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作业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20908232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资源开发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资源开发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源开发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资源开发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开发作业(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表B。1(单体序号 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基本类型:代号 ;其他代号: ; 行政位置地理位置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 1、单体名称项单体序号:调查者对旅游资源单体编的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可以按填写顺序写成流水号,调查结束后按类型、行政区域重新排序;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的实际和习惯中文名称,要求通俗、简明、常用。若名称特指性很强,不会产生歧义,则直接写出

2、实际名称;如单体并非唯一,或并非广为人知,则加上所属地区名称。2、基本类型项根据旅游资源类型表填写单体所属的单体类型,该名称的汉语拼音代号加中文名称,如:桂林象鼻山,单体的基本类型写“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阳朔西街,单体的基本类型写“FDB 特色街巷”;有时候同一单体可能同时属于其它基本类型,如南宁雷沛鸿故居,同时属于“名人故居与纪念地”和“传统与乡土建筑”,则根据资源从那个角度开发更具备吸引力填写,或者同时列出两个。对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解释如下:、代号项代号是旅游资源单体身份的标记,根据国标“单体所处位置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所属类型的汉语拼音表示单体在调查区内次序的阿拉伯数字”。由于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2260-1999的滞后性,单体所处位置的代码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县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至2010年12月30日)的数字编码标记,具体查询表1.本次调查中,乡镇代号由“景区汉语拼音字母码代替,若单体不属于任何景区,用000代替。则代号“行政区代码+景区代码+基本类型汉语拼音代码+单体序号码构成。如:容县真武阁 代号“450921-SMLFCC01”; 都峤山代号“450921-SML-AAA-01”注意:调查中很多风景区是由多种类型资源单体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旅游区,如果其中一种类型的资源单体能够形成独立的景区,并且具有单独调查的必要和价值,则分别填写三份旅游资

4、源单体调查表。如:玉林市容县“三名”旅游区,分别填写名楼真武阁、名人、名山丹霞奇观都峤山旅游资源单体.有的风景区虽然由多种资源要素组成,但是作为整体才具备吸引力,并且单体没有形成独立的景点,则依据其中具有特色、价值的资源认定基本类型,不再对其他旅游资源单体进行重叠调查。 代码项填写时,行政代码的查询见下表:表4 调查区域的等级划分及行政区划代码第一层次的调查小区第二层次的调查小区(建议性)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 南宁市450100兴宁区450102青秀区450103江南区450105西乡塘区450105良庆区450108邕宁区450109武鸣县450122隆安县450123马山县450124上林

5、县450125宾阳县450126横县450127 柳州市450200城中区450202鱼峰区450203柳南区450204柳北区450205柳江县450221柳城县450222鹿寨县450223融安县450224融水苗族自治县450225三江侗族自治县450226桂林市450300秀峰区450302叠彩区450303象山区450304七星区450305雁山区450311阳朔县450321临桂县450322灵川县450322全州县450324兴安县450325永福县450326灌阳县450327资源县450329平乐县450330荔浦县450331龙胜各族自治县450328恭城瑶族自治县4503

6、32梧州市450400万秀区450403碟山区450404长洲区450405岑溪市450481苍梧县450421藤县 450422蒙山县450423北海市450500海城区450502银海区450503铁山港区450512合浦县450521防城港市450600港口区450602防城区450603东兴市450681上思县450621钦州市450700钦南区450702钦北区450703灵山县450721浦北县450722贵港市450800港北区450802港南区450803覃塘区 450804桂平市450881平南县450821玉林市450900玉州区450902北流市450981容县45092

7、1陆川县450922博白县450923兴业县450924百色市451000右江区451002田阳县451021田东县451022平果县451023德保县451024靖西县451025那坡县451026凌云县451027乐业县451028田林县451029西林县451030隆林各族自治县451031贺州市451100八步区451102平桂管理区451119昭平县451121钟山县451122富川瑶族自治县451123河池市451200金城江区451202宜州市451281南丹县451221天峨县451222凤山县451223东兰县451224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51225环江毛南族自治县45122

8、6巴马瑶族自治县451227都安瑶族自治县451228大化瑶族自治县451229、行政位置项行政区域名称,按地区级、县级、乡镇级、行政村顺序排列.如: 伊岭岩-行政位置项:南宁市武鸣县伊岭村、 地理位置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主体部分的经度和纬度。可以在国家统一出版的航测地形图上查取;亦可以实地调查时使用GPS直接读出数据。物质型资源单体将其中心作为定位点;非物质型旅游资源单体,寻求与其关系密切的物质型旅游资源单体作为载体,将载体作为定位点。如:伊岭岩-地理位置项:东经104 26 , 北纬2054 、性质与特征项此项需要填写的内容较多,可以下三步依次描述:填写单体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结构,包括单体的外

9、在形态、结构、规模与体量;单体的内在性质、组成成分;填写单体的形成的原因,形成过程,演化历史与演化方式;填写单体的周围环境、与单体有关的人物与事件。 具体提示如下:(以南宁市伊岭岩为例)外观形态与结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点;代表形象部分的细节变化;整体色彩和色彩变化、奇异华美状况,装饰艺术特色等;组成单体整体部分的搭配关系和安排情况,构成单体主体部分的构造细节、构景要素等。如:位于210国道旁、出露地表、有较便捷进、出口的喀斯特溶洞;洞外依山筑有民族特色的亭台楼阁;内在性质类:旅游资源单体的性质,如功能特性、历史文化内涵与格调、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背景、实际用途等;如:大

10、自然的艺术宝库,“地下宫殿”,造型多姿多彩,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景观价值; 组成成分:构成旅游资源单体的组成物质、建筑材料、原料等;如: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地形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发生、演化过程、演变的时序数值;生成和运行方式,如形成机制、形成年龄和初建年代、废弃时代、发现或制造时间、盛衰变化、历史演变、现代运动过程、生长情况、存在方式、展示演示及活动内容、开发时间等。如

11、:据推算,伊岭岩岩洞形成于一百多万年前;此岩原为一段地下河道,因地壳上升而成洞,经过千万年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形成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规模与体量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数值(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积、容积等)、个体数值(如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直径、周长、进深、面宽、海拨、高差、产值、数值、生长期等)、比率关系数值(如矿化度、曲度、比降、覆盖度、圆度等).如:洞深45米,面积24000平方米;游程1100米,环境背景类:旅游资源单体周围的境况,包括:所处具体位置及外部环境如如目前与其共存并成为单体不可分离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文物、民族等;影响单体存在与发展的外在条件,

12、如特殊功能、雪线高度、重要战事、主要矿物质等;单体的旅游价值和社会地位、级别、知名度等。如:伊岭岩所在的武鸣县属亚热带季风区,年适游期长; 依托地森林覆盖率高,具备了绿色生态吸引力因素;与相邻的花花大世界景观互补; 关联事物类:与旅游资源单体形成、演化存在着密切关系的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等.如:壮民族文化;伊岭岩由仙人用锄头点化而成的传说;眼儿媚伊岭岩等; 7、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项 包括旅游资源单体所在区域的具体区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南宁市伊岭岩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武鸣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属南宁市辖县;伊岭岩风景区 所在地双桥镇位于南宁市北部,距县城6

13、公里,距南宁市区21公里;交通网络发达,210国道,南武一、二级贯穿全镇南北;黔桂与云桂国道交汇于此,是南宁至贵州、云南、百色、河池等地的重要通道;武鸣县区域内部有私家花园“明秀园”、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花花大世界等景区;以及三月三节庆旅游;8、保护与开发现状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单体的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等.例如南宁市伊岭岩保护与开发现状: 伊岭岩开发了其中一部分资源,可供游览的行程约1100米;对资源进行初级的包装,建议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建设,尽量避免现代化的技术介入对喀斯特地貌的破坏;自1975年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达20万人次;开发主要分为洞内岩溶观赏(大小景点100多个)和洞外民族风情长廊、壮家民俗风情表演等游乐项目;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