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整本重点

上传人:方*** 文档编号:2086857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卫生整本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卫生整本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卫生整本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整本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整本重点(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环境介质: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空气质量指数(AirQualityIndex)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计算步骤:11.计算某污染物某监测点的分指数:根据某污染物实测浓度查表,把相关数据带入分段线性方程得到该污染物的分指数2.计算某污染物所有监测点的分指数:将各监测点的分指数求算术平均值计算全市:取所有污染物所有监测点分指数中最大的值,作为全市的AQ

2、I,该污染物为该市主要污染物。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二次污染物(secondar pollutant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持久存在环境中可借助大气,水和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的有机污染物。具有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和高毒性等特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s: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

3、成严重的影响。原生环境(prmary environment) 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坏境问题对健康的危害:1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变暖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等生长繁殖,从而一些虫媒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增加。2臭氧层破坏;紫外线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不同程度地增加。3酸雨:酸雨除对水生、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外,对于人类健康还可产生直接危害 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

4、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环境卫生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的基础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研制、创建和引进新技术与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环境卫生工作及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一)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主要的工作有:1进一步改善饮水卫生条件2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3把环境卫生建设纳入村镇规划和建设中4制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法规。(二)深入开展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三)进一步探求新的技术与方法(四)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大气圈:指围绕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

5、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水圈hydrosphere:地球上的大气水、海水、陆地水。土壤岩石圈:能为植物生长、生物活动提供有利的空间和物质,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重要环节。生物圈biosphere: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指从海平面以下约12km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10km高度的范围。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特征: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控和可持续性。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的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物质,可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

6、中的浓度。迁移Immigration: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移。剂量-反应(doseresponse)关系:随着剂量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增加。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两种或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时内先后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交互作用的各化学物在化学结构上如为同系物或其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则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成分单独效应之和。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两种或以上的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由于其各自作用的受体,部位或靶器官不同,发生的生物效应互不干扰。协同作用(s

7、ynergistic effect):各化合物交互作用引起毒性增强。增强作用(potentiation):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暴露时使其毒性作用增强。拮抗作用(antagonism):各化学物在体内交互作用的总效应低于各化学物单独效应的总和。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healtheffect)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分为5级:1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变化2体内负荷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代谢变化,但不是病理改变3引起某些代谢和生理功能 异常改变,无明显临床症状。4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5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敏感人群通易受环境损伤的人

8、群。常量元素碳、氢、氧、氮、硫、钾、钠、磷、钙、镁、氯等11种。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1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多环境介质和多渠道性2受影响人群广泛性3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难以选择4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作用方式多样,危害作用复杂。化学物质致畸作用特点:1存在敏感期,不同种属敏感期不同2特定条件下呈现剂量反应关系3致畸作用对不同动物可有差异4不同种属对致畸物的屏障和转化也不相同。基准

9、criteria与标准standard的比较:1定义:前者是根据环境有害物质和机体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计量,后者是以保护人群为直接目的,对环境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要求所规定的措施。2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其数值决定标准的基本水平。3基准无法律效力,标准有效力。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有害因素容许含量所作的规定。环境卫生标准制定原则:1保障居民不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危害2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3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4选用最敏感指标5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传统流行病学的方法,结合环境与人群

10、健康关系的特点,研究外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宏观关系。暴露exposure: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暴露测量类型:环境暴露测量,内暴露测量,生物有效剂量测量。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当研究暴露于某一因素与疾病关系时,由于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暴露因素密切相关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的影响因素。因果关系判断:1关联的强度2关联的稳定性3关联的时序性:4分布的符合性5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6剂量一反应关系。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是指机体由于接触污染物而产生可在生物介质中测定到的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

11、分子的改变。分类:暴露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 of exposure)包括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效应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 of effect)指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易感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 of susceptibility)指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其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的指标。一般毒性研究方法:一般毒性测试:1污染物理化特性2了解毒性大小和特征(急性毒性试验)3了解在体内蓄积和耐受性(蓄积毒性试验)4了解对机体毒作用靶点和指标(亚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5确定阈和阈下剂量(慢性毒性试验)。健康危险度评价(HRA)对暴露于某

12、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引起个人和群体产生某些有害健康效应的概率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特点:健康保护观念的转变和把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定量化。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健康危险度评价的首要步骤,属于定性评价阶段。剂量一反应关系的评定(doseresponse assessment)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暴露评价exposure assessment健康危险度评价中的关键步骤,测量或估计人群对某一化学物质暴露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也可以预测新型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可能造成的暴露水平。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

13、ation危险度评定的最后步骤,通过综合暴露评价和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的结果,分析判断人群发生某种危害的可能性大小,并对其不确定性加以阐述,最终以正规的文件形式提供给危险管理人员,作为他们进行管理决策的依据大气结构:自下而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臭氧层约在2535km处,厚度约为20km,能吸收短波紫外线。对流层troposphere大气圈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约12km,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平流层stratosphere对流层之上,其上界伸展至约55km处平流层上层,即30-35km以上

14、,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30-35km以下,温度随高度增加变化不大,气温趋于稳定,特点:空气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紫外线C(波长200275nm)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也是严重的。紫外线B(275320nm)有部分能到达地表,对机体有抗佝偻病作用和红斑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水平。这段波长的紫外线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作用最大。紫外线A(波长320400nm)生理意义较小,主要是产生色素沉着作用。气态污染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按粒径大小,大气颗粒物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 粒径100um可吸入颗粒物PM10: Dp10um,能进入人体呼吸

15、道,细颗粒物PM2.5: Dp2.5um,在空气中悬浮时间更长,易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还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超细颗粒物PM0.1 : Dp0。,空气对流良好2气温随高度递增,如在无风、少云的夜晚3气温不随高度变化,多见于多云天或阴天,风速较大时。逆温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形成上层气温高于下层气温。分类: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大气稳定度atmosphere stability:气体垂直运动的程度。yyd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空气垂直对流,大气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YYd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空气垂直对流弱,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极差,y=yd时,大气处于中

16、性状态,空气垂直对流不剧烈,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扩散,但不充分。烟波扩散类型:波浪型,锥型,扇型,上扬型,熏烟型。大气的自净: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消失的过程,形式:1扩散和沉降2氧化和中和反应3被植物吸附和吸收。污染物的转移去向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向地面水体和土壤转移,向平流层转移。煤烟型烟雾事件:由于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的。光化学型烟雾事件: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下,经过转化,生成具有剧烈刺激作用的光化学烟雾。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气象条件为气温低、气压高、风

17、速很低、湿度大、有雾、有逆温产生;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河谷盆地易发生;受害者以呼吸道刺激症状最早出现,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脏病等。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点: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经日光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生成的强氧化型烟雾;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白天;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以下的地区;大城市内机动车拥挤、高楼林立,街道通风不畅,容易发生此类事件;受害者症状主要是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胸闷、皮肤潮红、心脏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尤其是患有心脏病和肺部疾患的人,受害最重。大气污染间接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大气棕色云团

18、。污染物浓度限值分为两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和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 ,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1H平均浓度:任何1小时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24小时平均浓度:一个自然日24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呼吸道炎症的反复发作,使支气管上皮的分泌物大量排出,内膜增厚,有时产生痉挛,并有瘢痕压迫,造成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形成综合性疾病。光化学烟雾对健康影响:1对眼睛的刺激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9、3对全身的影响,4致敏作用5致突变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影响:1大量的IP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或使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2导致血栓形成等机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3致癌作用4对人群死亡率有短期影响。5间接危害有降低太阳辐射,影响居民生活卫生条件,冷化效应。防治措施:1改善能源结构和燃料结构,发展清洁能源2改革工艺,减少烟尘排放3采取严格措施控制汽车尾气排放4减少分散烟囱5加强扬尘的管理6加强环境监测和健康影响评价。So2对健康影响: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粘膜的刺激作用,引起呼吸道急性和慢性炎症2致敏作用。3促癌作用SO2和BaP联合作用时,动物肺癌

20、的发病率高于BaP单独作用时的发病率。4其他作用SO2 被肺泡吸收后,分布到全身器官,其危害是多方面的。5影响动植物生长6对物品腐蚀7形成酸雨。氮氧化物是红褐色气体,有刺激性。NO为无色气体,遇氧则变为NO2。NOx难溶于水。2健康影响:1)对呼吸道的影响:长期吸入低浓度NOx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过氧化,损害细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和肺泡细胞,破坏肺泡组织的胶原纤维,并可发生肺气肿样症状。它尚能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2)对血液及其他系统的影响 在肺中形成的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减低了血红蛋白

21、带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当污染物以NO2为主时,肺的损害比较明显;慢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一氧化碳理化特点:无色、无臭、无刺激性。健康影响1)组织缺氧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对胎儿的影响。控制措施:1控制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2加强对大气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监测,建立预警系统。铅对健康的影响:1对儿童神经行为和智能的影响。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缺乏自信、抑郁、淡漠或多动,强迫行为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较低。2对视觉和听觉的影响3孕妇铅暴露对子女的影响 胎儿正处于各个器官系统发生、发育阶段,对铅极为敏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防制措施:1推广使用无铅

22、汽油2加强饮用水和食品中铅污染的监测3加强健康教育,保护儿童和孕妇4在污染地区注意发现铅中毒,及时治疗。多环芳烃PAH:主要来自各种含碳有机物的热解和不完全燃烧。理化特点:大气中PAH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和形式联接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总称。低环PAH可分布在气相环境中,但大多数PAH均聚集在可吸入颗粒物表面。健康影响:由于苯并(a)芘(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经常以BaP作为PAH的代表。BaP占环境中全部致癌多环芳烃的 120,在大气中的浓度大致为 000110ug100 m3。至今已发现PAH有100多种化合物,其中有一部分具有致癌性。动物实验已证

23、明BaP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二恶英(Dioxins):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等。健康影响1二恶英类化合物是脂溶性的,所以容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不易排出体外。二恶英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还可通过哺乳进入婴儿体内,危害胎儿和婴儿。2致癌性3二恶英还可引起严重的生殖和发育障碍4对内分泌的影响5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大气污染状况采样点选择:1点源监测的选点方式:四周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划分8个方位,在不同距离的同心圆周上设置采样点。扇形布点,在污染源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季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划定3至5个方位,在上风侧适当距离上设置对照点。烟波下方采样

24、。不设固定采样点而是随烟波变动的方向,在烟波下方不同距离采样,在上风侧适当距离设置对照点。2面源污染监测的采样点选择:按照城市功能分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地区设置采样点。采样点呈几何状分布。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的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有选择地设置采样点。3线源污染检测:采样设备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在2-5米范围内,距道路边缘不超过20米。采样时间:1常年连续监测2选择代表性季节3尽量在污染物出现高,中,低浓度时间内采集,每日至少有20个1小时浓度平均值或采样时间,条件不允许,每天也至少采样3次,一次最大浓度应在污染最严重时采样。监测指标:1常规指标如So2,SP,TSP。特殊指标:结合企业特

25、点选择。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分别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 浓度的均值2分别比较一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最高值,并计算最大值超标倍数。3分别计算出一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超标率4运用卫生统计学法,比较各地区、各时期等方面的污染状况5计算大气环境质量指数6查明影响范围和污染规律。大气卫生防护措施:1规划措施(合理安排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完善城市绿化系统,加强与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2工艺和防护措施(改善能源结构,大力降低能耗,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弃排放)天然水所含物质可分为:溶解性物质;胶体物质;悬浮物质。地表水(surface water:降水在地

26、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等。水量和水质受流经地区地质状况、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水质一般较软,含盐量较少。由于河水流经地表,能将大量泥沙及地表污染物冲刷携带至水中,故其浑浊度较大,细菌含量较高,且因其暴露于大气,流速快,故水中溶解氧含量也较高。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是由于降水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地面以下而形成。透水层是由颗粒较大的砂、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不透水层则由颗粒细小致密的粘上层和岩石层构成。地下水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浅层地下水是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用的水源,水质物理

27、性状较好,细菌数较地面水少,但在流经地层和渗透过程中,可溶解土壤中各种矿物盐类使水质硬度增加,水中溶解氧因被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消耗而减少。深层地下水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其水质透明无色,水温恒定,细菌数很少,但盐类含量高,硬度大。由于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水量较稳定,常被用作城镇或企业的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质的物理性状指标: 1水温2色3臭和味(天然水中臭和味的主要来源有:水生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溶解的气体如硫化氢等;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4浑浊度(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的散射现象,表示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浑浊度主要取决于胶体颗

28、粒的种类、大小、形状和折射指数,而与水中悬浮物含量的关系较小。浑浊度的标准单位是以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g标准硅藻土形成的浑浊状况,作为1个浑浊度单位,简称1度。总固体total solid:水样在一定温度下缓慢蒸发至干后的残留物总量,包括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由有机物、无机物和各种生物体组成。溶解性固体是水样经过滤后,再将滤液蒸干所得的残留物,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溶于水中的矿物性盐类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多少。悬浮性固体是水中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干重。水中总固体经烧灼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全部氧化分解而挥发,剩下的为矿物质。硬度hardness of water 硬度指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

29、碳酸盐硬度: 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非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暂时硬度:水经煮沸后能去除的那部分硬度。永久硬度指水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蛋白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有机氮是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总称。蛋白氮是指已经分解成较简单的有机氮。氨氮是天然水被人畜粪便等含氮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氮是水中氨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菌作用形成的,是氨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如水体中硝酸盐氮含量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表示该水体过去曾受有机物污染,现己完成自净过程。若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

30、氮均增高,提示该水体过去和新近均有污染,或过去受污染,目前自净正在进行。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其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水温有关。溶解氧含量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性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化学耗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它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水中有机物愈多,生化需氧量愈高。日生化需氧量(BOD520)20培养5日后,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总有机碳

31、(tota1 organic carbon,TOC)是指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它只能相对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总需氧量(tota1 oxygen demand,TOD)指一升水中还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所消耗氧的毫升数,是评定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菌总数bacteria count:1m1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度培养24小时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数。总大肠菌群: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

32、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受含氮磷等污水污染造成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中有机物增加,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河流水污染特点:污染程度取决于河流的径污比,河流的径污比大,稀释能力强,河流受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程度较小。河流污染范围不限于污染发生区,还可殃及下游地区,甚至可影响到海洋。湖泊、水库水污染特点:水面宽阔、流速缓慢、沉淀作用强,稀释混合能力较差,水交换缓慢为显著特点。由于湖泊、水库的上述特点,污染物进入后不易被湖水稀释混合而易沉入湖底,难于通过湖流的搬运作用经出湖口河道向下游输送。因此,湖泊的相对封闭性

33、使污染物质易于沉积。湖泊的缓流水面使水的复氧作用降低,从而使湖水对有机物质的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污染特点:一旦地下水受到明显污染,即使查明了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来源,地下水水质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被地层阻留的污染物还会不断释放到地下水中,且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溶解氧含量低,微生物含量较少,自净能力较差。海洋水污染特点:源多而复杂。污染物很难再转移出去,不易分解的污染物便在海洋中积累起来,或者被海洋生物富集,形成海洋的持续性污染,危害较为严重。污染范围大。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

34、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影响因素:地形,水文条件2水温3复氧能力4微生物种类数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易被氧化的有机物进行的化学氧化分解,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数小时即可完成。第二阶段是有机物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化学氧化分解,第三阶段是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特征:1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2大多有毒污染物转变为无毒或低毒化学物3不稳定污染物转变为稳定4重金属污染物沉淀或进入食物链5复杂有机物被利用或分解。水体自净的机制:1稀释、混合、吸附沉淀等物理作用2氧化还原、分解化合等化学作用3生物分解、生物转化和生物富集等生物学作用.水体富氧过程:1空气氧气进入2水生

35、植物光合作用3降水补充4清洁支流水带入。氧垂曲线可以把溶解氧作为水体自净的一个指标。在水体有机物污染过程中,溶解氧变化可用氧垂曲线表示。氧垂曲线上的Cp点为溶解氧的最低点,在此点之前,耗氧作用大于复氧作用,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水质逐渐恶化;Cp点以后,复氧作用大于耗氧作用,溶解氧逐渐恢复,水质逐渐好转。若Cp点溶解氧含量大于地面水卫生标准规定的数值(4mgL),表明废水中耗氧有机物的排放未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中毒的浓度。生物放大作用bi

36、omagnification: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会出现高位生物体内浓度大大高于低位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水环境标准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流行原因:1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2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渗漏、出现负压等原因,重新被病原体污染。流行特点:1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2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呈散发流行,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3一旦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并加强饮用水净化和消毒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氰化物毒

37、作用机制:经口进入体内,经胃酸作用形成氰氢酸。氰基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含铁辅基结合,形成氧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Fe3+ 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中断呼吸链,使细胞窒息死亡。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症状和体征。分四期即前驱期、呼吸困难期、惊厥期和麻痹期。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肌的酸痛和活动障碍等。硝酸盐来源:1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2施肥后地表径流和渗透3大气硝酸盐沉降4土壤含氮有机物生物降解。机制:摄入后还原成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结合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缺氧或窒息死亡,摄入过多造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氯化消毒副产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包括三卤甲烷类

38、、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减少氯化副产物的措施有:采用生物活性炭法除去或降低有机前体物含量;通过颗粒活性炭过滤来降低或除去氯化副产物;改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采用其他消毒方法。高层建筑二次用水污染原因:1贮水箱设计不合理2贮水箱容积过大3水箱、管道壁的腐蚀、结垢、沉积物沉积造成水质污染4管道内壁防腐涂料不符合要求5基础设施和设计安装不合理6卫生管理不善。饮用水制定标准原则:要求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此外应考虑经济技术的可行性。饮用水监测指标:常规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指标。饮用水标准微生物学指标:总大

39、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菌落总数。集中式供水central water supply: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供水管送到用户。优点:有利于水源选择和防护,易于采取改善水质措施,用水方便,便于管理。水源选择的原则: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技术经济合理。取水点的位置: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避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影响,取水点最低水深有2.5-3米。取水设备:岸边式,河床式,缆车式。混凝沉淀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然后从水中沉降下来。混凝原理压缩双电层作

40、用,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过滤是指浑水通过滤料层水中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等杂质被截留在过滤层上或滤层中,而达到净化的过程。过滤原理:筛除作用和接触凝聚作用。滤池工作周期:1成熟期:滤料很清洁,过滤效果不高,常需降低滤速或实行初滤排水;2过滤期:滤料表面已有滤膜,净水效果良好;3清洗期:在过滤过程中,滤层孔隙不断减小,水流阻力越来越大,终因产水量大减,或出水水质欠佳,而需停止过滤,冲洗滤料。氯化消毒: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的方法。影响效果因素: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2水的PH,温度,浑浊度,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氯消毒方法普通氯化消毒:氯胺消毒法:折点消毒法:过量氯消毒法。二氧化氯消毒优点:杀菌好,

41、用量少,消毒时间长,氯化副产物少。缺点:具有爆炸性,制备含氯低的CLO2复杂,成本高。臭氧消毒优点: 消毒效果比二氧化氯和氯气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具有除臭、色、铁、锰、酚等多种作用,缺点:投资大,费用高,水中臭氧不稳定,对管道有腐蚀作用。紫外线消毒适用:小型,供水量不大。优点:接触时间短,杀菌效率高,广谱消毒,无有害物质。效果受影响小。缺点:不持续消毒,贵。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products related to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drinkingwater):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连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

42、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饮用水调查:水源卫生调查,水厂调查,水质监测。水厂调查内容:1涉水安全产品是否符合规定2水处理剂的投加间是否通风良好,有无应激措施3取水输水等过程是否建立管理制度4是否建立必要消毒设施和检验仪器人员5人员是否有合格证和上岗证。水质监测采样点:1代表性,分别设置在取水口,出厂水口和居民用水点2每2万人设一个点3有一定点数选在水质易受污染的点4采样点每月采样不少于两次。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土壤孔隙度: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孔隙所占的百分率。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土壤容水量:土壤颗粒越小,

43、孔隙也越小,容水量越大;2土壤渗水性: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越快;3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土壤孔隙越小其毛细管作用越大。土壤背景值:该地区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土壤中所含化学元素的含量。意义:1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2制定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3评价土壤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4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土壤环境容量: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和质量,在不污染环境系统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土壤自净作用soil self-purfication:受污染的土壤

44、通过物流化学和生物作用使病原体死灭,有害物质达到无害程度,土壤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腐殖质 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简单的化合物的同时,又重新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质地疏松,是农业良好肥料。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基本特点:隐蔽性,累积性与地域性,不可逆转性,长期性。铊污染对人体的危害:1周围神经损害2视力下降甚至失明3毛发脱落4生殖毒性. 农药污染的危害:引发急性中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对内分泌系统生殖效应的影响4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土壤环境

45、质量标准是指土国家为防治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类健康制定的土壤中污染物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容许含量值。制订原则1不影响人体健康2保护陆地生态安全。土壤卫生标准是指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制订原则1不影响人体健康2不影响土壤自净。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生活过程中提取目的组分之后,而被丢弃的固态或泥浆状的物质。分为三类:工矿业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 和城市垃圾等。粪便无害化处理是控制肠道传染病,增加农业肥料和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方法有粪尿混合密封发酵法、堆肥法、沼气发酵法。厕所卫生要求:(1)位置适当:坑式厕所应选土质干燥,坑底应距地下水位2m以上,距分散式供水水源

46、、饮食行业和托幼机构30m以外的地方。(2)粪池要高出地面,防雨雪水流入,应防渗滑,不污染地下水。(3)有防蝇、防蛆、防鼠、防臭、防溢的设施。4采光照明通风良好。土壤监测采样点:1点源污染:以污染源为中心向周围不同方向设置2面源污染,将调查区划为等面积的方格,内设采样点。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理地质原因,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区土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流行特征:明显地区分布,与环境中元素水平相关。影响因素:营养条件;生活习惯;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碘缺乏病系指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

47、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胎等。甲状腺激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2维持正常新晨代谢3影响蛋白质和糖,脂类代谢4调节水喝无机盐5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影响碘缺乏病流行因素:1自然地理2水碘含量3协同作用4经济状况5营养不良。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1居住在发病地区2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3排出甲亢,甲状腺炎等其他疾病4尿碘低于50ug/g,呈饥饿曲线。分型:弥漫型、结节型、混合型。分度: 正常; 生理增大,易摸到,但不超过本人拇指末节; 度,易看到,不超过本人13拳头,或能摸到结节; 度,大于13至23拳头,脖根变粗; 度,大于23至1个拳头,颈部变形; 度,大于1个拳头,多带有

48、结节。地方性克丁病分型:神经型 常有智力低下、聋哑、下肢痉挛、瘫痪和僵直,出现特征性步态。粘液水肿型 具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全部特点:皮肤干燥与肿胀,声音嘶哑、表情淡漠、智力缺陷。概括为呆、小、聋、哑、瘫五字。混合型。临床表现: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诊断标准:1必备条件(出生、居住在碘缺乏地区,有精神发育不全,主要表现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2辅助条件(神经系统症状,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地方性氟中毒: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的生理作用:构成骨骼和牙齿成分,

49、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氟的毒作用机制:1对钙磷代谢影响:使骨质硬化,密度增加,韧带肌健等钙化。2对骨骼的影响3对牙齿的影响:可使釉细胞中毒变性,影响釉质正常发育,可使牙本质钙化不全,牙齿变脆4氟的其他毒作用:氟中毒是全身性疾病,除了累及牙齿和骨组织之外,对非骨相组织和器官亦能产生损害。临床表现:1氟斑牙: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着色,或缺损2氟骨症:腰背和四肢大关节持续性疼痛,且多为酸痛。不伴体温升高和关节肿胀,不受气候改变的影响。重症患者,终日卧床,不敢活动,惧怕他人触动。此外,肢体皮肤可有以走感、紧束感、知觉减退和四肢发麻。也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主要

50、体征是脊柱和四肢大关节活动受限,肢体变形。预防措施:饮水型:改用低氟水源;饮水降氟。2燃煤型:改良炉灶、加强通风、增设排烟措施。饮砖茶型:研制低氟砖茶和降低氟含量。代替砖茶。治疗原则:减少氟摄入和吸收,增加排泄,对症处理,增强抵抗力。氟斑牙诊断:白垩样变或釉质着色或釉质缺损。鉴别诊断:牙源性染色,釉质浑浊和发育不全,四环素牙和龋齿。氟骨症诊断:1生活在高氟地区饮用高氟水2有氟斑牙伴有骨关节痛3X线具有氟骨症表现4实验室资料,鉴别诊断: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骨与关节结核等。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asis:由于长期自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

51、球化学性疾病。临床症状:早期为末梢神经炎症状,蚁走感,进而发生四肢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四肢无力甚至行动困难。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色素异常,呈弥漫性褐色或灰黑色斑点和白色脱色斑,相互散在分布,多见于躯干,其次为四肢,极少累及脸面;手掌和脚趾皮肤高度角化,以及躯干部分形成多种角化斑,可发展为皮肤癌。四肢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严重者肢体血管狭窄,甚至发展到肢体末端皮肤变黑、坏死。克山病:心肌变性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病,临床表现:急性克山病,亚急性,慢性=潜在性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慢性骨关节变形性疾病,以骨关节增粗,畸形,运动障碍为主。环境污染性疾病environmental pol

52、lution-related disease:污染环境,使环境质量恶化,使人患病的环境污染因素,统称为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由此在暴露人群中引发的疾病。特点: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和体征,除急性危害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指标。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是环境污染引起,由政府认定的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具有医学和法律含义。慢性甲基汞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早期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可发展为精神障碍,严重者出现神志障碍,(Hunter-Russel综合征

53、):水误病患者可出现肢端感觉麻木、向心性视野缩小、共济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等典型症状。诊断标准: 在汞吸收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三项体征者,可诊断:四肢四周型感觉减退;向心性视野缩小15-30度;高频部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11-30dB。防治原则:消除污染源,加强环境与人群健康监测,控制甲基汞摄入,保护临床前期人群,提高国民环保意识。慢性铬中毒临床表现:呈渐进性加重,初期腰背膝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疼痛性质为刺痛,活动时加剧,体息时缓解,骨骼变形身长缩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有明显的骨软化症,常见贫血症状。防治原则:消除污染源2加强监测,控制摄入量3保护高危人群4对症治疗中毒患者。宣

54、威肺癌高发原因:生活习惯特殊:开放式炉灶2当地产煤质量差3住宅设计不合理空气流通不畅,无排烟管道。流行病学特征:1人群分布:性别差异不明显2地区分布:使用烟煤作燃料的中部地区发病率高3室内空气中苯并(a)花浓度与人群肺癌死亡率之间具有明显的剂量一反应关系。防治对策:改良炉灶;改变燃料结构;重视住宅用房的合理配置,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意识。军团病:由军团菌引起的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1污染源:多与人工水环境有关,空调冷却塔等2传播途径:人感染主要是通过吸入被军团菌污染的气溶胶而致3流行形式:医院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旅行获得性感染、职业获得性感

55、染、办公室获得性感染4易感人群:普遍易感5地区分布:呈世界性分布6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暴发以夏秋季多见。临床表现:军团菌肺炎,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全身多脏器损伤,发热、不适、肌肉痛、头晕,伴有烦躁。防治措施:加强卫生管理2加强通风系统监管和水环境监测3对建筑物水喝空调系统消毒4锻炼身体,保护易感人群5血清流行病学调查6红霉素治疗。住宅卫生要求:小气候适宜;采光照明良好;空气清洁卫生;隔音性能良好;卫生设施齐全;环境安静整洁。住宅朝向direction of building:指住宅建筑物主室窗户所面对的方向。住宅间距distance of building:指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基础上,

56、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前后相邻的两排建筑物之间应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一般可根据使室内在冬至日不少于1小时的满窗日照时间。居室容积volume of living room:是指每个居住者所占有居室的空间容积,卫生学意义:影响生活方便、舒适、小气候、空气的清洁程度。计算方法:依据C02计算,全国城镇住宅居室容积的卫生标准为20立方米每人。居室净高net storey height:指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意义:保证必要的居室容积,使室内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小气候,空气清洁度。室内小气候indoor microclimate:室内由于围护结构的作用,以及室

57、内空调设备等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小气候影响生理指标:皮温,体温,脉搏,出汗量,温热感,热平衡测定。小气候的评价指标:第一类是根据环境因素测定制定的指标:湿球温度,黑球温度;第二类是根据主观感觉结合环境因素制定的指标: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逗留当量温度,当量温度,风冷指数,不适指数,当量暖指数;第三类是生理反应结合环境因素制定的指标:湿黑球温度指数,预计4小时出汗率;第四类:根据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情况制定的指标:热强度指数,热平衡指数。室内空气污染室外来源: 1室外空气2建筑物自身3人为带入室内4相邻住宅污染5生活用水污染;室内来源1室内燃烧或加热2室内活动3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

58、主要来源4室内生物性污染5家用电器。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化学性:燃烧产物,烹调油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物理性:噪声、非电离射;生物性:尘螨;放射性:氦及氦子体。室内空气污染监测采样点:1采样点数量随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确定,小于50平米,设1-3个采样点,50-100平米设3-5个采样点,100平米以上设至少5个采样点2采样点设在房间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分布,避开通风口,距墙壁大于0.5米。高度与人呼吸带一致,相对高度在0.5-1.5米之间。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现代住宅室内多种环境因素(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联合作用对健康产生影响所引起的一种综

59、合征 特点:发病快;患病人数多;病因很难鉴别确认;患者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后,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建筑物相关疾病building related illness, BRI:是由于人体暴露于建筑物内的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BRI和SBS明显不同之处在于: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可以明确诊断,病因可以鉴别确,患者即使离开发病现场,症状也不会很快消失,必须进行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化学物质过敏症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 MCS:是由于多种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多种器官系统,引起多种症状的疾病,具有复发性、症状呈慢性过程、由低浓度化学污染物质引发特点。评价室内空气的指标:二氧化

60、碳,一氧化碳,微生物和悬浮颗粒,二氧化硫,其他参数。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调查目的:查明污染来源和状况,查明对健康的危害,提出预防措施。公共场所:根据公众生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封闭式或开放式或移动式的公共建筑设施,供公众进行学习工作休息等活动。特点:1人群密集,流动性大2设备及物品易被污染3涉及面广4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分类:1住宿和交际场所2洗浴和美容场所3文化娱乐场所4体育与娱乐场所5文化交流场所6购物场所7就诊于交通场所。研究内容: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室内空气卫生及噪声,采暖采光,照明,公共用品污染等。人工游泳池水质标准:ph为6.5-8.5,浑

61、浊度不大于5度,尿素不超过3.5mg/l。游离性余氯为0.3mg-0.5mg/l,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ml,总大肠菌群不超过18个/l。经常性卫生监督: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卫生有计划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和检测指导,工作内容:1发放和核验卫生许可证2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检测3实施量化分级管理4处理危害健康事故5对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的处罚。城乡规划卫生city and village planninghealth是利用各种自然环境信息、人口与社会文化经济信息,以维持和恢复城乡的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为目标,建立优良的居住环境,以求得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佳环境质量。

62、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是人类聚居、生活的环境,包括城市、村庄和集镇,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包括五大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城市规划的目标:建设和发展健康城市。基本原则1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2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结合,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结合3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城市功能分区city functional districts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道路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容积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比值)居住建筑密度(居住用地

63、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居住区人口密度。城市防灾(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工程设施,居民生命财产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所财务的防护措施。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容积率plot ratio, floor area ratio:容积率是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居住建筑密度densit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是居住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居住区人口密度。城市光污染的来源: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其他。乡村功能

64、分区:居住区,工业副业区,饲养区,农业生产区。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目的: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环境质量评价分类:1按环境因素: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2按时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3按区域范围:城市区域、水系、全球环境质量评价。内容:1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2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3环境效应分析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排毒系数: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其毒性对人群健康损害程度的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