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0942669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3-1建设基础专业群由信息安全与管理(2002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1999年省首开,国示范重点、省骨干)、通信技术(2001年开设,省 教改试点)、物联网应用技术(2011年全国首开)4个专业组成,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在校生1628名,专业群毕业生 6392名,平均起薪4000元,78%服务长三角地区。主持国家教学资源库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门,国家规划教材15部,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生 获国赛一等奖9

2、项,华为等ICT国际顶级认证37件,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原创漏洞证明” 134张,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联盟理 事长单位。工业安全是国家命脉,工业网络是关键支撑。以万物互联、全面感知、智能优化为特征的工业互联网正在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 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江苏省信息安全产业聚集,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示范区, 4个专业技术领域契合等内外部条件为专业群带来良好发展机遇。“一专多能、一岗多职”的产业人才需求,给专业群带来新的挑 战。3-2组群逻辑专业群与产业链对应关系:工业互联网框架包括工业网络、平台、工业安全三部分,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对接工业网络和工

3、业安 全。工业安全是工业互联网可靠运行的安全保障,工业安全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打造满足工业需求的安全技术 体系和相应管理机制,识别和抵御来自内外部的安全威胁,化解各种安全风险。工业网络是工业互联网可靠运行的关键支撑,以万物 互联、全面感知、智能优化为特征,将连接对象延伸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包括工厂外网、工厂内网和感知网络,实 现人员、物品、机器、车间、企业等全要素的深度互联,全面贯通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详见方案第83页图 3-1)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聚焦工业互联网设备、控制系统、网络、数据、平台、应用等方面的防护技术和管理手

4、 段,培养安全评估、安全运维、渗透测试等岗位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聚焦工厂外网,培养联接生产资源、商业资源以及用户、产品的公共网络调试、督导、运维等岗位人才;通信技术专业对接工业内网,培养工业设备/产品、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之间互联网 络的设计、监控、优化等岗位人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聚焦感知网络,培养工业物联网工程技术、安装调试和系统集成设计等岗位 人才;(详见方案第84页图3-2)专业群内各专业逻辑关系:专业群面向工业互联网安全、网络体系,对接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实际需求,以网络联接为纽带,包括信 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4个专业。各专业岗位基本能力在信息安全技

5、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 等专业领域存在技术贯通;岗位核心能力在安全管理、工程设计、系统集成等方面存在技术交叉;岗位综合能力在工程实践和毕业设 计等方面存在技术融合,4个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训环境等方面相互支撑、共享共融。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具备良好的 建设基础。(详见方案第84页图3-3)3-3建设目标瞄准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满足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着眼专业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三形成、三提升、三建成”的总 体目标。形成人才培养特色范式,“1+X ”证书制度试点成效显著,“专创融合、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完善。形成全国一流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建设规范与标准体系,建成19门课程资源与

6、专业群资源库。形成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组织、资源与质量保障机制健全,诊断与改进体系全面建成。 提升教学质量,模块化教学全面实施,信息化教学全面推行,完成一体化新型教材23部。提升师资实力,教师培养体系健全,双师队伍结构完善,建成省级教学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团队。 提升服务能力,发明专利授权80件、科技成果转化40项、服务到账4000万、社会培训12000人次。建成国内领先的实训中心,实现专业群公共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训练的全面覆盖。 建成全国一流的工程中心,实现工程创新、新技术验证、技术认证的充分融合。建成国际领先的品牌项目,专业群学生国际交流机制取得突破,南非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成为样板。到20

7、22年,建成人才培养质量优异、产教研深度融合、社会服务能力突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专业群。满足产业高素 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助力企业技术提升。3-4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1. 形成人才培养特色范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开发专业标准、技能标准、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强化导师、技术、资源、场景深度融合,深化订单培养,推进现代学徒制育人,探索“产学研创训赛”六位一体的“大类培养、 多元发展”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共享、分立、互选、复合的“专创融合、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培养工程应用、技术集成

8、和创新能力。完善特长生工作室、专业项目园、创业街、省大学生创业园、信息产业园的多层次、递进式创新创业平台,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 育融为一体。2. 汇聚全国一流教学资源对接产业需求,组建融合团队,制定建设规范,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保障资源持续更新。组建政行校企专家指导团队,打造校企融合专兼结合的教学资源开发团队。校企共同制定具有常信特色的课程开发标准、培训包开发标准、课程资源开发标准等建设指导文件,达到国际水准。按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合“X证书”认证,引进、改造、新建优质课程与培训资源。建立资源开发长效机制,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及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动态更新和优化课程资源。依托信息安全与管理国家教学资源

9、库,建成专业群共享型在线学习平台。3. 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创新模块化协作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推行教学方法改革,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制定模块化教学规范,组建校企融合教学团队。以职业基本能力需求分设底层共享教学模块,以职业专项能力需求分设相对独立 的专业教学模块,以技术集成能力需求分设专业互通教学模块。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教学保障;依据学情和教学反馈,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实施模块化分层,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教学。 校企合作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4. 建设硬核优秀师资团队以专业群带头人为引领,以技能大师和教学名师为支撑,以骨干教师为核心,打造融合创新型高水平、结

10、构化“双师”团队。实施团队建设工程。内培外引,打造具备影响力的专业群带头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培育教学名师和技能大 师。完善团队管理机制,组建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探索信息化、模块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落实教师企业轮训制度,实施“全员持证计划”,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依托学校国际化培训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国际化发展。5. 建成示范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通用、专项、集成、生产”四层技术技能递进式人才培养。整合优化原有公共实训资源,建设公共技术技能实训中心。升级原有专项技能实训室,增补前沿技术应用实训室,建设专项技术技能实训中心。

11、共建融合多工业要素的中小企业应用场景,建设技术集成综合实训平台。甄选优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多岗迁移校外生产实训基地资源池。完善多元化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创新基地运营模式。6.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高地建设工业网络与安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产学研创培的综合赋能服务体系。建设工业网络技术工程创新中心,开发中小企业工业网络改造升级的工程示范项目。建设网络安全新技术验证中心,开展工业网络边缘计算等新技术集成与验证,建设“白客”网络安全创客空间。建设工业网络技术认证培训中心,引进国际认证培训体系,开发真实项目的培训课程和教材。构建“双向流动、团队融合、服务多元”管理与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12、和可持续发展。7. 提升社会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技术辐射与技能培训,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推广工业网络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开展新技术二次开发、网络安全测评等专业技术服务,为政府、行业提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 有效服务国家百万工业企业上云。开展企业工程师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行业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认证。建设培训管理平台,优化体量大、对象多、内容繁、方式交织的培训组织与管理,建立“学分银行”基础数据。8. 提高专业群国际影响力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打造,着力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影响力。实施引智项目计划,开展教师国际化素养提升工程,增强内涵建设,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3、打造南非常信一华为学院,建立留学生培养示范模式,形成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有效机制,形成信息安全与管理人才培养中国方 案。9. 夯实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推进组织、资源、质量三大重点保障领域改革,建立健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重构教学组织,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组织保障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丰富资源体系,完善资源保障机制。 建立评价标准,实施动态调整,完善质量保障机制。3-5预期成效到2022年,建成满足工业互联网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品牌 专业群。专业建设优势更加凸显。“大类培养、多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专创融合、课证融通”新型模块化课程体

14、系以及“两中心、 一平台、一资源池”产教融合实训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教学标准体系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信息安全与管理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南非 常信一华为学院以及留学生培养示范模式形成国际品牌;建成国家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规划教材5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产业培养3200人,工业互联网技术能手占比大于10%,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6%。学生每年获省部级 以上竞赛奖项40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发明专利授权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件。师资团队实力明显增强。“双师型”教师比例100%,形成高水平、高层次教师梯队,培育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 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引进产业教授3-4

15、名,建设大师工作室1个。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工业网络与安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企业200家、科研和培训服务到账4000万、校外培训 12000人次,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发明专利授权80件。3-6建设进度序年度目标号建设仕务20192020202120221人才培养模式1.强化 复合型 人才培 养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制订 高端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技术技能标准2份;成立 双主体学院,组建高端创新实验 班1个,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形成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高端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 案,组建高端创新实验班1个;推广专业

16、群人才培养方案; 形成技术技能标准4份;形成 高端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选修项目4个; 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1项。实施个性化选修项目4个;(5) 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1项。修订技术技能标准2份;学 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1项。实施个性化选修项目2个;(5) 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2项。2.重构 模块化 课程体 系重组优化课程建设团队;制 订模块化课程开发标准;制订 “专创融合、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成双创专业基础课2 门,专业核心课3门。修订模块化课程开发标准; 建成专业基础模块化课程库; 建成双创专业基础课2门,专业 核心课3门;实施“X”证书+ 国际顶级认证,学生取得国际顶

17、级认证10件。形成模块化课程开发标准; 建成专业核心模块化课程库; 实施“X”证书+国际顶级认证, 学生取得国际顶级认证20件。推广模块化课程标准体系; 建成“专创融合、课证融通”课 程体系;实施“X”证书+国际 顶级认证,学生取得国际顶级认 证30件。2课程 教学 资源 建设1.组建 课程开 发团 队,制 定开发 规范组建校企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制订教学资源开发标准。实施教学资源开发标准。优化并完善教学资源开发标准。推广教学资源开发标准。2升级 改造和 新建课 程资源,建 设在线 开放课 程升级改造专业课程资源包2 门;建成社会培训课程资源包 2门;建成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5门。升级改造专业课程

18、资源包5 门;建成社会培训课程资源包 2门;建成双语课程资源包5 门;建成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 1门、省级2门、校级5门。升级改造专业课程资源包7 门;建成社会培训课程资源包 3门;建成在线开放课程省级 2门、校级5门;引进国外优 质专业课程资源3门。完成5门专业课配套资源建 设;完成3门社会培训课程配 套资源建设;建成在线开放课 程国家级4门、省级2门;引 进国外优质专业课程资源3门。3.构建 专业群 共享型 在线学 习平台基于信息安全与管理国家教学资 源库,初步建成专业群共享型在 线学习平台。更新在线教学资源,面向专业群 与社会培训开展应用。持续更新在线教学资源,面向专 业群与社会培训开展应

19、用。建成面向校企应用的共享型在线 学习平台。3教材与教 法改 革1.创新 模块化 教学模 式,推 行教学 方法改 革制订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标准;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7人 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 学能力比赛参赛7人次;立项 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项。实施专业群模块化教学;信 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10人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 力比赛参赛10人次;立项省 级以上教改课题2项。形成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标准;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10人 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 学能力比赛参赛10人次;立 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项。推广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标准;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10人 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20、赛教 学能力比赛参赛10人次;立 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项。2.校企 深度融 合,实 施一体 化新型 教材改 革组建专业群教材编写委员会; 制订专业群教材编写标准; 组建校企融合教材开发团队3 个;编写新形态一体化教材2 部;立项江苏高等学校重点教 材1部。编写新形态一体化教材9部;立项江苏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 部;立项国家规划教材2部;正式出版教材5部。修订专业群教材编写标准; 编写新形态一体化教材8部; 立项江苏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 部;立项国家规划教材2部;正式出版教材5部。形成专业群教材编写标准; 编写新形态一体化教材4部; 立项国家规划教材1部;正式 出版教材5部。4教师 教学 创新 团队

21、1实施 团队建 设工程引进企业领军人才1名;聘 请企业高技能人才2名;培养 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技术技 能大师1名;培育教学和科技引进企业领军人才1名;聘 请企业高技能人才2名;培养 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技术技 能大师1名;培育教学和科技引进企业领军人才1名;聘 请企业高技能人才2名;培养 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技术技 能大师1名;培育省级教师教引进企业领军人才1名;聘 请企业高技能人才2名;培养 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国家级 技术技能大师1名;培育省级创新团队2-3个;培养教学名 师1名。创新团队2-3个;培养教学名师1名;引进院士 1名。学创新团队1个;培养教学名 师1名。科技创新团队1个;培

22、育国家 级教学名师1名。2.实施 能力提 升计划教师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比赛 获奖1项;双语课程教学能力 的专业教师占比10%;海外访 学教师累计占比20%;具备高 等级职业技能证书专业教师占比4 0%;双师比90%。教师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比赛 获奖1项;双语课程教学能力 的专业教师占比20%;海外访 学教师累计占比30%;具备高 等级职业技能证书专业教师占比6 0%;双师比95%以上。教师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比赛 获奖1项;双语课程教学能力 的专业教师占比35%;海外访 学教师累计占比40%;具备高 等级职业技能证书专业教师占比8 0%。教师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比赛 获奖1项;双语课程教学能力 的

23、专业教师占比40%;海外访 学教师累计占比50%;具备高 等级职业技能证书专业教师占比1 00%。5实践 教学 基地1.重组 公共技 术技能 实训中 心整合优化工业传感技术、通信 原理与系统实训室2个;建成 通用技术技能实训包2个;建 成工业控制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整合优化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1 个;建成通用技术技能实训包 1个。整合优化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室1 个;建成通用技术技能实训包 1个。整合优化工业程序设计实训室1 个;建成通用技术技能实训包 1个。2升级 专项技 术技能 实训中 心建成虚实互动的数据通信仿真 技术、LPWANN技术实训室2个; 建成专项技术技能实训包2 个。建成虚实互动的工

24、业现场总 线、PON技术、MES系统管理实训 室3个;建成专项技术技能实 训包3个。建成虚实互动的异构网络融 合、工业设备安全、工业标识解 析、5G技术应用实训室4个; 建成专项技术技能实训包4个。建成虚实互动的工业数据安 全、工业程序安全、工业平台安 全实训室3个;建成专项技术 技能实训包3个。3.打造 技术集 成综合建成虚拟仿真云支撑环境; 建成虚拟工厂中人工智能应用场 景1个。建成虚拟工厂中厂外组网、厂内 组网场景2个。建成虚拟工厂中边缘计算应用 场景1个;专业群实践教学基 地建成国家级ICT产教融合实训 基地。建成虚拟工厂中工参调优场 景;建成技术集成实训包1 个。实训平台4.构建 校

25、外实 训基地 资源池增加校外实训基地4个。增加校外实训基地8个。增加校外实训基地8个。增加校外实训基地4个。5.优化 实践考 核评价 办法成立专业群实践考核评价工作 组,构建评价机制。建成多元化实践考核评价平台, 上线运行。优化多元化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多元化实践考核评价体系。6.健全 基地运 营管理 机制成立基地运营工作组,制订工 作组职责;制订校企人才双向 流通管理制度、设备资产安全管 理制度、实训教学与生产协调制 度、企业准入和退出制度、财务 管理制度。实施基地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基地运营管理机制。形成基地运营管理机制。6技术技能平台1.建设 工业网 络技术 工程创 新中心校企合作开发设

26、备级工业网络示 范项目2项。建成省级高职院校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校企合作开发设备级、产线级工 业网络示范项目6项。校企合作开发企业级工业网络示 范项目2项。2.建设 网络安 全新技 术验证 中心制定中心建设方案。建成工业网络仿真测试平台; 建成大师工作室。建成网络安全白客创客空间;建成人场环境研发创新实验 室。建成信息安全技术实验室。3.建设 工业网 络技术 认证培 训中心引进国际权威证书的认证培训体 系。建成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培训中 心。建成华为授权认证培训中心; 建成X证书认证培训中心。建成Linux授权认证培训中心。4.探索 可持续 发展的 市场化 运行机 制编制平台运行机制。实施平台运行

27、机制。实现平台市场化运行。优化与完善平台运行机制。7社会服务1.强化 科技服 务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 项;发明专利授权15件; 成果转化5件;服务中小企业 30家。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 项;发明专利授权20件; 成果转化10件;服务中小企 业40家;建成科技成果转化 平台。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 项;发明专利授权20件; 成果转化10件;服务中小企 业50家。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 项;发明专利授权25件; 成果转化15件;服务中小企 业80家。2.拓展 技能培 训科研和培训到账800万元;(2) 社会培训2000人。科研和培训到账900万元;(2) 社会培训2500人;建成培训

28、管理平台。科研和培训到账1000万元;社会培训3000人。科研和培训到账1300万元;社会培训4500人。8国际 交流 与合作1提升 国际化 能力聘请5名国(境)外专家来校 交流;教师参与国际技术论坛 和活动20人次;师资权威认 证培训20人次;举办国际学 术会议1次;参加国际学术会 议20人次;选派1名教师中 长期国(境)外培训。聘请8名国(境)外专家来校 交流;教师参与国际技术论坛 和活动40人次;师资权威认 证培训20人次;举办国际学 术会议1次;参加国际学术会 议20人次;选派3-5名教师 中长期国(境)外培训聘请8名国(境)外专家来校 交流;教师参与国际技术论坛 和活动40人次;师资

29、权威认 证培训20人次;举办国际学 术会议1次;参加国际学术会 议20人次;选派3-5名教师 中长期国(境)外培训聘请10名国(境)外专家来校 交流;教师参与国际技术论坛 和活动40人次;师资权威认 证培训20人次;举办国际学 术会议1次;参加国际学术会 议20人次;选派3-5名教师 中长期国(境)外培2.打造 品牌项 目派驻海外常驻师资1名、培训 海外技术工人40人次;招收 留学生40人;学生境外培训 交流学习30人;制定国际通 行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资源标 准。派驻海外常驻师资2名、培训 海外技术工人40人次;招收 留学生40人;学生境外培训 交流学习50人;制定并完善 国际通行人才培养标准

30、、教学资 源标准。派驻海外常驻师资2名、培训 海外技术工人40人次;招收 留学生40人;学生境外培训 交流学习50人;完善并推广 国际通行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资 源标准。派驻海外常驻师资2名、培训 海外技术工人40人次;招收 留学生40人;学生境外培训 交流学习50人;推广国际通 行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资源标 准。9可持 续发 展保 障机 制1.重构 教学组 织、健 全管理 机构, 完善组跨部门重组工业互联网学院;成立各建设项目工作组及各教 学运行协调组织,制定各组织职 责与管理制度;专业群建设与 运行管理网络服务平台总体规划 设计。实施并改进各组织工作职责及 管理制度;专业群建设与运行 管理网络

31、服务平台基本功能试运 行及改进。优化各组织工作职责及管理制 度;专业群建设与运行管理网 络服务平台全功能试运行及改 进。完善各组织工作职责及管理制 度;专业群建设与运行管理网 络服务平台正常运行。织保障机制2.加强 队伍建 设、丰 富资源 体系, 完善资 源保障 机制编制专业群师资团队项目管理 能力提升计划;编制专业群接 受社会支持发展计划,专业群接 受社会捐赠或准捐赠25万元; 计划建设任务完成率95%以上、 计划建设资金完成率95%以上。专业群专业带头人项目管理能 力培训10人;专业群接受社 会捐赠或准捐赠50万元;计 划建设任务完成率95%以上、计划 建设资金完成率95%以上。专业群骨干教师项目管理能力 培训20人;专业群接受社会 捐赠或准捐赠100万元;计划 建设任务完成率95%以上、计划建 设资金完成率95%以上。专业群接受社会捐赠或准捐赠1 00万元;计划建设任务完成率 95%以上、计划建设资金完成率9 5%以上。3.建立 评价标 准、实 施动态 调整, 完善质 量保障 机制编制专业群评价体系标准; 制定专业群诊断与改进办法。实施专业群年度诊断与改进计 划;实施专业群年度评估与动 态调整。优化与完善专业群评价体系标 准;优化与完善专业群诊断与 改进办法。总结专业群评价体系标准及专 业群诊断与改进办法;推广专 业群评价体系标准及专业群诊断 与改进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