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春江花月夜》教案

上传人:1ta3****9ta1 文档编号:20916994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春江花月夜》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1、赏析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唐代诗人。曾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 二、解题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属“清商曲吴声歌”。 在形式上,由五言短篇进为七言长制。其转韵铺陈节奏与唐初七言歌行相似。 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三、意境赏析用想象再现诗歌的意境。诗歌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艺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浮想联翩,头脑中有大量形象闪现、组合。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时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因此,我们在赏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借助于想象。如果可以说没有想象

3、就没有诗歌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学习与欣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翻译 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明月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里的月光随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有明亮的月光呢。 赏析 首章落笔扣题:题目中的五字,有四字(春、江、月、夜)放在句中。其中,“夜”则暗含在诗句中。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长镜头)。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特写镜头)。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长镜头、远景)。第一章是幅极富动感、有(水)声有(月)色、有远有近、

4、有上有下的立体画,它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江海难分、明月冉冉上升而华光万里的图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翻译 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赏析 诗人用其生花妙笔,继续渲染春江月夜的神往之处: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追踪、移动镜头)。接着,诗题中的“花”终于亮相了:但见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特写镜头)。然后,诗人将镜头推向空中,但见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胧。镜头再转向江畔沙滩,

5、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翻译 江天一色,天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中天。江边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早照耀人间?赏析 第三章前两句依然在写景,又从沙滩回到空中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这是为了承上启下。这时,随时间推移,月亮已升到当空,而江天的浩瀚,让诗人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此月亮了吧?但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

6、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翻译 人生代代无穷无尽,江月永恒却年年相似。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赏析 诗人由江月联想到人生: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惟江上明月年年相似、万古长存。进而发出感叹: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明月,不知在我们身后,它又在等待何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头。此景让人无不感叹人生易逝、唯江月永存。这两章借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伤感。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翻译 天上白云一片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在离别的青枫口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异乡漂泊呢?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思念漂泊异

7、乡的游子 赏析 悠悠远去的白云(长镜头),不禁让读者想起崔颢黄鹤楼颔联第二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愁客(游子)。“不胜愁”(特写镜头)渲染了小船上游子的愁云惨雾、相思情愁。“何处相思明月楼?”以妻子(思妇)的相思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明月楼”以物代人(游子之妻):思妇。正如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翻译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闺房中的门帘卷不走月光,捣衣砧上拂去了月光但它又

8、已回来。赏析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卷不去”和“拂还来”明指月光洒在门帘和捣衣砧上,暗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反衬出游子的离愁别恨。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翻译 这时相互凝望着月亮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追随月光流去照耀着游子。送信的鸿雁能够飞翔很远但也无法飞渡月光到达你的身边,送信的鱼龙游得很远但也无法游到你的身边

9、而只能在水面上卷起阵阵波纹。 赏析 船上的游子和楼台上的思妇都看到那轮明月,虽互相思念却彼此音信不通。于是,思妇的极度思念化为幻想:希望化作一缕月光,飞流到亲人身边,去抚照远方的亲人。但这不可能,于是幻想委托雁儿、鱼儿为自己捎信。这里,思妇无限愁思的细腻心理描写,被诗人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得异常超脱、含蓄;同时,思妇的“痴情”呼应第五章游子的“不胜愁”。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翻译 昨天晚上梦见花落在幽静的水潭,可怜春天已过了一半却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了,春光随着水流逝,水潭上落下的月亮如今又正向西倾斜。赏析 承接第七章,写思妇因思念至极,因思成梦,由梦生

10、怜;思妇追述昨夜梦见自己在潭边闲步,看见繁花纷谢。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到春将逝也,红颜将去。可怜这美好的青春,就这样在无限等待中随江水流去。然后,由倒叙闪至现实:眼前月已西沉,夜已将尽,可怜远方亲人依旧没有回家。这章委婉地写出了思妇一片惜春思亲的耿耿情怀。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翻译 斜月慢慢下沉隐,继而藏进海雾之中,北方的碣石山与南方的潇湘江水路程无限遥远。不知浪迹天涯的游子中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即将西沉的残月余辉伴随着缭乱不宁的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赏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月终于坠入沉沉海雾中(移动镜头),而游子、思妇依旧天南海北。思妇无奈地叹

11、息:不知在这么美好的明月之夜,能有几个游子趁月而归呢?只见多情的明月余晖,带着人间纷乱、复杂和激荡的思情,洒满在江边的花树上。诗至此戛然而止,题中五字,或明或暗地放在诗的最后一章。最后以“摇情”收束全诗,让人觉得诗欲止而情未了,让人回味无穷。四、合作探讨:从意象语言的角度分析诗歌中作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这首诗中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蕴涵的情感。 (1)纵向联想,即联想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诗人的生平遭遇及其性格特征,知人论世,鉴赏古诗。(2)横向联想,既有此句联想到彼句,其间关系可相类也可相反,在此比较中鉴赏是的艺术氛围,体会其诗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叙之事及所言之志。1明月:“今人

12、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刘禹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江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卜算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的临江仙“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宋辛

13、弃疾南乡子“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落花“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3、教师评价总结。1明月: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

14、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的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意象。2江水: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3落花: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

15、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总之,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五、检查背诵学生默写六、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