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专题训练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21042140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5.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物理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物理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资源描述:

《物理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专题训练(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一 声现象赛点总结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依靠介质来传播,气体、固体、液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一般介质密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不仅传递信息,而且还传递能量。 2.声音的反射 声音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声音的反射服从反射定律。 通常把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回声必须比原声滞后0.1S才能被人耳区别开来。 3.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音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高于20OOOHz的声波叫超声波,

2、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2)响度。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称音品)。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相同的,人耳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4声音的计量单位 在声学上,通常以分贝(dB)作为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5.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不规则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讲,人听起来不偷快的声音即为噪声。6.双耳效应 声源距人的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是人耳判定

3、声源方位的基础,同时也是人听到声音有立体声的效果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双耳效应。 本讲的热门赛点是声音的反射和根据声音的三要素来区别发声体。典例精讲例1.(黄冈物理竞赛试题)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成功,再现了我国的航天实力。在飞船中的两名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填“能”或“不能”)面对面交谈,因为 。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飞船,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那么在太空中行走的两名宇航员 (填“能”或“不能”)面对面交谈,因为 分析 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船员能不能面对面地交谈取决于有没有传声的介质。在飞船中模拟了大气环境,有空气,有传声的介质;在飞船外作太空行走,

4、没有空气,没有传声的介质。 答案 能,因为有空气作为传声的介质;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例2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分析 因为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一般粗、长、厚、重、松弛的物体发声音调低,细、短、薄、轻、张紧的物体发声的音调高。充气的轮胎张紧了,敲击发声时音调高。答案C例3.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

5、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要求写出估算的过程) 巩固提高1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幅度增加,响度增加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2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A. 240m B. 480m C. 680m D. 1020m3当火车进站鸣笛时,我们在车站听到的声调( )A变低 B,不

6、变 C变高 D.不知声速和火车车速,不能判断4.2008年5月12日下午,我国四川省坟川发生一场大地震,致使几万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时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大声呼救 B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从废墟中能爬出来5.站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教室的门窗是打开的,不能产生回声B.教室墙壁反射产生的回声从门窗传走了 C教室墙壁反射产生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互相加强,区分不开 D.教室四壁反射产生的回声互相抵消6敲响寺庙里的大钟后,有的

7、同学发现已经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分析其原因是 (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因为大钟在继续振动 C.因为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7.(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8.有经验的铁路工作人员,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弹簧是不是正常时,常用锤子敲敲就会找出故障,这主要是根据( )A.声音的响度来判断 B.声音的音色来判断C.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8、 D声音是否悦耳来判断9.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与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10.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11.在进行油田或其他矿藏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然后根据接收到的地震的声波判定是否有油田等,这主要是依据油田或矿藏处发出的地震声波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 (2009黄冈理科实验班预选)12.如图甲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杯里都装有水,水

9、面高度不同,用一根细棒敲打杯子,能分别发出“1”“2”“3”“4”四个音阶,则与四个音阶相对应的杯子的序号是 、 、 、 。如果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图乙所示,也能分别发出“1”“2”“3”“4”四个音阶,则与四个音阶相对应的杯子的序号是 、 、 、 。13.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专题二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赛点总结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介质中,或同一种不均匀

10、的介质中,则不一定沿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光速:光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光速。真空中光速为c=299792000m/s,是宇宙间物质或能量传播的最快的速度,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光速小,空气中光速大约为2. 997108m/s。在一般的计算中,取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为:c=3108 m/s. 水中的光速约为C,玻璃中的光速约为C。 光年:是指光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是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 4.光线:表示光速的物理模型,客观上并不存在。 5.三原色: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11、。 6光的传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光的传播具有独立性,即光束交叉相遇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7.反射光偏转角度及其应用 光在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若平面镜的位置不变,入射光的方向改变了,则反射光的方向也改变了角;若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平面镜旋转了角,则法线旋转了角,反射光的方向改变了2角。 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在类似于平面镜的光滑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在粗糙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沿一定的方向射出,站在光线以外的人看不到光;发生漫反射时,每个方向上都有反射光,站在任意位置的人都因为有光入眼而看到它。 9互成角度的两平面镜间光的反射和物体的成像 两平面镜互成一定的夹角a,光射到

12、其中一块平面镜后,会在两镜间来回多次反射。 (1)若光是物体发出的,每次反射都会形成一个像,这样人就会看到多个像。 (2)若是一束平行光线以与平面镜成。角的方向入射到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由于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均匀变化,那么只要选择恰当的角,就一定会使光经过n次反射后入射角变为0,光就会因为可逆性而沿原路返回。 10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和像是镜像对称的,所以像的转动方向与转动物体的转动方向刚好相反,如物体是钟,那么像指示的时间观察者来看就和物体指示的时间不相同,像上时间由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决定。 (2)像、物的对称性在确定反射光照亮的范围及作经过定

13、点的反射光线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1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种面镜叫球面镜。反射面如果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简称凹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简称凸镜。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是: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果将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图甲),而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图乙)。平行于主光轴且靠近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镜反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即为此凹镜的焦点。凹镜的焦点为实焦点,凸镜为虚焦点。典例精讲例1.(大连初二物理决赛试题)如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的镜面分别与图中纸面垂直,两镜面的交线例2.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

14、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作出眼睛位于0点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该怎样改变?思路分析 若直接做此题目,我们只能确定边缘光线FAO的入射光线HF,而另两条光线GBE和EO却无法确定。例3.(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如图甲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 ) A. 2个 B3个 C4个 D5个巩固提高1.2007年3月4日我国的元宵佳节,凌晨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观察到了月食的天象,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当月球进入图中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

15、察者可以看到月全食?( ) A全部进入区域B B.全部进入区域A或D C.全部进入区域C D部分进入区域B 2. 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红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的一轮红日,但其他周围景象是( ) A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B.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且星星闪烁 C.一片黑夜,能看到星星,但不闪烁 D.一片蓝色,能看到地球和星星4.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

16、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5. 一条光线经互成角度的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以后,传播方向改变了600,则两平面夹角可能是( ) A. 600 B. 900 C.1200 D.15006.如图甲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旋转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 ) 7.(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如图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

17、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3个 B6个 C. 9个 D.无穷8.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像A1, A在L2中的像是A2。已知A1 A2相距S,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的距离S的情况是 (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 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l、1 B.2、1 C.2、0 D.1、010.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

18、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A.200 B.150 C.100 D.5011.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成60o角,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 A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 B.以速度 v水平向右移动 C.以速度v沿ss,产连线向s移动 D以速度v沿SS连线向S移动12.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N=BON.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 A甲可以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 C甲、乙

19、互相都看不到 D.甲看不到乙,乙可以看到甲13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互成a角,两条平行光线AB与DE分别射到两个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为1200,求两平面镜的夹角。14.身高为1. 7m的人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以lm/s的速度从路灯下经过。某时间内他的影长从1.3m变为1. 8m,用时2s。试求证他的影子移动速度为匀速直线运动;求路灯的高度。 专题三 光的折射和透镜赛点总结1折射规律及界面折射成虚像 由于光在不同的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光斜射到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20、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线在光速大的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要大些,光线在光速小的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要小些。 光在界面上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所成的虚像。 2.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光线会聚于一点,若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这个交点称为焦点,若光线是平行的但不平行于主光轴,则交点叫做副焦点。凸透镜的焦距f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f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焦距的大小又与透镜的材料和透镜周围的介质的种类有关。 (2)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发散射出,但折射

21、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交点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4.透镜的应用照相机u2f,成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u10 cmB像是倒立、缩小的,8cmf20 cmD像是倒立、缩小的,f 8 cm 分析由题知,烛焰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又u = 20 cm2f,则fl0cm,又因为fv2f,即f16 cm2f,则8 cmf 16 cm,由得8 cm f10 cm,故选B【例3】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

22、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C)ABCD分析由于凸透镜所成实像是倒立的,u2f成像是缩小的, U=2f成像是等大的,fu 2f像是放大的。且物体在大于2f范围内,物体沿主光轴移动的速度大于像沿主光轴移动的速度,物体在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范围内,物体沿主光轴移动的速度小于像沿主光轴移动的速度。基于上面的知识,我们不妨将点光源运动到不同位置时像的大致情况画几个以作分析,如图,显然,正确的应为图C所示的情况,且像运动的轨迹还不是一个对称的椭圆。巩固提高1.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

23、过小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所示,在小孔中嵌入一定形状的玻璃制品,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则在图中的四个截面中能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 )2.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位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为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A.应适当升高 B应适当降低 C.应不动 D.无论怎样移动,均无法实现3.小明自制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一个清晰正立、放

24、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l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在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4. 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25、) 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有正确 D.只有正确5.如图所示,相距很近的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间距为d,斜射到较厚的玻璃砖的上表面,光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大于d 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小于d 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等于d 两条出射光线不再平行 A. B. C. D.6. 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河岸边看到河水中的鱼是鱼升高了的实像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插人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下弯折D游泳时,

26、人潜人水中看到岸边的树木是升高了的虚像8.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 A.相同 B.不能成像 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9.照相时,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两者结合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而得到好照片,下表中列出了照相机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在“快门”一行中,25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是1/25秒。在“光圈

27、”一行中,15表示镜头透光部分的直径等于镜头焦距的1/15,那么快门50对应的“光圈”应该是(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 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 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1.一些科研工作者,受到三棱镜对自然光的色散现象如图启发,通过精细实验发现: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图示的方式照射凸透镜时,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略有差异(图中a,b点),根据你的分析,红光照射时的焦点位段应是图中

28、的 点,蓝光照射时的焦点位置应是图中的 点。 1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坟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1级强烈地震,为及时了解震区的受灾情况,便于指挥调度,相关部门利用了飞机航拍和卫星遥感技术。飞机航拍只能在白天进行,利用的是地面物体反射的可见光来拍摄。拍摄过程中,地面上的物体在摄像机上成的像,应位于摄像镜头的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且更靠近 (选填“一倍焦距”或“二倍焦距”)处;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13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请在屏幕上

29、画出F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填“上”或“下”)移动。1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B经凸透镜L后沿BC射出,用作图法作出此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的位置。专题四 物态变化赛点总结1.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膨胀,温度降低时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热胀冷缩最小,气体热胀冷缩最大。有些物质是反常膨胀的,即在温度降低时膨胀,温度升高时收缩,如。040C的水、锑、秘、液态铁等。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固体的各种线度(如长度、宽度厚度、直径等)都要增长,这种现象叫做固体的线膨胀。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根据酒精、煤油、水

30、银、甲苯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它的测温范围介于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 3.体温计 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专用仪器,它的四个特点是:测温范围:35420C;玻璃管的内径较小,而且液泡相对较大,所以体温计的分度值较小,只有0.10C;管径下端有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仍然能正确指示人体温度;管径截面呈椭圆三角形,从侧面看它,管径形成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较普通的圆形截面的放大倍数大。4.物态变化 一般地,物质有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之间有六种物态变化,即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物态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温度和压强发生了变化。 5.物态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一般物质在熔化时,

31、体积变大,凝固时体积缩小,但反常膨胀的物质在熔化时,体积减小,凝固时体积增大。汽化和升华时体积都增大,液化和凝华时体积都缩小。 6.熔点和沸点 根据固体在熔化时温度是否改变,将固体分成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的种类、晶体表面的压强、晶体中是否有杂质影响晶体的熔点。同种纯净的晶体受到的气压越大,熔点越高;同种晶体,在受到气压相同时,如含有杂质,则熔点降低。 液体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的种类和液面上的气压影响沸点,同种液体,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7.蒸发和沸腾 蒸发的特点是:(1)只在液面上进行;(2)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3)蒸发是较慢的汽

32、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I)液体表面积大小:(2)液体温度高低:(3)液面上空气的流动快慢;(4)液体的种类;(5)环境的湿度。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的现象主要有:因为在液体内部也进行剧烈的汽化,所以有气泡在水中生成:因为沸腾时,上下各处温度都等于沸点,气泡内水蒸气和水的界面处的水不断汽化进入气泡内,而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减小,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比快沸腾时小。典例精讲例1.小明拿着一个金属圆环问小影:金属圆环受热膨胀内外径都会增大,我们用钢锯将圆环沿半径锯成缺口很小的圆环,如图放在火炉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缺口金属环的膨胀情

33、况是( ) A始终保持缺口的圆环形状,内外径同时增大 B始终保持圆环形状,在圆环未闭合前主要表现为缺口缩小,圆环闭合后,内外径增大 C因为是同种金属材料,其受热膨胀快慢相同,所以靠近缺口部分逐渐延展成“U”字形,圆环下半部分半径不变 D.以上说法均不对分析这是线膨胀的问题,当温度升高时,金属圆环会增长,由于没有受到阻碍,所以两截口处向中间伸长,表现为向中间合拢,闭合后,再伸长,只有通过圆环周长的增大来容纳它的伸长了,所以表现为内外径增大。答案B 例2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刻度不准确,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5,将它插在一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95。那么,如果把它放在某室内,

34、读数为23,则该室内温度实际是多少度?如果实际室内温度是14,则该温度计示数是多少?如果温度计示数等于实际温度,那这个温度是多少?例3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解析】 当洒水车洒湿发烫的柏油路面时,路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使路面温度降低,但被蒸发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大,人体上的汗较难蒸发,所

35、以人会感到更加闷热。答案:B。巩固提高1.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在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如图1所示)。对上述做法的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A. 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B.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C.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损坏D.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2.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

36、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冉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3、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A真空

37、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图4、人们用来取暖的一种热水袋如图2所示。它的表面有很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做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A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C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所灌热水将热水

38、袋胀破D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 5我国去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的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6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B水滴的温度与油的温度不一样C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 D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 7

39、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问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 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8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进行消毒;

40、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9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可行的做法是 ( ) A缩短加热时间B 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C降低炉火的温度D 将糖汁密封在高压容器内加热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B 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11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

41、白气”。这是因为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12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熔点。C较大的比热。D较小的密度。13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

42、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14有一块厚铁板M。冲下圆柱体N(N能很紧密地塞回原孔)。现把铁板和铁柱同时放到炉内加热较长时间,在取出的瞬间 ( ) AN变粗,塞不进原孔。B原孔变大,N很容易塞进C原孔变小,N不能塞进。DN仍能紧密的塞进原孔。15.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 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 。16、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

43、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专题五 电流和电路赛点总结一、简单的电现象 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间相互排斥,异种电荷间互相吸引。 2物体带电的本质 构成物质的一切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每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整个原子呈现为不带电。由这样的原子组成的物体也是不带电的(即通常所说的是中性的

44、)。 物体的带电现象是由于其得到或者失去电子而产生的,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它失去电子时将带正电,它得到电子时将带负电。 3.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例如金属导体中就有很多能自由移动的电子,这些电子称为自由电子。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感应起电 (3)接触起电二、电流 1.电流的意义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一个横截面的电量。其定义式是 I= 上式中,I表示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一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这些电量通过此横截面所用的时间。 2电流的单位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为安,符号是A。 1安=1库伦/秒 3电

45、流的测量 电流用电流表测量。使用电流表时,应该注意: (1)电流表要串联接在要测量电流的那部分电路中。 (2)电流表的“十”“a ”接线柱接法要正确,应该使电流由“十”接线柱流入电流表而由“一”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4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叫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所以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5电流效应:导体中有电流时,会发生一些特有的现象,称为电流效应。电流有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电流效应不仅能帮助我们判断电流的

46、存在,而且在许多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三、电路 1电路和电路图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所组成的让电流通过的路径叫电路。 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所画出来的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联电路 把组成电路的元件逐个依次连接起来的方法叫串联,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则整个电路便断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地接在电路的两点之间的连接方法叫并联。并联的每一条支路都是相对独立的,一条支路的通断不影响其他并联支路的通断。 包含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称为混联电路。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分 4.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1)定义法:如果电路元件是首尾相连为串联;如果电

47、路元件是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为并联。 (2)电流法:从电流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观察,若电流无分支,只有一条路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分成几条路回到负极则为并联。 (3)断路法:断开其中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若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则为串联;若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为并联。 (4)节点法:在识别不规范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这两点间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就可以缩为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路器两端的共同点。 (5)去电表法:将电路中的电压表、电流表去掉使电路简化,去掉电流表的地方用导线连通,去掉电压表的地方不连通,再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典例精讲 例1.有甲、乙、丙三个小

48、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只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带同种电荷 D.只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带异种电荷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运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带电体之间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斤。因此,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至少有两个小球会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不可能任何两个小球都相互吸引。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小球带电,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另外两个不带电的小球之间不会发生吸引,A、B错。如果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这两个小球之间会发生排斥现象,C错。如只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带异种电荷

49、,那么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相互靠近时会相互吸引,当其中一个带电小球与另一个不带电小球靠近时,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也会相互吸引,所以三个小球两两靠近,都会发生吸引,D对。 答D例2.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金属半球壳合成一球体,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并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移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则导线中( ) A.没有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均不带电 B.没有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带同种电荷 C有瞬间电流通过,其方向由甲半球流向乙半球 D.有瞬间电流通过,其方向由乙半球流向甲半球 思路分析 先分析本题的物理过程。本题的物理过程有两个,一是感应起电:带正电荷的小球靠近乙球

50、壳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用甲、乙两球壳发生电荷转移,结果甲带正电,乙带负电。二是形成电流:将甲、乙两球壳分开后,乙球壳上有多余电子,甲球壳上缺少电子,一旦用导线将它们连起来,乙球壳上的多余电子开始向甲球壳上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直到两者均分完毕。因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即从甲半球流向乙半球,选项C符合题意。例3.图中4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 A.四灯串联 B四灯并联 C. L2 ,L3 ,L4并联再与L1串联 D.L1,L2,L3并联再与L4串联 思路分析 将电路中的同一根导线视为一点,A、C为0, B、D为0,则L1接在O0,两点间,灯L2也接在O0,两点间,灯L3也接

51、在O0,两点间。所以L1,L2,L3并联再与L4串联。答案 D巩固提高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荷,毛皮带正电荷。由此可知毛皮、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 )B A毛皮大 B橡胶棒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2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再把一个绝缘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则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闭合而后张开,则这个绝缘体(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荷 D无法确定3.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 ) 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 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

52、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4.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它也不能带电 C.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电荷 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5.6.由一个开关,两盏相同的小灯泡、一个电源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当开关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B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 C.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D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7.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中三个开关控制六盏灯,一个开关控制

53、两盏灯,因此这六盏灯是两两串联再并联 B马路上的路灯晚上一起亮,早晨一起灭,因此它们是串联的 C高大建筑物上的装饰灯同时亮同时灭,但总有一两只不亮,因此它们是并联的 D在家庭中,电视机与洗衣服机可以不同时工作,因此它们是并联的8.将两个电极A和B插入食盐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正离子和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时( ) A正离子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方向向右;负离子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方向向左 B.正离子向右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方向向右 C.负离子向左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方向向右 D因两种离子带等量异种电荷,故它们各自形成的电流相互抵消9.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的电子,高速撞击到电视机荧光屏上,使荧光

54、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光屏 B.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 C.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D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不断改变10.如图所示,电路中有四盏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盏灯是串联的 B四盏灯是并联的 C. L1 , L2,L3是串联的 D.L1,L2,L3串联后与L4并联 11.如图甲所示,虚线框内有一个由电池组,一只电铃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外面有a、b、c、d四个接线柱,当用导线将a、d或b、c连接,或者都不连接时电铃不响,当用导线将a、b;a、c或c、d;b、d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电铃均会响,试画出盒内电路图。12.(广东)甲、乙丙三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