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健康上册第13课春捂秋冻教案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003167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药与健康上册第13课春捂秋冻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药与健康上册第13课春捂秋冻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药与健康上册第13课春捂秋冻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与健康上册第13课春捂秋冻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与健康上册第13课春捂秋冻教案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药与健康上册第13课春捂秋冻教案设计一、教材说明(一)聚焦问题“春捂秋冻”是长辈们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养生智慧呢?教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聚焦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二)读一读用一个故事,讲述壮壮最近反复感冒,然后去看中医。医生告诉她,是因为秋天昼夜温差大,壮壮衣服穿得太多,运动之后,衣服湿答答的,孩子没有及时更换,风一吹就容易感冒。教材提供了一个典型事例,给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三)想一想为什么要“春捂秋冻”?中医认为在儿童保健方面,“春捂秋冻”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阳气相对旺盛,夏末秋初,身体阳气还在生发状态,何况还有严寒的冬天,可以适当地冻;冬末春初,阳气刚刚生发,且天气乍

2、暖还寒,要适当地捂。春捂秋冻,身体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才不至于感冒。(四)学一学教材讲解了中医学的天人相应理论,将四季的变化和人的生长对应起来。告诉人们,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日常生活穿衣、起居等也要顺应自然,才能少生疾病。(五)做一做制订一份四季穿着方案,这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旨在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人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应顺应自然规律,身体的阴阳、气血才会平衡,少生疾病。本课通过“捂出来的感冒”这个故事,以及“想一想”,引出天人相应的相关理论;通 过“学一学”加深对天人相应理论的理解;通 过“做一做”学以致用,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穿

3、衣要顺应自然。(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平常的起居一般都还由父母照料着,能初步理解穿衣指数要根据气候变化来,但是还没能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去理解这样做的原因。教 材 从“春捂秋冻”这个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由浅入深,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观的。然后通过感冒的预防、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联系起来,也合乎逻辑,学生可以接受。(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通 过 对“捂出来的感冒”的分析,知道人的身体特 征(阳气多少)与气候特征是紧密相关的,只有身体的阴阳与大自然协调,才能少生疾病。(2)通过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四季穿衣计划的制订等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中医学的“天人相应”理念。2 .能力

4、目标能制订简易的四季穿衣方案,并能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说出四季穿衣的理由。3 .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故事和图片、连线、表格以及文字的解读,培 养 对“天人相应”中医理论的兴趣。(2)制订简易的四季穿衣方案,提高对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的认识。(四)重难点重点:了 解“天人相应”是中医学重要的养生理念。难点:理解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原理。(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本剧排练。2.学生准备中医小组成员,排练课本剧一 一 捂出来的感冒。课前了解家里或身边的人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解。(六)教学过程L课本剧导入(1)看课本剧一 一 捂出来的感冒。(2)学生讲述看完课本剧之后收获到了什么新信息或有

5、什么感受。2.看图辨析一一穿衣宝典(1)看图:出示两张PPT,一张是夏末秋初20摄氏度左右,学校里的学生、大街上人们的穿衣一般还都是T恤、单衣等;另一张是冬末春初,气温有时也高达20摄氏度左右,人们穿的还是线衣,甚至羽绒衣等。(2)辨析:差不多的气温,不同的穿衣的原因。(3)小结:夏末初秋,刚刚转凉,身体的阳气还在生发状态,大地表面的气温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阳气相对旺盛,所以穿得少一点也不会冻着。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的阳气刚刚开始生发,自然界的阴气还相对较重,而且人体的阳气要从冬季的封藏状态转变为生发状态,也需要慢慢调整,要适应了外面温暖的天气后,再脱去棉衣,这样才不易感冒。

6、3.看资料辨析一一长高宝典(1)看资料:出示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各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统计资料。(2)讨论: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春夏季长得快,秋冬季长得慢。(3)看书小结:将四季的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人体的一年四季新陈代谢能力相对应起来,然后揭示长高的秘密。4.动手实践(1)四季穿衣订订看。为自己制订一份四季衣着的简要方案,填写在教材第48页上。交流。小结: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衣服、穿着要根据气候时节的变化来调节,要适应自然的规律,身体的阴阳才会平衡,这就是中医学上讲的“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是非常重要的养生理念。5.小结整理同学们,今天通过“捂出来的感冒”这个故事,知道了秋天

7、温差大,要及时增添衣服,才能避免感冒;知道了同样的气温,在不同的季节,穿衣指数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长高指数也是不一样的;还通过实际练习,知道了不同季节的穿衣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多的“不一样”,只为了告诉我们中医养生里面一个重要的理念,那 就 是“天人相应”。我们的穿衣、起居等要根据四季的变化规律,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少生疾病,确保健康。(七)板书设计春捂秋冻季节 气 候 特 征(人体特征)生活春天 乍暖还寒,阳气生发 捂秋天 等待寒冬,阴气渐长 冻三、参考资料(一)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是构筑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临证之指南。“天人相应”的内涵为:“天”指的是人类赖以生

8、存的整个宇宙,即人类生存的时空环境,主要指由于太阳与地球相对运动所形成的四季的气候、昼夜的更替,及地域差别等。所 谓“天人相应”是指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生理调控机制与宇宙的时空变化规律相通应。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由于地球倾斜着绕太阳旋转,使得太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位置在南北半球间来回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循环不断。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以直射的区域接收最多,斜射的区域接收较少,伴随着太阳光在地球上某一区域照射角度的周年变化,气温这一能量的标度随之改变,于是形成了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气候。从春季到夏季,阳气渐生,春季阳气始生而气候温暖,到夏季阳气达到最盛气候炎热,从秋季

9、到冬季,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秋季阴气始生气候开始寒凉,到冬季阴气达到最盛气候寒冷。结合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与太阳辐射能量的关系,可以知道,由阴阳所描述的春季到夏季阳气渐生,(以北半球为例)是指随着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角度向北半球移动,使得这一区域接收太阳辐射的能量逐渐增加,气温逐渐升高,到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阳气最盛,北半球进入夏季。从秋季到冬季,阳气逐渐减少而阴气渐生,是指随着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角度向南半球移动,使得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阴气最盛,北半球进入冬季。因此,春夏阳生阳长指的是太阳直射位置的靠近使地面接收辐射能量增加,反之秋冬阴生阴长指

10、的是能量的减少。昼夜的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面向太阳时是昼,背向太阳时是夜。从地球某一区域来看,太阳的视运动是自东向西的圆周运动,地球上某一区域昼夜温度、明暗也是随着太阳辐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白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从早上斜射到中午直射地面,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直射时最多,从中午开始太阳西斜,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到夜晚,则接收不到太阳的照射。素问金匮真言论对昼夜晨昏的变化描述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天之阳,指白天有太阳照射,属阳;天之阴,指夜晚无太阳照射,属阴。平旦至日中,指的

11、是太阳从早晨地平线上升起到中午直射地面,因此,阳中之阳说的是白天随着太阳高度的升高,太阳的辐射能量逐渐增多的过程;日中至黄昏,太阳从直射地面到落山,因此,阳中之阴说的是白天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接收太阳的辐射能量逐渐减少的过程;合夜至鸡鸣,太阳不再照射地球的这一面,而是随着地球的转动开始照射地球的另一面,此区域离太阳越来越远,因此阴中之阴说的是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辐射远离的过程;相反的鸡鸣至平旦,太阳又开始向这一区域靠近,白昼又将来临,因此阴中之阳说的是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辐射靠近,阳气复苏的过程。由此,我们认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的“之阴”“之阳”指的是太阳辐射变化的趋势。素问

12、 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生、长、收、藏”说的是一年四季阳气的变化规律,而随着阳气变化,产生了五行木、火、土、金、水的依次变化,其实质是阳气在四季(五季)依次变化的不同状态,进而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春天为少阳之气,阳气初生而若隐若现,木曰曲直的特点正是概括了春天温暖的气候及阳气初生有向上之势又隐秘不显的状态;随着阳气渐长,达到阳气最盛之时为夏季,夏季为太阳之气,火曰炎上说明了夏季炎热的气候及阳气旺盛上扬的状态;阳气达到最盛之后便开始回归潜藏,土爰稼木啬说明了土能受纳万物,阳气在此时也有开始收藏的趋 势,是由阳向阴的转折点,所以也称

13、为至阴之气一一一阴的开始;随着阳气渐收,到了秋季为少阴之气,金曰从革,以金之质重沉降,言阳气之向下减少潜藏的变化;到了冬季,阳气闭藏最深,阴气最重。水曰润下,说明冬寒的气候及冬季万物潜藏的特点。“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以水火说明阳气最盛时与阳气潜藏最深的两个极端状态最为恰当。(二)四季穿衣建议衣着必须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按照一年四季的气候和一日四时的天气改变,寒则添衣,热则减衣,勤换衣服,是重要的养生方法。春季衣着总体要求:宁捂莫冻,不宜顿减。中小学生春季着装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保护人体生发之阳气。提倡“上薄下厚”,即上身衣服可以略减,防阳气升发太过;下身裤袜穿得暖和些有

14、利于春阳之气升发。体弱之人更应注意背部保暖。平时穿衣时,建议随身带一件厚薄适中的外套,早晚气温低的时候穿,以便保暖。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要清爽透气,穿着舒适。中小学生的夏季服装以棉织品、人造丝、真丝、亚麻为好,若能穿全棉衣服则更为合适。衣服要相对宽松些,尤其领、袖、裤腿等开口处要做得敞开些。夏天要少穿紧身或贴身的裤子,如牛仔裤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夏季不宜穿着,宜多穿裙或松身裤;同时还要避免穿紧身尼龙内裤,应选择棉质内裤。过紧的内裤会令下身潮湿,易于微生物繁殖,导致皮肤炎症。女生患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男生不仅会患阴部皮肤炎症,还可能因阴囊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发育。秋季不宜急着

15、过多添衣,应按照民谚“春捂秋冻不生病”所言,通 过“秋冻”来健体。俗 语 说“白露身不露”,提醒人们到了白露时开始加衣,到了深秋时节的霜降,气温明显下降,就要穿上比较保暖的秋装了。不 过“秋冻”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若素体较弱,或是气温骤降,就不要再“秋冻”了,一定要多加衣服。总的来讲,应多预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衣着。冬季着装要“祛寒就暖”,应以温暖、舒适、利于气血通畅为原则。当然也要注意不可暴暖,要注意不能穿太厚。冬天衣着,要保暖宽松,轻便柔软。最外层衣服应有防风性,可选尼绒、毛皮或皮革质地的服装。羽绒服内可形成相对不流动的空气层,保暖性很好,是冬季的首选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棉织品为好,以利保温、干燥。冬季还要特别注意颈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可以戴围巾、穿高领服装、棉背心、棉袜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