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与设计的关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944921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3.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仿生与设计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仿生与设计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仿生与设计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仿生与设计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生与设计的关系(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概论课程论文设计应以自然为鉴浅谈仿生与设计的关系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欢欢迎迎踏上踏上我我们的旅们的旅程!程!摘要 大自然是最伟大杰出的设计师,她无所不能。是她创造了万物并让其有条不紊的运转、一代接着一代,生生不息。作为一个设计师,一个创造者,大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关键字 仿生,设计,自然我们的自然奇妙的宇宙正文1.我喜欢自然和设计 每个人小时候好奇心都很重,当然我也不例外。从小就喜欢看动物世界、探索发现此类节目,为此我常常连饭也忘记去吃。我尤其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动植物和不可思议的自然奇观。自从来到大学到现在,接触设计一年半的时间,刚对设计有了个初步认识。其实以前我

2、并不了解设计。原来,她是那么的有趣、高贵、还可以造福于人类。两种喜欢的东西如何放在一起呢?我想了很久,是仿生设计给了我启发。这样我就可以兼顾两样自己都喜欢的东西,并不用抛弃任何一样。通过这个思考,也决定了我以后的方向。我会不断关注自然界和设计并致力于对它们的学习。生活中一些不同的体会总是可以多少有些联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人生整个不同起来。”动物世界和好奇的我们2

3、.关于仿生 自然界中的生物可以说个个都是“设计佳品”,它们经历了不断的进化才形成今天的样子。它们进化的过程就像是一个设计师设计产品的过程,真的很相似,而设计一个产品最多需要几年,但一种生物的进化过程却用了几百万年。所以我们会发现有的机能完备,让人叹服;有的结构精巧,用材合理,符合自然的经济原则;也有的美不胜收,让人爱不释手;有的甚至是根据某种数理法则,形成合乎“以最少材料”构成“最大合理空间”的要求。这些生物形形色色的奇特本领耐人寻味,使人浮想连翩。我们在赞赏之余,也希望从中获取一些灵感,用仿生设计的方法设计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向大自然学习呢?可爱的树蛙 其实仿生的典范从古至今

4、就有了,人们为各种需要从动物身上找寻灵感和启迪。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船发明,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鱼类古代的船 另外,鸟儿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飞翔。据韩非子记载鲁班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然而人们更希望仿制鸟儿的双翅使自己也飞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的助手对鸟类进行仔细的解剖,研究鸟的身体结

5、构并认真观察鸟类的飞行。设计和制造了一架扑翼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飞行器。以上这些模仿生物构造和功能的发明与尝试,可以认为是人类仿生的先驱,也是仿生学的萌芽。扑翼机 温故而知新,认识以前人们的仿生设计然我们对仿生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今天,之所以在全球范围重谈生态平衡,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就是一种向自然学习的,尊重自然的举动。这一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不谋而合之处,其实仿生要表达的就是从“师法自然”,实现“天人合一”境界。3.关于仿生设计关于仿生设计 3.1关于仿生学 尽管人类的历史悠久,但仿生学的诞生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来生物是开辟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概念是指

6、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它是在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这也使得生物学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和科学、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相互孕育出一门新的学问。从仿生学的诞生、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它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可观。仿生学的问世开辟了独特的技术发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蓝图的道路,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仿生学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推动了各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创新,而创新正是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倡导的。为此,很多强国都纷纷制定了仿生

7、学研究的长期计划,以求借此来增加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不仅是对科技和国力上的贡献,仿生学的最大意义其实在于它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贡献,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3.2关于仿生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仿生设计也是仿生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很多仿生学研究的产品和成果是通过工业设计的再创造而进入人们生活的。但仿生设计与一般的工业设计又有不同,它更注重精神上追求自然与人类、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艺术、个体与大众等多元的融合与创新。通过仿生设计,寻求人类生存观念、社会生活与自然界的结合点,使我们的世界达到和谐的状态。但我主要想说的是仿生设计,亦可称之为设计仿生学,它是在仿

8、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涉及到数学、生物学、电子学、物理学、控制论、信息论、人机学、心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动力学、工程学、经济学、色彩学、美学、传播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仿生设计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研究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由于仿生学和设计学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因此也就很难对仿生设计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划分。我所理解的仿生设计与放生的区别在于,仿生设计的基础和根源应该在于工业设计上,而仿生学则是在生物学和科学上,所以二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仿生设计孤立起来,工业设计以及一些相关的与工业设计有关的学科都需要有丰富的积淀。3.3仿生设计的内容

9、 仿生设计研究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方向。一般将仿生设计归纳为:仿生物形态的设计、仿表面肌理的设计、仿生物结构的设计、仿生物功能的设计、放生物色彩的设计、仿生物形式美感的设计、仿生物意向的设计。现在市面上的仿生设计产品大部分都是放生物形态结构的,和色彩的。让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例子经典启瓶器牛头型的自行车把这是两款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设计上面两个是仿生物形态结构的,左边的主要是是仿生物色彩的产品设计甲虫CD盒肺叶形烟灰缸组合家具大众的甲壳虫以他可爱的外形和优良的性能,成为了全球销售数量最多的汽车。这与他的甲虫外形有很大关系,形态完美的借用,堪称经典。这是宝马的前灯,取材于鹰的

10、眼睛,很好的诠释出了宝马的品牌的精髓:豪华、凶猛、凌然不可侵犯的王者之气,用设计师的话说就是:一个眼神就能征服一些中国一样有自己仿生汽车设计,吉利熊猫的出现让国人为之振奋,虽然性能比不上国外的,但在设计上它已经是中国汽车设计的经典,也丝毫不亚于国外品牌的设计,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熊猫仿生设计上面是三款经典的仿生设计在汽车上的应用,由于本人比较喜欢汽车,所以汽车的例子多一些。关于汽车以及交通工具设计的未来趋势,仿生在其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看几款概念交通工具设计这两款车分别借鉴的是鸟类,和小昆虫的形态结构,看起来充满生命的力量和高科技的水平这是一些概念车的设计,分别是借用了昆虫、鱼和苹果的形态。看

11、起来就像是人造的动物世界。3.4仿生设计的意义 在本人这里,仿生设计将自然万物和设计结合起来,这两样都是本人所喜欢的,可谓是二者兼得的一门学问。仿生设计不同与其他设计,现代设计一直都很注重产品的功能价值,以功能来决定形式,但是,仿生设计却运用形态来主导设计,使产品更具有视觉冲击和美感,同时表现丰富的文化、趣味和感性的意象,让产品更加人性化、自化。现实生活中,仿生设计本来就已经存在,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处理着这样那样的设计问题。它已经不仅仅是单只仿生物的各种属性,更重要的是,它最求那种自然的、像原始时候的一种和谐与平衡,还有本民族文化的体现和发扬。不仅达到人与自然,也使得人类历史和谐一致。总之,一

12、切都变得很和谐。这也符合中国当代当局的主要思想和大众的主流文化。中国“和谐”号动车4.总结 在经济上,仿生设计使得现代的设计产品很好的满足了市场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设计产品,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仿生设计对设计的行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设计就需要那种创意和新鲜感。在文化上,仿生设计以它自己的方式,探索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用一种生态环保的观念去指导行动,寻求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也是当下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这也是是工业设计界的发展趋势和目标,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仿生设计一定会有光明且远大的前景。参考文献【1】于帆/陈燕 编著,仿生造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05.11【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7.9【3】乔布斯,斯坦福大学演讲稿【4】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5旅途结束欢迎再来谢谢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