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油田储气库方案设计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0985883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春油田储气库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春油田储气库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春油田储气库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长春油田储气库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油田储气库方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春油田储气库方案设计作者:何海龙 来源:石油知识 2018年第5期何海龙(吉林油田公司勘探部 吉林松原 138000)摘 要:本文概述了长春油田的地质情况和东北气候季节特点,提出了改建地下储气库的三 种优选方案。通过对比,最终推荐方案二为优化方案,并对注采方式和井位设计提出了自己的 意见。关键词:储气库;注采方式;井位部署1 设计原则(1)追求较高的工作气量,兼顾日调峰气量,气库运行适应市场运行规律;(2)优化井型、少井高产,在高渗带、厚砂体、连通程度高的部位优先布井;(3)力求实现库容动用最大化,全面部署井网,不均匀部井;(4)维护气库长久运行的安全性,井位部署远离断层、气液界面和易泄漏部

2、位;(5)优化运行,努力实现少周期达标;(6)尽量利用现有老井进行监测,减少新钻井数,以降低投资。2 气库运行方式截止到2012年12月,长春油田天然气地质储量采出程度57.82,原油地质储量采出程 度30.69% ;星6断块地层压力为3.2MPa,地层压降程度高达84.8%,地层亏空严重,地层能 量低,不能满足管线外输压力,若要改建为地下储气库必须先注气后采气,才能达到调峰用气 的建库目的。3 气库运行周期根据东北气候季节特点,注采期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采气期以冬季为主,注气以夏季为主, 每周期的采气期末和注气期末考虑平衡期,设计采气期150天,注气期190天,平衡期25天。注气期气库正常运行

3、周期:4月25日10月31日,共190天。采气期气库正常运行周期:11月15日4月14日,共150天。 平衡期气库正常运行周期:11月1日11月14日,共15天; 4月15日4月24日,共 10天。4 方案设计及优选4.1方案设计根据气库方案设计原则及总体方案指标要求,在气库相同运行环境下,以实现工作气量 4.41X10 8 m 3为约束条件,依据气库调峰强度设计了三套方案,其调峰峰谷比分别为1.2: 1、1.5:1、2.0: 1,方案设计调峰高峰期为每年采气期的1月10日到2月20日,共计42天, 其余时间为相对低产稳产期,共计108天。方案一:设计气库调峰峰谷比为1.2:1。从计算结果看(

4、图1),本方案在低产稳产期平均日采气271X10 4 m 3,高峰期平均日 采气340X10 4 m 3,最高日调峰气量可达到380X10 4 m 3,若达到设计的工作气量 4.41X10 8 m需部署注采井11 口。方案二:设计气库调峰峰谷比为1.5:1。从计算结果看(图2),方案在低产稳产期平均日采气256X10 4 m 3,高峰期平均日采 气380X10 4 m 3,最高日调峰气量可达到450X10 4 m 3,若达到设计的工作气量 4.41X10 8 m需部署注采井12 口。方案三:设计气库调峰峰谷比为2.0:1。从计算结果看(图3),方案在低产稳产期平均日采气237X10 4 m 3

5、,高峰期平均日采 气430X10 4 m 3,最高日调峰气量可达到530X10 4 m 3,若达到设计的工作气量 4.41X10 8 m需部署注采井15 口。fl电方哉三毛肆运芒倘厝苗対.4.2方案比选利用模拟软件对不同方案运行指标进行了预测,从工作气量预测指标看:方案一运行6个 周期后即达到设计值,方案二在第9周期后达到设计,而方案三需要10个周期以后才能达到。 从周期产液量看:方案三产液最多,方案二次之,方案一产液最少。综合对比方案二从工作气 量达到设计所需时间、阶段产液水平看都具有优势。另外,根据大港已建气库的运行规律,气 库的调峰峰谷比一般为1.5:1左右,而方案二无论是井数还是调峰气

6、量上相比较均有较强优势 (表1)。因此,选方案二为推荐方案,星6断块部署注采井位12 口。农I兀柿计玮龈壯吊4他粒 舉IE刑-K11和佃曲1 1.-1切!11IIUi-崔H ib9;19志阳城11511HiIIIa115注采方式设计合理的注采方式对气库的快速达容至关重要。气库在达容前,宜选择气顶中高部位的井为 注气井,低部位井采气。此注采方式能够尽快将气顶部位的液体驱替,同时将气藏内部的液体 向原始油气边界方向外推,气库内部液体采出速度较快,其中低部位采气井产液量较多,逐步 扩容。若低部位的注采井因含液量高无法自喷生产,则建议采用水力泵进行排液,通过投入丙 烷辅助系统,降低气井的生产背压(降至

7、最低4.4MPa),提高了携液能力,延长采气生产时间, 实现了单井稳产、多排液。气库运行35周期后,视库容及气井含水情况,可逐步用全井注全 井采方式,增强气库的生产能力。在储气运行过程中,储气库的安全、有效地运行是最重要的。因此边水对边部注采井的危 害性大小是衡量储气库有效运行的主要指标,建议在气库达容之前应合理安排注采方式,按中 高部位井注气、低部位井采气的注采井网进行实施,运行35周期后按全井注全井采的方式和 面积注气井网进行实施。6井位部署井位部署主要避开三个不良因素,一是井点远离原始气水界面50m以上,防止注气过程中 气体向水体突进和采气过程中边水侵入井底;二是井点远离断层50m以上,

8、防止注采量往复变化过大,造成断层破裂损坏,影响气库的封闭性;三是井点要远离低渗区和致密区,防止注采 井的注采量达不到设计指标。在上述三条布井原则的指导下,以占高点、控制高渗透带为手段,最大程度地实现少井高 产,减少边水的危害,实现气藏流体及压力分布均匀,采用不均匀布井方式(图4),并最终 实现方案设计指标。121 肌 口 F E7结论利用软件进行多周期运行指标预测,从预测结果看,气库经过10个注采周期才能实现设计 工作气量,气库第1注气期注入气量为8.28X10 8 m 3,以弥补气库目前压力至下限压力区 间亏空气量。气库第2采气期产液量最大达5.18X10 4 m 3,平均日产液水平345m 3,之后 产液量逐渐降低到3.0X10 4 m 3水平。气库运行达到设计指标后,在正常运行周期中若保证冬季采气4.41X10 8 m 3的气量, 则气库需在采气期前注气4.41X10 8 m 3,平均日注气232X10 4 m 3 ,注气期190天,平 均单井日注气15.5X10 4 m 3,气库压力从12MPa上升到22MPa;采气期平均日采气294X10 4 m 3 ,平均单井日采气19.6X10 4 m 3,阶段采气4.41X10 8 m 3 ;地层压力从22MPa下 降到12MP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