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0920163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程瑶;潘洪泽;张博;苗嵩;张庆伟;谢丙明【摘 要】从选地、繁殖方式、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几个方面讲述此林下无公害刺五 加栽培技术,旨在为刺五加的林下促进更新措施、苗木繁育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 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归纳,为恢复刺五加林下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理论 依据和实施方法% This article from the selection ,breedingmethods ,field management and harvesting and other aspects about this fores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polluti

2、on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the understory i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renewal measures ,seedling breeding technology ,pollution-fre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summarize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free Cultivation forest management provides a theor

3、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37-39) 【关键词】 刺五加;栽培;无公害【作 者】 程瑶;潘洪泽;张博;苗嵩;张庆伟;谢丙明【作者单位】 抚顺市林业科学所,辽宁抚顺113008;抚顺市林业科学所,辽宁抚顺113008;抚顺市林业科学所,辽宁抚顺113008;抚顺市林业科学所,辽宁抚顺113008;抚顺市林业科学所,辽宁抚顺 113008;抚顺市林业科学所,辽宁抚顺113008【正文语种】中 文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 )是五加科植物,别名刺拐棒、

4、刺老鸦。叶可 作药用,皮可加工成五加皮。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经不调等症。主产于黑龙江、吉 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的山野菜和地道药材,在国内外 享有盛誉,市场前景广阔1。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仅靠现有的野生资源已 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供需矛盾日趋加剧,致使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已 濒危枯竭,已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扩繁刺五加物种 资源,如何实现该物种的可持续利用,产业化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高度重视,除制 定有关保护法规外,人工栽培是必由之路。目前,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尚无可用的国家

5、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迫切需要制定 地方规范用于刺五加规范化生产。制定本规范势在必行,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显 著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1 形态特征刺五加是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13m。根茎发达,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褐 色或黑褐色。茎及根都具有特异香气。茎枝通常密生细长倒刺,有时少刺或无刺。 叶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有细刺或疏毛;小叶 5 枚,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 叶背面沿叶脉有淡褐色刺,边缘有锐尖重锯齿,小叶柄被褐色毛。伞形花序单个顶 生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无毛,有不明显5齿或几无齿;花瓣5个,黄 白色,卵形。核果浆果状,近球形或卵形,紫黑色,干后具明显5棱。种子45 个,薄而扁,新

6、月形3。2 生长习性 刺五加适宜生长在土壤较为湿润、腐殖质层深厚、微酸性的杂木林下及林缘,种植 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最好。对气候要求不严,喜温暖、耐寒、以夏 季温暖湿润多雨,冬季严寒的大陆兼海洋性气候最佳。刺五加生存能力很强,不需 太多的管理,且病虫害发生也少,容易栽培成活。刺五加果实于910月成熟, 但种子的种胚没有发育成熟,不论是当年秋播,还是第 2 年进行春播,都需要经 过一个夏季在温度、湿度适合的条件完成形态后熟和经过一个冬季的低温完成生理 后熟才能萌发。刺五加种子寿命为 3 年,在生产适用年限为2 年4。3 物候期刺五加树液流动在4 月中旬开始, 4月下旬顶芽开始膨胀,

7、5月上旬顶芽展开,植 株随之进入第一次高生长,7 月上旬高生长结束形成顶芽。植株在未有花朵枝条上 多有二次高生长,第二次高生长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 5月中旬整株叶片基本 展开,6 月上旬花芽开始形成,并同时形成顶芽,6 月下旬初花期,7 月上中旬盛 花期, 9月上旬种子形态成熟,浆果呈黑褐色。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落叶,休眠 期11月翌年3月部分浆果在植株上可持续到翌春,自然干瘪脱落,植物生长期 为150d左右5。4 无公害栽培技术4.1 适宜地块 刺五加喜肥沃而疏松的土壤。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人工栽培 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为

8、主, 也可选择房前屋后的园田地或耕地。4.2 繁殖方式4.2.1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1)种子的采收与处理: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 鲜时揉搓,漂洗出成熟饱满的种子。播种用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为10.411.4g,用 3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用多菌灵或百毒清300倍液消毒后在10 20工左右温度 下沙藏3个月,每隔7 10天翻动1次,约有50%左右的种子裂口时移至3C以 下低温储藏2个月左右。(2)选地整地:育苗地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 地势要平坦、高燥。深翻2530cm ,施足底肥。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床宽100 120cm,床高15 2

9、0cm,床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床土 要细碎,床面要平整。(3)播种:一般于4月中旬播种。播前浇透底水。可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 10 15cm开沟,沟深45cm ,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 距离2cm左右;也可按株行距8cmx8cm穴播,每穴播种子23粒。播后覆土 2 3cm,稍压。床面用落叶或无籽草覆盖3 5cm保湿。(4)苗田管理:出苗后要及时撤掉覆盖物,适当浇水保持床面湿润, 5 7天浇1 次水,立秋后不再浇水。床面除草主要靠人工用手拔草。立足除早、除小,整个苗期床面要保持无杂草。作 业道及床帮上草铲除后要清理出田外,保持床间清洁。除草时可用小铁钩将行

10、间土 壤钩松,注意不要伤及小苗根部。追肥。为培养壮苗,生长前期可适当追施一些含氮量高的肥料,生长后期可适当追 施一些含磷钾多的肥料。(5)出圃: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皆可出圃栽植。4.2.2 无性繁殖(1)分株繁殖:在早春,将刺五加从根茎萌发出的幼株连一部分根茎切下,挖穴 栽植。用这种办法繁殖,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活率高,生长快。当年或第二年 即可移栽定植。(2)扦插繁殖:刺五加扦插繁殖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应在刺五加 休眠期进行,于秋末冬初割取枝条,贮于窖中,第二年早春扦插,生长1年,翌 年春即可移栽定植。嫩枝扦插应在6月中旬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当即扦 插。第二年即可移栽定植。

11、4.3 移栽定植4.3.1 栽植时间:栽植时间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为佳,也可在秋后结冻前进行。4.3.2 栽植地块选择:刺五加的栽植可林下栽植、采伐迹地栽植和田园栽植。4.3.3 苗木选择:移栽定植选择健壮的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苗。当年生幼苗,苗高要在10 15cm,根茎2 3条,平均长度12 14cm,须根发达。4.4 林下栽植在成林地中栽植,林分郁闭度应在0.3 0.5,采取见缝插针栽植密度330株/亩为宜。在新植地(红松、大果榛子)中栽植,栽植密度为 660 株亩。每穴 1 株,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栽后浇透水再覆1层细沙。穴坑按40cmx40cmx40cm为 宜,每穴施腐熟农家肥5 - 10k

12、g左右。4.5 采伐迹地栽植坡度25度以下的迹地,可纯林栽植,也可与其他造林树种行间混交,行间混交方法同林下栽植。纯林株行距0.5mx1mo4.6 田园栽植在园田栽植,选好地块后,清除地表杂物,深翻30 50cm,耙细整平。栽植株 行距以0.5mx1m为宜,坑穴按30cmx30cmx30cm为宜,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 5 10kg。4.7 田间管理4.7.1 种植间作作物。在园田栽植的当年可在行间种植间作作物。玉米植株较高,能为刺五加适当遮荫;大豆的根瘤菌能固氮,使土壤肥沃。也可种植其它高棵药用 植物。4.7.2 松土除草。要保持刺五加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4.7.3追肥。刺五加是喜肥植物,每个

13、生育期应追肥23次:第一次在返青后进 行,每亩追施腐熟农家肥23t ;第二次在前次追肥后30 40天进行,用肥量同 前次,同时追施磷酸钾或磷酸二氢钾20 30kg ;第三次在秋后进行,用肥量同第 1 次。4.7.4 水分管理。刺五加喜湿润土壤,但又怕涝。生育期间不能缺水。如遇天气干 旱,必须及时浇水,在雨季还要注意排水防涝,不要使田间积水。4.7.5 培土。培土在入冬前进行。刺五加经过一个生育期的松土除草,有的根茎外 露,影响越冬。秋末冬初应对刺五加进行培土。培土不要太厚,能将根茎埋入即可 有条件的可在根茎部覆盖一些无籽草,既有利于刺五加越冬,又有利于第二年刺五 加的根茎分蘖。4.7.6 半野

14、生管理。在林间、林下栽植的刺五加,可以让其自然生 长,适当注意水肥管理。一般情况下每年要适量追施农家肥或生物菌肥12次。4.8 病虫害防治:刺五加病虫害少有发生。4.9 采收与初加工4.9.1采收。刺五加栽植4 5年后可以采收,采收刺五加时,应注意保留一定数 量的带芽地下茎,就可自然更新,形成新一代刺五加园。刺五加的根、茎、叶、果 均可药用或食用,采收可在四季进行。(1)春季采收:一般在5月份进行,采收刺五加的嫩枝(山野菜)食用。(2)夏季采收:一般在8月份叶片展平而又鲜嫩时采摘,及时风干,装袋。(3)秋季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刺五加果,或揉搓漂洗选作种 子,或将果晾干储存。刺五

15、加落叶后可全株起挖。(4)冬季采收:一般在土地封冻期间将刺五加平茬,全株备用。4.9.2 初加工。在春秋雨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即成商品五加皮。药用根、根茎、茎,在春季出叶前或秋季落叶后采挖收取,去掉泥土,切成3040cm 段,晒干后捆成小捆即可。也可以将其切成 5cm 的小段,晒干后装袋即为 商品刺五加。全株起挖、全株平茬的可全部用于中药深加工或饮品深加工。果、叶 还可用于保健品加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刺五加资源的保护并逐年扩展栽培面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企业和农户的有机联合,对刺五加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提高刺五加无公害栽培技术水平8,并扩大刺五加分布

16、区和栽培面积,就可以 达到刺五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永续利用。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赵淑兰,沈育杰,杨义明,等光照强度对不同栽培环境下刺五加生长发育的影响J.特产 研究,2004(3):1819.2 曹建国.刺五加生活史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4.3 王进勇,王发善,张雅杰,等.刺五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07 ( 10 ): 1213.4 韩玉林.刺五加野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途径 J .中国林副特产,2008 ( 6 ) : 84 86.5 张爱军.刺五加的经济价值与栽培技术 J .河北林业科技,2008 ( 6 ) : 9496.6 孑L德军,吕忠宁刺五加的栽培与管理J 园林园艺,2007 ( 6 ):51 - 52.7 彭海燕,陈庆东,李淑敏.刺五加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 ( 12 ) 140-141.8 王仕玉,郭凤根,隆有庆.刺五加的开发与利用 J .长江蔬菜,2002 ( 2 ) : 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