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文献综述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1046340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文献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徐一丹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541004摘 要:对高原训练和个体乳酸阈的各项研究表明,个体乳酸阈可以反映运动员 的运动能力,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各个方面有积极影响, 可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使运动员在乳酸阈强度运动时,能体现更好的运动 能力。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有影响。关键词:高原训练;个体乳酸阈1 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 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 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 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

2、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高原训 练本身也存在不利于恢复、难以掌握适宜的训练强度等至今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 决的问题和难题。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发挥高原训练的优势,同时 避免其不足,科研人员对高原训练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高原训练的新思路和新概 念“高住低练” (Living high-training low, HiLo),即让运动员在较高海拔的自然高原条件下居住,而在较低海拔的自然条件下训练的方法(Levine B D;1992)。随 后,人们将这一高原训练的新思路引用到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辅助训练的研究 和应用中,并提出了 “低住高练”(training hi

3、gh-living low)、“高住高练低练” (HiHiLo)等新的低氧训练方法。国内研究认为个体乳酸阈可以反映运动员的运 动能力,优秀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相对较高,同时,较高的个体乳酸阈指标也代 表运动员有较好的乳酸耐受力。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各个 方面有积极影响。在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方面,国内研究通常仅从运动 员的速度等运动能力间接反映乳酸阈的变化,或从血乳酸-速度曲线整体看运动 员的血乳酸变化,关于高原训练和个体乳酸阈值得直接关系的研究较少。对于不 同的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后,个体乳酸阈的变化存在个体差异。2 基本概念2.1 个体乳酸阈 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

4、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乳酸阈反映人 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通常血液 乳酸浓度4mmolL-1,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17.5mmolL-1之间。因此,此时的 拐点也称为“个体乳酸阈”。最大吸氧量反映人体在运动时所摄取的最大氧量, 而乳酸阈则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激剧堆积时的最大吸氧 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即最大吸氧量利用率 (%VO2max)。其值愈高,有氧 工作能力愈强;反之,有氧工作能力愈低1。2.2 高原训练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

5、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 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2冯连世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J.体育科学,2005,25(11).1王瑞元主编,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 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高原训 练本身也存在不利于恢复、难以掌握适宜的训练强度等至今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 决的问题和难题。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发挥高原训练的优势,同时 避免其不足,科研人员对高原训练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高原训练的新思路

6、和新概 念“高住低练” (Living high-training low, HiLo),即让运动员在较高海拔的自然高原条件下居住,而在较低海拔的自然条件下训练的方法(Levine B D;1992)。随 后,人们将这一高原训练的新思路引用到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辅助训练的研究 和应用中,并提出了 “低住高练”(training high-living low)、“高住高练低练” (HiHiLo)等新的低氧训练方法。3 国内关于乳酸阈的研究3.1 个体乳酸阈指标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血乳酸是掌握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运动时乳酸浓度呈指数相关,优秀运动 员其血乳酸浓度快速积累所对应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高冯连

7、世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J.体育科学,2005,25(11). 白录军,郝万鹏血乳酸测定的医学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1):112-114. 高云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8,29(10):36. 蓝荣血乳酸测定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J少年体育训练,2009,1:64-65. 冯美云,冯炜权,林文韬,等主编.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28-329.李永春血乳酸与运动能力J体育世界,2006,8:25-26.8杨碧英世居不同海拔高度对人体的影响生理通讯,1990(10):18-19.刘柏,冯炜权耐力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综述J北京体育

8、大学学报,1994,17(4):29-35.10陈小平高原训练中的血液变化J.体育科学,2005,25(7):96.11钱风雷,王晨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2004,25(6):69-70.。乳酸无氧阈是反映运 动员耐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云在研究中指出血乳酸指标可用于评定运动员 的有氧运动能力,把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乳酸阈 是反映骨骼肌代谢水平和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可通过多级负荷实验和两 点法做出的血乳酸 -速度曲线来评定运动员所具有的有氧能力,当血乳酸达到 4mmol/L时所对应的速度越高,说明有氧能力越强。另外,通过同等条件

9、的第二 次测试,在记录成绩的同时,检查血乳酸的变化,如果 4mmol/L 时所对应的速 度提高了,说明该运动员有氧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如果 4mmol/L 时所对应的速 度下降了,说明该运动员有氧能力也相应下降了4。蓝荣指出在训练现场直接测 定血乳酸是实际无氧阈值的最好方法。当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了提高,再用相同 的强度运动时,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将有下降趋势5。在国内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个体乳酸阈可以反映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优秀运动 员的个体乳酸阈相对较高,同时,较高的个体乳酸阈指标也代表运动员有较好的 运动能力。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近似乳酸阈强度(4mmol/L)训练后,运动员的个 体乳酸阈可能会有所提高,

10、并且运动员达到乳酸阈值时对应的运动强度也会提 高。3.2 个体乳酸阈的测定方法根据德国Stegmarnn(1981)提出的在血乳酸动力学变化曲线上标定IAT的 方法6,以血乳酸值为纵坐标,负荷(速度)值为横坐标,绘出乳酸动力学变化曲 线,即血乳酸-速度曲线图,来计算每一个研究对象的 IAT。李永春在研究中采用了如下的无氧阈测定方法:(1)多级递增负荷实验:一 般应有3一4级强度,起始负荷一般为80%最大强度,要求第一负荷强度的血乳 酸在4mmOI/L以下;然后逐级递增,血乳酸4 一 12mmol/L间有2级负荷;12mmol/L 以上有1 级负荷(即最后一级为全力)。最后绘出乳酸速度曲线图。(

11、2)两点法实 验:要求在 4 一 12mmol/L 之间选两极强度,测出血乳酸后,在血乳酸速度曲线 图上连接两点画出一条直线,通过两点之间的延长线找到4 一 12mmo/L所对应 速度。(3)一点法实验:只测运动员完成某一强度后的血乳酸,也可以帮助选择 训练强度和评定机能7。4 国内关于高原训练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云南省体科所杨碧英等进行了世居不同海拔高度对人体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结 果发现:肺通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等随海 拔升高而显著增高,并与海拔之间有可靠的高度相关 ;心输出量、胸围、左、右 心室内径、心肌重量指数等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 190om 以上

12、的高原会使 人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发展耐力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8。刘柏9等从呼吸、血液循环、激素、酶等方面分析了高原训练对耐力运动员 的影响,认为高原训练在以上几个方面对运动员都有积极影响,但他也同样指出, 不同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效果有所不同,他认为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如个体差异、高原高度、训练时间、高原训练与比赛的时间间隔等。陈 小平10认为高原训练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高度、训练时间和高原的气候状、/口坐坐 况等等。国内对于高原训练效果的研究很多,学者普遍认为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 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各个方面有积极影响,但他们也认为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因素

13、 是多方面的,如控制训练时间、负荷,处理高原训练与比赛期的关系等,除此之 外,又由于不同运动员对于高原训练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个体差异),所以很难预 测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效果。5 关于高原训练对个体乳酸阈的影响的研究 钱风雷、王晨11等在研究中通过比较 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 3周、 高原训练 3 周、高原训练后 3 周共 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 血液学参数、心率等,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 氧运动员能力。在国内的研究中,大都采用血乳酸-速度曲线的变化情况来反映运动训练前 后,运

14、动员血乳酸指标的变化,大部分的研究认为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血乳酸 -速度曲线会右移,即高原训练可以提高乳酸耐受力,但对于个体乳酸阈值的变 化,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个体差异较大。6 结语 国内研究认为个体乳酸阈可以反映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优秀运动员的个体乳 酸阈相对较高,同时,较高的个体乳酸阈指标也代表运动员有较好的乳酸耐受力。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各个方面有积极影响。在高原训练对 个体乳酸阈的影响方面,国内研究通常仅从运动员的速度等运动能力间接反映乳 酸阈的变化,或从血乳酸-速度曲线整体看运动员的血乳酸变化,关于高原训练 和个体乳酸阈值得直接关系的研究较少。对于不同的运动员,进行

15、高原训练后, 个体乳酸阈的变化存在个体差异。参考文献1 王瑞元主编,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2.2 冯连世.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J.体育科学,2005,25(11).3 白录军,郝万鹏血乳酸测定的医学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 志,2007,22(1):112-114.4 高云.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8,29(10):36. 蓝荣.血乳酸测定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J.少年体育训练,2009,1:64-65.冯美云,冯炜权,林文韬,等主编.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99:328-329.7 李永春血乳酸与运动能力J.体育世界,2006,8:25-26.8 杨碧英.世居不同海拔高度对人体的影响.生理通讯,1990(10):18-19.9 刘柏,冯炜权耐力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1994,17(4):29-35.10 陈小平.高原训练中的血液变化J.体育科学,2005,25(7):96.11 钱风雷,王晨.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J.2004,25(6):69-7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