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0934235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活动为载体 以体验为重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应以儿童的主体参与为主,让儿童在自主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获得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完成道德的自我建构。本课堂的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些理念。一、活动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新课程指出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应遵循活动性原则。在教师引领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本课教学中,老师就很注重这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超级猜猜猜”,“神秘的信封”,“寻宝摘星”和“为福利院儿童带来快乐”等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逐渐发现,感受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优点、特长,而且自己的优点还可以为别人带去快乐。活动由浅入深,学生认识

2、逐渐深刻,而且获得了自信、快乐等积极情感体验。很好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积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有效体验。本节课的老师很善于营造课堂气氛,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那娴熟的调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极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思维,营造了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由羞怯、腼腆到自信、大方地展现自己的优点、特长。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课堂,真实有效的课堂。这不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吗?三、巧妙引导,促进学生活动体验,落实教学目标。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好差相差20倍。可见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多么的

3、重要。本堂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注意聆听儿童的发言,并根据教学目标,巧妙引导。如“超级猜猜猜”中,让被猜中的同学说说被同学猜中(肯定)时有什么心情,感受?在“神秘信封”中,让学生说说看了老师、同学、父母夸自己的信后,有什么样的心情、感受?在“寻宝摘星”活动中,发现自己竟有那么多优点、特长时,又有什么感受?以及展现才华时,表扬学生的自信、大方和才华来自评时的训练等,老师非常关注学生活动的感受心情,巧妙引导学生加以细细体会,从而获得并强化了愉快、自信的积极情感,很好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四、活动紧密联系儿童生活,促进了德育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应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德育来自生活。学生品

4、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处处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这一理念。“超级猜猜猜”,“神秘信封”,“摘星行动”为福利院儿童送去快乐等活动设计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并爱学生欢迎。活动给了他们认识自我的机会,活动给了他们展现才华,为他人带来快乐的平台。正因为活动紧密联系儿童生活,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学习兴趣有了,体验也就丰富了,他们不但学会了欣赏自我,还懂得了欣赏他人,懂得了自已的优点、特长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给他人带来了欢乐。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完成了道德的自主建构。学生的道德认识提升了,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升化了。“回归生活”的德育

5、才是有实效有针对性的真正起到对生活的指导。五、课堂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主,运用了自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喋喋不休,没有道德知识的灌输,有的只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只是学生的真实体验。整堂课结尾还设了为福利院儿童送快乐这一活动,体现了德育的开放性,从课堂向课外生活延伸,完成知行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几个遗憾的地方:(1)课伊始的游戏,老师本想让学生夸夸同学的优点,特长,可实际过程中,很多学生转向了“外貌”上,虽几经引导,可仍无效,而且学生优点、特长好像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老师游戏规则讲得

6、不够明白,至少学生没心思听,没听明白,老师还可着重再强调。也许学生由于羞怯,怕难为情,对自己认识模糊,很难说,说不好,说不出口,所以老师不妨可以改夸自己、夸同学、夸别人。对于部份同学来说欣赏别人优点也正是盲区。(2)“课向生活延伸”这一后续性不够。教师完全可以在课结尾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优点、特长回家向父母等说说,或用自己的特长、优点为身边的人服务,为他们带去快乐。或干脆课后带他们到福利院实践。将课堂的“内化”转向课外的“外化”将知行得以统一。(3)在“寻宝摘星”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优点时,最好能引导学生说说相关事例,以增强相关体验。(4)体验的深老师缺乏由深的引导。人都有自己优点,向他人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发现更多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