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050289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i i也教学目标1. 学会画图解行程题2. 能够利用柳卡图解决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3. 能够利用比例解多人相遇和追及问题知识精讲板块一、由简单行程问题拓展出的多次相遇问题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路程=速度X时间”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 杂,但只要抓住这个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例1】(难度等级甲、乙两名同学在周长为300米圆形跑道上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练习跑步,甲每秒 钟跑3.5米,乙每秒钟跑4米,问:他们第十次相遇时,甲还需跑多少米才能回到出发点?【解析】从开始到两人第十次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乙两人共跑的路程是操场周长的10倍,为300x

2、 10 = 3000米,因为甲的速度为每秒钟跑3.5米,乙的速度为每秒钟跑4米,所以这段时间内甲3.5共行了 3000x= 1400米,也就是甲最后一次离开出发点继续行了 200米,可知甲还需行3.5 + 4300 - 200 = 100米才能回到出发点.【巩固】(难度等级甲乙两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2 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出发,10分钟内共相遇几次?【解析】17一共六百秒,第一次相遇是两人总共跑一个90米,以后是180米相遇次。相对速度每秒五米。第一次相遇 是18秒。180米相遇需要36秒。此后是582秒总共有16次。所以相遇17次。【巩

3、固】(难度等级甲、乙两人从400米的环形跑道上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五次相遇, 已知每秒钟甲比乙多走米,那么两人第五次相遇的地点与点A沿跑道上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米?【解析】176甲乙每分钟速度和:400X5三8=250米每分钟,甲比乙多:X60=6米甲每分钟:(250+6)三2=128米128X8三400=2.224相遇点与A最短路程为400-224=176米二、运用倍比关系解多次相遇问题【例2】(难度等级探)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

4、这时是几点几分?【解析】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图上可以看出,从爸爸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追上,小明走了 8-4 = 4 (千米)而爸爸骑的距离是4 + 8- 12 (千米).这就知道,爸爸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自行车速度的12-4 = 3 (倍)按照这个倍数计算,小明骑 8千米,爸爸可以骑行8X3 = 24 (千米)但事实上,爸爸少用了 8分钟,骑行了 4 + 12 = 16(千米). 少骑行24-16=8(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8-8=1(千米/分),爸爸骑行16千米需要16分钟. 8+8+16=32.所以这时是8点32分。【例3】(难度等级探)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

5、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析】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A、B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A、B 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A、B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 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 A、B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 3个95千米,即95X3=285 (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A、B 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95X3-25=285-25=260(千米).【巩固】(难度级别探)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

6、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 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 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解析】4X3=12千米,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来那一段,就是距B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 (3+4) =2千米。【巩固】(难度等级探)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 地点离A地7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5千米处第二次 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解析】4千米【巩固】(难度等级丿甲、乙二人以均

7、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 地点离A地6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4千米处第二次 相遇,求两人第5次相遇地点距B多远.【解析】12千米【巩固】(难度等级丿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 地点离A地7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 相遇,求第三次相遇时共走了多少千米.【解析】90千米【巩固】(难度等级丿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 地点离A地3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

8、2千米处第二次 相遇,求第2000次相遇地点与第2001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解析】4千米【巩固】(难度等级探)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 地点离A地18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13千米处第二 次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解析】41千米【例4】(难度等级探)如图,甲和乙两人分别从一圆形场地的直径两端点同时开始以匀速按相反的方向绕此圆形路线运动,当乙走了100米以后,他们第 一次相遇,在甲走完一周前60米处又第二次相遇.求此圆形场地的周长【解析】注意观察图形,当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1圈的路程,当甲、

9、乙第 2二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1+ 1 = 3圈的路程.所以从开始到第一、二次相遇所22需的时间比为1:3,因而第二次相遇时乙行走的总路程为第一次相遇时行走的总路程的3倍,即100X3=300米.有甲、乙第二次相遇时,共行走(1圈一60)+300,为3圈,所以此圆形场地的周长为480米.2【巩固】(难度等级探)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 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点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解析】360【巩固】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甲在A点,乙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两人在C点第一次相遇,在D点第 二次相遇.已

10、知C离A有75米,D离B有55米,求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米?【解析】340三、多次相遇与全程的关系1. 两地相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1个全程; 第2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 第3次相遇,共走5个全程; 第N次相遇,共走2N-1个全程;注意:除了第1次,剩下的次与次之间都是2个全程。即甲第1次如果走了 N米,以后每次都走2N米。2. 同地同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2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4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6个全程 第N次相遇,共走2N个全程;3、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几个全程 多人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路程差【例 5】 小明和小红两人在长100米的直线跑道上来回跑

11、步,做体能训练,小明的速度为6米/秒,小红的速 度为4米/秒他们同时从跑道两端出发,连续跑了12分钟在这段时间内,他们迎面相遇了多少 次?【解析】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共跑完了一个全程,所用时间为:100+(6 + 4) = 10 (秒).此后,两人每相遇一 次,就要合跑2倍的跑道长,也就是每20秒相遇一次,除去第一次的10秒,两人共跑了12x60-10 = 710 (秒).求出710秒内两人相遇的次数再加上第一次相遇,就是相遇的总次数列式 计算为:100十(6 + 4) = 10 (秒)12x60 10)+d0x2) = 35L 10,共相遇35 +1 = 36 (次)。注:解 决问题的关键是弄

12、清他们首次相遇以及以后每次相遇两人合跑的路程长.【例6】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出发,不停地往返于 A、B两地之间,他们同时出发,80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100分钟后乙第一次追上甲,问:当 甲到达B地时,乙追上甲几次?由上图容易看出:在第一次相遇与第一次追上之间,乙在100 80 = 20 (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恰等于线 段FA的长度再加上线段AE的长度,即等于甲在(80 +100)分钟内所走的路程,因此,乙的速度是 甲的9倍(二180 + 20),则BF的长为AF的9倍,所以,甲从A到B,共需走80x (1+ 9) = 800 (分 钟)乙第一次追上甲

13、时,所用的时间为100分钟,且与甲的路程差为一个AB全程从第一次追上甲 时开始,乙每次追上甲的路程差就是两个AB全程,因此,追及时间也变为200分钟(二100x2 ),所 以,在甲从A到B的800分钟内,乙共有4次追上甲,即在第100分钟,300分钟,500分钟和700 分钟.【例7】(难度等级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B地、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已知 3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三次相遇的地点是100千米,那么,a、b两地相 距千米.【解析】由于甲、乙的速度比是2:3,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人所走的路程之比也是2:3.第一次相遇 时,两人

14、共走了一个AB的长,所以可以把AB的长看作5份,甲、乙分别走了 2份和3份;第二次 相遇时,甲、乙共走了三个AB,乙走了 2x3 = 6份;第三次相遇时,甲、乙共走了五个AB,乙走 了 2x5 = 10份.乙第二次和第三次相距10 6=4 (份)所以一份距离为:100*4=25(千米),那么 A、B两地距离为:5X25=125 (千米)【巩固】(难度等级探)小王、小李二人往返于甲、乙两地,小王从甲地、小李从乙地同时出发,相向 而行,两人第一次在距甲地3千米处相遇,第二次在距甲地6千米处相遇(追上也算作相遇),则 甲、乙两地的距离为千米.【解析】由于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所以第一次相遇一定是迎面

15、相遇;由于本题中追上也算相遇,所以两人第二次相遇可能为迎面相遇,也可能为同向追及. 如果第二次相遇为迎面相遇,如下图所示,两人第一次在A处相遇,第二次在B处相遇由于第 一次相遇时两人合走1个全程,小王走了3千米;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人合走2个全程, 所以这期间小王走了 3x2 = 6千米,由于A、B之间的距离也是3千米,所以B与乙地的距离为(6 - 3) 一 2 = 1.5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 +1.5 = 7.5千米; 如果第二次相遇为同向追及,如上图,两人第一次在A处相遇,相遇后小王继续向前走,小李走到 甲地后返回,在B处追上小王在这个过程中,小王走了 6 -3 = 3千米,

16、小李走了 6 + 3 = 9千米,两 人的速度比为3:9 = 1:3 所以第一次相遇时小李也走了 9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 + 3 = 12千 米.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7.5千米或12千米.【巩固】(难度级别 彖)A, B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A, 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 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快。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那 么到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解析】第一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2个全程,第二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4个全程,乙比甲快,相遇又在P点,所以可以根据总结和画图推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 二次相遇,乙从第一个P

17、点到第二个P点,路程正好是第一次的路程。所以假设一个全程为3份,第一次相遇甲走了2份乙走了4份。第二次相遇,乙正好走了 1份到B地,又返回走了 1份。这样根据总结:2个全程里乙走了(540一3)X4=180X4=720 千米,乙总共走了 720X3=2160 千米。【例8】(难度级别探)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 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 迎面相遇)?【解析】画示意图如下.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距离的3倍,因此张走了X3=(千米). 从图上可看出,第

18、二次相遇处离乙村2千米.因此,甲、乙两村距离是 =(千米).每次要再相遇,两人就要共同再走甲、乙两村距离2倍的路程.第四次相遇时,两人已共同走了两村距离 (322)倍的行程.其中张走了X7=(千米),=(千米).就知道第四次相遇处,离乙村(千米).答:第四次相遇地点离乙村1千米.四、解多次相遇问题的工具柳卡柳卡图,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 点个数即可完成。折线示意图往往能够清晰的体现运动过程中“相遇的次数”,“相遇的地点”,以及“由相 遇的地点求出全程”,使用折线示意图法一般需要我们知道每个物体走完一个全程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 不

19、画图,单凭想象似乎对于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儿来说不容易。【例9】(难度级别探)每天中午有一条轮船从哈佛开往纽约,且每天同一时刻也有一艘轮船从纽约开往哈佛轮船在途中均要航行七天七夜试问:某条从哈佛开出的轮船在到达纽约前(途中)能遇上几艘从纽约开来的轮船?【解析】这就是着名的柳卡问题.下面介绍的法国数学家柳卡斯图姆给出的一个非常直观巧妙的解法他先画了如下一幅图: 这是一张运行图在平面上画两条平行线,以一条直线表示哈佛,另一条直线表示纽约那么,从哈 佛或纽约开出的轮船,就可用图中的两组平行线簇来表示图中的每条线段分别表示每条船的运行情 况粗线表示从哈佛驶出的轮船在海上的航行,它与其他线段的交点即为与对方

20、开来轮船相遇的情 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某天中午从哈佛开出的一条轮船(图中用实线表示)会与从纽约开出的15艘轮船相 遇(图中用虚线表示)而且在这相遇的15艘船中,有1艘是在出发时遇到(从纽约刚到达哈佛), 1艘是到达纽约时遇到(刚好从纽约开出),剩下13艘则在海上相遇;另外,还可从图中看到,轮船 相遇的时间是每天中午和子夜如果不仔细思考,可能认为仅遇到7艘轮船这个错误,主要是只考虑以后开出的轮船而忽略了已在 海上的轮船【巩固】(难度级别一条电车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 甲站发出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线路骑车前往甲站他出发的时 候,恰好

21、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到达甲站时,恰好又有一 辆电车从甲站开出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解析】先让学生用分析间隔的方式来解答:骑车人一共看到12辆车,他出发时看到的是15分钟前发的车,此时第4辆车正从甲发出骑车中, 甲站发出第4到第12辆车,共9辆,有8个5分钟的间隔,时间是5x8 = 40 (分钟). 再引导学生用柳卡的运行图的方式来分析: 第一步:在平面上画两条平行线分别表示甲站与乙站.由于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出发,所以 把表示甲站与乙站的直线等距离划分,每一小段表示5分钟.第二步:因为电车走完全程要15分钟,所以连接图中的1号点与P点(注意:这

22、两点在水平方向上正 好有3个间隔,这表示从甲站到乙站的电车走完全程要15分钟),然后再分别过等分点作一 簇与它平行的平行线表示从甲站开往乙站的电车.第三步: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想使乙站出发的骑车人在途中遇到十辆迎面开来的电车,那么从P点引 出的粗线必须和10条平行线相交,这正好是图中从2号点至12号点引出的平行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骑车人正好经历了从P点到Q点这段时间,因此自行车从乙站到甲站用了 5x8 = 40 (分钟).对比前一种解法可以看出,采用运行图来分析要直观得多!【例10】(难度级别甲、乙两人在一条长为3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1米,乙的速度是每秒0.6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

23、直路的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后,共相遇几次?解析】采用运行图来解决本题相当精彩!首先,甲跑一个全程需30十1 = 30 (秒),乙跑一个全程需30十0.6 = 50 (秒)与上题类似,画运行 图如下(实线表甲,虚线表示乙,那么实虚两线交点就是甲乙相遇的地点)乙甲】甲,乙甲】90 100直 ,卫Or (秒 J30乙,甲一个周期内共有5次 相遇,其中第1, 2, 4, 5次是迎面相遇, 而第3次是追及相 遇.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甲跑5个全程时,乙刚好跑3个全程,各自到了不同两端又重新开始,这正好是一周期150秒在这一周期内两人相遇了 5次,所以两人跑10分钟,正好是四个周期,也就相遇了5x4

24、= 20 (次)【例11】(难度等级探)(2009年迎春杯复赛高年级组)A、B两地位于同一条河上,B地在A地下游100千米处甲船从A地、乙船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到达B地、乙船到达A地后,都立即按原来路线返航水速为2米/秒,且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如果两船两次相遇的地点相距20千米,那么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米/秒.【解析】本题采用折线图来分析较为简便.如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AT C T E表示甲船的路线,B TD T F表示乙船的路线,两个交点 M、N就是两次相遇的地点.由于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所以两船的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都分别相同,那么两船顺水行船和逆 水行船所用的时间都分别

25、相同,表现在图中,就是BC和DE的长度相同,AD和CF的长度相同. 那么根据对称性可以知道,M点距BC的距离与N点距DE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两次相遇地点与A、B两地的距离是相等的而这两次相遇的地点相距20千米,所以第一次相遇时,两船分别走了(100 - 20) + 2 = 40千米和100- 40 = 60千米,可得两船的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之比为60: 40 = 3:2 .而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的差为水速的2倍,即为4米/秒,可得顺水速度为4 +(3 - 2)x 3 = 12米/秒, 那么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2 - 2 = 10米/秒.【例12】(难度等级探)A、B两地相距1000米,甲从A地

26、、乙从B地同时出发,在A、B两地间往返锻炼乙跑步每分钟行150米,甲步行每分钟行60米在30分钟内,甲、乙两人第几次相遇时距B地最近(从后面追上也算作相遇)?最近距离是多少?解析】甲、乙的运行图如上,图中实现表示甲,虚线表示乙,两条线的交点表示两人相遇在 30分钟内,两人共行了 (150 60) 30 6300? ? ?米,相当于 6 个全程又300米,由图可知,第3次相遇时距离A地最近,此时两人共走了 3 个全程,即1000 X3 =3000千米,用时3000一(150+60) =100/7分钟,甲行 了 60X100/7=6000/7 米,【解析】相遇地点距离 B 地1000-6000/7

27、? 143米【巩固】(难度等级探)A、B两地相距950米.甲、乙两人同时由A地出发往返锻炼半小时.甲步 行,每分钟走40米;乙跑步,每分钟行150米.则甲、乙二人第几次迎面相遇时距B地最近?【解析】半小时内,两人一共行走 (40 150)X 30 =5700 米,相当于 6 个全程,两人每合走 2 个全程就会有一次相遇,所以两人共有 3 次相遇,而两人的速度比为 40 :150= 4 :15,所以相同时间内两48人的行程比为4 :15,那么第一次相遇甲走了全程的x 2 =,距离B地11/19个全程;第二15 + 419次相遇甲走了16/19个全程,距离 B 地3/19个全程;第三次相遇甲走了2

28、4/19个全程,距离 B 地 5/19个全程,所以甲、乙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时距离 B 地最近.【巩固】(2008年国际小学数学竞赛)A、B两地相距950m,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往返A、B两地 跑步90分钟.甲跑步的速度是每分钟40m;乙跑步的速度是每分钟150m .在这段时间内他们面对面相遇了数次,请问在第几次相遇时他们离 B 点的距离最近?【解析】950+(150 + 40) = 5 (分钟)甲、乙两人合走一个全程需要5分钟,每合走2个全程相遇一次,所以总共相遇90一(5x2) = 9次而甲每10分钟走40x 10 = 400 ( m )并且与乙相遇一次,因为950x3-400x7 =

29、 50 ( m )也就是当甲、乙两人第7次相遇时甲离B地50 m为最小,在第7次相遇 时他们离 B 点距离最近.【巩固】(难度等级探)A、B两地相距2400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在A、B两地间 往返锻炼.甲每分钟跑 300米,乙每分钟跑 240米,在 30分钟后停止运动.甲、乙两人第几次 相遇时距A地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解析】第二次,800米五、多次相遇问题变道问题【例13】(难度等级探)(仁华入学试题)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点A出发,沿 周长6千米的圆形跑道以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一旦两车迎面相遇,则乙车立刻调头;一旦甲车从后面追 上乙车

30、,贝忡车立刻调头,那么两车出发后第11次相遇的地点距离a点有多 少米?(每一次甲车追上乙车也看作一次相遇)【解析】第一次是一个相遇过程相遇时间为:6十(65 + 55) = 0.05小时,相遇地点距离A点:55 x 0.05 = 2.75 千米然后乙车调头,成为追及过程,追及时间为: 6 一 (65 - 55) = 0.6小时,乙车在此过程中走的路程为:55x0.6二33千米,即5圈又3千米,那么 这时距离A点3 - 2.75二0.25千米.此时甲车调头,又成为相遇过程,同样方法可计算出相遇地点距离A点0.25 + 2.75 = 3千米,然后乙车掉头,成为追及过程,根据上面的计算,乙车又要走5

31、圈又3千米,所以此时两车又重新回到了 A 点,并且行驶的方向与最开始相同所以,每4次相遇为一个周期,而11十4 = 2L 3,所以第11次相遇的地点与第3次相遇的地点是相同 的,与A点的距离是3000米.【例14】(难度等级下图是一个边长90米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同时从 A点出发,甲逆时针每分行75米,乙顺时针每分行45米两人第一次在CD 边(不包括C, D两点)上相遇,是出发以后的第几次相遇?【解析】两人第一次相遇需360一(75 + 45) = 3分,其间乙走了 45x3二135 (米)由此知,乙 每走135米两人相遇一次,依次可推出第7次在CD边相遇(如图,图中数字 表示该点相遇的次数)

32、【例15】(难度等级探)如图所示,甲、乙两人从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的A点 背向出发跑步。跑道右半部分(粗线部分)道路比较泥泞,所以两人的速度都 将减慢,在正常的跑道上甲、乙速度均为每秒 8 米,而在泥泞道路上两人的速 度均为每秒4米。两人一直跑下去,问:他们第99次迎面相遇的地方距A点 还有米。解析】本题中,由于甲、乙两人在正常道路和泥泞道路上的速度都相同,可以发现, 如果甲、乙各自绕着圆形跑道跑一圈,两人在正常道路和泥泞道路上所用的时 间分别相同,那么两人所用的总时间也就相同,所以,两人同时出发,跑一圈 后同时回到A点,即两人在A点迎面相遇,然后再从A点出发背向而行,可以 发现,两人的行程

33、是周期性的,且以一圈为周期. 在第一个周期内,两人同时出发背行而行,所以在回到出发点前肯定有一次迎面相遇,这是两人第一 次迎面相遇,然后回到出发点是第二次迎面相遇;然后再出发,又在同一个相遇点第三次相遇,再回 到出发点是第四次相遇可见奇数次相遇点都是途中相遇的地点,偶数次相遇点都是A点本题要 求的是第99次迎面相遇的地点与A点的距离,实际上要求的是第一次相遇点与A点的距离. 对于第一次相遇点的位置,需要分段进行考虑:由于在正常道路上的速度较快,所以甲从出发到跑完 正常道路时,乙才跑了 200十8x 4 = 100米,此时两人相距100米,且之间全是泥泞道路,此时两人速 度相同,所以再各跑50米

34、可以相遇所以第一次相遇时乙跑了 100 + 50 = 150米,这就是第一次相遇 点与A点的距离,也是第99次迎面相遇的地点与A点的距离.【例16】(难度等级探)如图,学校操场的400米跑道中套着300米小跑道, 大跑道与小跑道有200米路程相重甲以每秒6米的速度沿大跑道逆时针方向跑,乙以每秒4米的速度沿小跑道顺时针方向跑,两人同时从两跑道的交点A处出发,当他们第二次在跑道上相遇时,甲共跑了多少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只可能在AB右侧的半跑道上相遇.易知小跑道上AB左侧的路程为100米,右侧的路程为200米,大跑道上AB的左、右两侧的路程均是 200 米.我们将甲、乙的行程状况分析清楚

35、.当甲第一次到达B点时,乙还没有到达B点,所以第一次相遇一定在逆时针的BA某处.而当乙第一次到达B点时,所需时间为200十4 = 50秒,此时甲跑了 6x50 = 300米在离B点300 200 = 100 米处.乙跑出小跑道到达A点需要100-4 = 25秒,则甲又跑了 6x25 = 150米在A点左边(100+150) 200 = 50 米处.所以当甲再次到达B处时,乙还未到B处,那么甲必定能在B点右边某处与乙第二次相遇.从乙再次到达A处开始计算,还需(400 50) 一 (6 + 4) = 35秒,甲、乙第二次相遇,此时甲共跑了50 + 25 + 35 = 110 秒.所以,从开始到甲、

36、乙第二次相遇甲共跑了 6x 110 = 660米.【例17】(难度等级 探)下图中有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A,大圆直径48 厘米,小圆直径 30厘米。两只甲虫同时从A点出发,按箭头所指的方向以相 同速度分别沿两个圆爬行。问:当小圆上甲虫爬了几圈时,两只甲虫首次相 距最远?解析】我们知道,大小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内切),而在圆上最远的两点为直径两端,所以当一只甲虫在A点,另一只在过A的直径另一直径端点B,所以在小圆甲虫跑了 n圈,在大圆甲虫跑了 m+ 圈;2于是小圆甲虫跑了 30n,大圆甲虫跑了 48(m+ - )=48m + 242因为速度相同,所以相同时内路程相同,起点相同,所以 30n = 4

37、8m + 24;即5n = 8m + 4,有不定方程知识,解出有n = 4, m = 2, 所以小甲虫跑了2圈后,大小甲虫相距最远。【例18】(难度等级探)如图所示,甲沿长为400米大圆的跑道顺时针跑步,乙则沿两个小圆八字形跑步(图中给出跑动路线的次序: 1 - 2 - 3 - 4 -1 - L L)。如果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且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是每秒3米和5 米,问两人第三次相遇的时间是出发后秒。【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人只有可能在A、B两点处相遇(本题中,虽然在B处时两人都是顺时针,但是由于两人的跑道不同,因此在此处的相遇不能看作是追及)从 A 到 B ,在大圆周上是半个圆

38、周,即2 0 0米;在小圆周上是整个小圆圆周,也是2 0 0米两人的速 度之比为3:5 ,那么两人跑2 0 0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3 设甲跑2 00米所用的时间为5个时间单位,40则乙跑200米所用的时间为3个时间单位根据题意可知,1个时间单位为200一3一5 = 秒.3可以看出,只有甲跑的时间是5个时间单位的整数倍时,甲才可能在A点或B点,而且是奇数倍时在 B点,是偶数倍时在A点;乙跑的时间是3个时间单位的整数倍时,乙才可能在A点或B点,同样 地,是奇数倍时在B点,是偶数倍时在A点.要使甲、乙在A、B两点处相遇,两人所跑的时间应当是15个时间单位的整数倍(由于3和5的奇 偶性相同,所以只要

39、是15个时间单位的整数倍甲、乙两人就能相遇),可以是15个时间单位、30个 时间单位、45个时间单位所以两人第三次相遇是在过了 45个时间单位后,也就是说,出发后40x 45 = 600秒两人第三次相遇.3也可以画表如下:甲051015202530354045乙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从中可以看出,经过15个时间单位后两人同在B点,经过30个时间单位后两人同在A点,经过45 个时间单位后两人同在B点,这是两人第三次相遇.【例19】(难度等级 探)三个环行跑道如图排列,每个环行跑道周长为210厘米;甲、乙两只爬虫分别从a、b两地按箭头所示方向出发,甲爬虫绕1、2

40、号环行跑道作“8”字形循环运动,乙爬虫绕3、2号环行跑道作“8”字形循 环运动,已知甲、乙两只爬虫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20 厘米和每分钟15厘米, 甲、乙两爬虫第二次相遇时,甲爬虫爬了多少厘米?【解析】根据题意,甲爬虫爬完半圈需要210十2十20 = 5.25分钟,乙爬虫爬完半圈需要 210十2十15二7分钟由于甲第一次爬到1、2之间要5.25分钟,第一次爬到2、3 之间要10.5分钟,乙第一次爬到2、3之间要7分钟,所以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在 2号环形跑道的上半圈处由于甲第一次爬到2、3之间要1 0.5分钟,第二次爬到1、2之间要1 5 .75分钟,乙第一次爬到1、2之 间要14分钟,所以第二次相

41、遇的地点在2号环形跑道的下半圈处当两只爬虫都爬了 14分钟时,甲爬虫共爬了 20x 14 = 280米,210十2 + 210-280 = 35 (米),所以甲 在距1、2交点35米处,乙在1、2交点上,还需要35 一(20 +=1 (分钟)相遇,所以第二次相遇时, 两只爬虫爬了 14 +1 = 15分钟.所以甲、乙两爬虫第二次相遇时,甲爬虫爬了 20x 15 = 300厘米.【例20】(难度等级探)从花城到太阳城的公路长12公里在该路的2千 米处有个铁道路口,是每关闭 3分钟又开放 3分钟的.还有在第 4千米及 第 6千米有交通灯,每亮 2分钟红灯后就亮 3分钟绿灯.小糊涂驾驶电动 车从花城到太阳城,出发时道口刚刚关闭,而那两处交通灯也都刚刚切换成 红灯.已知电动车速度是常数,小糊涂既不刹车也不加速,那么在不违反交 通规则的情况下,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多少分钟?【解析】画出反映交通灯红绿情况的st?图,可得出小糊涂的行车图像不与实线相交 情况下速度最大可以是 千米分钟,此时恰好经过第 6千米的红绿灯由红转绿的点,所以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 24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