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学设计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20936391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信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客》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客教学设计裕安区独山镇同兴寺学校 张本清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能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2、使学生能够比较这篇文章与台阶,背影塑造人物方法的不同。3、体味本篇优美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教学步骤:一:导入 “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2、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多或少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三: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当第二代信客。(做信客的缘起) 1、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信客的基本情况,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他做信客还

3、有一个理由,那么,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明确: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年轻的信客在老信客的感动下,做了信客。 2、那么,在对老信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信客这一职业有何特点呢? 明确:诚信无私,生活贫困,终年跋涉,非常辛苦。 3、老信客以他崇高的责任感来物色新信客,他以他的经验给新信客做详细的介绍,而以他的教训,对新信客谆谆教诲:做信客要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学生找,下同)。这样,可以使新信客迅速成长为可信赖的信客。 老信客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寄希望于新信客,新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希望上路了。第二部分:信客工作任劳任怨,善良厚道,但他有时还要受到无端的呵斥与猜疑。 1、信客带着

4、老信客的叮咛与嘱托走上了征程,那么,信客又是怎样作信客的呢?明确;做本职工作收发信、物。 做分外工作充当死者的代理人。2、信客匆匆的脚步,带来了远方亲人的音讯。信客不畏路途艰辛凶险,吃不饱,睡不好,疾病缠身。如果说,这是肉体上的摧残,这还可以忍受,那么,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苦痛,这精神的苦痛是什么呢?明确:受人怀疑,遭人诘问。但信客并没有发脾气,而是连连赔罪,任由别人怀疑诘问,这反映出信客任劳任怨,但他还干这档子事,他尽了乡邻间的情谊,说明他有情有义。第三部分:信客遭人诬陷,不在做了。但人们仍想念他请他代办邮政业务。1、信客遭人怀疑诘问就已非常痛苦,但有些事对他来说,无疑是在流血的伤疤上撒了一把

5、盐。那么,这是什么事呢?明确:遭人诬陷,被送到警察局。但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公布于众,他要保存他老乡的面子,说明他宽容。从这件事中,信客深刻的体会到了做信客的凶险,他不干了。2、到此为止,信客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在做信客时,作者着重叙述了两件事,是什么呢?明确:(1)当代理人(2)受诬陷 但是,信客并没有何怨言,表明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最后,信客不干了,人们的通信成了问题,人们也就想起他的伟大。对信客来说,社会总体上还是有良知的,他生活一直很好。 第四部分:人们推举信客当教师,他工作出色,还当校长,赢得了人们的敬爱与怀念。1、他为什么能当老师、校长呢?明确:上过私塾,有文

6、化;奔波一辈子,阅历丰富;代人写信,增长知识。2、为什么吊唁的人很多?明确:他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承认,人们怀念他。3、为什么他要求葬在老信客的墓旁? 明确: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他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同情老信客,敬重老信客,感激老信客。总结:1、三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及语言特色的差别:提示:根据文体,写作重点、作家风格等方面答题。2、写墓志铭:可概括信客的一生,概括他的职业,他的品质,只要突出一方面即可。也可面面俱到,写一篇文章。教学反思:信客出自声名显著的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讲述的是民国时一位老信客因失信于人,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

7、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年轻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容待人,受到了人们的敬重的故事。余秋雨的散文,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因此我把解读“信客”人物形象,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切入,如何创新地解读“信客”这个人物形象,是我看到这个课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上网查找了很多资料,大多从梳理文章内容入手,进而在梳理过程中解读信客这个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写墓志铭。这种教学流程也能体现我的教学目标,但缺乏新意,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我必须寻找突破口。我采用了平时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设计几个问题把课文内容串起来,以达到长课短教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解读人物形象,同时挖掘文本的教育内涵,让学生树立诚信为本、宽容待人的做人理念。我还是想保留“写墓志铭”这一个教学环节,但如果能换一种形式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