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0885115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8分)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蘸水zhn 奄奄一息n 名讳huB掂量din 契诃夫k 咀嚼jC荣膺yng 吹毛求疵c 绽裂zhn D腻歪n 滑稽可笑j 颓唐tu2没有错别字的是(3分)( )A阔绰 无原无故 侍侯 温顺B隐匿 无精打采 吆喝 腌臜C戏谑 不可救要 驾驭 伶俐D置息 心甘情愿 帐蓬 魁梧3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 ) A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手指头也像一面胜利的旗帜。 B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的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

2、丐也没有。 C“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D火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4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志效尤。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4分) , (1)差之毫厘, 。(2) ,不如退而结网。(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两句诗是: (4)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孤独。请你用唐代诗

3、人王勃的两句诗来说明这一点: , 。(二)运用(11分)6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一定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 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朋友: 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 7阅读下面的名言,说说“火炬”与“蜡烛”的寓意有什么不同。 (2分)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萧伯纳8.孔乙己、蒲柳人家、变色龙、热爱生命这几篇

4、小说,为我们讲述了生动的故事,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写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简述其性格特点。 (2分)9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规范化,请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3分)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_改为 鸡不可失(烧鸡广告) _改为 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 _改为 默默无蚊(蚊香广告) _改为 地酒天尝(白酒广告) _改为 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_改为 (三)探究(4分)10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有位动_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

5、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二、阅读理解(共52分)(一)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列两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6、”所展现的壮观场面。(2分)10根据词中画线句子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32分)(一)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

7、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8、,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11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12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4分)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义,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13品味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根据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1)第1句(

9、“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孔乙己的 。(1分) (2)第2、3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一个 的形象。(2分)4“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3分)15上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就你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一) 戏如人生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霎

10、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

11、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问道:“您看到什么?”“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

12、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蓄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还重。1 老人为什么自称是个“缺德鬼”?这表现了老人什么性格?老人自称“缺德鬼”,是因为。(不超过15个字)这表现了老人的性格特征。(不超过8个字)2老人说“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他感到“非常过瘾”的是(不超过18个字)他“感慨万千”的是。(不超过70个

13、字)3通观全文,作者写“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作用是什么?答: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二项是()A“人生如戏”表现了中国人乐观开朗的一面。B本文表现了希望民族奋进,渴望民族振兴的拳拳之心。C“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D本文精心剪裁,刻意取舍,产生了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艺术效果。E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我与老人的对比,我对老人前后感觉的对比等。黑辫子红绒鞋 时间会风化记忆,风化情感。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我已经度过了最宝贵的年华。今天,当我步入了不惑之年时,我始终铭记着一位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人.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我是农民

14、的儿子。我的故乡坐落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山旮旯里。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那块小天地里,从童年时代就见识了生活的艰辛。记得有一年冬天,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母病倒了,医生诊断是晚期肺癌。父辈们悄悄地流泪了。年小的孩子们仿佛在同一天里都变得懂事了。我们用尽好言好语安慰奶奶,并且和大人们一道严守着病情的秘密。一天深夜,奶奶几次艰难地唠叨:嘴里发苦啊!想吃点清口的东西!父辈们个个囊中空空,只好分头去借。这时候的姐姐已经是16岁的少女,她留着两条又黑又长又粗的辫子,那是她从小就非常珍爱的。第二天一早,她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磨坊里把辫子剪掉了,双手捧着它跑进了离村子几十里之遥的供销社土产收购站。两条乌黑的辫子放进

15、了称碎铜烂铁的秤盘里,她换回了两瓶罐头。可是姐姐的孝心终于没能挽留住祖母的生命。 1975年初冬,我在辍学多年之后重新走进了中学课堂。然而,贫寒的家境使我无法住校上课,我只好顶着晨曦和夜幕在崎岖的山道上来回奔波。一天放学后,铺天盖地的雨雪封住了去路,但饥肠如鼓,我只好踩着泥泞往回赶。当跑进家门店,两只鞋里全是泥水,母亲急忙端下刚刚做完晚饭的铁锅,把我那双湿淋淋的布鞋放在灶膛里烘烤。第二天清早,鹅毛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当我端锅取鞋时,鞋已不复存在,只有化为灰烬的鞋子的模样。正在我难过流泪之时,即将要出嫁的姐姐拿出了她心爱的一双红条绒鞋让我穿上去上学。红色的条绒鞋在那白色的世界里分外耀眼。快要走进学

16、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红鞋即将给我带来灾难性的羞辱,为避免同学们的讥笑,我将姐姐最喜欢的红条绒鞋埋在了雪地里,赤脚走进了教室。谁知放学后,我在茫茫雪海里双手不停地扒开厚厚的积雪,苦苦地寻觅,最终也未能找到。当我忐忑不安回到家中请求姐姐宽恕时,姐姐反倒平静地说:人一辈子要丢失很多的东西。只要丢得值得,就不用伤心。其实,这双鞋在姐姐眼里,犹如芭蕾舞演员珍惜的红舞鞋一样,平日里她自己也轻易不肯穿。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姐姐也由少女变成孩子的母亲。我们姐弟从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那两条乌黑的辫子和一双红绒鞋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么多年来,当时的情形还常常在脑海里闪现。16请找出作者概括

17、姐姐形象的一句话写在下面。17全文语言描写不多,但从“节节”所说的话来看,似乎蕴含着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理解。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件事的内容。 19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为什么反复强调辫子的黑 和绒鞋的红?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 A来自作者真实的记忆。 B用鲜明色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姐姐的优秀品质。 C用鲜明的色彩,象征姐姐美好的形象。 D辫子本来就是黑的,绒鞋本来就是红的,这是写实的方法。 20分析开头和结尾划线句子,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是姐姐的什么思想品质使作者终身难忘? (二) 奇 迹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

18、,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19、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姑夫说:“我供他!”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姑父坚决地说:“供!”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

20、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

21、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么?(摘自微型小说选刊)1. 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_2. 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_3. 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_4. 文中依次写“文”、“爷爷”、“赵伯”、“姑夫”求爹让“文”复读,其构思技巧是:_5. 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_6.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

22、句话进行表述。_ 三、作文(50分) 课文提醒幸福中说:“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文章不限体裁,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1C 2.B 3.C 4.B 5.(1)不是 而是 (2)一面 一面 以便6.(1)写出阔绰的穿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 (2)写出孔乙己生怕孩子还有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他善良诚恳以及迂腐的性格。 (3)表示他对酒店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时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

23、态。这就写出此时此地孔乙己内心的几分炫耀,也显示出他诚实迂腐的性格。 (4)描绘出孔乙己在内心深处的疮疤“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被戳痛时一下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神态。二、(一)1不看表面内里,往往使人难堪。实事求是,认真执著。(简析:文中“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即是对这一自称的解释,只不过说的具体些。)2了解了日本民族认真执著的民族素质。看到了两个民族的优劣长短。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认真执著,所以进步快,发展快。中国人却“人生如戏”,随便敷衍,所以落后,发展慢。(简析:“昨夜得见戏如人生”指日本女演员的表现,“感慨万千”当指中日比较。)3欲扬先抑,形成跌宕,为后面形象逐层放大做

24、铺垫。(简析:后文有“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他的形象再放大了”、“形同巨人”等句,由此可知前面是铺垫。)4B、D(简析:A不符合老人的意思,“人生如戏”是对中国人的批评;C过于夸大;E我与老人不能说是对比。)(二)1.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2. 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3. 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4. 层层蓄势,表现“文”的锲而不舍5. 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6. 详写“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以上每题各3分

25、,共18分)第二单元创新综合测试1、。2(1)罩 (2)扫 (3)摸(4)拎(5)只有 才 所以 (6)拖3(1)谬以千里(失之千里);(2)临渊羡鱼;(3)认上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1)“然而没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2)“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3)“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

26、吊”改为“掉”。(4)“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欠通顺,改通即可。5不设统一答案。(要点:蜡烛比喻人生目标低,社会价值小;火炬比喻人生目标高,人生价值大,能够奉献社会,传承文明)6不设统一答案。(人物性格依据举例方面回答)7骑一其鸡一机明鸣蚊一闻 酒一久尝长咳一刻8参考: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于是越来越强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9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10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

27、一的爱国主义感情。11写出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为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典型环境。12(1)一个“排”字表现了孔乙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显示了孔乙己的摆阔气、内心得意的心理。(2)写出了孔乙己额上青筋暴起似乎历历可数的形象,逼真地表现了 孔乙己当时窘迫的神情。13(1)特殊身份、尴尬处境。(2)贫困潦倒、饱受欺凌、好逸恶劳。14“窃”和“偷”是同义词,意思相同,只不过前是文言,后是自语。孔乙己为了面子,维持读书人的“清高”而狡辩,这是一种自我解嘲,是强词夺理。15这是一道开放题,所谈内容只要符合文题要求且言之成理即可。16我的姐姐,一位淳朴、平凡的山区妇女。(提示了全文的中心)17人生不能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失去的东西可能就换回了其他的价值。(联系生活实际来谈)18姐姐用心爱的黑辫子为奶奶换回两瓶罐头。 姐姐为我上学献出心爱的红绒鞋。19B20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