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1009773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2、+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第七篇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本篇与前几篇的关系:前一个循环的结束,下一个循环的开始,制定和执行货 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主要内容:第二十章讨论货币政 策与宏观调控:介绍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了货币政 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问题。第二十一章讨论金融监管: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 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着重研究了国家对商业银行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二十二章

3、 讨论金融与经济发展:辩证地分析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介绍了“金融压制论”和“金融 深化论”,探讨了金融创新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第二十章货币政策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货币政策理论中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作 用过程诸范畴,学会利用货币政策原理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实现货币政策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习要求:了解货币政策的定义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涵,理解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原因。熟练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了解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使用情况。理解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和过程,认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内容:(一)本章应该重点识记的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措施的 总和。 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专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 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 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 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货币

5、政策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 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操作指标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性,二是灵敏性。 货币政策中 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中介性指标是货币政 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 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 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 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法定存款准备率

6、: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 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再贴现政 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 再贴现的资格。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 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 直接信用控制:是以行政命令或其它方式,直接对 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主要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及信

7、用配额、 规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 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 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 机理。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 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二)本章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了解货币政策的定义和货币政策的目标, 理解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选择的原因;熟练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能够了解货币政策工具在我

8、国经济宏观 调控中的使用情况;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和过程,认识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 互配合的必要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重点和难点问题: 1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上和全方位 的,突出表现为如下几点: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社会总需求 的大小都是直接与货币供给总量相联系;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量的多少有决定性影响,故 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膨胀导致市场供求失衡时,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 量的办法使经济恢复均衡;反之,当社会总需求过小时,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总量的办法使 经济继续发展。货币政策对社会总供给也有调节作用。货币供给的

9、增长和贷款利率的降低 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货币供给的减少和贷款利率的提高则使投资成 本上升,结果会抑制投资和缩减生产。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通货膨胀表现为流通 中的货币量超过必要量。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使 之与客观需要量相适应。还可以提高利率使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居民即期社会需求,同 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 率有利于储蓄,而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储蓄 是投资的前提,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储蓄,便谈不上发展。但消费比重太低,也

10、会影响市场 销售,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故要及时调整。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 置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 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 相对稳定如本币升值时在公开市场收购外汇,如本币贬值时,紧缩货币,提高利率,增 加外资流入。2货币政策目标及诸目标的关系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 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 政策的首要问题。货币政策目标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的。货币政策目 标的内容 当代各国的货币政策

11、一般可概括为五项: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稳定物价: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在短期 内不发生显着的或急剧的波动。充分就业:失业率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失业率若控 制在4%左右,即可视为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增长是各国政府追求的最终目 标。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是通过保持通货和物价的稳定,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为经济运 行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国际收支平衡:良好的货币政策能使 国家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当流动性。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措施的具体实 施,如稳定利率、稳定和调整汇率等,能解决和预防国际收支的失衡问

12、题。金融稳定: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决策与操作,维持利率与汇率的相对稳定,防止银行倒闭, 保持本国及国际金融的稳定。 货币政策诸目标的关系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 系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更多地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货币政 策诸目标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二者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菲利浦曲线。 中央银行需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 上张率和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如要刺激经济 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 胀和物价上涨,需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会对经济增

13、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物价稳定与 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若本国发生通货膨胀,其它国家的物价稳定,表明本国货币对内 贬值,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外国商品便宜,会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使国际收支恶化。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随着经济增长,就业人数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对 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相应增加,从而使进口贸易增长得更快,其结果出现贸易逆差,导 致国际收支情况恶化。正因为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但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 所以货币政策几乎不可能同时实现这四个目标。于是就出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重 点是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地位和先后顺序。3.关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中介指 标、操作指

14、标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操作指标;操作指标 的变动引起中介指标的变化;通过中介指标的变化实现中央银行的最终政策目标。在这个过 程中,中央银行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便观察政策操作是否使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进 入目标区,并可及时调整政策工具的操作。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金融监管理论的含义与内容、金融监管体系的构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对金融市 场的监管等内容等,学会利用金融监管的普遍原则和监管措施进行金融监管。学习要求:掌握金融监管的含义、特征,理解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了解金融监管的演变历程。了解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掌握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目标。掌握

15、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措施,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有较清楚地认识。学习内容:(一)本章应该重点识记的基本概念: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 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金融管 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 的活动。90 年代以来,金融监管这一复合词被广泛使用。集中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 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有时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即同一个金 融监管当局实施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 分业监管体制

16、: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 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由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一般银行 业由中央银行负责监管;证券业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保险业由保险监督管理委 员会负责监管,各监管机构既分工负责,又协调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体 制。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监管 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主要是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公众的 利益、维持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大多数国家的具体监管目标体现在银行法或证券 法等金融法规上。由于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的情况不同,也就使具体监管目

17、标 有所差异。 金融市场监管:这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 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其二是指金融市场 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如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进行的自律性管理。(二)本章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掌握金融监管的含义、特征,理解金融监 管的必要性,了解金融监管的演变历程; 了解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掌握中国的金 融监管体制和监管目标; 掌握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措施,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有较清楚 的认识;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金融监管及其特征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 称谓。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

18、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 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 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 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金融监管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法制性,即金融 监管属于国家的法定制度,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都是通过立法程序确定的。被监管 者和监管者同受法律约束。2系统性。即金融监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由监管的 依据、体制、客体、目标等组成的系统。3社会性。由于金融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 其活动范围遍及社会各部门,因此,有效的金融监管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监管,需要社会各

19、界 的协调配合。(二)金融监管的组织体制1集中监管体制 集中监管体制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 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 央银行来承担。这种体制有时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即同一个金融监管当局实施对整 个金融业的监管。英国是这种体制的典型代表。2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 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我国目前采用的就是 分业监管的组织体制,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证券业的监管;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 责保险业监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银行业。(三)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金融监管目标是指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

20、前提和监管当局采 取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监管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就一般目标来说,主 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保证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 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具体目标则包括:经营的安全性、竞争 的公平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2依 法监管原则。3“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4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5母 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四)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 的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3市场退出的监管。 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法主要是: 1

21、依法实施金融监管。2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实施金融监管。3“四结合”的监管方法: 包括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 合;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相结合。(五)对商业银行市场运作的监管 主要内容包括:1资本充足性监管。2对存款人保 护的监管。3流动性监管。4贷款风险的控制。5准备金管理。6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 的监管。 (六)金融市场的监管原则 1公开、公正、公平原则。2制止背信的原则。 3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学习目的:通过对金融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金融创新、 金融结构与发展等问题的学习,对

22、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深刻体认和宏观把握,并在 认识金融创新过程中推进我国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改善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发展。学习要求: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 影响。了解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的概念与内涵。掌握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融二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了解金融创新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深刻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 用。了解金融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认识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学习内容:(一)本章应该重点识记的基本概念: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 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

23、变化过程。是与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和以物易物 的实物交换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金融深化:是指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的一种互相促 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 金融压制:是指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陷入的一种相互 挚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指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 融机构并存的格局。现代化金融机构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 构,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大城市里营业。传统金融机构是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 放债机构、当铺之类的小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和经济落后或偏远的小城镇。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

24、新事 物。包括货币信用制度、金融机构组织、经营管理、金融工具、交易方式等等方面的金融创 新。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 系与配合的状态。 金融相关比率:即现有金融资产总值/国民财富; 金融构成比率: 各类金融工具在金融工具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金融工具比率: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 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 金融部门比率:各经济部门在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 中所占份额; 分层比率:同类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份额以及在主要金 融工具中所占份额; 金融中介比率:所有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 占的份额; 融资比率:各融资方式占

25、全部资金来源的份额。(二)本章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金融在 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了解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的概念。 掌握“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融二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 义。了解金融创新的概念及主要表现形式,深刻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 用。了解金融结构的含义及基本类型,认识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的影响。重点和难点问题: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金融是在商品经济的 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金融发 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从结构看,经济发展的结

26、构对金融有决定性影响。如现代部门与 传统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二元金融结构;从规模看,经济规模决定了金融规模。 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主要受制于当期的商品可供量;从阶段看,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了 金融发展的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只有简单的金融需求,金融活动只能解决货币流 通、资金融通和支付清算等基本金融问题,金融发展亦处于初始阶段。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金融正 是通过自身的运作特点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如提供货币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用促 进资金融通和利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经济运作,等等,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 件。通过金融的基本

27、功能促进储蓄如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外借款等为经济发展组织资金来源;通过发放贷款、贴现票据、购买有价证券等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投入。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通过对科技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率;合理配置资源,节 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金融业产值的快速增长,直接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水平。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 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因金融业经营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将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引发

28、经济危机。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刺激过度投机,增大投资风险,对 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破坏性。因此要十分重视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力图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实现金融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均衡,控制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防止金融泡沫,保 持金融安全,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经济 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一 国货币化程度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两个因素起支配作用:商品 经济的发展程度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产品分配的计划经济中,使用货币的范围很小, 货币化程度自然很低。只有当社会产品都成为商品时,才有广

29、泛的商品流通和交换,才需 要用货币去计价流通、媒介交换和进行价值分配;商品经济越发达,商品交换、价值分配和价值管理就越复杂,货币的作用力就越大。金 融的作用程度 货币化程度与金融的作用程度高度正相关。一般地,金融的作用程度主要 取决于两个因素:货币信用关系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当货币信用关系渗透于全部经济生活 中时,货币不仅是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的统一价值尺度,成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起媒 介和传递作用的交换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且是影响生产、流通、储蓄、消费活动和引起价格、 利率、汇率等杠杆性经济变量变动的重要因素,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工具。 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影响力的增强,

30、可以直接推动货币化进程。金融业的发 展程度。当银行成为全社会的信用中介和公共簿记后,其信用创造能力大为增强,可以向社 会提供足量的所需货币,尤其是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使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易更为便利、 快捷和安全,货币流通更为顺畅,有效推动着货币化进程。3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麦金农和萧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货币化程度低下 货币化程度低下,就表示该国尚未摆脱“自然经济” 和“外物交换”的原始落后状态。货币的作用范围小,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金融 变量的功能难以发挥,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差。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金融市场落后经济单位之

31、间的货币资金处于割裂状态,难 以相互融通,小企业和居民被排斥在形式化的金融市场之外;金融工具品种少,数量小, 价格机制失灵,市场管理薄弱,投机过度,市场稳定性很差,无法通过金融市场来多渠道、 多方式、大规模地组织和融通社会资金,并顺利地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导致资本供给不足。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对金融活动做出种种限制对利率和汇率实行严格管制和干 预,导致利率和汇率出现扭曲,失去了反映和调节资金或外汇供求的功能;对一般金融机 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例如对具体业务的硬性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对金融机构实 行国有化,并使国有金融机构保持绝对垄断的地位,其结果便是金融业缺乏竞争和官银作风 盛行,金融

32、机构经营效率很低。4金融深化程度的衡量标准及金融深化的对策 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 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金融深化程度的衡量标准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 平只有市场利率和汇率才是富有弹性的,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供求情况。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存量的品种范围扩大,期限种类增多,利率弹性大。流量更多地来源于国 内各部门的储蓄,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和外债外援的依赖性下降。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 金融体系机构增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打破国有银行 的垄断与特权,金融业的经营效率就更高。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功能金融市场上参与者众多,金融工具丰富,市场容纳量增大,黑市、

33、倒卖或利用官价牟利的不合理现象因失去 生存基础就会销声匿迹。要实现金融深化,政府应该实施以下政策:减少对金融业的干预,放松对金融市场的 管制。取消对存贷款利率的硬性规定,使利率能正确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和稀缺程度。 放弃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为金融体系有效地吸收资金和运用资金创造条件。5. 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金融制度创新国际货币制度的创新固定汇率一一浮动汇 率的国际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趋势。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西非货币联盟、中非 货币联盟等。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1988年7月通过的“巴塞尔协议”,成为国际 银行业监管的一个里程碑。国际证券业委员会、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证券交

34、易所国际公 会等等国际性监管或监管协调机构的创立与履职,一个新型的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已经 开始运转。各国监管当局的联手监管和专门机构的跨国监管构建为新型国际化监管体系。金融业 务创新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引入金融业,使金融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存、贷、取、汇、证券买卖、市场分析、行情预测乃至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均通过 计算机处理。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对原有金融工具特性的重配、在新的金融结构和条件下创造出全新特征的新工具。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金融市场的国际化。24小时全 球性金融交易已经梦想成真;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异军突起。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 信息业务、表外业务、信用卡业务、咨询业务

35、、代理业务、及各种服务性业务等,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创设新型金融机构如电子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跨国银行;以及跨国大型复合金融机构、金融百货公司或金融超级市场等;金融机构的业务逐 渐趋同金融机构在业务和组织创新的基础上逐渐打破了职能分工的界限。实际上的混业 经营迫使分业管制被动放松。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与渗透,模糊了原有的职能分工界 限,各种金融机构的性质趋于同质化。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如新推出了连锁制、控股公司制银行;创新了百货店式、专业店式、金融广场式分支机构。金融机构的 经营管理频繁创新5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业务手段、业务制度、操作程序、管理制度

36、等等 被不断革新;金融机构的内部机构被重新配置;经营管理方法也在推陈出新,如60年代的 负债管理、70年代的资产管理及资产组合管理、80年代的资产负债失衡管理和多元化管理、 90年代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方位满意管理、CI战略、市场营销管理等等。6. 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了金融 机构的运作效率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交易方式或融资技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同时提高需求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大幅度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 产和盈利率。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提高了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组织 与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增加了可供选择

37、的金融商品种类。增强了剔除个别 风险的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与平均成本,使投资收益相对上升,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筹 资者进入市场,提高了交易的活跃程度。增强了金融产业发展能力 开拓新业务和新 市场的能力、资本增长的能力、设备配置或更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能力 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金融作用力大为增强 金融作用力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 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提高了金融资源 的开发利用与再配置效率,社会投融资的满足度和便利度上升。一是投融资成本趋于下 降,有力地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二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多更灵活

38、的投 融资安排,可以从总体上满足不同投资者和筹资者的各种需求,从而使全社会的资金融通更 为顺利;三是各种投融资的限制逐渐被消除,金融创新通后各类投融资者实际上都能进入 市场参与活动,金融业对社会投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大为增强。金融业产值的迅速增长, 直接增加了一国GNP或GDP的总量,加大了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增强了货币作用 效率,创新后用较少的货币就可以实现较多的经济总量,从而意味着货币的作用能量和推动 力增大。产生的新矛盾和挑战货币供求机制、总量和结构变化,对金融运作和宏观调控影响重 大。(金融创新中也具备了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增加了货币供给的主体,货币政策可能失 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39、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传导及其效果,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 一定的不利影响。(金融创新后降低了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靠性)金融风险有增无减, 金融业的稳定性下降。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膨胀的不良倾向。当代金融创新虽然利弊作用皆存,但从总体上看,利远远大于弊,并且其利始终是主要和主流性的。只 要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监管,正确引导,当代金融创新中的负作用应该可以减轻到最低限度。 7金融结构的形成条件及金融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 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金融结构的形成条件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有: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

40、度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越高,交换关系越复杂,货币使用范围越大,金融结构就越发达。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随着商品经济逐步发达的高级阶段,则产生出许多复杂的金融新需 求,金融规模也随之日益扩大,必须通过多种金融机构、多种金融业务、多种金融工具、多 条融资途径才能向社会提供各种所需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和筹资者的需 求,金融结构也因此而日益复杂。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 一国的信用关系发展程度越高, 如信用形式齐备规范、有良好的守信习惯与意愿、信用秩序井然并具有自动维护机制、社会 信用体系健全等,金融结构就越复杂,金融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也越高。经济主体行为的理 性化程度经济主体的理性化程度越高,

41、金融需求就越旺盛,金融业务、金融交易与金融工具 的种类就越多,投融资方式和渠道也越多,金融结构就越发达。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 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本国特有的金融结构。 同样发达的商品经济、货币化程度和信用条件下,不同国家会形成不同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制度因素 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一国的金融结构具有决定 性作用。首先是经济和金融体制安排(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其次是金融监管体制的安排 (分业与混业)。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中,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形成新市场,新金融工具、新交易、新服务层出不穷,直 接导致了金融结构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世界金融业的新格局。技术进步电子货币的出现及其电子支付系统的运作改变了原有的货币结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与交易、完 全由计算机系统组成的 24 小时全球一体化市场的出现与运作、网络银行的诞生和电子商务 的普及,导致了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开放程度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金融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受外部因素的支配和影响,特别是与本国金融关系密 切的发达国家,通过金融机构的进入、金融业务和融资技术的带入、资本流动等形式,将导 致东道国金融结构的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