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

上传人:h****6 文档编号:20904722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陈越温明章杜生明摘要通过对20022004年间不予资助的2406项面上项目的12030份评议函进行阅读和比较分析,发觉专家不同意资助项目的理由虽然有多种多样,但专家对申请项目的评价,比较留意的还是项目的选题,占问题的29.99%。本文就此从7个方面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选题的过程、基础探讨的选题、应用基础探讨的选题、选题与创新、结语浅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希望能在选题理念与实践两方面给申请者一些启示。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选题基础探讨应用基础探讨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及动物学科

2、20022004年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未获资助的2406项面上项目的12030份评议函进行阅读和分析,发觉专家不同意资助项目的理由虽然有多种多样,但由于选题缘由而未获资助的占到了29199%,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9个方面,选题缺乏创新是最主要的缘由,占问题的29163%;选题过大排在其次位,占16169%(见表1;另外,青年项目的选题多重复,地区项目的选题多跟踪。由此可见,许多申请者在项目选题中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以至造成专家的不认可而导致申请失败。二、选题的目的写申请书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基金资助,而选题的目的是要探究科学规律,去帮助人们相识世界,或是为发展一个技术做些基础探讨。S.V e

3、ntegodt和J.M errick在/科学的哲学:如何辨识有潜力的探讨0一文中谈到:我们认为前途最看好的项目应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项目的组织者是才华出众的探讨者,他们把自己的探讨看成是/甜蜜的科学0,他们要说明在其科学领域中出现的异例,同时也没有僵化在主流科学的范例中;其二他们极其热衷于自己探讨领域中的哲学问题,并急迫地去探究新的相识、新的理论,为度量世界找寻新的工具并勇于变革;其三他们致力于作为宇宙基本特征的关键问题探讨,一旦突破就会引起革命性改变1。可以说项目选题的目的和精髓从这3个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表120022004年间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及动物学科函评看法有关项目选题问题统计

4、分析选题问题地区青年自由合计(占选题问题的百分比选题过大84107411602(16.69%选题意义不大5389398540(14.97%题目属跟踪8555172312(8.64%选题重复6992124285(7.90%题目偏应用4521166232(6.43%选题不明确3378146257(7.12%题目与内容不符2330130185(5.12%题目设想片面193286137(3.80%合计/所统计评议总数514/1470635/18902459/86703608/12030 (占不予资助的百分比(34.96%(33.65%(28.36%(29.99%三、选题的过程项目选题一般包括:选题、验

5、题、修题和定题。1.选题选题是申请者依据自己的爱好或社会需求,在前人和自己探讨的基础上对确定范围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究。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探讨方向;二是界定探讨范围。选题合适,则探讨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对自己也最有意义的工作,并取得令自己和社会满足的探讨进展和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科学探讨领域的逐步扩大和深化及国家对基础探讨资助力度的限制,选题的恰当与否干脆关系到申请者能否获得资助。2.验题选题后你须要检验你的选题是否有原创性,探讨的基本价值,能否开创新学问,能否在3年的时间内完成等工作2。它主要是通过去权威查新机构查新,并询问其查新员,也可以与同行或相关领域专

6、家就选题进行探讨,或是在I nternet的数据库中通过主题词的组合进行检索等方式来进行。3.修题依据验题的结果,修正选题。4.定题选题经过修改后,须要给选题定个合适的题目。题目是申请者对评议专家说的第一句话,因而显得特别重要。选题的题目应精确、简洁、清晰,它应体现项目的主要探讨内容,特殊是其创新性。因为NS-FC提倡的就是资助具有创新性强的项目3。也就是说所确定的题目要应当表现出它的两个作用,其一是要给评议专家一个简明、精确的信息,其二是有助于文献追踪或检索4。四、基础探讨的选题1.基础探讨的概念基础探讨系相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为:基础探讨主要是为了取得

7、对根本原理的新学问而开展的试验工作或理论工作,不考虑其特殊的或详细的应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定义基础探讨是为了发展不具有特定商业目的的科学学问的探讨。2.基础探讨的特征(1国际化基础探讨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其成果遵循第一性原则,即在基础探讨的国际竟争中,只有金牌的位置,重复和证明前人成果的价值是次要的5。保持科学学问前沿的领先地位是美国投资科学的战略要素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加, NSFC也起先更加突出激励源头创新和对不同学术思想的包涵。基础探讨国际化的特点和趋势要求我们对我国各类学科基础探讨的国际水平和地位有一个清晰的相识和分析。尽管国际上的比较探讨方法尚不成熟,但我们在这方面的系统

8、分析和探讨更为薄弱,尤其是缺乏对背景资料系统、完整的长期积累。我们应在充分利用国际上已有数据(如美国NSF定期编辑出版的5科学技术指标6、世界银行的5世界发展报告6中的有关内容等和成熟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知已知彼,才能使我国的基础探讨真正置身于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6。(2不确定性基础探讨的实质是探究人类已有科学相识尚未达到的未知领域,因而这种探究本质上要求自由探究,既不行能制订出一个详细的安排,也不行能知晓需投入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它具有不确定性和非共识性,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的例子举不盛举。但是,基础探讨一旦突破会给技术应用带来革命性的突破7。(3整合性多学科的交

9、叉、渗透和综合接着成为当代基础探讨发展的重要特征,而且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也往往发生于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进一步加强,导致新学科、新领域、新思想的不断萌生,并显现出巨大的创新潜力8。如作为生物工程基础的限制性内切酶是在探讨噬菌体的过程中发觉的,质粒是在探讨细菌的耐药性过程中发觉的,这两项基础探讨交叉汇合在一起,促成了基因工程的出现;又如现在的激光生命科学和生物物理学等都是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结合产生的新的交叉学科9。(4黑马特征早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W ats on和C 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近至Kary B. M ullis的P

10、CR技术和Ian W il mut等的克隆羊的问世,均说明基础科学探讨具有黑马特征,重大科学发觉许多是出现于非主流科学领域,或出自一些/小人物0。这已不是一种特殊现象,而已成为一种普遍规律。所以评审专家和基金管理人员对这类项目应赐予关注,对那些有独立思索、富有创新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赐予呵护,做到项目资助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3.基础探讨的选题凝练科学问题的过程是选题的一个特别关键的环节。应时刻留意自己探讨工作中或读文献时感觉到的/不寻常0,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的引信,抓住它,并用特别规的思维方式琢磨它,同时提升、凝练其中可能蕴涵的科学问题,建立假说,才会有真正新奇的选题。大多数优秀的

11、N I H(美国国立卫生探讨院申请书均基于一个强而有力的假说(或猜想。建立假说,然后确定假说或否定假说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F rancesco Redi通过视察发觉将肉块放在户外,会招一群群苍蝇光顾,之后肉块上会有蛆出现。因此他假说:蛆可能与苍蝇有关,假如让苍蝇接触不到肉块,则不会有蛆出现。他通过试验设计,只允许有一个变数,即苍蝇与肉块能否接触,证明白蛆可能源自苍蝇,与肉腐无关,这一试验是对自生说的一次重大打击。随后L ou is Pasteur用肉汤试验证明白肉汤腐败系肉汤中有微生物存在的假说,彻底结束了自生说时代。在基础探讨中,重要的是源头创新,这种创新也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用系

12、统科学的观点看一个科研项目,它由探讨对象和方法两个要素组成,因而,创新要体现在探讨对象和探讨方法之中。源头创新具有/第一0的属性,其成果应在世界范围内比较10。因此,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选题必需建立在对选题领域的国际探讨状况有确定了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不间断地阅读文献,阅读原始探探讨文的/视察、假说、试验和结论0,阅读综述性文献对这些过程的评论,包括否定性评论或确定性评论,要能用指责的眼光研读任何一篇文章,那怕是发表在N a-t ure、Scie nce或是Cell上的文章,培育自己/建立假设0以解疑原有理论说明不了的现象的实力,同时又可通过进一步研读文献,否定原有假说,建立起新的、更合

13、理的假说。表2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与动物学科近3年受理和资助项目中/假设0、/假说0状况统计学科提出假说项目的数目和比例自由项目青年项目地区项目合计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受理项目325/169719.15%58/35416.38%49/27517.87%452/232619.43%资助项目111/31435.35%18/7125.35%18/4639.13%147/43134.11%动物学科受理项目198/79623.74%39/12730.17%14/9215.21%251/101524.73%资助项目94/19448.45%11/1957.89%3/1323.08%108/22647.79%

14、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的2326个受理项目中,提出假说的有452个,占19143%,其中自由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的比例分别为19.15%、16.38%和17.87%;从431个资助项目状况来看,提出假说的项目为147个,占34111%,其中自由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的比例为35135%、25135%和39113%。动物学科的1015个受理项目中,提出假说的为251个,占24173%,其中自由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分别为23174%、30117%和15121%;在226个被资助的项目中,提出假说的项目有108个,占47179%,其中自由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分别为48

15、145%、57189%和23108%。依据上面的数据,无论是动物学科还是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无论是自由项目、青年项目还是地区项目,提出假说的项目其受资助率要明显高于没有提出假说的项目的受资助率。但是无论是假说还是猜想,都要建立在坚实科学探讨的基础之上;并且应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可增进对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一些现象的理解,这也就是NSFC要求同行评阅人裁断申请是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1。41案例现以2000年资助项目/马立克病毒(MDV 38KD磷蛋白(pp38生物学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0 (资助号30070544为例来说明选题中假说的建立。MDV的pp38是一个完全独特的基因,迄今为止,还没有在其

16、他病毒或任何生物的基因组中发觉同源基因。该项目申请人早在1990和1991年就首先鉴定和克隆出pp38基因,并完成了该基因的序列分析和基因结构分析;1992年领先在真核系统中表达了pp38;并用试验显示,重组pp38可在鸡对某些抗原的免疫反应中起到免疫抑制作用;1999年构建了在pp38基因的特定位点变异的重组MDV;确定了针对pp38的单克隆抗体H19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相关的氨基酸和碱基组成。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觉,在免疫沉淀反应中,单抗H19可同时沉淀pp38和pp24,而该探讨小组的探讨已经证明,在pp24上并没有H19表位。为此该申请人推断,在免疫沉淀反应中,pp24是通过pp38被单抗

17、H19共同沉淀下来的,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pp38和pp24很可能以异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这也可能就是多年来难于阐明pp38功能的缘由。这就构成了本项目立题时的基本思路。五、应用基础探讨的选题1.应用基础探讨的概念应用基础探讨系指围绕重大或广泛的应用目的,探究新原理、开拓新领域的定向性探讨。2.应用基础探讨的特征李大东院士与何鸣元院士将应用基础探讨的特征概括为以下5点12。(1从其内涵来看,应用基础探讨属于基础探讨的范畴,其目标是寻求为开发新技术而进行的应用探讨所必需的科学学问。(2从推动力的角度看,其根本的推动力在于市场的需求,从市场的需求动身,由市场来确定其最终价值。(3从相识论的角度看

18、,应用基础探讨无疑应遵循实践-相识-实践这一过程。应用基础探讨应始于实践、始于探究、始于发觉。在探讨工作中,首先努力从试验探究中(在确定的理论学问指导下获得新的发觉,然后进一步的试验并与理论学问相结合形成新的相识,对新的科学相识的试验确认以及基于新的科学相识的试验设计,便有可能构成一种新技术的基础。技术专利的形成和申请常常就在完成这一实践-相识-实践的过程之后。这里要强调的,一是虽然应用基础探讨属于基础探讨的范畴,但往往始于接近于应用的探究试验;二是一般来说,知其然往往先于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kno w-ho w往往先于kno w-w hy。(4应用基础探讨取得成功系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19、。这须要,一是对有关领域的科学学问充分的占有;二是对有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应有深刻的相识。(5能导致技术创新或技术突破的新相识的获得及新观念的形成,是应用基础探讨的核心。简而言之,应用基础探讨就是要寻求实现技术突破的新观念。3.应用基础探讨的选题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这掀起了科学要为发展经济服务的潮流,/应用基础探讨0的提法因之应运而生。虽然说基础探讨的每一次突破,都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带来这种改变的干脆因素是其推动的技术的发展,而不是科学突破的本身,比如青霉素的发觉对医学的推动是因为青霉菌培育和青霉素提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因此应

20、用基础探讨选题时要找寻试验技术发展和突破的新观念,也就是NSFC要求同行评阅人裁断的申请是否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8。41案例现以2000年资助的/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病抗性基因遗传标记筛选0项目(资助号30070553为例来说明应用基础探讨的选题。申请人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和部委有关地方猪种、外来猪种选育方面的课题,常常到基层作调查探讨,深感仔猪泻痢给养猪业带来的极大危害。有资料显示E.c oli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整个猪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56.2%和24.7%,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志向的防治方法。申请人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有关 E.coli的抗病育种探讨,国内此前无人做过;国外则主要涉及部

21、分基础探讨,如探讨发觉E. coli的F18受体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E.coli F4受体受S基因限制等。但F18受体基因、F4受体的S 基因原委是什么?怎样检测?均还不清晰,更谈不上抗病育种。因此,该申请人确定的探讨思路就是要找到抗性基因的遗传标记,找到检测方法,最终用于抗病育种,用于养猪生产,因此就形成了/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病抗性基因遗传标记筛选0的探讨课题。六、选题与创新1.创新的概念在国际上,关于创新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常说的是指/产生新的且有用的概念或产品0;较为人们接受的系Kanter(198313以及耶鲁高校Rovert J. Sternbery(200414的说法,即创

22、新是指新概念、新过程、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产生、接受和实施(I nnovation is the generation,acceptance,and i m p le m entation o f ne w i deas,processes,products,or serv ices。创新包含初级创新即源头创新或原始创新以及次级创新即跟踪或改良性创新两个层次。原始创新是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上的建立或突破,新方法的建立或在新领域内的拓展等(新的交叉学科生长点等。所以,它包含全新的探讨选题、全新的探讨思想和全新的探讨方法。它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原始性(orig i nality是指科学探讨的思想和方法是首

23、先提出的,探讨结果将开拓新的领域,由此带来或推动科学发展;唯一性(uniqueness是指科学探讨的思想和方法从来没有人提及过,更没有被实践过。二者相辅相成。次级创新是对现有概念、理论体系、方法等的改良和深化,为充溢和完善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和供应依据,为源头创新增加积累。2.选题要有创新创新性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和评审过程中特别留意的一个方面10。因为基础探讨是世界性的,贵在创新15,跟踪别人的理论或设计以及来自文献的选题缺乏创新。在基础探讨的国际竞争中,只有金牌的位置,重复和证明前人成果的价值终归是次要的。选题有新意,是每一位申请者都特别渴望且朝思暮想的,但由于探讨背景和基础等缘由,近三分

24、之一的申请者因选题缺乏创新被否定。对申请人而言,应冷静思索,扩充信息量,提炼科学问题,瞄准目标,获得选题。但有些申请者,对此理解有偏差,表现在选题上以世界最新科学技术为依托,再结合自己探讨背景和目前的探讨工作,确立选题。例如, RNA干扰技术,是2002年美国10大科技新闻,它是一项干扰基因片断表达的技术。申请者利用这一技术开展探讨工作,无可厚非。但在基金委M I S系统中,大约共有475项申请把这一技术与题目结合,很有牵强之嫌。他们反而忽视了基础探讨重视的是/科学问题的探讨0,其所用的探讨手段应屈居次要位置,因为技术是人家独创的,其再先进也不反映你自己的/新0。这些项目中仅有53项获得资助,

25、资助率仅为11.16%,远低于生命科学部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另外还有什么/纳米饲料的探讨0、/纳米添加剂的探讨0等等。因此在项目的选题时,不要一味将别人的技术作为选题的卖点,应着力于科学问题的凝练和选择。对探讨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与概念、原理相悖的结果,寻求解决方案,会有更多创新机遇。3.选题的案例2004年面上项目的申请书中有一份令评审人赞为开拓了新且比较重要探讨领域15的申请,其题目为/表达病毒蛋白的球虫表达系统的构建0。(1选题的过程申请人长期以来从事鸡球虫病及其诊断与防制的应用基础探讨工作,该病每年给世界养禽业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有关鸡球虫病防治的问题,始终是世界性的难题,也始终困扰着

26、申请人。2000年,申请人产生了一个设想,就是/若将新城疫病毒有爱护力的蛋白的基因转到弱毒球虫中,再免疫鸡群,能否激发鸡群对该蛋白的免疫应答0。当时转基因理论及其技术对他来讲是一个难点,为了尽快了解基因方面的学问,他先后系统地学习了5基因工程概论6和阎隆飞的5分子生物学6;并阅读和查阅了大量外文资料;2003年又接着旁听了由美国闻名遗传学家来华讲授的5分子遗传学6课程。两年来的学习和思索,使思路渐渐清晰,坚决了今后的探讨方向,即真核生物的转基因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在接着研读了O l d和P ri m rose写的Princip les of G e neM an i p-ulation和T.

27、A.Bro w n写的Gene C loning之后,他于2004年申请了题为/表达病毒基因的球虫表达系统的构建0的面上项目,并获得资助(资助号30471298。(2选题的背景我国向欧盟、日本等出口肉鸡屡屡受阻的两大缘由,一是新城疫流行严峻,二是抗球虫药物残留量较高。该项目旨在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以新城疫病毒F蛋白基因为导入基因构建能稳定表达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北京早熟株,探究这种遗传修饰球虫接种鸡群后,能否同时激发鸡群抗球虫和抗新城疫的双重免疫应答。该系统的建立可能预示着一种新型疫苗生产体系的问世,即用活疫苗(活球虫卵囊为载体表达另一个或数个疫苗用抗原以真核生物球

28、虫为表达系统表达重大禽病病原的疫苗用抗原,同时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一苗两用或多用的体系。(3专家评议看法综合该申请首先原创新性强,尽管文献报道有锥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等原生动物表达系统,但是均为表达寄生原虫蛋白的系统,而本项目以球虫为载体表达病毒蛋白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设想出了一条研制疫苗的新途径;而且球虫卵囊内曾经发觉过禽类病毒,因此外源基因在球虫内表达有可行性。其次是为寄生虫学探讨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寄生虫与宿主共同进化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有着稳定的适应性,利用寄生虫作为表达系统,表达病毒、真菌、细菌或寄生虫蛋白,探讨生命现象或限制重大疫病,拓宽了寄生虫学本身的探讨领域,其成功或尝试对于寄

29、生虫学探讨有着很大的启发。第三,是基因工程探讨领域思维上的跨越,过去国内外的探讨思路均为利用细菌和真核细胞表达系统来限制寄生虫病,而该申请反过来利用寄生虫为表达系统来限制病毒病,将来还可能拓展到限制真菌病和细菌病。第四,球虫全基因组测序进展很快,为该项目奠定了理论基础。七、结语选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经过较长时间思索的过程,即使有一天你突发灵感或创意,找到了一个极佳的选题,那也是因为你经验了较长时间读文献、听报告、探讨等/洗礼0后的/回报0。M arie desJardi ns 在其/如何在探讨生院成功:学生与导师指南016一文中写到:作为一个优秀探讨人员,其不仅仅是/间或0突发创意并实施之;大

30、多数优秀探讨人员是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读文章、与同事探讨问题、写文章并修改文章、呆呆地望着天空,倏地突发创意并加以实施。选题是一种投入,它须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选题是一种衡量,衡量你背景学问是否丰厚,衡量你对申请领域的相识程度;选题也是一种宣泄,宣泄你的才华,宣泄你的储备,宣泄你对科学的执著和对探讨的挚爱。中国基础科学 # 基金之窗 致谢 作者诚谢索勋、 崔治中和施 启顺三位教授沟通 有关他们项目选题的经验以及对本文写作提出的批 评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V en tegodt S, M errick J Ph ilosophy of science: H ow to iden tify the

31、 . potent ial research for the day after tom orrow? The Scien t if ic W orld Jou rna, 2004, 4: 483- 489 l 2 王丹红. 自然科学基 金应当 资助什 么. 科学 时报电 子版, 2002 / 07 /05 3 江虎军, 冯峰, 王钦 南. 谈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申请、 审和管 评 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4 任成功. 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科学出版社, 2004 5 中国科 学 院 36 位 院 士. 正 确 评价 基 础 探讨 成 果. 科 技 导 报, 1996, 1

32、1( 6 6 沈新尹. 关于对美国 国家科 学基金 会基础 探讨绩 效评价 若干方 法的思索. 中国科学基金, 2001, 5: 313- 316 7 张高超、 周建辉、 黄桂芳. 论 基础研 究的学 术道德 建设与 终身教 授制. 湖南高校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1 15( 1 : 69- 72 , 8 王葆青. 关于 推 进基 础研 究 工作 的 几点 思 考, 中 国 科技 论 坛, 2002, 6: 31- 34 9 陈发扬. 试论 基 础研 究及 其创 新性 问 题. 运 筹与 管 理, 1995, 4 ( 3 : 10- 11 10 黄宝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影响创

33、新项目遴选 的因素分 析. 探讨与发展管理, 2004 16 ( 1 : 61 - 65 , 11 杜生明, 马海 官. 如何写 好国家 自然 科学 基金 申请书. 生命科 学, 1992, 4( 1 : 23 - 25 12 李大东, 何鸣元. 从应用基础探讨到应用探讨. 世界科技探讨与 发展, 2001, 20( 2 : 18 - 20 13 K anter R M. The changem asters Innovations for productiv ity in the : Am erican corporat ion. N ew Y ork: S i on & Schuster

34、1983 m , 14 S ternb erg R J et a. Types of I , l nnovat 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H andbook on Innovat ion by Larisa V. Sh avinna, Pergam on, 2004 , 15 盛祖嘉. 基础探讨贵在创新. 中国科学基金, 1994, 1 62- 63 : 16 M arie desJard ins h ttp / / acm. org / crossroad s /xrd s1 - 2 / ad. : vice1. h t 1 m On Top i Selectio n

35、 of NSFC. s Free Appli ation P rojects c c Chen Yue, W en M ingzhang, D u Sheng ing m D epartm ent o f L ife Sc iences N SFC, B e ijing, 100085 , T hrough analysis o f 12030 peer -rev ie ers. w repo rts cover ing 2 406 re jected cases o f free applica tion fro 2002 2004 fo r the m fund ing from the

36、N a tiona l N a tura l Science Foundation o f China , the autho rs found that app lications w ere re jected by diverse rea sons, among which w eak in top ic se lection w as the m ajor , se lection ab ility bo th theoretica lly and practica lly , ac counting for 29199 . T o he lp the app licants i pr

37、ove the ir topic % m the autho rs d iscussed the top ic se lec tion in 8 aspects be ing the rising of the question, purpose o f topic se lection, process o f topic se lection, topic se lection for basic research, top ic se lection fo r app lied basic research, top ic se lection and innovation, a ex

38、a le o f exce llen t mp topic se lec tion and conc lusion. , K ey word s fund ing; app lication; topic se lection; basic research; : applied basic research; innova tion 探讨简讯 华北克拉通大陆下地壳的再循环 973安排 /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料0项目组高山等与美国 M aryland高校、 anderb ilt高校研 V 究人员合作, 通过对辽西晚侏罗世高镁中酸性火山岩的系统探讨, 发觉这些火山岩具有: 高镁- 镍铬

39、- 锶含 量和低钇含量; 含有铬铁矿; 其斜方辉石斑晶有核部低镁与幔部高镁反环带; 并含有大量具 25亿年前华北 克拉通前寒武纪岩石特征的继承锆石; 且其锶钕同位素组成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榴辉岩包体部分熔融产 生的熔体再与地幔橄榄岩反应后的产物一样等特征。这些特征解除了这些火山岩是下地壳部分熔融以 及含水上地幔部分熔融或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产物的可能性; 而揭示出它们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榴辉 岩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一同拆沉再循环进入软流圈, 随后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在上升喷发至地表 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探讨不仅为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再循环这一重要的地球动 力学过程供应了重要证据, 而且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剧烈岩浆活动和壳幔交换与大规模成矿作用供应了动 力学背景, 为国际关注的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供应了时间制约。相关探探讨文发表在 2004 年 12月 16日 N ature 432( 7019: 892 897上。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探讨所 毛景文供稿 2005# 1# C hina Ba sic Science 5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