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1042727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作者:未知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 404更新时间:2007-2-13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余秀兰发展农村教育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政策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农村的落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的落后首先表现在师资、设备、经费等资源配置上的弱势;其次是文化上的弱势,农村孩子早期的文化习得和生活经验与学校知识及其表达方式相差甚远,教育内容、考试内容又带有一定的城市偏向,这样农村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就处于一种文化上的弱势,增加了其学习的难度,从而也不利于其取得学业的成功。资源配置上的弱势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而文化上

2、的弱势则更隐蔽,不易察觉,所以也更值得关注。一、农村孩子早期文化习得与正规学校教育的异质性城市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家庭或幼儿园)就识字、背诗、弹琴、画画,学习正规知识。但农村孩子由于父母文化知识水平的局限和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欠缺,在入小学前对书本知识和学校正规教育内容的了解甚少。他们在乡野里长大,熟悉的是离书本知识较远的泥土、大山、牛羊,讲的也是土语和方言。这样,在上小学前,城乡孩子已经具备不同的特点,拥有不同的知识量了。进入正规教育机构后的城乡孩子,被共同要求学习教育制度的语言和文化,而且学校按其掌握的能力和程度对其进行重新评估,掌握得好便是“学业成功”。但由于城乡孩子对学校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3、的熟悉度不一样,农村孩子早期的文化习得与学校教育存在更多的异质性(不连续性),所以,他们学习的难度就会更大一些。拿语言来说,学校教育所使用的语言及知识的表达方式,对农村孩子来说,完全是一种外在的、陌生的符号系统,他们需要完全抛弃在家庭中形成的最初的符号系统,来接受另一种标准的评价与认定。这样,即使农村学生非常熟悉的内容,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学习任务也是农村孩子非常陌生的,如动植物的学名、结构,用散文、诗歌、古诗词来描绘的村景,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原理,实验操作等,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课程的学习也是一个将乡村学生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过程。国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的文化资本和文化再生产理

4、论对这一现象作了很好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孩子对学校教育所传播文化的熟悉度不同,影响了其学业成功机会。如其代表人物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就认为,法国的教育通过被构建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文化而实现了文化再生产:教育体制所传播的文化与统治阶级的文化更为接近,统治阶级的惯习被转换成学校的一种想当然的文化资本。这样,那些已经拥有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人就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而通过把学术等级转换成地位等级,则实现了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二、课程内容的城市偏向首先,中小学的课程,无论插图还是课文内容,都反映了一种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城市代表着现代生活、代表着现代化,成功人物也是城市特色的。

5、正如有学者所言,“事实上,现行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内容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与幸福生活的象征。这种内容也许是课本与课程的编订者下意识设定的,但它们在乡村学校中则会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其次,课本中有许多内容是农村孩子不熟悉的,如城市的景物、城市的生活、城市的文化。中国青年报(2002年11月26日第5版)一篇题为“语文课本难为农村师生”的文章,指出:“新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但在那些连课桌椅都不够、教师印试卷还钢板蜡纸的山村小学里,老师不知道怎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鼠标?上网

6、咋回事?”第三,即使是一些中性的内容,由于城乡孩子早期教育不同,视野不同,所积累的文化资本不同,使得城乡孩子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也不一样。拿动物来说,农村孩子除了熟悉他们日常可见的动物如鸡、鸭、鱼、蝌蚪等以外,书中所反映的其它动物如孔雀、袋鼠、猩猩等,他们并不熟悉,甚至从未见过;而城市孩子不仅常见的动物能见到,不常见的动物也能在动物园看到。根据文化资本理沦,农村孩子由于对教育内容的相对陌生,导致了其文化上的弱势,从而影响了其学业成功的机会。三、考试中的城市偏向考试是对教育内容的检验。在我国,考试尤其是高考因为能“一考定终生”而显得特别重要,对农村孩子则更是改变人身份、地位的重要途径。但即便是高

7、考,试题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城市偏向,首先,考试内容更多地反映城市生活,如语文中关于句子的考查、现代文的阅读和作文等题目,所反映的多是城市背景下的热门话题或时代话题;政治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也多以热门话题为背景材料命题,等等。其次,考试的综合性、技巧性越来越高,强调考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如理化考试注重实验,加大实验操作题的比重;英语考试重视听力与口语能力;“小综合”、“大综合”越来越强调综合性、跨学科性,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等等。考试内容更多地反映城市生活,意味着农村孩子对考题的相对不熟悉,根据文化资本理论,会影响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并从而影响对题目的解答;考试注重考察

8、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当前条件下完全是一种城市语境下的思考,未考虑农村考生的贫乏师资、简陋教学设备和条件。正如有学者所言:“农村的经济文化资源十分有限,农村学校能使学生掌握课本范围内的知识,使学生能按现在较为呆板的考试方式获得好成绩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如果考试再打破这种既定方式,那将是对农村考生的雪上加霜”。“高考实际上是乡村与城市的一种竞争,以贫困乡村的匮乏资源与城市雄厚资源竞争,乡村地方难免要付出些人道的代价”。所以,考试的问题正如英国学者艾波(Michael Apple)所言:知识本身并不产生问题,但由于进入学校的知识往往被认为是给定的、中性的,所以各社会阶层、各学校儿童等等

9、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我国的考试也是如此,它不仅假设知识是中性的,还假设所有学生家庭背景是相同的,学习条件(资源)是相同的,学习起点是相同的,因而可以通过高考来比较他们的优劣,来选拔所谓的优秀。这样,即使选拔过程是公正的,也可能影响选拔结果的公正性。综上所述,早期教育和乡土环境的文化欠缺,使得农村孩子在掌握教育制度所要求的浯言和文化方面,处于文化上的弱势;而教育内容乃至考试内容的城市偏向,更加重了这种文化弱势,并增加了其学习与考试的难度。农村原本在经济、教育条件上就远远落后于城市,物质上的弱势加上文化上的弱势,最终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成功的机会。要想改变现状,根本的思路也在于此,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条件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更关键也更难做到的则是改变农村孩子的文化弱势。可以做的思考如:在教育内容、考试(尤其是高考)内容上,兼顾城乡孩子的生活经历,并加强乡土教材、校本课程的建没,以利于农村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学习;加强早期教育,让农村孩子更早地接触教育制度所要求的主流文化与语言,以弥补其家庭教育与乡土环境之不足;在高考录取时,还可考虑采取逆向歧视的策略,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以补偿那些处于较差教育条件中的学生。总之,只有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农村才能真正摆脱发展的困境,步入与城市共同发展的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