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上传人:h****7 文档编号:21024969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在精神病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解决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低的问题。 方法 通过组建品管圈,对现存问题进行要因分析,提出并落实了5项改进措施。结果 腕带佩戴率由活动前的73.43%提升至活动后的100%,杜绝了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引起的护理不良事务。结论 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提高护理平安,更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主动解决问题的实力,有利于科室团结精神和文化建设。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也称品管圈)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与1962年所创,后来在英国、法国、韩

2、国等地得到广泛应用。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的特别性,表现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样3而表现不同的精神症状,不能正确告知身份;同时由于病房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杂;护理人员的变换、轮班、休假等缘由,存在平安隐患,所以为了精确识别患者,预防护理差错,要求患者100%佩戴腕带,但在实际工作中,佩戴率始终不达标。我科于2013年8月组织成立“成长圈”,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用于腕带管理,取得了显著进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3、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5月8月我科每月随机检查共4次的结果为比照组,分析佩戴率低的缘由;以2013年9月12月同样4次的随机结果为试验组。 1.2方法 1.2.1培训 2013年3月起全科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相关学问培训,使全科护理人员驾驭QCC的工作方法。 1.2.2成立品管圈 我科于2013年8月30日成立品管圈,圈长1名,由高年资护士担当;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当;圈员6名。结合我科特点,最终确定圈名为“成长圈”,寓意护士在工作中实力得到提升,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的平安得到有力保障。 1.2.3选定主题 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平安的保障。2003年美国JCAHO(全美医疗机构评审

4、委员会)提出的患者平安目标中的第一项就是“患者识别的精确性4。佩戴腕带是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的科学的、有效的手段。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运用腕带,能透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识别的精确性,削减护理差错的发生。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以及腕带佩戴率低的问题,经圈员们探讨,选定“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腕带佩戴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4分析问题要因 圈员们组织在一起通过头脑风暴法,对人、工作流程、材料3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制成鱼骨图,大鱼骨为问题的主要缘由,如护士、患者、工作流程、材料等;小鱼骨为主要缘由的次要缘由,如平安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宣扬不到位等(如图1)。 1.2.5全体圈员经过探讨,依据其

5、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原则进行对策选定,最终选定以下5项改进措施。 1.2.5.1加强护理平安教化,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护士平安意识高,发生护理风险的机率则低。在护理车、治疗车上贴上醒目的标签“您核对腕带了吗?”,提示护士在每次操作前后核对腕带,这样可以使护士从被动规则转为主动规范,从他律转为自律,形成习惯性的规范行为;这也使患者觉得腕带是有用的,不是一种摆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2.5.2加强向患者的宣扬教化 向每位患者宣扬腕带可以精确识别患者的身份,防止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出院时便剪去,不会对患者生活、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取得患者的协作。 1.2.5.3理顺工作流程,加强对重点人

6、群的腕带管理 新入院患者、病情不稳、行为紊乱的患者最会损坏、扯落腕带,这类患者应安置在一级护理病房,白天由责1班看护,其他一般患者由责2班负责,晚上有58班负责,班班交接,刚好发觉,刚好补戴。 1.2.5.4激励患者参与管理 依据自愿的原则,在病情稳定、治疗护理依从性好的病员中选出病员小组长,帮助护士视察身边病友腕带佩戴状况,刚好发觉,刚好汇报护士处理。 1.2.5.5改进腕带材质 和后勤保障部门刚好沟通,反映状况,供应优质坚固的腕带,对PVC材料过敏者,护士选用轻、薄、坚固舒适平安的布料自制 腕带,系在患者手腕上。 2 效果 品管圈活动后,腕带佩戴率有了明显提高,从活动前的73.43%提升至

7、活动后的100% (见表1)。 3 探讨 3.1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有确定缘由的。归因理乱认为,要解决问题必需分析问题的缘由,分析哪些是外部因素,哪些是内部因素。在腕带佩戴上既有材料等外部因素,更有护士平安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等内部因素,通过鱼骨图 对重要缘由、主要缘由、次要缘由逐项分析,我们找到了5项改进措施。 3.2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理管理实力得到了培育。临床护士是医院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长期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主要实践被管理的活动。本次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的品管圈活动变更了以往的传统 管理模式,实现了自下而上的管理,由

8、基层护士扮演了一次管理者的机会,学会了领导、组织、安排、限制、创新等5项管理职能。在2013年11、12月,新入院患者多、病情困难、护理人员少的状况下,通过努力,随机抽检腕带佩戴率为100%,使护士相识到“方法总比问题多”,使他们在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意感,增加了以后工作中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信念。 3.3品管圈活动促进了整个病房的平安。精神障碍患者全部佩戴腕带,不仅使护士能够精确识别患者,也便于科室医生、卫生员精确识别患者,为病房整体平安供应了有力保障,获得了他们的确定和支持,有利于科室团结协作精神和文化建设,利于科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5):458-460. 2赫冰,程倩,修雪莲.腕带识别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8):5073-7074. 3黎艳鲜,黄伟震,陆青.住院精神患者应用标识腕带对护理平安管理及患者心理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1(1):99-100. 4张辛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高校出版社,2010:25-27. 编辑/苏小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