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扫描变换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014691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图像的扫描变换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图像的扫描变换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图像的扫描变换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图像的扫描变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的扫描变换(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2 图像的扫描变换图像的扫描变换 图像的表示法图像的表示法 根据三基色原理彩色图像由红、绿、蓝三个基色图像根据三基色原理彩色图像由红、绿、蓝三个基色图像叠加而成。对于彩色电视,每一个平面活动基色图像叠加而成。对于彩色电视,每一个平面活动基色图像都可以表示成空间坐标都可以表示成空间坐标x、yt 的三维连续函数。的三维连续函数。fR(x,y,t)fG(x,y,t)fB(x,y,t)对于黑白电视,平面活动图象只是亮度图像,表示为对于黑白电视,平面活动图象只是亮度图像,表示为fL(x,y,t)1根据人眼对细节分辨力有限的视觉特性,可以把一幅平面图根据人眼对细节分辨力有限的视觉特性,可以把一幅平面图

2、像分解成许许多多小单元。这些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具有单像分解成许许多多小单元。这些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具有单一的亮度和色度,称为像素(一的亮度和色度,称为像素(pixel)。像素越小,单位面积)。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目越多,图像就越清晰。上的像素数目越多,图像就越清晰。根据人眼的视觉惰性可以把时间连续的景物分解成一幅幅时根据人眼的视觉惰性可以把时间连续的景物分解成一幅幅时间不连续的画面,只要画面的显示频率高于临界闪烁频率,间不连续的画面,只要画面的显示频率高于临界闪烁频率,就可以获得连续活动图像的感觉。就可以获得连续活动图像的感觉。2在摄像端通过图像扫描变换和光电变换,在摄像端通过图像扫描

3、变换和光电变换,将光电粑面的二维的平面像变成一维的时将光电粑面的二维的平面像变成一维的时间电信号间电信号在显像端,通过相应的图像扫描和光电变在显像端,通过相应的图像扫描和光电变换重现图像换重现图像 行扫描行扫描行扫描行扫描水平扫描水平扫描水平扫描水平扫描 扫描扫描扫描扫描 场扫描场扫描场扫描场扫描垂直扫描垂直扫描垂直扫描垂直扫描fL(xm,yn,tk)三维图像信号三维图像信号f(t)一维时间电信号一维时间电信号扫描扫描33.2.1 扫描方式与图像的分解力扫描方式与图像的分解力扫描:扫描:将光图像转换成顺序传送的电信号将光图像转换成顺序传送的电信号的过程及其逆过程称为的过程及其逆过程称为扫描,扫

4、描,以一定的规以一定的规则进行,例如在读书时眼睛按照从左往右、则进行,例如在读书时眼睛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的规则扫描书本。从上到下的规则扫描书本。电视扫描的三个基本要素:电视扫描的三个基本要素:1)把图像分解成像素,逐个传输)把图像分解成像素,逐个传输 2)像素的传输按照逐行进行)像素的传输按照逐行进行 3)用画面传送运动过程,许多画面快速地)用画面传送运动过程,许多画面快速地逐一出现,视觉将运动连贯起来逐一出现,视觉将运动连贯起来41、扫描方式与图像的幅型、扫描方式与图像的幅型常用的扫描方式常用的扫描方式1)机械扫描:飞点扫描)机械扫描:飞点扫描2)光束或电子束扫描(图像中应用最多):)光

5、束或电子束扫描(图像中应用最多):随机扫描、光栅扫描、径向扫描、螺旋扫随机扫描、光栅扫描、径向扫描、螺旋扫描描图像的幅型图像的幅型 图像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不仅影响电子束的图像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不仅影响电子束的扫描和偏转方式,而且还决定图像信号的扫描和偏转方式,而且还决定图像信号的频带和存储容量等重要参数频带和存储容量等重要参数5圆形屏幕:常采用径向或螺旋扫描圆形屏幕:常采用径向或螺旋扫描 矩形屏幕:直线型光栅扫描矩形屏幕:直线型光栅扫描人眼最清晰的视场范围:水平夹角约人眼最清晰的视场范围:水平夹角约20度,度,垂直夹角垂直夹角15度的矩形区域度的矩形区域常规电视系统确定电视屏幕为矩形,幅常规电视系

6、统确定电视屏幕为矩形,幅型比(型比(W:H)为)为4:3,即,即K=4/3观看者与屏幕中心的距离观看者与屏幕中心的距离D称为称为视距视距,一,一般以屏幕高度的般以屏幕高度的46倍倍 HDTV(高清晰度电视)采用(高清晰度电视)采用16:9 电视屏幕尺寸大小常用对角线的尺寸来衡量,电视屏幕尺寸大小常用对角线的尺寸来衡量,习惯用英寸为单位习惯用英寸为单位62、光栅图像扫描的分解力、光栅图像扫描的分解力一般采用单向匀速直线式扫描一般采用单向匀速直线式扫描行扫描:对一幅图像的扫描是从左上角开始的,水平行扫描:对一幅图像的扫描是从左上角开始的,水平方向的扫描称为行扫描方向的扫描称为行扫描正程:从左端到右

7、端分解图像成为像素的过程正程:从左端到右端分解图像成为像素的过程逆程:快速返回下一行起始的过程逆程:快速返回下一行起始的过程 行扫描逆程系数行扫描逆程系数 :逆程所占行周期的比例,即:逆程所占行周期的比例,即一般一般18%左右左右行正程扫描所需时间称为行扫描正程时间用行正程扫描所需时间称为行扫描正程时间用 表示表示行逆程扫描所需时间称为行扫描逆程时间用行逆程扫描所需时间称为行扫描逆程时间用 表示,表示,而且而且行扫描周期:来回扫描一次所需时间行扫描周期:来回扫描一次所需时间7场扫描:垂直方向一行接着一行的扫描称为场扫描场扫描:垂直方向一行接着一行的扫描称为场扫描正程:从上到下的过程正程:从上到

8、下的过程逆程:快速返回起点的过程逆程:快速返回起点的过程 场扫描正程时间:场扫描正程时间:场扫描逆程时间:场扫描逆程时间:场扫描周期场扫描周期场扫描逆程系数场扫描逆程系数 :逆程所占行周期的比例,即:逆程所占行周期的比例,即 ,一般在,一般在8%左右左右逆程消隐:为了使图像清晰而均匀,在逆程期间不逆程消隐:为了使图像清晰而均匀,在逆程期间不传送图像。在广播电视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在逆程时传送图像。在广播电视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在逆程时间让扫描电子束截止,使之不显示图像,即消隐间让扫描电子束截止,使之不显示图像,即消隐被消隐掉的扫描逆程不能分解图像被消隐掉的扫描逆程不能分解图像8 标称分解力:扫描的行数

9、越多,分解成的像素数标称分解力:扫描的行数越多,分解成的像素数越多,景物的细节就显示得越清楚,即主观感觉的越多,景物的细节就显示得越清楚,即主观感觉的图像清晰度越高。可以用扫描行数图像清晰度越高。可以用扫描行数Z来表示图像系统来表示图像系统的的标称分解力标称分解力分解力分解力水平分解力水平分解力N垂直分解力垂直分解力M1.垂直分解力垂直分解力图像垂直分解力图像垂直分解力系统沿图像垂直方向所能分解的系统沿图像垂直方向所能分解的像素(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它受扫描行数像素(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它受扫描行数Z限制,限制,并小于扫描行数并小于扫描行数Z。因为在分解图像时并非每一行都有效。因为在分解图

10、像时并非每一行都有效通常用黑白相间的条纹数来描述,常称为通常用黑白相间的条纹数来描述,常称为线数线数9垂直扫描中,有若干行作场逆程回扫垂直扫描中,有若干行作场逆程回扫垂直扫描中,有若干行作场逆程回扫垂直扫描中,有若干行作场逆程回扫 即:有效行数为:即:有效行数为:即:有效行数为:即:有效行数为:Z Z(1 1)()()()(:场扫描逆程系数场扫描逆程系数场扫描逆程系数场扫描逆程系数 )扫描线的扫描线的扫描线的扫描线的有效率问题有效率问题有效率问题有效率问题 (如图如图如图如图)考虑到被摄景物与摄像感光单元的垂直相对位置存在各种考虑到被摄景物与摄像感光单元的垂直相对位置存在各种考虑到被摄景物与摄

11、像感光单元的垂直相对位置存在各种考虑到被摄景物与摄像感光单元的垂直相对位置存在各种随机关系,垂直分解力随机关系,垂直分解力随机关系,垂直分解力随机关系,垂直分解力取垂直分解力:取垂直分解力:取垂直分解力:取垂直分解力:K K K Ke e e e:凯尔系数凯尔系数凯尔系数凯尔系数MKe(1)Z10垂直分解力:垂直分解力:垂直分解力:垂直分解力:MMK Ke eK Ki i(1(1)Z Z如考虑如考虑隔行因子隔行因子K Ki i的影响,则的影响,则不同电视标准不同电视标准K Ke e取值不同,取值不同,取取K Ke e=0.7=0.7,Z=625,=625,则则垂直分解力垂直分解力为为M=0.7

12、(1-0.08)625=0.64 625=400(电视电视线线)。2 2、水平分解力水平分解力水平分解力水平分解力图像水平分解力图像水平分解力图像水平分解力图像水平分解力沿着图像水平方向所能分解的像沿着图像水平方向所能分解的像沿着图像水平方向所能分解的像沿着图像水平方向所能分解的像素数(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实验证明,水平分解素数(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实验证明,水平分解素数(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实验证明,水平分解素数(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实验证明,水平分解力与垂直分解力相当时图像质量为最佳。当考虑幅型力与垂直分解力相当时图像质量为最佳。当考虑幅型力与垂直分解力相当时图像质量为最佳。当考虑

13、幅型力与垂直分解力相当时图像质量为最佳。当考虑幅型比比比比K K时时时时水平分解力:水平分解力:水平分解力:水平分解力:N NKMKMKKKKe(1e(1)Z Z如考虑隔行因子:如考虑隔行因子:如考虑隔行因子:如考虑隔行因子:N NKKKKe eK Ki i(1(1)Z Z 若:垂直分解力若:垂直分解力若:垂直分解力若:垂直分解力 MM为为为为400400线,线,线,线,则:水平分解力则:水平分解力则:水平分解力则:水平分解力 N N=4/3400=533=4/3400=533线线线线11 扫描行数的确定扫描行数的确定扫描行数扫描行数图像清晰度图像清晰度图像信号带宽图像信号带宽原则:满足人的视

14、觉要求原则:满足人的视觉要求取取=1.5(人眼最小分辨角),(人眼最小分辨角),D/h=4(最佳(最佳视距与屏幕高距与屏幕高度比),度比),则Mmax=573,并取,并取K Ke(1e(1)=0.7)=0.7 则最大最大扫描行数描行数为:屏幕高度屏幕高度分解力分解力相邻两点距离相邻两点距离常用常用水平一行像素数与有效行数的乘积水平一行像素数与有效行数的乘积表示系统的分表示系统的分解力或显示格式,并与存储量相对应。扫描行数解力或显示格式,并与存储量相对应。扫描行数Z根据根据应用要求计算,对常规广播电视全球只有应用要求计算,对常规广播电视全球只有525行和行和625 行行123.2.2 逐行扫描与

15、隔行扫描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当行扫描电流与场扫描电流同时分别流过当行扫描电流与场扫描电流同时分别流过行、场偏转线圈时,电子束就在水平偏转行、场偏转线圈时,电子束就在水平偏转力与垂直偏转力的综合作用下匀速直线进力与垂直偏转力的综合作用下匀速直线进行扫描行扫描为获得有效的扫描光栅(稍微倾斜的直线光栅),为获得有效的扫描光栅(稍微倾斜的直线光栅),为获得有效的扫描光栅(稍微倾斜的直线光栅),为获得有效的扫描光栅(稍微倾斜的直线光栅),电子束水平方向运动速度应远大于垂直方向的电子束水平方向运动速度应远大于垂直方向的电子束水平方向运动速度应远大于垂直方向的电子束水平方向运动速度应远大于垂直方向的运动速度;

16、即:运动速度;即:运动速度;即:运动速度;即:f fH fV 131、逐行扫描、逐行扫描逐行扫描:一行紧跟一行的扫描方式逐行扫描:一行紧跟一行的扫描方式扫描光栅: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轨迹称为扫描扫描光栅: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轨迹称为扫描光栅光栅逐行扫描光栅逐行扫描光栅逐行扫描光栅逐行扫描光栅a.只有行扫描时只有行扫描时 b.只有场扫描时只有场扫描时 d.消去行场逆程后的扫描光栅消去行场逆程后的扫描光栅 c.场正程扫描场正程扫描 14逐行扫描电流波形:逐行扫描电流波形:(a)行扫描锯齿波电流)行扫描锯齿波电流(b)场扫描锯齿波电流)场扫描锯齿波电流 15帧频:帧频:fF 场频:场频:fV 行频:

17、行频:fH=1/TH 设设设设每场扫描行数为每场扫描行数为每场扫描行数为每场扫描行数为Z Z,则:,则:,则:,则:TVZTH fHZfV fV=fF 即场周期是行周期的整数倍。扫描行数越多,图像即场周期是行周期的整数倍。扫描行数越多,图像即场周期是行周期的整数倍。扫描行数越多,图像即场周期是行周期的整数倍。扫描行数越多,图像越清晰。越清晰。越清晰。越清晰。逐行扫描方式中,每场的光栅都应互相重叠逐行扫描方式中,每场的光栅都应互相重叠 考虑电源波纹对扫描电路的影响,场频选用考虑电源波纹对扫描电路的影响,场频选用工频工频50Hz/60Hz 逐行扫描优点:相邻两行上的像素之间间隔时间逐行扫描优点:相

18、邻两行上的像素之间间隔时间短,不存在行间闪烁现象短,不存在行间闪烁现象缺点:具有行频高而且所需要的偏转功率大,产缺点:具有行频高而且所需要的偏转功率大,产生的视频信号的频带较宽生的视频信号的频带较宽 逐行扫描行场扫描关系逐行扫描行场扫描关系162、隔行扫描、隔行扫描隔行扫描:将一帧图像用数场扫描完成,也称图像隔行扫描:将一帧图像用数场扫描完成,也称图像的行间置。较为典型的是用两场,即的行间置。较为典型的是用两场,即一帧图像分两一帧图像分两一帧图像分两一帧图像分两次扫描,每次称为一次扫描,每次称为一次扫描,每次称为一次扫描,每次称为一场场场场,两场合为一,两场合为一,两场合为一,两场合为一帧,隔

19、行比为帧,隔行比为帧,隔行比为帧,隔行比为2 2:1 1活动图像活动图像25帧帧/秒秒=50场场/秒秒临界闪烁频率临界闪烁频率=48Hz奇数行扫描(奇数场)奇数行扫描(奇数场)偶数行扫描(偶数场)偶数行扫描(偶数场)一帧图象分两次扫描一帧图象分两次扫描 即有即有 ,隔行的行频、帧频和视频信号带宽均为逐行的一半隔行的行频、帧频和视频信号带宽均为逐行的一半17隔行扫描光栅分析隔行扫描光栅分析隔行扫描光栅及扫描电流波形图隔行扫描光栅及扫描电流波形图18隔行扫描重现图像示意图隔行扫描重现图像示意图隔行扫描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隔行扫描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隔行扫描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隔行扫描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0、1 1)每帧起点相同)每帧起点相同)每帧起点相同)每帧起点相同要求每帧必须为整数行,保证各帧扫要求每帧必须为整数行,保证各帧扫要求每帧必须为整数行,保证各帧扫要求每帧必须为整数行,保证各帧扫描光栅重叠描光栅重叠描光栅重叠描光栅重叠(2 2)相邻奇偶两场光栅均匀镶嵌,且各场扫描锯齿波波形一)相邻奇偶两场光栅均匀镶嵌,且各场扫描锯齿波波形一)相邻奇偶两场光栅均匀镶嵌,且各场扫描锯齿波波形一)相邻奇偶两场光栅均匀镶嵌,且各场扫描锯齿波波形一样样样样 要求每场存在半行,即每帧必须为要求每场存在半行,即每帧必须为要求每场存在半行,即每帧必须为要求每场存在半行,即每帧必须为奇数行奇数行奇数行奇数行Z Z=

21、2=2n n+1+1 行频与场频关系:行频与场频关系:行频与场频关系:行频与场频关系:19我国隔行扫描的基本参数我国隔行扫描的基本参数 我国电视扫描标准:我国电视扫描标准:我国电视扫描标准:我国电视扫描标准:隔行扫描,每帧隔行扫描,每帧隔行扫描,每帧隔行扫描,每帧625行,每帧两场,每场行,每帧两场,每场行,每帧两场,每场行,每帧两场,每场312.5行行行行帧频:帧频:帧频:帧频:fF=25Hz场频:场频:场频:场频:fv=50Hz 场周期:场周期:场周期:场周期:Tv=20ms(Tvf=18.4ms,Tvr=1.6ms)行频:行频:行频:行频:fH=25(帧帧)625(行行)=15625Hz

22、行周期:行周期:行周期:行周期:TH=64s (THf=52s,THr=12s)20隔行扫描的缺点隔行扫描的缺点(1 1)行间闪烁效应)行间闪烁效应 在隔行扫描中,整个画面的变化是按场频重复的,它高于临在隔行扫描中,整个画面的变化是按场频重复的,它高于临界闪烁频率因而没有大面积闪烁感。但就每行而言,它仍是界闪烁频率因而没有大面积闪烁感。但就每行而言,它仍是按帧频重复的,即每秒重复按帧频重复的,即每秒重复25次,这是低于临界闪烁频率次,这是低于临界闪烁频率的。所以,当我们观看比较亮的细节时,仍会感觉到行间闪的。所以,当我们观看比较亮的细节时,仍会感觉到行间闪烁烁(2 2)并行现象并行现象 a.真

23、实并行真实并行奇偶光栅不能均匀交错引起真实并行现象奇偶光栅不能均匀交错引起真实并行现象 b.视在并行视在并行如传送图象中的运动物体在垂直方向上有足够大的速度分量,如传送图象中的运动物体在垂直方向上有足够大的速度分量,且每经一场时间运动物体刚好下移一行距离,则后一场传送且每经一场时间运动物体刚好下移一行距离,则后一场传送的细节与前一场相同。所以当视线随运动物体移动时,看起的细节与前一场相同。所以当视线随运动物体移动时,看起来好象两行变成一行。来好象两行变成一行。视在并行视在并行(3 3)运动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拖尾)运动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拖尾213.2.3 扫描的同步扫描的同步同步:指

24、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扫描点应有一同步:指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扫描点应有一一对应的几何位置,即收、发对应像素应一对应的几何位置,即收、发对应像素应在同一时刻被扫描。实际上只要扫描频率在同一时刻被扫描。实际上只要扫描频率相同、起始相位相同相同、起始相位相同,接收端就可以重现,接收端就可以重现发送端图像,并认为已是同步的发送端图像,并认为已是同步的为了实现同步扫描,发送端每当扫描完一行为了实现同步扫描,发送端每当扫描完一行图像时加入一个行同步脉冲;每当扫描完一图像时加入一个行同步脉冲;每当扫描完一场时加入一个场同步脉冲。场时加入一个场同步脉冲。同步信号同步信号控制扫描频率和相位的脉冲信控制扫描频率和相位的脉

25、冲信号。号。22同步脉冲同步脉冲 行同步脉冲行同步脉冲行同步脉冲行同步脉冲发送端行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发送端行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发送端行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发送端行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控制接收端行扫描逆程的开始。控制接收端行扫描逆程的开始。控制接收端行扫描逆程的开始。控制接收端行扫描逆程的开始。(行同步信号仅起控制行行同步信号仅起控制行行同步信号仅起控制行行同步信号仅起控制行同步作用,不应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故应叠加在行消隐脉同步作用,不应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故应叠加在行消隐脉同步作用,不应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故应叠加在行消隐脉同步作用,不应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6、,故应叠加在行消隐脉冲之上。冲之上。冲之上。冲之上。)场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发送端场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发送端场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发送端场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发送端场扫描正程结束后发出的脉冲信号,控制接收端场扫描逆程的开始。控制接收端场扫描逆程的开始。控制接收端场扫描逆程的开始。控制接收端场扫描逆程的开始。(同理,场同步信号应叠同理,场同步信号应叠同理,场同步信号应叠同理,场同步信号应叠加在场消隐脉冲之上。加在场消隐脉冲之上。加在场消隐脉冲之上。加在场消隐脉冲之上。)行同步和场同步复合成一路复合同步信号传送。为了便于行同步和场同步复合成一路复合

27、同步信号传送。为了便于行同步和场同步复合成一路复合同步信号传送。为了便于行同步和场同步复合成一路复合同步信号传送。为了便于在接收端将行同步脉冲与场同步脉冲分开,采用了幅度相在接收端将行同步脉冲与场同步脉冲分开,采用了幅度相在接收端将行同步脉冲与场同步脉冲分开,采用了幅度相在接收端将行同步脉冲与场同步脉冲分开,采用了幅度相同,但宽度不同的两种脉冲同,但宽度不同的两种脉冲同,但宽度不同的两种脉冲同,但宽度不同的两种脉冲行同步行同步场同步场同步脉宽脉宽4.7ss2.5个行周期个行周期复合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23分离行同步脉冲与场同步脉冲:分离行同步脉冲与场同步脉冲:微分与积分方法微分与积分方法 行同

28、步分离行同步分离行同步分离行同步分离微分电路微分电路微分电路微分电路 场同步分离场同步分离场同步分离场同步分离积分电路积分电路积分电路积分电路行、场同步分离波形行、场同步分离波形行、场同步分离波形行、场同步分离波形24 开槽脉冲开槽脉冲开槽脉冲开槽脉冲为解决在场同步期间,行同步失落而为解决在场同步期间,行同步失落而为解决在场同步期间,行同步失落而为解决在场同步期间,行同步失落而造成的行不同步的问题,在场同步脉冲中开槽,对应造成的行不同步的问题,在场同步脉冲中开槽,对应造成的行不同步的问题,在场同步脉冲中开槽,对应造成的行不同步的问题,在场同步脉冲中开槽,对应每行的位置开一个槽,每行的位置开一个

29、槽,每行的位置开一个槽,每行的位置开一个槽,槽宽为:槽宽为:槽宽为:槽宽为:4.7s4.7s。即场同步期间即场同步期间即场同步期间即场同步期间传送行同步信息传送行同步信息传送行同步信息传送行同步信息 均衡脉冲均衡脉冲均衡脉冲均衡脉冲问题:问题:问题:问题:由于奇偶相邻两场的两个场同步脉冲内的开槽由于奇偶相邻两场的两个场同步脉冲内的开槽由于奇偶相邻两场的两个场同步脉冲内的开槽由于奇偶相邻两场的两个场同步脉冲内的开槽及两个场同步脉冲前后的行同步脉冲都相差半行,从及两个场同步脉冲前后的行同步脉冲都相差半行,从及两个场同步脉冲前后的行同步脉冲都相差半行,从及两个场同步脉冲前后的行同步脉冲都相差半行,从

30、而造成积分后积分电容上的起始电压不等,使奇偶相而造成积分后积分电容上的起始电压不等,使奇偶相而造成积分后积分电容上的起始电压不等,使奇偶相而造成积分后积分电容上的起始电压不等,使奇偶相邻两场的邻两场的邻两场的邻两场的积分波形积分波形积分波形积分波形不同。不同。不同。不同。造成:造成:造成:造成:经同一电平限幅后使相邻两场的同步脉冲起始经同一电平限幅后使相邻两场的同步脉冲起始经同一电平限幅后使相邻两场的同步脉冲起始经同一电平限幅后使相邻两场的同步脉冲起始点之间相差点之间相差点之间相差点之间相差tt ,这样相邻两场扫描起始位置不同,影,这样相邻两场扫描起始位置不同,影,这样相邻两场扫描起始位置不同

31、,影,这样相邻两场扫描起始位置不同,影响了隔行扫描的准确性响了隔行扫描的准确性响了隔行扫描的准确性响了隔行扫描的准确性。开槽场同步脉冲与均衡脉冲开槽场同步脉冲与均衡脉冲即均衡脉冲是为了消除场同步的时间差即均衡脉冲是为了消除场同步的时间差即均衡脉冲是为了消除场同步的时间差即均衡脉冲是为了消除场同步的时间差 ,宽度为,宽度为,宽度为,宽度为2.352.35 s s 25263.2.4 扫描的非线性和光栅的几何失真扫描的非线性和光栅的几何失真行场扫描非线性系数行场扫描非线性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 10%10%时,不感到有严重失真时,不感到有严重失真时,不感到有严重失真时,不感到有严重失真非线性失真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 5%5%时,感觉不到有非线性失真时,感觉不到有非线性失真时,感觉不到有非线性失真时,感觉不到有非线性失真27几何失真:由于偏转系统或者杂散磁场等因素引起的图像几何畸变28枕型畸变枕型畸变桶型畸变桶型畸变QQGG常用几何畸变系数表示光栅几何失真的程度,一常用几何畸变系数表示光栅几何失真的程度,一般要求般要求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