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上传人:h****1 文档编号:20988576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65.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23年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23年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2023年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苯的教学设计 苯教学设计 襄州区二中 梁景刚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比较苯与乙烯、乙炔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以苯的分子式的确定入手,展开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对比学习苯与乙烯、乙炔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及苯的同系物来自煤干馏的产物以及在各个方面的用途,提高学生“变废为宝”环保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重点:苯的结构以及主要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难点:苯的结构。 七、教学过程:

2、学生阅读煤的综合利用,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化学史介绍 (1)19世纪30年代,欧洲经历空前的技术革命,煤炭工业的蒸蒸日上。 (2)煤焦油造成严重污染,要想变废为宝,必须对煤焦油进行分离提纯。 (3)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板书 苯 教师:我们先来确定苯的分子组成。 分子式的确定: 已知苯是一种液态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8,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试确定苯的分子式。 学生:计算确定分子式。 教师:联系乙烯、乙炔的结构请猜测苯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试写出几种苯的结构。 学生:讨论、练习、书写 板书 一、苯分子的结构 1.分子式:C6H6 思考根据分子式C6H6 ,苯是

3、一种饱和烃还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可能的一种链烃的结构简式。 学生活动 写出可能的几种链烃的结构简式。 A CHCCH2CH2CCH B CH3CCCC-CH3 C CH2=CH-CH=CH-CCH D HCC-CH2-CC-CH3 幻灯片展示苯可能的环状结构 板书 二、苯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样品 板书1.物理性质 (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实验1苯溶于水实验 板书(2)比水轻、不溶于水。 (3)沸点是80.1,熔点是5.5 教师:结构决定性质,苯是不是真的像同学写出的这种具有三键和双键的结构呢?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 问题思考苯是否具有烯烃 炔烃类似的化学性质?可设计怎样

4、的实验来证明? 能否使溴水褪色? 能否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实验2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实验 实验结论: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教师:所以不存在双键或者三键 解释 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凯库勒介绍】 凯库勒(18291896)是德国化学家,经典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847年,考入吉森大学建筑系,由于听了一代宗师李比希的化学讲座,被李比希的魅力所征服,结果成为化学家,他擅长从建筑学的观点研究化学问题,被人称为“化学建筑师”。 苯的分子式远未达到饱和,但它却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褪色,哪么该物质有什

5、么结构呢?这在当时的化学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激烈的争论。当时的凯库勒根据碳原子四价的理论和碳链学说,长时间苦苦思索,碳链的结构在脑海中跳动,纸上画出了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连成弯曲的蛇型、猴型、宝石型的几十种苯分子的结构图式,到底是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累极了,他半躺在安乐椅上,壁炉的温暖使他很快睡着了,他在睡梦中好像看到了6个碳原子连成了一条弯曲的蛇,每个碳原子上还带着一个氢原子的怪蛇,在慢慢蠕动,在爬,在摇头摆尾的跳摆舞,越跳越快,突然,不知为什么,怪蛇被激怒了,它竟然狠狠一口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不动了,形成了一个环,一个蛇形的环,一个猴形的环。凯库勒睁眼一看,原来是一个梦,

6、然而他把梦中的环迅速的记在了纸上苯分子的环状结构。 凯库勒在186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两个假说: 的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 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现代物理和化学技术证实苯有这样的结构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均在同一个平面上。 各个键角都是120 平均化的碳碳间键长:140 pm 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C 键长:154 pm 键长:133 pm 板书.结构式 板书 .结构简式 讲解 苯分子的结构特点:(1)苯分子是平面六边形的稳定结构;(2)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3)苯分子中六个碳

7、原子等效,六个氢原子等效。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苯具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去分析苯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三、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可燃性,但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硝酸取代: 液溴取代: 3、加成反应: 板书设计: 苯 一、苯分子的结构 .分子式:C6H6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二、苯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比水轻、不溶于水。 (3)沸点是80.1,熔点是5.5 板书 三、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可燃性,但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硝酸取代: 液溴取代: 3、加成反应:

8、巩固练习 1、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也增大的是( )。 A 烷烃同系物 B 烯烃同系物 C 炔烃同系物 D 苯的同系物 2、苯的二氯取代物有三种,那么苯的四氯取代物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3、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 )。 A 苯 B 溴苯 C 四氯化碳 D 乙醇 4、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乙烯 乙炔 B 苯 己烷 C 苯 甲苯 D 己烷 丁烷 5、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可能得到的一元取代物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课后作业:教材书本72页课后习题

9、推荐第2篇:苯的教学设计 苯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苯的物理性质,知道苯的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和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掌握苯的取代和加成反应。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事实、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 3、通过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养成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化学热情,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苯之前,已学习了甲烷,不饱烃中乙烯。知道烷烃的特征反应是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官能团碳碳双健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这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

10、重点与难点 1、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有关实验及反应类型的问题 3、用苯分子结构推导有关性质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苯的发现史 阅读材料: 1803年1811803年1819年G.T.Accum制出了许多产品,其中一些样品用现代的分析方法检测出有少量的苯。 1825年,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从鱼油等类似物质的热裂解产品中分离出了较高纯度的苯,称之为“氢的重碳化物”(Bicarburet of hydrogen)。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用化学方法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该液体物质,并命名为苯。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引入新课课题

1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探究苯的物理性质 1、展示苯样品和生活中常见的快干漆 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也可以适当的问一问气味,极少的苯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探讨归纳苯的物理性质。 2、苯和红墨水混合 将苯溶液和滴入红墨水的水混合,发现滴有红墨水的水分层在下层,由此我们推断苯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小。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东西和课本知识联系到一起,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动力。简单直观的小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苯的感性认识,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也能让学生很容易的得到推论,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笨的分子

12、结构的探究 1、苯的分子式 情景引入: 法国化学家热拉尔测定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78g苯充分燃烧后,产生54g水和264g二氧化碳。我们如何确定苯的分子式呢? 【设计意图】通过以前学习的甲烷分子式的确定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2、探究实验设计探究苯的结构 (1) 组织学生写出苯各种可能的结构 (2)苯与溴水观察现象 (3)苯中加入高锰酸钾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并为学生探索苯的结构做个铺垫。 溶液分层,分层是因为酸性高锰酸钾不溶于苯上面是无色的苯溶液,下面是紫色的高锰酸钾,

1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密度比苯的密度大。高锰酸钾不褪色。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写出苯可能的结构,学生通过以前学习的甲烷,乙烯的结构,猜想苯的结构,然后引出前面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说明苯分子不存在双键或者三键 (4)教师介绍凯库勒式 凯库勒的苯分子结构学说 那是他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时,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起了瞌睡,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醒过来,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又忙了一夜。对此,凯库勒说:“我们应该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1)苯分

14、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其中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3)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的教育,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应该指出的是,凯库勒梦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凯库勒严谨的科学态度。 【组织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发球棍小道具,让学生自己拼接苯的正确分子结构,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苯的结构。 (三)苯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1演示苯的燃烧 苯在坩埚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且产生大量黑烟,写出燃烧方程式 2、用多体动画模拟溴代反应和硝化反应 学生应该注意:(1)实验用的是液溴,而不是溴水 (2)

15、溴苯是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 3硝化反应 【设计意图】用多体动画模拟溴代反应和硝化反应,能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苯结构以及键位断裂和重组,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也能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深刻地握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在于探索苯的结构与性质。 首先,根据苯的化学组成,让学生推断苯的结构,再根据猜想,和实验探究,由苯加入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不能使它们褪色的事实,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苯的结构。 然后,用多媒体动画模拟苯的溴代反应和硝化反应,降低学生认识的难度。引导学生探究苯的化学性质。认识甲烷、苯发生取代反应的不同。归纳总结苯的化学性质苯易燃、易取代难加成。 通过苯的学习,培养

16、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交流的合作精神。 通过利用现代媒体应用技术提供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师范生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推荐第3篇:苯的结构教学设计 苯的结构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 杨洋 【设计思想】 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入手,激发学生对苯的结构及性质的探究欲望;从分子式猜想苯分子可能的结构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加以验证;从苯分子独特的结构理解苯的独特性质;从苯的独特性质联想甲烷、乙烯、苯之间结构与性质的差异。“用教材教”,循着学生探究思维的轨迹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使学生想学、会学、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教,教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

17、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苯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分析】 选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必须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深入学习的欲望。教材特别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

18、识出发,从实验开始,组织教学内容,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理解苯分子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事实、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体会“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得)”的含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一】苯的分子式? 【问题】法拉第发现苯以后,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苯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C2H2)气体密度的3倍,请确定苯的分子式。 【

19、生】C6H6 【师】根据苯的分子式,你能写出苯的结构可能有哪些吗? 【探究二】苯分子的结构? 1.【生】猜想可能的结构并板书。可能的结构有(部分): (1)C CCCCC (2)CCC2C2CC (3)CCCC C2 C3 (4) C3 C C C C C3 (5) C2 CC CCC 【师】动画演示苯与液溴,酸性高锰酸钾的混合 【生】说出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2.用苯的邻位二取代物验证 【师】学生书写邻二甲苯可能有的结构 【生】邻二甲苯的结构只有一种。 3、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师】等物质的量的环己烯、环己二烯和苯在加氢时放出的热量不成正比 (g)+H2(g)(g)H=-119.6kJmol -

20、1 (g)2H2(g)(g)H=-237.1kJmol -1 (g)3H2(g)(g)H=-208.4kJmol -1 【生】得出结论:苯能量低 4、从键长的角度分析 【师】碳碳单键键长:1.5410-10m 碳碳双键键长:1.3410-10m 苯分子中碳碳键长都相等,为1.4010-10m 【生】结论: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推荐第4篇:苯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苯。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陈述。 【课标和教材分析】 关于此课题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苯

21、的分子结构,了解苯的来源和物理性质,了解苯的可燃性、稳定性、取代反应等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芳香烃中最简单,最重要,最基本的物质所以它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学习简单有机物烷烃、烯烃的延伸,为以后选修教材中苯系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苯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关系的探究学习,认识到结

22、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善于合作,用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上述教学目标中,苯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化学性质关系的探究学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由于此阶段的学生刚刚学习化学键的知识,对化学键的种类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就学情而言,本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物质的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对有机分子中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性质比较熟悉,但还没有学习炔烃,即碳碳叁键的学习。此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分

23、析和综合的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简单实验并操作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教法和学法分析】 因此,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及对学情的分析,在学习苯结构时我采用直观式教学,在苯结构确定和性质学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采用学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通过复习烷烃和烯烃性质,熟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在课的开始前,我将向学生提出一个谜语,“有人说它笨,其实不是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打一字,这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候我再向学生讲述苯的发现的简介,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苯。 接下来我将学生

24、分成两人一组,根据实验台上给定的仪器和试剂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实验。1.观察苯的色、态,并小心闻味。此时我会提醒学生闻化学试剂的正确方法应是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少量的分子飘进鼻孔招气入鼻 2.将2mL液态苯放入试管,然后将试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冷却。 3.试管中盛2mL苯,然后加入4mL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及苯层位置。 4.试管中盛4mL苯,加入少量碘晶体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我将在教室内巡视,引导学生正确安全的实验,指正学生错误的操作。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对苯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了解了苯的物理性质,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引导

25、学生学会了归纳整理。 接下来,我将在PPT上展示一道题,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热拉尔等人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们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1)试确定苯的实验式 (2)苯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C2H2)气体密度的3倍,试确定苯的分子式。 通过这道题,既检查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组成的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自然的引出了后面对苯的结构的学习。 当学生通过计算得到苯的分子式之后我将引导学生思考,苯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分子式C6H6,碳氢比值如此之大,使化学家们感到惊讶,那么根据饱和烃的通式,与相同碳原子的烷烃(C6H12)比较,你认为它

26、属于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请学生对苯可能的结构简式做出猜想。 接着我将展示历史上科学家们曾经预测的苯分子的结构及学生写出的结构,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再向学生讲述科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并且碳碳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构的过程,这段富有神奇色彩的历史小故事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向学生传达了到达知识高峰的人,往往是以渴求知识为动力,用毕生精力进行探索的人,而不是那些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人的科学价值观。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究竟苯是不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呢?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做出以下猜想。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

27、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推测苯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 (发生加成反应)。接下来我将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 (1)2mL苯中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2)2mL苯中加入1mL溴水,观察现象。 在探究实验结束以后,将请学生思考交流,1865年距今约有多少年?同学们站在化学家的肩膀上应该看得更远。对照刚才的实验现象,关于苯的分子结构与现有实验事实是否完全吻合? 根据刚刚的探究实验,学生不难发现,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这说明苯分子结构中应该没有碳碳双键,同时说明凯库勒式有局限性。这时候在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下,我再向学生们

28、展示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结构特点 a、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6个碳原子和6个H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上。键角为120 b、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应用: 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结构式常用 表示。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是不太确切的,但为了纪念凯库勒, 仍会沿用。 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苯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体会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得出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这一结论之后,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苯中的碳碳键决定了苯有什么化学性质呢?与双键和单键有什

29、么不同?将话题自然地过渡到苯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不难得出以下猜测,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接着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反应中苯分子的化学键可以断开的方式有几种可能?学生们分析讨论后得出三种可能。 1、苯分子中碳氢键断开 2、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断开,成链状结构 3、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完全断开,六碳环仍存在 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下,我将向学生演示动画-苯与液溴的反应,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若溴苯中混有少量的溴,往往呈褐色。如何除杂?接着再向学生演示动画-硝化反应,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若硝基苯中混有少量硫酸或硝酸,如何除杂?随后,我再演示动画苯的加成反应-苯跟氢气

30、在镍的存在下加热。最后我再演示实验,用粉笔蘸取少量苯,在空气中燃烧。这些实验通过动画模拟化学反应时苯分子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苯分子的认识,理解反应类型与化学键的关系,突出结构决定性质,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同时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苯的结构和性质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巩固新知识的学习,我将设置一系列的课堂练习。这些既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加深对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的结尾,我主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苯的结构决定苯的性质这两个方面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科学方法与思维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研究的

31、重要意义,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教学特色】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享受了学习的成功感。 推荐第5篇:苯说课稿(定稿) 苯说课稿 1109402023 顾轶男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煤的综合利用,苯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本课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简单烷烃、烯烃的延伸,也是选修教材中苯系物学习的基础,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甲烷和乙烯基本掌握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在结构性质上的差异和各自的反应特征,并运用各自的特征反

32、应鉴别两种物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煤的综合利用 理解苯分子结构特点,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阅读、合作、交流等能力 引导学生以科学假说的方法研究苯分子的结构,了解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以科学事实为依据,逐步养成严谨求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苯的特殊结构 教法分析: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对涉及结构的解释为了直观性教学而采用动画模拟的手段。 学法分析: 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分析、初

33、步推断、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等环节对苯的性质、结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煤燃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借此抛出如何从煤中提取、分离化学原料以提高煤的利用率。让学生阅读65页煤的综合利用来填写PPT上关于煤的干馏、气化、液化三种手段的原理、所得产品的表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提取、加工、总结信息的能力。 苯的物理性质 由从煤干馏得煤焦油而分离得到苯,将苯引入课堂,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苯,我向学生展示一瓶纯净的苯,引导学生观察苯的色、态、气味,并在苯中加入适量水来让学生了解苯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密度情况,最后通过PPT上补充的一些苯的物理性质让学生

34、初步对苯的物性有全面地了解。 苯的结构探究 给出苯中碳的质量分数以及苯蒸气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乙炔气体密度三倍让学生确定苯的分子式。接着分析苯的不饱和度,引导学生讨论猜测苯的结构。学生会得出结构中可能会有双键、三键,多数会写出链状结构。随后追问学生若结构中有双键、三键则用什么实验可验证,指导学生以实验为依据验证假说。在学生提供方案后,我分别把溴水、酸性高锰酸钾与苯混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并得出结论:假设不成立。这一环节自我发现,引起冲突,激发进一步研究兴趣,此时我引出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的化学史,从这段传奇色彩的化学史实中学生不仅知道凯库勒式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中的灵感美以及理

35、论都是有待发展的。我让学生回顾刚刚的实验现象,发现凯库勒式中的双键与我们的实验冲突,在学生感到困惑的同时,我播放多媒体视频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苯的结构,并告诉学生苯中碳碳键键长以及单键、双键键长,更有利地说明它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一种特殊的键,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苯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碳原子间的化学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的特殊共价键,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让学生猜想它可以发生哪些类型的反应,接着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从微观角度了解苯与硝基取代反应的机理,随后让学生类推苯与液溴反应的产物记反应方程式,讲解中注意强调反应细节,比如液溴而非溴水,催化剂是什么,硝基取代的水浴等,这让学生对反应印象更加深刻。在苯的加成中

36、,我让学生阅读PPT上的材料提取信息可知苯与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也可反应,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这种加成不容易。苯的可燃性采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浓烟并思考原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总结苯的结构特殊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的特殊。 推荐第6篇:苯甲醛简介 苯甲醛俗称苦杏仁油,是工业最重要的芳香醛,其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苯甲醇、苯胺、苯甲酮和杀虫剂等产品,也是苯甲醛系香料最基本的原料,是合成某些医药产品、塑料添加剂的最基本原料。由于苯甲醛具有独特的甜味、芳香味和杏仁气味,因出也是合成香精香料的一种重要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桂酸、月桂醛和品绿等。 全球苯甲醛的消费情况为欧洲占52%,美洲占22%,亚洲及世界其

37、他地区占26%。消费结构为医药30%,香精香料占30%,农用化学品占25%,其他占15%。美国苯甲醛的主要生产厂家为BFGoodrich Kalama公司,该公司甲苯氧化生产苯甲酸装置联产苯甲醛,苯甲醛生产能力为8000吨/年,据称拟再扩产7000吨/年的生产能力。荷兰DSM是全球苯甲醛最大的生产商,其苯甲醛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该公司产品主要用于香料、医药、染料及合成其他产品等各个领域。比利时Teenderlo公司有一套7000吨/年的装置,该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和化妆品工业,部分用于食品工业。 2023年美国苯甲醛产量为7000吨,进口900吨,出口5000吨,净出口4000吨左右。进口平

38、均价格为1570美元/吨,出口平均价格为1050美元/吨。美国的苯甲醛主要消费于香水、香料化学、染料和医药工业。2023年欧洲苯甲醛进口量为1600吨,出口量为900吨,净进口700吨。进口平均价格为1200欧元/吨,出口平均价格为1000欧元/吨。 目前我国苯甲醛生产企业有浙江、武汉、天津市等地的10多家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为18000吨。 由巴陵有限公司设计院承担设计的、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苯甲醛装置,在石家庄化纤公司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苯甲醛纯度99.8以上的优质产品。该设计在天津大学工艺包基础上进行。装置设计充分依托了原有的甲苯氧化装置,装置投资仅1000万元,生产能力达6000吨/

39、年,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一年可为该公司创效3000万元以上。由于我国大部分苯甲醛是由二氯化卞工艺生产而来,含有氯化物,因此限制了苯甲醛在许多领域的应用。石家庄化纤公司苯甲醛装置依托原有的甲苯氧化装置,以甲苯为原料直接氧化生产的苯甲醛和苯甲酸混合物中,分馏提取出优质苯甲醛。同时,因为苯甲醛是生产装置中的一个副产品,所以成本仅相当于其他生产企业产品成本的一半。 推荐第7篇:6828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苯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本节教材背景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是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二节,讲授需两个课时。在此之前,学习了烷烃、烯烃(分属饱和烃

40、和不饱和烃)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适合对苯的学习。本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基本掌握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间的相互联系,熟悉了加成和取代两种典型的有机反应。同时学生已较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即结构决定性质。大多数的学生具备通过阅读课本的实验说明,独立完成实验以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因此,掌握本节化学知识并不困难。但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尤其缺乏大胆质疑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苯的分子结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研究和掌握苯的组成、结构、性质。 3、结合化学史

41、,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独特性。 五、教学策略 1、总的策略 本课时教学内容非常适合探究活动的实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腾出适当的课堂教学时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活动,包括回忆、观察、动手、假设、想象、推理、论证、交流、表达、归纳,最后达到接受、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方法。 2、具体策略 先扫清外围知识,再解决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的实验,回忆、归纳苯的物理性质,在此设置问题:你对苯有什么印象?举出你掌握的一些苯的性质。并进行讨论和提问(也是作为本节的引入)。 根据有机化

42、学中碳是四价的原则,学生动手组装苯分子的球棍模型(凯库勒式)和燃烧苯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苯的组成、含碳量大小(与炔烃比较)和可能结构。 解决核心问题的策略 本节核心教学问题是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结构,采用假设论证,渗透科学思想。教学按下列流程展开: 假设苯的结构模型,即根据分子组成,假设苯分子存在着碳碳单键双键交替排列的环状结构,根据假设组装球棍模型。 验证理论模型。 a实验验证。分别完成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与溴水混合的实验,培养观察、动手能力。 b数据验证。指导学生阅书,找出实测数据与理论模型的差别。 根据实验事实和理论数据推翻假设,讨论和接受新的理论结构模型(即两个不同于和一个独特)。

43、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大胆质疑,大胆提出问题的创新精神。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设想在此环节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议论。 根据已学的烷、烯烃性质和新的苯结构模型推测苯应有的化学性质。 以上实际是1865年凯库勒提出苯的初始理论模型到1931年现代苯的理论模型确立的一个简易的重复,同时可对学生进行一次科学研究方法和化学史的教育。 六、教学过程 【引入】对苯有什么印象?举出你掌握的一些苯的性质。(无色液体,芳香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做萃取剂等。) 【板书】苯分子的组成结构 【讲】苯分子结构(凯库勒模型) 【学生组装模型】学生用球棍模型组装出苯分子。 【讨论提问】模型所示的苯分子的碳碳键

44、是否合理。 【小组讨论】(约10分钟,教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 【小组代表发言】可能有下列两种主要意见: 合理:因为符合碳是四价的原则。 不合理:因为苯分子中若真是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必然键长不同,这与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不符(这个原因学生可能不易发现,适用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和鼓励)。 【提问】先假设有双键,能否通过实验验证呢?通过什么实验可以验证呢? 【探究实验】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苯与溴水反应 【讨论】结合乙烯的知识,推翻假设。 【阅读】阅读课本得出结论:碳碳键是独特的键。 【投影】苯环共价键形成的图示。 【结论】苯分子的碳碳键键长相等且键长介于单键和双键

45、之间。 【教师归纳】从化学性质上看。既能象烷烃哪样发生取代反应,也能象烯烃哪样发生加成反应,不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小结并预制问题】苯可发生哪些取代反应,与烷烃的取代反应比较难易程度如何,苯的加成反应与乙烯的加成反应比较难易程度又如何? 【模拟实验】(1)苯的取代 (2)苯的加成 【小结】苯易取代难加成。 推荐第8篇:高一必修2化学苯教学反思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学反思 牟伦芬 五月份学校组织了教师岗位大练兵高效课堂展示赛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代表化学组参赛,根据教学进度,我的参赛课题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回想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以及教学实施过程,有精彩之处,也

46、有不足之处。下面进行总结。 一、猜谜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猜测是化学理论的“胚胎”,猜测是学生感知事物后作出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选了一则“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雄。(打一字)”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操作 培养探索能力 在了解苯的物理性质时,我安排了学生从观察、实验、查阅三方面去全方位认识、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对于苯的结构,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不要求对结构进行推导,九直接从课本得出苯的结构凯库勒式。结合之前学习的甲烷、乙烯的化学性质,去猜测凯库勒式

47、苯可能有哪些性质,并加以验证。这样使学生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确实明白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原则。而且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实验结果中引起学生的思维矛盾,否定学生原来的所有假设,从而得出苯的真正结构。 本课教学的优点我自己认为在于能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机化学的思想将结构和性质联系在一起,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探究,而不直接给出结论。整节课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体现

48、了新课程理念。 在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一、未能做到立足课内,联系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在本节课中我只注重了笨的知识教授,没有能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 二、评价激励不够。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展示,我的评价比较随意,激励性不够,自然学生的情绪也不会高涨。可见,教师的评价激励调控着学生的情绪。 三、课堂结尾不够完美。在课堂小结中我设计了“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开始的意图是想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方面进行小结。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没有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从化学方法、化学思想上进行小结。到后面下课

49、铃响了,自己就有点慌,自己做了个简单评价就结束了。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得再好,若缺乏机智,想上好一堂课,难!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积极地学习并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以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反思到这里,最大的感触就是:精彩与不足是每一堂课必经的两道风景,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冷静审视每一堂课,化不足为精彩,变精彩为精妙,我们的课堂不就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吗? 推荐第9篇:苯板与挤塑板 苯 板 苯板的定义 苯板,学名叫做(双面)钢丝网架聚苯板,既是建筑材料也是装饰材料,一般用于隔墙。其中间为泡沫板,两面是带刺钢丝栅格。大都用于家具,电器内包装,垫块,为了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损坏成品建筑内外

50、起保温作用。 编辑本段苯板相关知识简介 1、EPS板(又称苯板)是可发性聚苯乙烯板的简称。是由原料经过预发、熟化、成型、烘干和切割等制成。它既可制成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泡沫制品,又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厚度的泡沫板材。广泛用于建筑、保温、包装、冷冻、日用品,工业铸造等领域。也可用于展示会场、商品橱、广告招牌及玩具之制造。目前为适应国家建筑节能要求主要应用于墙体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地暖。 2、EPS板保温体系是由特种聚合胶泥、EPS板,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称和饰面材料组成。集保温、防水、防火,装饰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建筑构造体系。该技术将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不占用室内空间,保温效果明显,便于设

51、计建筑外形。 3、EPS泡沫是一种热塑性材料,每立方米体积内含有300-600万个独立密闭气泡,内含空气的体积为98%以上,由于空气的热传导性很小,且又被封闭于泡沫塑料中而不能对流,所以EPS是一种隔热保温性能非常优良的材料。 编辑本段苯板的使用 轻钢石膏结构安装完后,直接批灰;苯板的安装后需要多一层水泥批烫,然后再批灰。 轻钢石膏结构的表面是石膏板,接缝处处理不当会开裂;苯板外采用水泥,一般较难开裂。 轻钢石膏结构施工快速,即装即用;苯板需要一定的工序和时间。 轻钢石膏的中间是隔音棉;苯板的中间是泡沫。两者都属于轻型材料,前者如果装有隔音棉的话效果好于后者,如前者中间没有隔音棉则次于后者。

52、编辑本段有关苯板的其他学问 普通苯板与挤塑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性能比较: (1)系统粘结性能: 普通苯板: 1、通常苯板外墙外保温采用的是双组份胶在现场搅拌混合而成,这样人为因素对胶的质量影响大大增加,影响外墙外保温安全性; 2、苯板所用胶有些质量在刚开始上墙使用时确实不错,但不管什么胶都是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共性是容易老化,其粘结性能随时间变化下降很快,对于房产商自己从事物业管理的尤其需要考虑这一点; 3、另外即使胶本身性能比较优越,但苯板本身抗拉性能很差,外墙外保温外墙主要承受的是由于负风压带来的抗拉应力,由于普通苯板本身抗拉强度差而带来外墙外保温体系剥落的工程实例在北京及华北地区很多。

53、挤塑板: 1、粘结砂浆采用单组份干混砂浆,在现场只用加水搅拌即可,避免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欧文斯科宁外墙外保温体系采用的是粘贴+钉复合保温体系,其机械固定钉就是为了避免由于粘结层的老化而带来粘结力的降低; 3、挤塑板其抗拉强度是普通苯板的上千倍; (2)抗冲击性:普通苯板由于基材过软,有时用手指头一揿,即出现 洞眼 ,挤塑板由于其强度高,所以其抗冲击性强。、 (3)吸水性:由于普通苯板孔隙率大,其吸水率也高,达到46% 欧文斯科宁挤塑板吸水率小于1% (4)阻燃性能 :普通苯板由于不加阻燃剂或少加,其阻燃性能很差,通常一户居民的失火带来整个房屋被大火包围,殃及池鱼 欧文斯科宁挤塑板

54、采用美国进口阻燃剂,其氧指数达到30%以上,远远超过国家标准 (5)保温性能:普通苯板保温性能差,为目前外墙系统中保温性能最好的。 (6)耐久性:由于吸水率高,其保温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保温性能随时间变化很小。 苯板的划分 苯板是做不到A级的。 这和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 B1,B2具体要求是根据难燃,可燃来划分的。 具体要求参见GB149-2023,导热系数,表观密度,抗拉强度,尺寸稳定性,氧指数等 氧指数由山东省纺科院研发,主要用途用于测定各种形式的纺织品(包括机织、针织、纤维、涂层织物、无纺织物等)、塑料、橡胶、沥青、纸张、木材等的氧指数性能测定。 编辑本段相关的一点比较资料 保温效果

55、:聚氨酯泡沫最好,挤塑板次之,苯板最差; 耐冷热性能:聚氨酯泡沫最好,挤塑板次之,苯板最差; 吸水率(性):挤塑板最低,聚氨酯次之,苯板最易吸水; 使用寿命:聚氨酯泡沫最长,挤塑板次之,苯板最差; 价格:聚氨酯泡沫最高,挤塑板次之,苯板最低; 聚氨酯现场发泡(喷涂)可直接现场喷涂成型(液体膨胀),成型、运输方便;其他两种板材需要运输、粘贴,较为麻烦且会存在一定的破损,有拼接缝存在。 挤塑板表面光滑,任意粘接。 挤塑板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分为膨胀性EPS和连续性挤出型XPS两种,与EPS板材相比,XPS板是第三代硬质发泡保温材料,从工艺上它克服EPS板繁杂的生产工艺,具有EPS板无法替代的优越性能

56、。它是由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它添加剂经挤压过程制造出的拥有连续均匀表层及闭孔式蜂窝结构的板材,这些蜂窝结构的厚板,完全不会出现空隙,这种闭孔式结构的保温材料可具有不同的压力(150-500Kpa)同时拥有同等低值的导热系数(仅为0.028W/M.K)和经久不衰的优良保温和抗压性能,抗压强度可达220-500Kpa。 产品简介 挤塑板 XPS 保温板就是挤塑式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它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它的学名为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称XPS),XPS具有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这种结构让XPS板有极低

57、的吸水性(几乎不吸水)、低热导系数、高抗压性、抗老化性(正常使用几乎无老化分解现象)。 其机械性能是EPS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连续性挤出所致的紧密的闭孔结构。它的密度、吸水率、导热系数及蒸汽渗透率均低于其他类型的板材,是目前市场公认的最佳保温材料。 性能特点 1、优良的保温隔热性 具有高热阻、低线性、膨胀比低的特点,其结构的闭孔率达到了99%以上,形成真空层,避免空气流动散热,确保其保温性能的持久和稳定,相对于发泡聚氨酯80%的闭孔率,领先优势不言而喻。实践证明20mm厚的XPS挤塑保温板,其保温效果相当于50mm厚发泡聚苯乙烯,120mm厚水泥珍珠岩。因此本材料是目前建筑保温的最佳之选。

58、2、卓越的高强度抗压性 由于XPS板的特殊结构,其抗压强度极高、抗冲击性极强,根据XPS的不同型号及厚度其抗压强度达到150500Kpa以上,能承受各系统地面荷载,广泛应用于地热工程、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广场地面、大型冷库及车内装饰保温等领域。 挤塑板 3、优质的憎水、防潮性 吸水率是衡量保温材料的一个重要参数。保温材料吸水后保温性能随之下降,在低温情况下,吸入的水极易结冰,破坏了保温材料的结构,从而使板材的抗压及保温性能下降。由于聚苯乙烯分子结构本身不吸水,板材分子结构稳定,无间隙,解决了其它材料漏水、渗透、结霜、冷凝等问题。 4、质地轻、使用方便 XPS板的完全闭孔式发泡化学结构与其蜂窝状物理结构,使其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性,便于切割、运输,且不易破损、安装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