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之十四.doc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20945970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论语》读后感之十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之十四.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语之十四论语之十四。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化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根底,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敏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f132.更多延伸阅读论语之四十四论语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理论而不是理论。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

2、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孔子在教诲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或许后来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传弟子为了能让后人可以受到如师在侧般的指导,才从先师的生活中截出一个个片断,整理出一部论语。当然,这纯属我的想象,没有什么根据正是因为论语来自生活,是生活鲜活的再现,所以我们才应该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去读它。个人认为,与其风格比拟像的一部书是晋代的世说新语。我们怎样读世说新语的?我想大多数人假如不是出于学术目的例如需要写一篇论文或读书报道什么的,一定不会去分析p 它的中心,分析p 某段话是多么曲折地表

3、达了一个多么深化的学术理论我们大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纪录,以一种闲心来读它。我觉得,其实闲谈的心境才是最合适读这样的书的。读到会意处,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或许比条条框框地分析p 加分解来得好一些。当然,这是读书的高境界。我做不到。假设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论语之三十四论语当然,我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凭自己的才能写完了这篇文章算是做到了“信”。但看一看: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论语?学而第

4、一,子曰:“述而不作”论语述而第七。我书没读几天却洋洋洒洒写这么一大堆,早已违犯他老人家的教诲了。不过我是出于无奈。论语之三十四论语当然,我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凭自己的才能写完了这篇文章算是做到了“信”。但看一看: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论语?学而第一,子曰:“述而不作”论语述而第七。我书没读几天却洋洋洒洒写这么一大堆,早已违犯他老人家的教诲了。不过我是出于无奈。论语之二十四论语孔子生性幽默。一天,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奏乐唱歌的声音,就说:“割鸡焉用牛刀这种小地方,值得用礼乐去教育他们吗?”子游说:“过去我曾听人说过:君子学了道就保护别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役。可见教育总是有用的”孔子说:“同

5、学们!子游说得对!我刚刚的话只是开玩笑的前言戏之耳!”林语堂散文中也写道,孔子骂别人:“你真真是个饭桶!”一个“真”还缺乏以表达他的心情,还要再加一个,以加强语气。这个孔老夫子,也真真有趣!论语之十二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指望通过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面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实在际的。所以我根据开放社会的理论、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围绕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和怎样学习做人的主题,从整部论语中选择了一半与此有关

6、的局部,按照“教育、孝顺、仁爱、诚信、礼节、义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这十二个分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学会怎样做人有所参考。另外,为了保证论语的完好性,我们同时也在这本书的结尾,附上了整本论语的全文。一来可以让大家理解本书所选择的局部在论语中的详细出处,二来也可以为那些有兴趣学习整本论语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论语之十八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仁学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严等内容,这一点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命题中表现的很明显。他既成认人是目的,且成认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有道德上的尊严。这里并无贵贱、高低之分,只有君子、小

7、人之分。而这同当代社会的_思想有着共同的契合点。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就是从道德理论上说的,并不是从地位或职业上说的。论语之十六论语孔子还非常挑食。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得不好,不吃;不合时令,不吃;切割得不好,不吃;没有适宜的酱,不吃。我想,如今最挑食的小孩,恐怕也只有他的三分之一罢了!读完论语,我不仅对孔子的敬仰更进一步,而且更多了一种亲近感。孔子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至圣”,他也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似乎从书上一跃而下,成为我的一个好朋友。论语之七论语其次,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

8、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我将孔子这六类人的对举看作是对第一条标准的详细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线。我觉得以上这两条标准非常符合孔子对“仁”的追求。从“恭、宽、信、敏、惠”这些“仁”的细目来看,“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理论“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观上也有表达。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9、,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符合中庸的人相交,可这毕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现实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优势互补。这样,我们就可防止偏执。论语心得之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能告诉我一字,使我可以终身理论,并且永久受益吗?假如有这么个字,那就是恕字吧。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点就够了。在现实生活中,假如因为别人欺骗了你,你也就用同样的方法去骗取别人,这种处世方法实在是不可取的。我曾经与财务经理说过,不能因为有客户不讲信誉,不按合同支付车款,一拖再拖,心中产生怨气,就对

10、我们的供给商也采取同样的付款方法,也不讲信誉,将来公司如何生存呢?无论何时,都要诚信为本,这样企业才能做得长久啊!所谓恕字,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设别人给你造成伤害,你也应尽量宽容。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两个所谓的小人伤害过,尽管他们两个人目前的处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们是否还象以前一样天天算计别人,曾经我在内心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我要报复,但随着锐意进取的学习和工作,心境不断地调整,时至今日,心境变迁,以往那种过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来,但内心深处当时的痛楚还隐约记忆。现如今拥有一份宽容,奉献一份真诚,执着一份情节把持一份

11、矜持,回头再想想过去的思潮是非常的不成熟,但当时的处境所崩发出来的想法却是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所以如今想想,毛_的讲话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断总结经历根底上日渐成长成熟起来的,假如一个人不擅长总结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将走回头路,弄不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的!子贡曾经问教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设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从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教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仍然是内心快乐

12、、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现如今,生活中仍有许多的人在进展进取,在剧烈的竞争中,努力开展着自己的事业,忘我的工作,不要安康,不要家人,忘记了朋友。收入多少,职位上下,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对照起来,我是否也有一样之处呢,心灵相照的快乐的生活似乎离我不是遥遥无期了?论语之十五论语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导致文学作品的成败。其次,说到塑造人物形象,论语虽不是小说和传记,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然而其记生活小片段,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手法,对后世却影响甚远。最后,论语限于其采用的文体构造,叙事方面较别的文体稍逊一筹。以上几处,足可见论语叙事的精彩和洗练。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