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0954797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 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下面就是小 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 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 结合工具, 读准字音。2. 结合注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 词含义,疏通文意。3. 质疑讨论,明确人物形象,体会 邹忌讽谏的艺术。4. 背诵全文,培养文言 语感。教学重点1.结合注释,掌握部分 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内容。2.背诵全文,培养文言 语感。教学难点质疑讨论,熟悉人物形象,欣赏邹忌讽谏的艺术。教学过程一.导入离罢春秋激烈的 战场,我们走入了 战国的风云。今天 ,我们将跟随 邹忌,一

2、同在 战国策中去感受君臣 间的一段 轶事。二.结合工具,明确字音1.生结合注释、字典, 扫清生字障碍。2.师生交流疑 难字词。3.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字词(投影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皆朝于秦4.齐读课 文,读准字音。5.师纠正误音。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梳理第一小 节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小 节 . 生质疑 ,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 难字词. 师明确第一 节重点字 词语 句 .(投影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 丽 朝服衣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徐公来,孰 视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2.梳理二小 节由自己个人

3、的生活小事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什么关系呢?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二小 节 . 生质疑 ,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 难字词. 师明确重点字 词语 句 .(投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3.梳理第三小 节 生结合注释 ,梳理第三小 节. 生质疑 ,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 难字词 . 师明确第一 节重点字 词语 句 .(投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 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教学目的一、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二、掌握 课文中的多 义词,并能正确翻 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 语句,解释其中某些

4、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三、领会课文设喻说 理的写法。四、了解 战国策的有关知 识。教学设想一、本文是自 读课文,文字 较浅易,可以引 导学生通 过阅读 “自 读提示 ”,明确自 读要求,然后 对照注释,自读课文,不懂的 词句可以借助工具 书解决之。二、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知 识,让学生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三、自读检测 。通 过检测 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教学时数2 教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引导学生自读 “自读 提示 ”,教 师补充相关知 识。(一 ) 关于战国策战国策 杂记东 西周及秦、 齐、楚、赵、魏、 韩、燕、宋、 卫、中山 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约 2

5、40 年(460 220) 。 战国策是国 别体。作者不可考,西 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 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 记载了策士 谋臣的策略和言 论,保存了不少 纵横家的著作和言 论: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 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 辩论,都喜 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 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 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 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 说服力和鼓 动性。(二 ) 齐威王事迹据史载,齐威王田 齐在继位之初,好 为淫乐,不理政事,一切都交 给大臣办理,结果,“百官荒 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 ,谋士淳于 髡乃以

6、 隐语进谏 ,说: “国中有大 鸟,止于王庭,三年不 飞又不鸣,王知此 鸟何也 ? ”威王听后, 顿然醒悟,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 飞冲天 ;不鸣则 已,一鸣惊人。 ”于是,决心任用 贤才,修明政治,使齐国成了的 诸侯, “自称 为王,以令天下 ”。 齐威王于公元前 357 前 321 年在位,凡 36 年。(三 ) 邹忌事迹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 进谏和善于 辩论著称。据史 载,有一次 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 弹琴 ;治国也和 弹琴一 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 ,于是封他 为齐相。课文邹忌讽齐 王纳谏 就是记叙邹忌

7、用设喻的方法 规劝齐王,使 齐王接受 别人的意见。(四 ) 关于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婉言 规劝。谏 ,直言 规劝。 “讽”与“谏 ”是相 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 这题目不能解 释成 “邹忌 劝告齐王听取意 见 ”,而 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 “邹忌 讽齐王”,一部分是 “齐 王纳谏 ”。二、学生 对照注释,自读课文。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教师补充注释:二读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理清思路。教师在学生 讨论的基础上小结:第一段: 邹忌与徐公比美, 发觉受蒙蔽。( 提出问题 )第二段: 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 王。 ( 分析问题 )第三段: 齐王纳谏除蔽,内政修明。三、布置作 业

8、。1.完成 “思考和 练习 ”一、二。2.有哪些疑 难问题(包括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准备下一堂 讨论 。教学步骤一、讨论问题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讨论 )。1.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 ?邹忌为什么不 “直 谏”而要 “讽喻 ”?明确:个人美不美的 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 隐含着大道理。在 “受蔽 ”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 间有着共同点,可以 进行类比。而 齐威王又爱好类比( 隐语 ),从美不美的 问题谈起,威王喜 欢听,阐明道理,由抽象 变具体,由深奥 变浅显,由逆耳 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2.本文的 题目是 邹忌讽齐王

9、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 1/2 的篇幅去写 邹忌和徐公比美, 这是不是 详略不当 ?明确 ;不是。写比美,是 为后文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 设喻、讽谏 写得详,而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 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 值得我们学习。3.本文的人物 对话为何不同 ?明确:本文第一段里的三 问三答,答的内容都是 说邹忌美,只有一两个字的增减或 变化,但却反映了 对话人物问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妻是 热情地赞扬邹 忌 “美甚 ”,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 ;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 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 说一句 “徐公何能及君也 ”,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回答是: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用 陈述句,比妾的反

10、问句,语气更轻了。二、课堂自测 (20 分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 (身长) 形貌昳 丽 ( 光艳) .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 臣之妻私臣 (偏爱 )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确实 ) 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 ) . 时时而间进 ( 有时候 ) .2.辨析加点 词的意义和词性。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谁,代词 ) .孰视之( 仔细地,副 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 计之 (周详地,副 词) .3. “于 ”作介 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 释: A. 副 B.向C.对 D.比 E.跟 F.在 ;给下面加点的 “于 ”选择 正确的解 释 。 客之美我者,有

11、求于 (C)我也。 . , 皆以美于 (D) 徐公 皆朝于 (A) 齐。 此所谓战胜 于 (F).朝廷 曹操比于 (E)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4. “于 ”和 “是 ”连 用,有: A.于是 B.因此 C.在这事上。 给下面的加点 词选择恰当的解 释 。 于是 (B) 入朝见威王。 . 于是 (A) 众枪齐发 ,敌人纷堕入落叶。. 吾父死于是 (C) 。 .5.比较下面两个疑 问句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哪一个句子与 现代汉语的词序相同 ? 吾孰与徐公美 ? 吾与徐公孰美 ?答 有连接相比 较事物的 连词 “与 ”,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第 句符合 现代汉语的词序。6.对话的个性化是本文的

12、写作特点之一。在回答 邹忌提出的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的问题时,妻、妾、客人的回答有何不同 ?试结合他们的不同身份扼要回答。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 战国策的有关常识;掌握重点文言 实词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重点文言 词语的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 学习类比推理和以小 见大、设喻说 理的语言艺术3.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体会邹忌善于思考、 实事求是的 处世态度 ; 领 悟齐王纳谏除弊对今天的借 鉴意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归纳重点文言 实词词义 、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教学难点 学习类比推理和以小 见大、设喻说 理的语言艺术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话说: “良药 苦口利于病,忠言逆

13、耳利于行。”然而,在我 们的现实生活中, “忠言 ”就一定是 “逆耳 ”的吗 ?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 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看看 邹忌的一番 “忠言 ”是 “逆耳之言 ”还 是 “顺耳之言 ”?二、战国策有关文学常识战国策是 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汇编 ,同时也是一部 历史散文 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等,作者已不可考 证。后经西汉末年刘向 编订,定名 战国策。全 书共 33 篇,分东周、西周、秦、 齐、楚、 赵、魏、 韩、燕、宋、 卫、中山十二策。内容 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 谋臣策士游 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 的政治主 张和纵横捭 阖(b i h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 进行联合或

14、分化。 ) 、尔虞我诈的故事。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 畅,生动活泼,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 说明抽象的道理,以比 喻、夸张的手法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此 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 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 值。但它在记述历史事件 时,往往美化 统治者, 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 时为了突出 纵横游说之士在 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 编造一些情 节,不免 违背历史的真 实。三、解题如何理解本文 标题的结构?(兼语短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用暗示、比 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 规劝。与 现代汉语 “讽刺 ”不同。纳:接受谏:规劝的话 (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邹忌用委婉的 话劝齐 王接受

15、臣子的 规劝。邹忌 讽 齐王 纳 谏主 谓 宾 / 主 (兼语) 谓 宾四、朗读欣赏要求: 1、认准字音、字形 ;2、注意停 顿、语速、重音和 语气、语调 。读准字音, 认准字形:昳丽 y窥镜 ku间进 ji n期年 j .谤讥服衣冠 zho皆朝于 齐 cho .b ng朝j.五、课文重点文言知 识讲析学生根据 课文注解,理解字 义、词义、句意,提出 质疑。在 预习基础上接龙式逐句翻译,学生 评判补充,教 师把关。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2.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德育目标: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

16、点 :1、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2、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教学方法:朗 读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 安排 1 课时一、导入,走近文本同学们听说过 “不 飞则已,一 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 鸣惊人。 ”这个成 语吗 ?南方的的土山上有一种 鸟,三年不 飞不鸣,但一 飞便可冲天,一 鸣便可惊人。比 喻有才华的人,平 时默默无 闻,一旦他 们施展才 华,就能做出惊人的 为绩。据 说战国时候,齐威王继位之初,不务正业,不理政事。 谋士淳于 髡(k n)就进谏曰: “国中有大 鸟,止于王庭,三年不 飞不鸣,王知此 鸟何也 ? ”齐威王听后 顿悟曰: “此鸟

17、不飞则已,一 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 鸣惊人。 ”从此以后, 齐威王励精 图治,修明政治, 齐国大治。 )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跟 齐威王纳谏有关的,不 过这一次进谏的人物 换成了谁呢 ?对,就是 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请同学们读课 底注释 1)二、朗读感知我们课前已经预习 了课文,那就 读来听一听,好不好?读的时候,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1、读准字音有 间进 期年 燕2、读准节奏(1) 邹忌修八尺有余(2)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 今齐地方千里。三、疏通文意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并在组内共同商 讨。3、小组竞赛,抢答字词解释及语句翻译

18、。(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 线词语 的意义 孰视之 孰:同熟,仔 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 , 为美,意 动用法。私:偏 爱 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 面:当面,名 词作状语 。刺:指 责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 , 听到。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 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国君旁 边的近臣。 暮寝而思之 寝:躺着。 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公开议论。(2) 将下列句子翻 译为现 代汉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委婉地 规劝齐 王,齐王接受 规劝。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几个月之后, 还不时有人偶 尔来进谏。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许多大臣都来

19、 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 认为我美,是因 为偏爱我。 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这就是人 们所说的在朝廷上 战胜敌 国。 期年后, 虽欲言,无可 进者。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 说的了。四、品读语言,赏析人物1、我们已经读明白了文章的意思。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写了 邹忌用自身的 经历同齐王的处境相比,告 诉齐王应该纳谏 除蔽,齐王就接受了邹忌的进谏。2、故事的展开主要是通 过人物对话 表现的,那么, 总共写了几 处对话 ?是从哪里写起,又写到了哪里 ?明确:文章从家里写到朝堂,先写 邹忌在家中跟妻、妾、客的 对话

20、,又写了朝堂上 邹忌跟齐威王的 对话。我 们先来看第一 处,在家中 邹忌跟妻、妾、客的 对话。(1) 请同学们在组内分角色朗 读课文,并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思考妻、妾、客 赞美邹忌是出于怎 样一种心理 ?而邹忌连问妻、妾、客,又表现了他怎 样的心理 ?(2) 有请几位 同学在前面分角色朗 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认真观察。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问客: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确:邹忌洋洋自得,急于想知道 谁更美的心理,通 过 “孰”的提前便可明白 ;在客人跟前,他又不好意思表 现得那么明 显

21、,所以就用了正常 语序。同是家人,他跟妻子与妾的 说话语气又不一 样,一个 亲昵,一个 严肃,端着架子,通 过“我 ”和 “吾”的称呼便可体会到。妻子是由衷地 赞美与自豪。客人最是言不由衷,妻妾都是反 问语气,而客人只是一般的陈述语气。妾是因 为地位低下,害怕 邹忌,不敢放肆地流露真情 实感。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 们可以看出:妻妾客因身份、地位不同跟人 说话的语气是不同的 ;而邹忌面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妻、妾、客,他的 语气和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面对不同的 对象,我 们的语气、态度、说话方式都会有所不同的。毫无疑 问,邹忌在这方面是特 别擅长的。当 邹忌面对齐威王的 时侯,他又是如

22、何表 现的 ?而齐威王又是如何做的 ?3、接下来我 们就看一下在朝堂上,邹忌跟齐威王的 对话,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2、 3 段,并根据他们的对话试 着评价一下邹忌和齐威王。善思:理清真相,小中见大邹忌: 善谏:类比讽谏,足智多 谋 一代忠臣求实 : 爱美却不虚荣, 实事求是齐威王: 善听:从善如流一代明君善做:改革 创新小结:正是因 为有了邹忌这样的贤臣,也正因 为威王的善于 纳谏,齐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盛的国家。正如文章 结尾所说: “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此所 谓战胜 于朝廷。 ”五、总结,拓展文本历史还有哪些 类似于邹忌和齐威王的忠臣与名君?有没有与之相反的事例?比干:挖心 商纣王屈原:投江 楚怀王伍子胥:断 头 吴王夫差司马迁:受 宫刑 汉武帝小结:在封建社会,皇 权不可侵犯,伴君犹如伴虎 !有多少 谋臣良相因指 责帝王的 过错而惨遭 杀身之祸 !跟邹忌和齐威王一比 较,我们可以发现齐 威王的豁达大度,从 谏如流犹为难能可贵 ;而邹忌面对一国之君,能小中 见大,以自身 处境类比齐威王的处境,委婉含蓄地给威王提意 见,这样讽谏说 理的技巧即使在今天也 值得我们学习。六、布置作 业1.背诵课文2.抄写课底注释重点字 词两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