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系列练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0975464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汉语系列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系列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系列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系列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系列练习(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汉语系列练习字典辞书1、康熙字典共收字个。编者是清人、等,成书于。2、康熙字典用的是编排法,全书分成个部首,又根据把全书分成十二集。3、康熙字典释字的体例是。注音是用法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了引用的解释外,一般还引用。这对我们查阅字的古音古义很有帮助。4、“寤”字应在康熙字典里查部的画。“险”字要在部中查检,而“鄙”字则在部。当我们查阅不明部首的字,应 先查。5、辞海,辞源这两部辞书用的是 编排法,也是根据把全书分成十二集。6、辞海辞源的释字体例是:先,其次 。 一 般 是 在 词 条 之 下 先 , 然 后7、经籍纂沽是我国专门收集唐代以前 的字典。编纂者为代等。这部字典在编排上采用排列法

2、,即把收 在同义卷里,所以使用这部字书要依查字。8 、 经 传 释 词 和 词 诠 是 词 典 , 又 是方面的专著。9、经传释词的编者是清代学者 ,全书编排次序是按照的顺序排列的。10、词诠为近人所著,全书按的顺序分类,用编次。1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有、三 种文字。文字一、填空1、六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时的中,到了东汉末年,六书的理论逐渐成熟,出现了、三家之说。2、独体象形字是用来描绘某一事物的形状,因此它是的直接描绘。而合体象形字则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 ,另一个是。3、合体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都是由两个以上部件组成的,所不同的是: 前二者拆开以后有的是 ,有的是。而后者拆开以

3、后。4、形声字的形符是表示该字的即事物的共性,所以形符相同的字,其词义不一定相同。5、形声字的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但它所表示的往往不是它的,而是它的。6、形声字中,声符省略一部分的现象叫做,分析时用的术语是7、形声字中,形符省略一部分的现象叫做,分析时用的术语是8、少数会意字的形符具有表音功能,这种字称为,分析时的术语为。9、所谓亦声是指兼有表音功能。10、转注字是属于互相为注的字,即同类的互训字,因此它不能制造新字。11、假借字的借字与本字之间只是关系,而“令”、“长”二字 ,所以它们不是假借字,而是属于范畴。12、六书中、是造字的方法,称为,、是用字的方法。称为。13、“四体二用”是提出的

4、。二、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血2、立3、斤4、修5、朱6、策7、亦8、莫9、责10、召11、及12、行13、征14、宀完15、主16、寇17、取18、信19、族20、鄙21、防22、来23、天24、速25、臭26、慕27、采28、向29、祝30、杳31、杲32、沐33、适34、忝35、顾36、诛37、解38、负39、睡40、胜41、败42、险43、归44、命45、涉46、逐47、衣48、即49、修50、贼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本义1、(左僖三十二)穆公访诸蹇叔2、(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3、(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4、(荀子)君子宽而不慢。5、(诗经)相鼠有皮。6、(左僖五)虞不腊矣

5、。7、(诗经)九月叔苴。8、(左成十三)寡人不佞。9、(论衡)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10、(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11、(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12、(汉书李广传)扶辇下除。13、(周礼稻人)以防止水。14、(礼记玉藻)在宫不俟屡,在外不俟车。15、(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四、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写出与其相应的本字、今字或异体字。 示例:(1)(晋灵公不君)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竟”国境,边境。今写作“境”“竟境”为古今字“反”返回。今写作“返”“反返”为古今字 (2)(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士。“逝”通“誓”,发誓,“逝、誓”为通假字1、(郑

6、伯克段于鄢)姜氏欲之,焉辟害?2、(齐公伐楚)昔召廉公命我先居大公3、(同上)五侯九伯,女实征之。4、(同上)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5、(烛之武退泰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6、(同上)秦伯说,与郑人盟。7、(同上)失其所与,不知。8、(宫子奇谏假道)神所冯依,将在德矣。9、(晋灵公不君)宰夫熊蹯不孰,杀之。10、(同上)宣子田於首山。11、(冯谖客孟尝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乎?12、(同上)文倦于事,愤于忧,而性 愚。13、(同上)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14、(郑伯克段于鄢)佗邑唯命。15、(同上)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16、(同上)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17、(宫子奇)

7、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戳,不唯偪乎!18、(同上)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19、(鲁仲连义不帝秦)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20、(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21、(许行)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倍之。22、(同上)昔者,孔子没之。五、指出下列每组汉字分别属于A、古今字B、假借字C、异体字D、繁简字1、采採2、昏婚3、赴讣4、振赈5、人益溢6、原源7、解懈8、与欤9、凃塗10、厭餍11、告诰12、游遊13、雕彫14、修脩15、伸信16、疲罢17、与予18、屎矢19、牾寤20、凄悽21、泪淚22、嵩松23、溪谿24、恥耻25、雑襍26、從从27、網网28、餘余

8、29、漢汉30、後后六、阅读常用字(一),或查检工具书,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1、(蹇叔哭师)穆公访诸蹇叔。2、(狱中杂记)九门提督所访缉纠结,皆归刑部。3、(腾王阁序)访风景于崇阿。4、(齐桓公伐楚)唯是风马牛不相及。5、(鞍之战)故不能推车而及。6、(左僖二十二)彼众我寡,及其末既也,请击之。7、(郑伯克段于鄢)生庄公及共叔段。8、(鞍之战)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9、(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10、(齐桓公伐楚)师退,次于召陵。11、(左成十八)杞伯于是骤朝于晋。12、(灵公不君)宣子骤谏。13、(冯谖客孟尝君)庙成,还报孟尝君。14、(五蠢)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写之吏。令君曰:

9、“杀之”。以为直於君而曲於父,报而罪之。15、(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16、(齐公伐楚)楚子使屈完如师。17、(三国志诸葛亮传)如其不才,君可自取。18、(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9、(齐桓公伐楚)与屈完乘而观之。20、(郑伯克段与鄢)缮甲兵,具卒乘。21、(祁奚存贤)举其偏,不为党。22、(盐铁论)私门成党。23、(商君书算地)薮泽堤防足以蓄24、(子产不毁乡校)然犹防川,大決所犯、伤人必多。25、(烛之武退秦师)厥秦以利晋,唯君啚之26、(郑伯克段于鄢)无使滋蔓,蔓难啚也。27、(齐桓公伐楚)不虞君之涉我地也。28、(鞌之战)赦之,以劝事君者。七、标点

10、翻译下面的短文: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 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 旦而马价十倍2、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题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 在其角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3、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 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焉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 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 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4、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 者心之莫

11、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注:则,介词, 当“在于”讲古今词义异同、单音词、复音词、填空1、词义的范围着眼,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词义的和词义的三种主要类型。2、词的古义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这种变化称为3、词的古义范围小于今义,这种变化称为。4、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这种现象属于5、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联系,这种 现象称为。6、“幣”本指用于馈赠的后泛指用于馈赠的财物或礼品,这种现象称为,以后又用来指货币,这种现象称为。7、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称为,在书面语言中就是一个。8、复音词是指汉语中的复音词大

12、多是。9、单纯词是由构成的词,双音节单纯词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构成一个,不能在分为更小的意义单位。10、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大多具有双声叠韵关系。双声是指,叠韵是指。二、选择题1、单选:下列句中加线的两个字分别属于A、词组B、复合词C、双音节单纯 词1)不及黄泉,无相见也。()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3)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4)嫂蛇行匍伏。()5)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6)虽然,必告不穀()7)韩厥梦子与谓已曰:“旦辟左右” ()8)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2、多选1)下列双音节词中,属单纯双音词的有(A天子B阳阳C蜉蝣D缤纷 E牺牲2)下列双音节词中,属双声联绵词的有()A恍

13、惚B知识C刚强D仓猝 E肃杀F慷慨3)下列双音节词中,属叠韵联绵词的有()A弥漫B翩跹C叮咛D联翩4)下列双音节词中,属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的有(A狼藉B知识C刚强D拮据 E浩荡F囫囵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线词的意义1、克勤克俭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若即若离4、呼天抢地5、口诛笔伐6、并行不悖7、饶有风趣8、求全责备9、揭竿而起10、举世无双11、追亡逐北12、功亏一篑13、狐假虎威14、赴汤蹈火15、苟且偷安16、疾首蹙额17、顾影自怜18、登堂入室19、脱颖而出20、柔茹刚吐)三、四、阅读常用词,解释句中加线的词1、(鞌之战)擐甲执兵,固即死也。2、(鲁仲连义不帝秦)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14、3、(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就国於薛。4、(同上)三窟巳就,君姑高枕为乐矣。5、(鲁仲连义不帝秦)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6、(同上)秦军引而去。7、(同上)適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8、(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9、(鲁仲连义帝秦)周贫且微。10、(冯谖客孟尝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方於薛乎?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句中带点词的古今义有什么不同。1、(前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3、(晏子使楚)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准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4、(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黄霸为人明察内敏

15、,又习文法。6、臣愿丞相御史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7、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9、耳目聪明,齿牙完好。10、今王动欲成霸王。六、标点翻译1、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来之闻 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 将止鲁人以比幣召之乃归注:(1)胡簋,礼仪。(2)圉,孔文子之名。2、凶年饑岁士糟不厭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体不蔽而君 之台观帷慊锦绣(1)随风飘飘而弊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施君之 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注:台观,楼台观阁。帷慊,帐慢。3、陶公性检厉(1

16、)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 正会(2)值积雪始晴听事(3)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妨(4)官 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 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级用之。注:(1)检厉,仔细认真。(2)正会,正月初一。(3)听事,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听”的这一意义后来写作“厅”。(4)都无,并无。(5)仍,乃、才。本义、引申义 同义词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a.本义 b.句中义 c.句中是本义、引申义还是 假借义示例: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1、(郑伯克段于鄢)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干于己。2、(同上)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3、(烛

17、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两封。4、(齐桓公伐楚)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5、(宫子奇谏假道)晋不可启,寇不可 。6、(同上)晋,吾宗也,岂害我哉?7、(晋灵公不君)公患之,便鉏贼之。8、(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慢。9、(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脩文德以来之。10、(同上)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不能来。11、(冯谖客孟尝君)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12、(苏秦连横约从)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歸色。13、(鲁仲连)个人而从一人,宁力不勝,智不若耶?14、(韩非子)天雨墙坏。15、(公输)子墨子闻之,起於齐,行十月十夜而至於郢。二、填空1、假 借在上古汉语中表示“借用”这个概念时,一般用(

18、 ),不用()。2、更 改在古代汉语中,( )除了有“改变”的意思外,也常含有调换、替代、 交替的意思,而( )却没有这种意思。3、作 为( )的本义是站起来,因此当它用于“做”的意思对也常含有兴起、创 造、建立等意义。至于( )字一般只表示“做”,有时也表示“治理”等,两字的意义是 有区别的。4、至 致( )是“到”、( )是“使到来”。( )是不及物动词、( )是 及物动词。5、锐 利( )是指锋芒尖锐,( )是指刃口快。用于泛指时有区别。6、完 备两者都有“全”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着重在数量,是什么都 有的意思:( )着重在整体,指整体没有残缺。7、贫 穷 在上古时期,贫和穷是完

19、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缺乏食金钱叫( )不能 显贵才叫( )。8、时 期( )的本义是“季节”( ),后来才用以指时间,时候。( ) 则指“固定的时期”如三天、五天、三年、五年。9、征 伐 侵 袭最初( )是褒义词,只用于上( )进攻下( )、有道进攻无道的: ( )是中性词,用于诸侯之间起兵有理由,进攻有钟鼓,以示行动的公开, 否则就叫做( )。( )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10、迁 徒( )原指由下到上的移动,因此“迁官”和“徒”官意义不同。( ) 多指升官,有时也指降职,则称( )。而( )一般指调职或降职。11、谋 计 虑这四个是同义词,其间只有细微的差异:( )是心中盘算,着重

20、在定义 策或订计划:( )是反复思考,着重把事情想透;( )是考虑后有所决定, 有时表示打算对付别人;( )的意义近于“ ”,但它另有“咨询”之意。12、睡 眠 寝 寐 卧( )指在床上睡觉或病人躺在床上,可以睡着;也可以是没睡着;()是睡着的意思;( )是靠着几(一种矮桌)睡觉;( )是闭上眼睛;()是“坐寐”即坐着打瞌睡。三、利用教材附录常用字表辨析下列同义词的异同1、步(1318)、 趋(138)、 走(315)、 行(315)2、视(216)、 见(215)、 观(216)、望(217)、示(216)3、都(946)、邑(947)、城(67)、市(49)4、宫(335)、室、阶、除(9

21、28)5、饥(146)、饿(146)、饑(146)6、盗(232)、 贼(233)、偷(519)、窃(221)7、辞(129)、 谢(130)、讓(130)、责(130)四、阅读常用词,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史记穰侯列传)今王背楚赵而讲秦。2、(论语述而)德之不脩,学之不讲。3、(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一时讲武。4、(韩非子说林下)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5、(左昭元)乐桓子指赵文子。6、(战国策)願君顾先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7、(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8、成语“文过饰非”9、成语“口诛笔伐”10、(陈涉世家)又闻令吴广之次所房

22、丛刊祠中。五、标点翻译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间 其所知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 壅而往酤而狗迓(1)而之龁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迓yd,迎词类活用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其活用的条件 示例:晋灵公不君。说明:“君”,名词用作动词,位于副词后的名词用如动词1、(文)天祥方饭五坡岭。2、项王壁于垓下。3、太子及其宾至如归客知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5、左右欲刃相如。6、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7、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成固,敌国不敢婴也。8、

23、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9、上下相反,好恶乖迕。二、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示例:失期,法当斩。说明:“法”,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当“按照法律”讲。1、百万之众折於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2、高祖以亭长为县送代骊山徒多道亡。3、秦惠王东裂商君以徇。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5、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8、十九人相与目笑之。9、北救赵而西却秦,此王霸之伐也。(注:伐,功绩)10、日君以骊姬为夫人。三、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示例: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说明:“贱”,形容词用如动词

24、,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贱”、“认为之)下贱”。1、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2、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 也。3、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4、乘势,则哀公臣仲尼。5、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6、功皆未至,子何独是自而非我哉?四、指出并说明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大快人心3、人人自危5、完璧归赵7、继往开来9、自相鱼肉11、驾轻就熟13、不药而愈15、吐故纳新17、不耻下问19、息事宁人2、额手称庆4、珠联璧合6、入不敷出8、空穴来风10、风餐露宿12、食不甘味14、幕天席地16、车载斗量18、虎踞龙盘20、土崩瓦解五、标点翻

25、译下面各段文字,并指出其中词类活用现象1、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韩非子说林)2、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 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 之民转而缘而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此廪廪也窃为陛下 惜之。注:廪廪通懔懔,害怕的样子(论积贮疏)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 与应时而使之因 物而之孰与聘 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愿于(1) (2)物之所以生孰与物之所以成故错 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3)注释:(1

26、)因,依,顺着。(2)骋,施展。(3)错通措,置、舍弃。虚词一、填空1、古代汉语代词主要分三类:代词、代词、代词、代词。此外还有两类特殊的代词:一是代词“莫”和“或”;二是代词“者”和“所”。2、古代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 、。其中的“吾”字可以用作语、语,但一般不用作语。3、在古代汉语里,第二人称代词、_、_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和一般只用作定语,偶尔可以用作主语,但绝对不能用作 宾语。4、第三人称代词“其”一般在句中作定语。在上古作品里它很少作全句的主语,但可以作和的主语。5、古人常用谦称代替 代词,用尊称代替代词。谦称和尊称都是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约束。6、魏晋以前,“吾”字很少

27、放在动词后面作宾语用,但是在否定句中,“吾”字可以作动词的宾语,放在动词的。7、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指人、指事和指 三类,三类之间又有交叉。指人的疑问代词有 、 、 。指事物的主要 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指的主要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用作 语。8、“或”字是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用作。9、“莫”字是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汉代以后,“莫”字逐渐产生了新的用法,成为词,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时也用于陈述句中,相当于。10、上古汉语里有直接把代词宾语直接放在动词前的情况,这个代词一般只限于字,其它代词不多见。二、标点翻译:既使我与若

28、辩矣若胜我我不胜若若果是也我果非也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 也尔果非也其或是也其或非也其俱是也其俱非也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 受其 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吾这正之既 同乎我矣恶能正之注:闇,蒙蔽(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加点词的词性、词义。)三、比较说明下列词在句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示例:之二虫又何知?说明:“之”,指示代词,当“这”讲,在句中作定语。1、之(1)子贡曰:“君子之过焉,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皆仰之。”(2)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3)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4)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5)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

29、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6)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7)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8)陈常与宰予,之二臣者,甚相憎也。(9)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 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10)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11)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1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13)公私之相背,乃苍颉固已知之矣。(14)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2、其(1)其尤贫力不能

30、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3)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百姓多闻其贤,未闻其死。(6)必有凶年,人其流离。(7)子以为秦将救韩乎?其不乎?(8)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9)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10)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者曰:“吾知其所以亡矣。”3、以(1)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2)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3)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4)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5)夏,刑以秋冬。(6)挚,以不能取容

31、于世,故终身不仕。(7)以待强敌,不亦殆乎?(8)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4、与(1)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也之乱也。(2)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3)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4)吾无与言之矣。(5)白沙在涅,与之俱黑。(6)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5、而(1)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2)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 不几矣。(3)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4)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5)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6)狼性贪而狠。(7)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如门而问讳。(8)三十而立

32、,四十而不惑。(9)扶苏为人仁,谓蒙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10)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6、则(1)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2)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3)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4)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5)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 朝,亦勿怪矣。(6)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7)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8)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9)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四、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副词的

33、属类和意义。(1)辱书云欲相师。(2)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3)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4)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5)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6)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7)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8)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9)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10)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11)是圣人所尤用心者。(12)应之者咸抚然。(13)二年冬,幸大雪踰岭。(14)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15)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16)而十年,诸侯毕贺。(17)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1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4、(19)(朱)穆家居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荐者。(20)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21)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22)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23)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2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5)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五、翻译下面短文,并说明其中加点的虚词的词性、意义及作用。1、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 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 “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 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

35、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 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列子说符注:戚然,不高兴的样子。2、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 。”其子因私积,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 自罪于教子非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韩非子说林上注:成居,白头到老,一同生活。幸,侥幸。3、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 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 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 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

36、:“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其报其主矣。令甲 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 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吕氏春秋注:鲔:音wei候:等候。 甲子: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纪日。陈:列好阵势。4、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 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朴之。杨朱曰:“子无朴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白而 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列 子说符5、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 坐敛衽。王熟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 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之秀士,亦见遇于时,而使至

37、于此,深不可解!” 王笑曰:“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话,宾 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注:许,处所譬,解释。 秀,突出的人才。见遇于时,为时人所看重。 束带,整理衣冠。造,往、至【。6、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bi),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 人告曾子母曰:曾子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倾焉,人 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自织也。倾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这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 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

38、与之盟于息壤。注:同名族这:同名同族(同姓)的人。 杼(zhu),梭子。 适,仅仅7、景公饮酒,田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曰:“请浮晏子。”公曰:“何 故也? ”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是隐 君之赐也。”公曰:“诺。”晏子坐。酌者奉觞进之曰:“君命浮子。”晏子曰:“何 古也?”田桓子曰:“君赐之卿位以显其身,宠之百万以富其家。群臣其爵莫尊 于子,禄莫重于子。今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则是 隐君之赐也,故浮子。”晏子避席曰:“君赐之卿位以显其身,婴非敢为显受也, 为行君令也。宠之百万以富其家,婴非敢为富受也,为通君赐也。臣闻:古之贤 君,臣有受厚

39、赐而不顾其困族则过之,临时首职不胜其任则过之。若夫 弊车驽马以朝,意者非臣之罪乎!且以君之赐,父之党无不乘车者,母之党 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党无冻馁者,国之简士待臣而后举火者数百家,如此者为 昭君赐乎?为隐君赐乎?”公曰:“善。为我浮无宇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复,告。 栈轸之车:竹木做的车子。 浮,罚。这里指罚酒。 困族,贫困的亲属。过,责备。 若夫,若,如果。夫,那。 意者,想来。 党,族。父党,父族;母党,母族。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生,亦 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0、;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恶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句式一、下列句子中“是”字的词性及其在句子中的意义。1、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2、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3、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4、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5、巫妪、弟子是女子也。6、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论衡问孔7、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8、恃武者灭,恃问者亡,夫差、偃王是也。曹操集孙子序9、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10、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孟子梁惠王上1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

41、人之过也。12、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13、诸葛孔明者,是卧龙也。14、是是帚彗。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二、下列句子,有的是被动句,有的不是。请把是被动句的找出来,并译成现代 汉语。1、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记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4、尚复被水旱之灾,(晁错论贵粟疏)5、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6、操吴戈兮被犀甲。楚辞国殇7、(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8、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9、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三、说明下列句中“于”字的用法。1、公不见信于人,

42、私不见信于友。(韩愈进学解)2、王姚嬖于庄王。左传庄公十九年3、(晏子)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史记管晏列传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说明下列句中“见”字的用法。1、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2、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3、(蔡泽)去之赵,见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史记苏秦列传五、说明下列句中“被”字的用法。1、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胡铨戌午上高宗封事)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3、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

43、韩非子五蠹4、亮被苏俊害。世说新语方正 六、说明下列句中“所”字的用法。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4、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七、标点翻译。 (一)、标点翻译,指出句中的判断句或被动句,并说明其格式。1、郑县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乡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 女欺我也遂与之斗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We,马具。种,东西。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 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

44、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注:暴,损害。旷,空。3、跖之徒问跖曰道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篋注:妄,通“望”,观察;意,猜想。妄意可译作看准、猜中。二)、标点翻译,并说明文中带点词的用法。1、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 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说苑善说2、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 客曰臣不敢以

45、死为戏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答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城 至于天犹无益也靖郭君曰善乃辍不城薛韩非子注:谒者,负责引见宾客,负责通报的人。 通,通报、传达。 缴,zhuo,在箭上系有丝的渔具。 絓,挂住,牵制。 辍,停止。3、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挟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 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 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注:皮相,只看外表,不究内心。语序一、句子中的特殊语序标示出来,并说明其所属的语序。1、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

46、,莫之振救。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3、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4、甚矣,汝之不诲。5、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6、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7、鲁仲连辞让者三。8、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9、姜氏何厌之有?10、无乃尔是过与?11、尔贡苞茅不入,寡人是征。12、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商君书更法二、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 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 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 得赎乎对

47、曰可遂解左骖以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请绝晏子 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无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 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对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伸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轻人 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以子为知我矣向者 子乘不我辞也我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诗律给下面律诗标出平仄,有拗救的指出来。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花

48、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风叶落纷纷。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诗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登柳州城楼寄漳州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鹃。苍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