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任务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937438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课件任务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学课件任务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学课件任务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任务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任务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PT模板下载:/moban/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字体下载:/ziti/教学课件任务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1-1-4普通水泥混凝土试验一、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v试验目的和范围v本方法规定了在常温环

2、境中室内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方法。v轻质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混凝土、碾压水泥混凝土等其它特种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可以参照本方法。仪器设备v水泥混凝土搅拌机:自由式或强制式。v水泥混凝土振动台:标准振动台。v磅秤:感量满足称量总量1%的磅秤。v天平:感量满足称量总量0.05%的天平。v其它:铁板、铁铲等。材料v所有材料均应符合有关要求,拌和前材料应放置在温度205的室内。v为防止粗集料的离析,可将粗集料按不同粒径分开,使用时再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试样从抽取至试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吹日晒,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拌和步骤v拌和时保持室温205。v拌和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拌制

3、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v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干燥状态为基准,计算用水量时应扣除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水量。v外加剂的加入v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一部分水泥拌和,以保证充分分解;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细集料拌和;对于水溶性或液体,应先和水拌和;其它特殊外加剂,应遵守有关规定。v拌制混凝土所用各种用具,如铁板、铁铲、抹刀等,应预先用水润湿,使用完毕后必须清洗干净。v使用搅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粘附筒壁的损失。涮膛砂浆的水灰比,应与正式的混凝

4、土配合比相同。v用搅拌机时,拌合量宜为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3/4。v用搅拌机搅拌混凝土v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细集料、水泥。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徐徐加水,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而后将拌合物倾出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1min2min,务必使拌合物均匀一致。v用人工拌和混凝土v人工拌合时,先用湿布将铁板铁铲润湿,再将称好的砂和水泥在铁板上拌匀,加入石子,再一起拌和均匀,而后将此拌和物堆成长堆,中心扒成长槽,将称好的水倒入约一半,将其与拌和物仔细拌匀,再将材料堆成长堆,扒成长槽,倒入剩余的水,继续进行拌和,来回翻拌

5、至少6遍。v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不包括试件成型时间)。二、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v试验目的和范围v坍落度为表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一种指标。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大于31.5mm的混凝土,允许用加大坍落筒,应予以说明。v仪器设备v坍落筒:如图1.1.4.1所示,尺寸如表1.1.4.2。v捣棒:直径16mm,长约650mm的钢质圆棒。v其它:小铲、小钢尺、镘刀和钢板等。试验步骤v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踏紧踏脚板。v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

6、的1/3,用捣棒在每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mm,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上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用捣棒作锯和滚的动作,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度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力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度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150s。装完后表面抹平。v将坍落度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

7、面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至1mm。v当混凝土试样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混凝土工作性不好,应记录。v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v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作记录。v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的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三级。v“上”:表示插捣容易;v“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v“下”:表示很难插捣。v含砂情况

8、,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v“多”:表示用馒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v“中”:表示抹五、六次才使表面平整无峰窝;v“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v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成成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上锥体侧面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v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v“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v“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9、;v“无”: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试验结果v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用加大坍落筒量测时,应乘系数0.67,以换算为标准坍落筒之坍落度。三、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v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v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和步骤。可用于确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水泥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v本方法适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试验。仪器设备v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v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v球座:钢质坚硬,面部平整度要求在10

10、0mm距离内高低差值不超过0.05mm,球面及球窝粗糙度r=0.32,研磨、转动灵活。v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试验机上、下压板之间应各垫一钢垫板,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其厚度至少为25mm。试件制备和养护v试件制备和养护应符合相关规定。v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尺寸和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符合相关规定。v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试验步骤v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v取出试件,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在破型前,保持试

11、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v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中。v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MPa/s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0.5MPa/s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取0.8MPa/s1.0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N)。试验结果v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vf=F/Av式中: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vF试件极限荷载(N);vA受压面积(mm2)。v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计算精确至0.1MPa。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v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见表1.1.4.3),并应在报告中注明。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宜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换算系数由试验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