉及其同事对自我效能感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个人的自我效能信念,不论是准确的还是错误 的,都建立在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及情绪与生理状态这四种 信息根源之上。现代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由于处于青春期,价值观还不稳定,加之就 业的压力,使这个群体的青年人更敏感,更脆弱。自我效能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8、状态,由于大学生是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人,处在人生 的关键期,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婚姻,就业前途的 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十分特殊:由于我国近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 独生子女大多数是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结果,而非父母主观意愿。Lisa Cameron 在科学(Science.2013 Jan 10.)杂志上指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几代独 生子女,他们与该政策实施前出生的人相比不甚信任他人、竞争力较差且较不愿 意承担风险。通过个性调查确认,那些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而成长起来的独生 子女往往较不乐观、更为敏感或紧张,且更缺少

9、责任心。邹兵,邹娟,谢杏利在离异家庭大学生社交行为与人格、自我效能感的关 系研究中指出,离异家庭大学生社交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家庭 大学生。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容易出现 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在人格倾向方面存在过分内 向或过分外向的两极化趋势,孤僻,退缩,抑郁,社交不良等行为发生率也高于 普通学生。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来看,性别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一个生理原因。王才康 (2000,2001)对广州 400 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后发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出 现很明显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文科学 生显著

10、高于理科学生。但是,朱荣春(1999)和答会明(2000,2002)分别对我 国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并未发现存在性别和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一般自 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国内对性别是否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的研究还 不足,考虑到中国某些地方可能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性别差异对自我效能感的 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卜鹏翠在农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中指出,农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男 生明显高于女生,究其原因,除了与性别差异有关,还与农村文化背景有关。男 生被认为是家庭为来的支柱,承担着养育父母的责任,因此父母对男生能力要求 较高,期望值也较高,这使得男生不愿辜负父母期望,同时也在心理上认为自己 有赡养

11、父母的能力。陈俐(200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感、就业自 我效能感、读研工作效能感总分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经济状况维度上差异 不明显。与此同时,中国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对不同性别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的影 响,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更深,将性别与是否农村学生对比研究分析以进一 步积累研究证据。大量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奖学金和助学金在某种 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根据张美艳在大学生人格特质、 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指出,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 康存在显著正关系,学习适应性的不同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教 学模式维度对心理健

12、康的预测力最高,其次为学习能力,环境因素和学习动机。 陈俐(2004),张坤、张敏、李丽(2004)的研究表明:不同学业成绩水平大学 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PV0.05)研究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 系有助于为教育工作研究者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学生成绩提供参 第三章 理论基础3.1 自我效能感概念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 1977 年提出的概念,它最早出现在 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是功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 心概念。班杜拉认为所谓的自我效能感的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 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特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一念。经过

13、一系 列的修正,最终,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 就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信念”。3.2 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并不是测量个体拥有多少技能,而是测量个体运用所拥有 的技能去完成特定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最早、最著名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是 1981年由Schwarzer和Jerusalem编制的,简称为GSES。GSES是由20个题目 组成,后缩减至10题。该量表不仅简明、可信,且有良好的聚合及区分效度。 迄今,一该量表已被翻译成多种语一言,并且德语、汉语、西班牙语译本己经得 到良好的证实。3.3 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具有实现特定领域

14、内的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 和信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在不同领域内,个 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同样是个体 对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只是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面对一道英语题,英语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而与此同时,当他面对数 学题时,可能会有较高的数学自我效能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我效能感是建 立在个体的自我概念基础上的,并且只有建立在自我概念基础上的自我效能感才 是真正客观、积极的。相对自我效能感来说,个体的自我概念具有跨情境的稳定 性。可以预测,自我概念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会更持久、稳定,通过改变自我概

15、念,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改变。第四章 调查与分析4.1 调查意义现代中国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国情的影响下表现出特有的心理 特点,研究城市农村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男女学生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差 异,了解现代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 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对之研究还非常不足。为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实证研 究来浅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加强心理辅 导水平提供理论依据。4.2 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对某大学男女混合大学生抽取200名进行测 试,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 份,无效问卷5份,回收

16、有效率 为 97.5% 。被测试 200 名学生中,男生 100 名;女生 100 名;独生子 80 名,非 独生子120 名;父母离异大学生60名,父母健全大学生 140名;出生农村大学 生 140 名,出生城镇大学生 60 名;没有得到奖学金大学生 190 名,得到奖学金 的大学生 10 名。4.3 问卷量表内容设计对 200 名大学生的性别、是否独生,父母离异与否、出生农村还是城镇与是 否得到奖学金进行问卷调查,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问题为调查问卷的测 评内容,然后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性别,是否独生,父母离异否,城乡学生, 得到奖助学金与否等因素的关系(见附录)。4.4 调查假设假设:

17、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性别、是否独生、父母离异与否、城乡学生、得 到奖助学金与否等因素都存在关系。4.5 调查方法4.5.1 测评方法采用团体测评的方法。问卷都是由测评人员统一发放给 200 名大学生,给予 标准的指导语。问卷的解答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强迫,填写原则是,填写问卷的 大学生需要尽快完成问卷,问卷答案一旦形成,就马上将所有的问卷收回,其中 包括有效问卷 195 份和无效问卷 5 份,有效回收率是 97.5%。4.5.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统计软件包对数据描述性统计,对相关性分析、t检验、方差 分析、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 时,证明不存在差异,无实际统计学意义。4.

18、5.3 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期刊和学校图书馆等搜索有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 关文献资料,对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5.4 访谈法通过实地访谈的方法对调查的对象进行访谈,对其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 母是否离异、生源地和是否得到奖学金等进行访谈,对调查的对象的基本情况采 用访谈方法了解清楚。4.6 调查工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拥有十个项目,被测试大学生自我评定自己处在 1-4 等级的哪个等级上。修订后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良 好:内部的一致性系数=0.87,分半信度r=0.82 (P0.01),重测信度r=0.83 ( P0.01 ) 1。4

19、.7 调查过程首先,先作出研究假设;其次,发放调查问卷,给予标准指导语;然后,对 问卷答案进行筛选,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整理问卷,研究和分析大学生自我 效能感与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成立,最后作出讨论,提出不 足和建议。4.8 调查结果表 4.8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是否离异生源是否得到奖学 金男女是否是否城镇农村是否(n/%(n/%(n/(n/%(n/%(n/%(n/(n/%(n/%(n/%)%)%)100/50100/5080/40120/6020/10180/9060/30140/7010/5190/95注:n:人数;:百分比;n/%:人数/百分比分析:

20、从表4. 8中能够看出,被调查者当中,男生(50%)和女生的比例(50 )是一样的,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人数(80人)要比非独生子女(120人)的人数多,但是差异不明显;父母离异的人数(60人)比没有离异的人数(140 人)要少,差异显著;生源地在农村的(140人)要比城镇(60人)人数多,但 是差异不明显;不得奖学金的人数(190人)比得奖学金的人数(10人)要多, 差异显著。4.8.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分析:从表4.8.1中可以看出,男女调查人数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同的,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数当中,男生自我效能感高的比例(90%)要比女生(60%)要 大,从中可以看出,大

21、学生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女生的要高。结论:大学生男生 的自我效能感比女生的要高,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假设不成立。表4.8.2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项目是否独生子调查人数(人)自我效能感高人数自我效能_女(人)是80602.40.5120902.5 0.5-1.43P0.054.8.3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是否离异的关系分析:从4.8.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父母健全的调查人数与父母离异的调查 人数差异很大,大学生父母健全的自我效能感高人数比例(91.67%)要比大学生 父母离异的自我效能感高人数比例(46.43%)要大,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父 母健全比父母离异的自我效能

22、感要高,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假设成立。表4.8.3 父母是否离异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项目/父母是否离异调查人数(人)自我效能感咼人数(人)自我效能是60552.40.5否140652.6 0.5t值0.024P值P0.05);大学生城 镇自我效能感高人数比例(81.67%)和农村自我效能感高人数比例(60.71%)相同,无显著差异。结论: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明显,有实 际统计学意义(P0.05),假设成立。表 4.8.4 不同生源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项目 /生源调查人数(人)自我效能感高人数(人)自我效能城镇60492.50.5农村140852.5 0.5t值

23、0.015P值P0.054.8.5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是否得到奖助学金的关系分析:从表4.8.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得到奖学金的人数与没有得到奖学金 的人数要少很多,显著差异,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学生得到奖学 金的自我效能感高人数比例(100%)比大学生得不到奖学金的自我效能感高人数 比例(20%)要高。结论:大学生得到奖助学金的自我效能感要比没得到奖助学 金的要高,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假设成立。表4.8.5是否得到奖助学金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项目/是否得到奖调查人数(人)自我效能感高人数自我效能学金(人)是10102.60.5否190382.50.5t 值2.8

24、2P 值P0.05第五章调查讨论与对策5.1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成因5.1.1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性别有关系,存在差异,有实际统计学意义。 男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要比女大学生明显要高,这可能和性别的角色观念存在关 系,我国的传统观念一般认为男生是独立进取和积极主动的,女生一般是依赖和 被动的。同时,男生和女生因为社会地位存在差异性和就业现实真实情况影响促 使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女生要高。5.1.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无关系,大学生独生子与非 独生子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差异,没有实际统计学意义。但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 自我效能感水平要比非独生子女要低,这和父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关系,独生

25、子 女大学生受到父母过分保护,很容易形成胆小、孤僻、不合群等一些性格弱点, 待人处事的智慧和勇气缺乏,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时很可能就会不 知所措。5.1.3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是否离异有关系,大学生父母健全比父母离 异的自我效能感要高,有实际统计学意义。这可以说明,大学生的父母离异给大 学生的身心健康、自信心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离异的大学生往往比较自卑、 不合群,而且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所以自我效能感就低。5.1.4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出生农村还是城镇有关系,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大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明显,有实际统计学意义。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 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

26、断提升,城乡间贫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个体接受家 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逐渐趋于平等,但是尽管如此城乡间的贫富差距还是存 在的,所以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出生农村还是城镇有关系。5.1.5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是否得到奖助学金有关系:大学生得到奖助学金 的自我效能感要比没得到奖助学金的要高,有实际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群体是奋 发向上、朝气蓬勃群体,得到奖助学金证明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等要比其他人优 秀,在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方面要比其他同学要 优秀,而且奖助学金一般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所以得奖学金的大学生一般在班 级中拥有较高威信,是其他同学效仿和学习楷模,因此要比其他同学表现

27、更自信。5.2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5.2.1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效能感决定着行为的选择,大学各个学科本身就是探索的学科,需要学 生养成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 教学活动,研究各种学习方法,攻克各种生活、工作和学习难题,并尽力取得良 好的效果;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对教学活动漠不关心,从不探索学习方法, 遇到稍微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失去耐心和毅力,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较 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5.2.2 影响学习目标的确立有了明确的目标,自己的学习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

28、, 完成教学任务。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完成了一般目 标只有,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并且具备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念,而且在 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相反自我效能感稍低的学生,自信 心不是很强,学习的目标要么过低,要么不切实际,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 往选择退缩,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决心去解决。5.2.3 影响学习过程中对困难的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完成既定任务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行为以及 达到成功的情况。自我效能感越强的学生,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对 待学习的态度是乐观向上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下去,并愿意 为之付出更多努

29、力,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遇到 困难时就会犹豫,畏畏缩缩,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不足,甚至完全放弃。5.2.4 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比如在面对同一项学 习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任务的要求上,调动自己所 具备的知识,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 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困难无限放大,使困难比实际要大得多,不能很好的完 成任务,甚至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已有水平。5.3 大学生在提高自我效能感存在的主要问题5.3.1 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前,

30、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 以升学为直接目标的现象,所以相当多的大学生对择业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自 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个性能力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大学生在职业 规划方面不是很尽如人意,对于自身的职业方向不够明朗,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这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坚持性,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3.2 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部分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 不浓。大部分是听从亲友的劝说或者服从专业调剂。有的大学生觉得花这么多时 间读书,毕业后还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如早一点出来工作,早一点赚钱,让 生活过得好一些。大学生选择专业并非全部是由于兴趣所使,由于

31、外部原因而选 择专业的占了大多数 ;当然,后期的专业兴趣培养也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 兴趣对学生自我效能感造成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5.3.3 部分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生源地差异有一定影响虽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减小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部分城镇与农村之间存在的差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物质发展的落差和社会 文化的固有形态上,使得农村孩子与城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发展特 点,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自我归因模式。调查发现,城镇生源的大学生自我 效能感的高分比例要比农村生源的多,主要原因是城镇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所处 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及人际交往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5.4 大学生自

32、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5.4.1 增加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目标,以及让 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机会,体验成功。注意给每一个学 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新课程标准重视每一个学生 的发展,教师在实际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要学会因材施教,把握学生 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能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 悦,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5.4.2 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评价每一次努力之后,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他们需要外界 对他们的评价。这时候,笔者认为,老师要给予大学生鼓励和支持,要激励他们

33、 上进,对作出的反思认真总结,并列出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规划。老师对他 们的鼓励,哪怕一点点都是对他们的阳性反馈,而且这种反馈越直接越少。通过 合理正确的反馈意见,大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哪些需要改 正的地方等,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因而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 途径就是及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5.4.3 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帮助每位同学树立适合自己学习的榜样,建立 起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习中的榜样,比如说李某 爱好组织活动、张某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王某的学业成绩好等,把学生的注意 力吸引到榜样身

34、上,从榜样身上看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这里的榜样, 不一定是指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件事。5.4.4 创设公平、民主的教学环境,增强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公平、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者、领导者和控制者,而是指导者、朋友和促进者,学生不 必畏惧教师的权威,也不需担心个人学习的失败,同学之间互勉互助的合作环境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可以在一个心理负担相对较轻 的环境中快乐学习,他们对组织者会有更积极的评价。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互利的 前提下进行学习,更能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能换 位思考,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

35、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 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 消除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关心爱护,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融洽。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耐心启发,循循 诱导。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更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启发大学生一起寻 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点和点滴进 步,并给予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和表扬。总之,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5.4.5 引导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强化自觉地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强化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自我强化 首先就要建

36、立恰当自我行为标准。如果标准过高,即使经过努力还达不到,自我 效能感反而会降低;而标准过低,既不利于能力的发展,也无助于自我效能感的 提高。因此建立恰当的标准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自我观察和自我 定位。在这方面,教师要给大学生以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在大学生刚刚开 始学习自我强化的阶段。5.4.6 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所谓积极的归因方式,就是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诸如能力和努力,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诸如努力不足。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够增强大学生的 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归 因方式。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归因方式,除了增加成功经验,还

37、要注意淡化竞争, 强调自比;情绪表达,言语评价;适时指导,积极期望。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利于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或能力,可以增强 成功期望、成就动机,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消极的 归因方式会降低成功期望和行为动机,并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降低自我效能感。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失败时,更倾向于从努力程度、环境条件、应对策 略等外源性方面寻找失败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 并 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成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 差别,使他们学会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学会全面的归因,避免做出简单消极的 自我

38、评价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建立。5.4.7 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起航点。在影响自我效能发展 的因素中,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最早、最多、最深刻。首先,父母双方的自我 效能水平是子女自我效能发展的最直接的榜样。那些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的父母将 影响子女的自我效能的发展。其次,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比那些家庭经济状 况良好的父母对子女自我效能发展的影响更大。再次,采用否定或者惩罚性的教 育方法的家庭,往往使得儿童形成较低的内源性自我效能信念,从而影响孩子未 来的发展。5.4.8 增强课堂教学的功能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参与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 己。

39、研究表明,向学习者提供行为信息,可以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加强自我管理 和约束,体验自己的能力,而单纯以行政手段或其他方式控制学习者,不能激发 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学习者难以体验自己的效能。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有能力 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会在课堂中建构一个促进学生替代性经验积累的环境,促 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而那些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的教师,则常常依靠外部的诱 导和一些消极的惩罚措施来逼迫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与成人一样,也是通 过参与和表现来积累成功经验、发现自己、提高能力的。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 常有意无意地剥夺某些学生实践锻炼和参与表现的机会,使这些学生的社会处境 与其他同学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40、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需 要牢固地建立起一种意识,即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开发每 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教师的责任。第六章 结语6.1 本文的研究价值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对大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对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和策略等进行分析和 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生活和成长。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面对困难的态度,目 标的设定以及学习潜能的发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增 强教学效果,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4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6.2 本文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总结,笔者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不足, 还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未来展望。6.2.1 在众多研究学者当中,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仅限于对大学生的 现状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进行实际跟踪报道。笔者指出自我效能感 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很容易因为主观评价进行改变,一旦进行实地跟踪研究,可 能我们会发现一些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规律和阶段性规律。6.2.2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中,研究的方法太过单一,大部分的研究学 者都是采取量表式的实验设计,笔者认为对研究方法进行改变,例如:设置情景 式的实验设计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2、研究帮助不一样。6.2.3 在研究中,研究结果很少能够进行实地实践,而且很少有研究学者被 测试时会进行干预性研究。一旦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的结论用于干预和实 践研究,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和整体素质可能都会有所改变。6.3 今后的研究建议本研究在今后将继续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为切入点,与各种自变量之间存在 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例如:在本文中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性别、城 乡差异、父母是否离异、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是否有奖助学金,在未来研究工作中, 可能会涉及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习成绩、学生毕业就业倾向、学生情绪 关系等。参考文献:1 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

43、的关系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109-1112 张美艳.大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大学生导报,2014 (2): 30-323 张坤、张敏、李丽自我效能感在教育中的作用J.青少年研究,2012 (3): 10-124 陈俐.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毕业取向的关系研究 J. 南京师范大学, 2012:25-305 答会明,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3(03)6 吴姐,徐美丹,林淑玲等,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4)7 陈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44、与毕业去向的关系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 2013(09)8 李娜,大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3(08)9 王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青春岁月,2013(04)10 王艳喜,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当代经理人,2013(06)11 徐婷,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就业意向的相关研究J,南京师范大 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2013(01)12 陈芳荣,侯栋梁,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情感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 2012 年第 20 卷第 2 期13 李飞,王艳伟,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相

45、关性研究J,校园心理, 2012 年 4 月第 10 卷第 2 期14 杜威,杨世昌,程丽等,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齐 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7)15 姚晨,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0)附录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研究工具概述 指导语:以下10个句子关于你平时对你自己的一般看法,请你根据你的实际情 况(实际感受),在右面合适的地方上打勾,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对每一个句子无 须多考虑。1 = 完全不正确 2= 有点正确 3= 多数正确 4= 完全正确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1

46、2 3 42. 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1 2 3 43. 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1 2 3 44. 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1 2 3 45. 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1 2 3 46.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1 2 3 47. 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1 2 3 48.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1 2 3 49. 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1 2 3 410. 无论什么事情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应付自如 1 2 3 4 量表简介:一、自我效能感

47、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 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 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 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 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 r=0.82(n=401,p0.001)。GSES 只有一个维度。三、记分方法完全不正确 1尚算正确 2多数正确 3完全正确 4分数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110 你的自信心很低,甚至有点自卑,建议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行 的,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自己。1020 你的自信心偏低,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找出自己的优点,承认它 们,欣赏自己。 2030 你的自信心较高。3040 你的自信心非常高,但要注意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