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吸氧及负压吸》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0903353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3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吸氧及负压吸》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心吸氧及负压吸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讲课人:旷思茗 一、中心吸氧中心供氧是指利用集中供氧系统将氧气气源的高压氧气经减压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气终端,在各个用气终端利用呼吸机,出氧管等设备供气,以满足人们的用氧需求。 : 吸氧的目的: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 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 缺氧程度的判断 根据病人PaO2(动态血样分压)和SaO2(动脉

2、血氧饱和度)判断缺氧程度:1、轻度PaO26.67KPa,SaO280%,无发绀,此时给予吸氧浓度40%。2、中度PaO2在46.67KPa之间,SaO2在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此时给予吸氧浓度40%60%。3、重度PaO24KPa,SaO260%。另外高压氧疗,指在高压氧舱内,以2.00.3MPa的压力,给予100%氧浓度的氧吸入。 关于吸氧的浓度 吸氧浓度的掌握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与空气中氧含量相似(空气中氧的浓度为21),无治疗价值。氧浓度高于70,持续时间超过12天则会发生氧中毒。大部分缺氧病人给氧的氧流量以24升/分钟为宜(氧气流量表24格)。这样氧

3、浓度可达2937。对高流量给氧应比较慎重,一般只用于严重缺氧,血氧分压30毫米汞柱,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病情危重、急性缺氧者,如急性左心衰、严重休克等,高流量给氧4-6升/分钟,氧浓度达37-45%,时间不宜超过15-30分钟,必要时每隔15-30分钟再用。对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缺氧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肺心病患者,应禁止吸入高流量氧,而采用持续低流量给氧的方法来弥补氧的不足。因为,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对体内二氧化碳潴留的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氧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维持呼吸。此时,若给患者高流量吸氧,缺氧状态解除,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反射 性刺激呼吸的作用减弱或消失,

4、可使呼吸暂停或者变浅,加重病情。 吸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氧气流出量和吸氧浓度对照表流量(L/min) 0 1 2 3 4 5吸氧浓度(含氧百分比)21% 2425% 2829% 3233% 3637% 4041 普通给氧方法有三种: 1)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氧流量成人13L/min,婴幼儿0.51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3040%左右,此法只适用于血氧分压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张口呼吸者效果不好。2)面罩。面罩置于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闭。氧流量成人35L/min,婴幼儿24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4060%左右。此法较舒适,

5、可用于病情较重,氧分压下降较明显的患者。3)头罩给氧。常用于婴儿。将患儿头部放在有机玻璃或塑料头罩内,吸入氧浓度与口罩相似,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浓度较有保证,但夏季湿热时,罩内温度和湿度都会较室温罩外尤高,患儿感到气闷不适,而影响休息康复。 中心吸氧的操作步骤用物准备: 一次性吸氧管两根、吸氧装置一套、弯盘、棉签、用氧记录单、治疗碗一个(内盛凉开水)菌蒸馏水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执行单。2、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您好,请问您是床对吗?我是护士,根据您的病情,遵医嘱要为您吸氧以改善您的缺氧症状,请您配合。这项操作没有什么痛苦,请您不要紧张。)摆体位。3、先取下防尘

6、帽,检查棉签有效期,用湿棉签擦拭气源接头内尘土。接湿化瓶向湿化瓶内注入蒸馏水1/2-2/3并将湿化瓶拧紧。4、安装氧气表 5、用湿棉签清洁鼻腔,观察鼻腔情况(鼻腔内无肿胀、炎症、鼻中隔无偏曲、息肉,两侧鼻腔通气良好)6、 检查一次性吸氧管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打开吸氧管包装取出吸氧管,连接至流量表上。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将鼻塞置入冷开水内检查是否通畅。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腔并妥善固定。8、再次核对氧流量、患者姓名、记录给氧时间及流量。9、 交待吸氧注意事项。 吸氧的注意事项:1、严禁烟火和易燃品,家属及探病者请勿吸烟。2、不可私自调节开关,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泡组织。3、

7、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4、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恶化,一般应给予控制性(即低浓度持续)吸氧为妥。5、氧疗注意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100%湿度是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入氧应通过湿化瓶,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和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 6、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7、病人发生左心衰竭时急性左心衰病人应给予持续高流量(68L/分)、酒精湿

8、化(氧气流经20%30%酒精)、鼻导管吸氧。8、在用氧中,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长期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侧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9、对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挂“满”可“空”的标志,以便于及时调换氧气筒。 10、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公斤/平方厘米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1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热、防火、防油)。搬动时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置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暖气1米,氧气表及螺旋口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9、为什么急性左心衰时湿化瓶内加酒精? 因为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肺泡张力增高,使用酒精吸氧可使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有利于改善通气,必要时可以加压给氧,以增高肺泡内压力,既保证氧供,又减少肺淤血引起的浆液渗出。 二、中心负压吸痰 目的:利用负压原理,将患者呼吸道内粘稠痰液或误吸的异物吸出,达到清理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 原理:负压吸痰器的原理是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痰器的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用吸痰装置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误吸的呕吐物吸出的方法。负压吸痰器是非常好用

10、的。 负压吸痰器适应症: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病人。 负压吸痰器一定要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使用鱼跃便携式吸痰器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器的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 插管的深度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原则上 是超过气管插管的长度,插管至合适

11、深度,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与合作方法。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4根据病人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吸引器负压压力一般调节为40.053.3KPa,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5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患者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以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脚踩吸引器开关,放松导管末端,先将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净, 然后更换吸痰管,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经咽喉插入气管达一

12、定深度(约15cm),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病人缺氧。6如从口腔吸痰有困难者,可从鼻腔抽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7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作好记录。8吸痰毕,关上吸引开关,将吸痰管浸泡消毒,并将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内浸泡。9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负压吸痰的注意事项 1.吸痰器应有专人保管,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定期检查。 2.用前检查电源电压和吸引器电压是否一致,各导管连接是

13、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弄错。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 4.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振动痰液或交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5.患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 6.定时吸痰,如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应及时抽吸;吸痰中如患者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待症状换届后再吸。 7.贮液瓶内液体不得超过2/3满度,及时倾倒以免吸入损坏机器。 8. 每次吸引10-15秒,在气管套管内不超过10秒,吸痰时吸痰管不能上下移动,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吸口腔分泌物后更换吸痰管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