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086850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1世纪头20年,是我州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也是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凉山新时期交通发展的特点,编制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本规划统筹协调全州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及管道运输发展,促进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最大效率,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将交通建设纳入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研究制

2、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长期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新时期交通发展提供规划、指明方向,对于我州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自然条件及行政区划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0310352,北纬2632927,横断山脉中段东缘,属川南山地,境域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接壤;南及金沙江,与云南省隔江相望;东与云南省昭通地区一江之隔;东北部与四川乐山、宜宾为邻;东西宽360公里,南北长370公里,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2005年末总人口428.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07.95万元

3、,占总人口的48.5%,彝族人口为192.57万人,占总人口的44.9%。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6个县、1个市,有612个乡镇、3733个行政村。凉山区域地质概况:凉山州境大地构造位于中国东部稳定区和西部活动区的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根据四川省区域地质志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命名原则,以金河(木里县)程海(云南省)深断裂为界,以东地区为杨子准地台,以西地区则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按结晶基底地层、褶皱基底地层和盖层地层,明显分为三大部分;境内断裂发育,切割岩圈的深断裂有小金河深断裂带、金河箐河深断裂带、磨盘山深断裂

4、带、安宁河深断裂带、小江深断裂带、菜园子麻塘深断裂带和甘孜理塘深断裂带;切穿盖层的大断裂有德干大断裂、则木河大断裂、安宁河大断裂、黑水河大断裂、汉源甘洛大断裂、峨边金阳大断裂。气候:全州平均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降水高度集中于510月,平均日照为18002600小时,西多东少,南多北少,月平均气温9.422.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2、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05年全州生产总值(GDP)为3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7亿元,增长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4%;第二产业增加值108.17亿元,增长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7%;第

5、三产业增加值99.99亿元,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9%。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84.1万吨,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38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4.8亿元,增长3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8亿元,增长41.2%。改革开发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州委、州政府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领全州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绩,出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但凉山仍然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州17个县市中,有11个国家重点扶持

6、的贫困县,尚有50多万人民群众未越过温饱线,仍处在贫困之中,凉山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以及安宁河流域与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是凉山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二、交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现状 “十五”末,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14990公里,与“九五”末相比增加6026.8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为694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1公里。全州公路(含乡村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4.45公里,其中,国省道公路里程2279.7公里,县道公路里程3082公里,乡道公路里程6695公里,专用公路里程2699公里,另有村级公路里程3666公里。“十五”期间,由于我州抓住国家实施西

7、部大开发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78970万元,其中通县油路实际完成投资95654万元,公路建设完成了1352.5公里州到县油路改造的建设任务,建成一级路1.8公里、二级路237公里、三级路265公里、四级827.12公里。改造后的州到县地方二级路网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州到县公路已从原数量型简易路、等外路迈向了较高等级的油路与水泥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上纵贯凉山六县市的成昆铁路387公里电气化改造全面建成运营,且有能满足B747、AN124等大型飞机起降和集装箱装卸需要的4D级青山机场。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使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

8、上得到了缓解。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州先后实施了国贫县公路建设、通县油路和县际公路建设以及以工代赈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我州公路建设起点低、欠账多,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凉山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1、地方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况差。三级以上公路仅有1131.89公里,公路技术等级普遍较低,多数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缺乏挡防设施,多数涵洞跨径偏小,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晴通雨阻现象普遍存在。2、公路通达程度低。据2005年末统计,全州6

9、12个乡(镇)中,仍有39个乡不通公路,占乡镇总数的6.37%,而3733个行政村中仅有1981个村能通达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53.06%;尚有1752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46.9%,通乡通村公路通达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与周边地区的进出通道不畅。凉山州不仅缺少一条快速便捷的出海通道,而且出州、出省的快捷通道也没有完全具备。有的进出州通道虽然打通,但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车辆通行困难,因此,进出州通道不畅仍然是制约我州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的一大“瓶颈”。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由于雅攀高速公路还没有全线打通,高速公路在运输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在目前还不能得到

10、发挥;铁路运力与运量矛盾突出,铁路运输“瓶颈”制约了经济的腾飞,我州进出物资约80%靠铁路运输,但是,目前铁路运输请车满足率只有25%左右。民航飞行航线单一,航班少,至今尚未开展航空商业货运业务,航空客货运量在整个运输总量中所占份额过低;水运设施落后,开发程度低,网络布局不合理,水路客货运输仍然呈萎缩趋势;智能交通和管道运输、集装箱运输在我州还没有真正起步。凉山州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薄弱。因此,除国家扶持外地方财力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交通投资欠帐多,客观上影响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三、“十一五”期间及到2020年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及运输结构变化趋势运输需求量预测 全面建设

11、小康社会,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对运输质量、时效,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新的运输需求。综合交通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建设。2005年全州可统计客运量317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8019万人公里,货物运输总量2055万吨,货物周转量80422万吨公里。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凉山州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农业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在提速,特别是位于我州境内国家级大电站的相继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和今后较长时期,进出凉山的人流量与物流量将会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据统计,国家在“三江”流域规划的大电站在凉山境内的九座装机规模

12、为5016万千瓦,地方装机规模800万千瓦以上,这些电站在修建中将有大量设备、建材物资进出运输,据初步测算,仅电站建设新增加的凉山境内货物运输量就达68221多万吨,按照十年建设期计算,平均每年新增加的货物运输量高达6822多万吨。除铁路消化一部分货物运量外,未来公路运量需求的猛涨将给我州公路运力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我州未来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运输结构变化趋势 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枢纽建设,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和农村交通条件,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成昆铁路纵贯凉山境内387公里,经过电气化改造,运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

13、受地质、地形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运输能力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短期内运输能力难以提高。航空运输“十一五”期间虽然会有较大增长,但运输总量不会太大,随着我州“三江”流域国家大电站的开发建成,将带来“三江”河流港口码头的建设机遇,从而增加水运能力,对于降低运输成本、缓解其它运输方式的运输压力推进综合运输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凉山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主要仍然是依赖于公路运输。四、交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开发、人口流动和物资运输以及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

14、整与提升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对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分析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发展思路 把调整优化综合运输结构作为今后交通发展的主线,以公路为重点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按照州委、州政府“立足资源、拓展两线、开发三江、发展三带经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建设大西昌经济圈的角度,围绕国家大电站建设对交通设施的更高要求和泛金沙江流域的经济腾飞,提前布局建设西昌至国家大电站的快速通道。大力发展农村公路,走建、管、养、运一体化的路子,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5、“十一五”交通建设总的发展思路是以“两纵一横”为骨架,“两连三出”为重点,“两航五通”为主线,“一铁一复”建铁路。通过优先建设对支撑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的综合运输来构建完善、快捷、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两纵一横:两纵即一是纵贯南北的108国道雅攀高速公路凉山段,二是起于攀枝花经乌东德电站、白鹤滩电站、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止于宜宾的沿金沙江公路;一横即香格里拉大环线稻城亚丁至泸沽湖、经西昌、金阳、云南昭通到广西北海的出海大通道。两连三出:两连即盐源连攀枝花盐边界,甘洛连雅安石棉;三出即盐源盐塘至云南宁蒗,会理至皎平渡,会东至云南会泽界(野牛坪)三条出省通道。两航五通:两航即金沙江流域大电站建设

16、带来的航运通道建设与锦屏电站建设带来的雅砻江航运通道建设;五通一是西昌至溪洛渡电站;二是西昌至白鹤滩电站;三是冕宁漫水湾至锦屏二级电站、锦屏一级电站、卡拉电站至杨房沟电站;四是会东至乌东德电站;五是西昌至官地电站5个通往大电站的快速通道。一铁一复:一铁是铁道部规划的丽江经西昌至昭通铁道线路,一复即铁道部规划的成昆线铁路复线建设。战略目标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运输总量、质量、通达深度、覆盖面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基本形成以公路为重点,铁路、航空、水运协调发展的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17、,增加密度,提高技术等级,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切实发挥交通运输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力争“十一五”期全线贯通雅攀高速公路;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形成通达能力强的进出州运输通道。到2006年底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争取“十一五”期间建成一类航空口岸,根据运输需求恢复和新增航线航班。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都要通公路,通村公路通达率大幅提高。建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功能完善,便捷通畅,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五、“十一五”及2020年交通建设重点、网络布局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 “十一五”及2020年我州交通建设是以公路为重点,在全州内实施通

18、达工程、联网工程和通乡工程。到2006年末,实现乡乡通公路,通乡率达100%;到2010年力争实现大部分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通村率达到80%以上。抓好沿金沙江经济走廊通道的建设和西昌至国家大电站的通道建设,开工建设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争取2011年前后全线贯通,以形成凉山州对外的快捷主通道。铁路建设重点是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成昆铁路燕岗至西昌复线工程,同时增开新的旅游专列,提高铁路运输服务水平,积极向上争取开展西昌至昭通、西昌至丽江铁路的前期规划工作。网络布局 以西昌为枢纽中心,通达各县市、国家大电站和周边地区的通道为公路骨干,以108国道雅泸高速公路和沿金沙江公路为“两纵”,以香格里拉大环线

19、木里、盐源经西昌至云南昭通连广西北海(凉山段)出海通道为“一横”,形成大通道主骨架的联网布局。衔接通乡油(水泥)路和通村公路以及各专用公路,实现网络覆盖面的扩大、通达度的延伸和机动性的增强,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组合效率。重大工程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州交通事业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来支撑,按照凉山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思路和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立足资源、拓展两线,开发三江,发展三带经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建成一批项目,新开工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实现交通网络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网络建设,促进和加快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公路:“十一五”

20、期规划建成的重大工程项目:1、续建项目西攀高速公路,2009年建成并交付使用,建设规模143.6公里;雅攀高速公路凉山段北起菩萨岗,南至甸沙关,全长218.6公里,已建成泸沽至黄水75公里,黄水至甸沙关73公里正在建设,预计2007年竣工,菩萨岗至泸沽70.6公里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成。雅攀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8条西部大通道之一,即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口岸公路四川境内的一段。目前从成都出发南下云南,已建成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145公里,西昌至攀枝花163公里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244公里;雅(安)攀(枝花)高速公路北起雅安对坪,南至攀枝花的田房,全长569公里,其中凉

21、山段218.6公里,雅安至泸沽244公里(凉山段的建设规模为143.6公里),估算投资80余亿元。计划2006年开工建设,2010年完工。2、泸沽湖至亚丁香格里拉大环线公路:2005年开工,2008年前后建成。建设规模256公里,估算投资6亿多;凉山州境内建设规模233.4公里,其中改建123.9公里,新建里程109.5公里,按山重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估算投资5亿多。3、红色旅游线会理至皎平渡进出州通道改造项目:建设规模77公里;该路为红军长征时经过的路,皎平渡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纪念地,该路目前小部分为山重四级公路,大部分为等外公路,估算投资18386余万元,计划2009年前改造完。4、建成金

22、沙江通阳大桥:该桥净跨188米,桥长507延米,引道长740.5米,设计总投资3453万元,已动工修建,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5、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对外交通进场专用公路:该项目推荐方案起于葫芦口镇坟坪子村,止于矮子沟六城埚村,建设里程全长28.3公里,拟规划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估算投资10.58亿元(含大桥与隧道),由三峡总公司筹资建设,预计2006年底开工建设,2008年底完工,建设工期两年。6、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对外交通辅线公路:该项目起于会东县城,止于河门口,建设里程全长43.9公里,拟规划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估算投资8.12亿元(含大桥与隧道),由三峡总公司筹资建设,预计20

23、06年底开工建设,2008年底完工,建设工期两年。7、喜德九盘营至小相岭旅游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20公里;越西梅花至甘洛坪坝红色旅游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50公里。8、农村公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突出农村交通发展。要统筹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障碍,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十一五”交通运输的发展在通道建设的同时,必须统筹城乡,解决农村公路通达问题,提高技术等级,改善通行条件,扩大客运班车的服务范围和快速畅通的货运服务。新建通乡公路162公里,改建通乡公路1733公里为山重四级公路,改建通乡油(水泥)路

24、1000公里以上。到2010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817.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8.6公里,一级公路15.3公里,二级公路1103.8公里,三级公路2528.53公里,四级公路24261.5公里,村级公路6906.2公里,等外级公路783.87公里。路网密度达到0.593公里/平方公里,比2003年提高94.4%,大大改善公路交通运输状况。“十一五”期及2020年规划建设的项目:1、从攀枝花市经乌东德电站、白鹤滩电站、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至宜宾的沿金沙江公路改建项目,凉山段起于会理鱼鲊止于雷波大岩洞,建设规模大约700公里,其中改建400余公里,新建300多公里,该项目里程长,投

25、资大,估算投资在16亿元左右,该工程项目应充分利用国家建设大电站的机会,与大电站工程相衔接,充分利用补偿资金进行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分段实施。2、木里、盐源至西昌经云南昭通至广西北海(凉山段约有450公里)出海通道建设项目。该项目路线走向方案要作进一步科学论证,利用原路改造,提高公路等级质量,安全高效,通畅便捷,该项目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前期工作,配合泛珠三角区域交通综合规划,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尽早启动建设。3、围绕服务国家大电站,规划通达大电站的交通项目主要有五个:一是西昌至溪洛渡电站公路改建项目,该项目全长243公里,估算投资7.3亿元;二是西昌至白鹤滩电站公路改建项目,里程为

26、160公里,估算总投资3.8亿元;三是永郎镇至乌东德电站194.3公里,估算总投资近3亿元;四是西昌至锦屏电站(含独立隧道)公路建设项目,全长79.5公里,估算总投资4.4亿元;五是西昌至官地电站公路建设项目,全长74公里,估算总投资2.3亿元。这些项目均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改建。4、抓好进出州通道建设项目。“两盐路”盐源至盐边界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31公里,技术标准山重三级,估算总投资1.12亿元;成美路美姑至马边界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47公里,技术标准山重四级,估算投资8460万元;甘洛至石棉界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46公里,技术标准山重二级或三级,估算投资6900万元;108国道会

27、理至鱼鲊段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82公里,技术标准二级公路,估算总投资1.5亿元;“乌金路”金阳至芦稿茅坪(通阳大桥)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28公里,技术标准山重三级,预计2007年完工,估算投资3700万元;甘洛至大渡河路面改建工程,建设规模34公里,估算投资1700万元,预计2007年建成;布拖至昭通界(冯家坪)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73公里,技术标准山重四级,估算投资9100多万元;会东新街至野牛坪公路改建工程,建设规模91公里,技术标准山重四级,估算投资1.1亿元。5、规划建设的地方其他公路项目主要有:普三路,大河坝至三湾河公路改建项目,建设规模为119公里,估算投资2.38亿元;盐米

28、路,杨柳桥至黄泥坪码头公路改建,建设规模70公里,估算投资1.4亿元左右;盐宁路,卡坝至联境桥,建设规模为22公里,估算投资3300万元;会米路,狗头坡至丙谷,建设规模为20公里,估算投资为3000万元;会淌路,会东至普咩公路改建,建设规模97公里,估算投资1.4亿元左右;白木路,白碉至木里公路,建设规模为75公里,估算投资约1.9亿元;向麦路,向阳至麦洼公路建设,建设规模25公里,估算投资6500万元;乌金路,庆恒至通阳大桥快速通道,改建规模124.3公里,估算投资1.5亿元左右;农村公路建设规模25000公里,估算投资200亿元以上,具备条件的村基本实现通公路,基本实现“油路(水泥路)”到

29、乡,“公路到村”。尽快建立科学、规范化的公路养护体系,使农村公路得到全面养护;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运输服务的扶持,着力提高农村客货运输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6、利用凉山水电资源开发对外交通公路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快地方交通网络的完善和提高。(1)西溪河流域电站开发对外交通专用公路建设规模40多公里,估算投资1亿元左右。(2)木里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对外交通专用公路建设规模250多公里,估算投资约5.7亿元。(3)木里水洛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对外交通专用公路建设规模180余公里,估算投资2亿多元。(4)西洛河、西苏角河等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将建对外交通专用公路,建设规模80多

30、公里,估算投资1.5亿元左右。总之,随着凉山中小河流水电开发的加快,将历史性带动凉山乡镇交通网络的形成,造福一方人民。铁路:在成都东至燕岗增建二线的同时,争取尽快启动铁道部规划的成昆铁路全线复线工程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开展西昌至昭通、西昌至丽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在2015年前启动建设。凉山州的区位特点是距东部发达地区较远,主干线成(都)昆(明)铁路南北走向,南绕昆明、北绕成都,进一步加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运输距离,为了降低这一不利条件的长期影响,规划建设西(昌)昭(通)铁路,这相当于将凉山州向东部地区位移500至600公里,与我国长江以南的铁路运输大通道(株洲六盘水复线、内江昆明铁路线

31、、浙赣复线、泸杭甬复线)直接相连,大大方便与东部大市场相联系。规划建设西昌至云南丽江铁路,与西昌至昭通的铁路相接,与成都至昆明的铁路交叉,形成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的主运输干道,将会促进四川云南旅游业的大发展。水运:建设重点是整治江河航道,提高通航能力,完善港口码头设施,扩大客货运输吞吐能力。改造建设现有码头,并且以国家建设大电站项目为契机,在具备条件时建设雷波溪洛渡及上田坝、金阳芦稿、布拖冯家坪、宁南葫芦口、会东野牛坪、木里金河、锦屏一级、会理鱼鲊、皎平渡等一批码头。航空:按照建设一类航空口岸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西昌青山机场的投入,建设国际候机楼(含登机桥)、海关大楼、货运大楼,同时

32、加大现有机场设施、设备的技改力度,增辟新航线,开辟空中走廊,加大客、货运输量。管道:“十一五”期间,视凉山资源开发进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雅安至凉山至攀枝花输送天然气管道建设前期工作。六、交通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政策措施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较长时期既是凉山交通的“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凉山“十一五”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仍然是地方无力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资金投入,并且“十一五”期又进入了交通建设项目贷款的还款期,对交通发展形成较大压力。但随着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

33、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交通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且适度超前。这既是矛盾,又是压力,也是机遇。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首先中央提出必须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国家将继续支持西部地区交通发展,以及内河航运发展。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通县油路、县际公路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用中央预算内

34、资金、国债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专门安排西部地区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二是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省交通厅已完成雅泸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招标,前期工作完成后2006年即可组织开工建设,实现了凉山几代人的梦想;三是国家在“三江”流域规划的十四座电站中有九座电站在凉山境内,近期内这些大中型电站相继开工,沿金沙江经济走廊通道与西昌至国家大电站快捷通道的建设条件正在成熟;四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构建完善、高效的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网也提到议事日程,这对于真正实现“通江达海”打通凉山出海通道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五是成昆铁路成都至燕岗段复线工程已经启动,成昆铁

35、路全线复线工程也列入了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六是国家大电站建设带来的“三江”水运通道与港口码头建设机遇。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的科技含量与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到201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政策措施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完成“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任务,实现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调控手段,调节运行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市场发育,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宏观性和指导作用,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交通建

36、设项目。规划编制适度超前,并抓好一批项目的储备,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科学排序,按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二是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争取国内外资金和民间资金的投入,要拓宽各种投融资渠道,这对民族地区尤为重要。三是“十一五”期间交通发展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机制要有所创新和突破。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竞争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市场化建设和经营方式。四是深化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交通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方筹集交通建设资金,积极推行

37、实行股份制、BOT、TOT招商引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实行交通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调动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者要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率,促进发展环境友好型交通。继续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好国务院已批准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公路、水运和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为交通运输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七、交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将会使凉山州的区域位置朝着有利于发展的方向转化。

38、公路、铁路规划的实现,会缩短凉山与内地和沿海的距离,顺着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从西昌出发,经昭通达广西北海,进入东南亚,顺着成昆铁路或108国道高速公路入云南进南亚,里程有所缩短,而且十分便捷通畅,为凉山的货物外运和出口带来很大方便;同时为内地或境外物资运进凉山创造了便利条件,大大促进凉山的对外开放。通过大能力的运输干线和通道将凉山同外地贯通起来,使人员和物资交流畅通无阻,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为扶贫开发事业和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奠定物质载体,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交通规划的实施,将会促进凉山工业化进程,工业兴州是凉山州的经济发展战略,凉山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有独特的钒、钛矿资

39、源和稀土资源。走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州的战略部署,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自主创新之路,依靠技术和效率驱动经济增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没有工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源的科学合理可持续开发和交通建设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经济的现代化必然是综合交通网络的现代化。矿产资源的勘探、采选、冶炼加工,以及电冶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营销等等,都要有发达的交通来支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工业经济,都有大量的工业产品外运,同时也会有大量的机器设备及其他商品

40、运进,这都依赖于交通运输。因此,交通规划的实施,将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大发展。交通规划的实施,将会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交通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只有交通畅通了,人流、物流加快了,商品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展现。农业产业化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凉山的特色农业、绿色农产品蕴藏着丰厚的发展潜力,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因此,交通环境改善了,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将会出现重大调整,优化结构,创名牌产品,丰富市场需要商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成为可能,优质农产品将会成批涌现,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农

41、民种出的产品运得出、卖得脱,农民致富的路子更宽更广,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随着交通规划的实施,将推动我州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永续利用,推动资源优势变为资本优势,为凉山的跨越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随着交通规划的实施,州内通往州外邻县的主通道基本建成,政治经济交流更加密切,州府通往各县的交通更加顺畅,最边远的县也能当天往返;各县市通往各乡镇政府的主通道基本畅通,各乡镇通往各行政村的主通道基本能通行,山区不通公路将成为历史,农村公路建设不讲科学、不规范的盲目状况将结束,公路建设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公路运输站、场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运输发展和路网

42、建设更加协调,农村候车难乘车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各种运输方式科学衔接和协调发展,完善运输网络,推进运输结构优化升级,保障交通安全;水路交通、陆路交通和空中交通形成合理网络,互为补充,将极大改善凉山的交通运输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凉山州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凉山投资,促进凉山的发展。总之,随着交通规划的实施,凉山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三农”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凉山的经济将会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八、本规划编制说明凉山州“十一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从目前的实际出发,结合今后五至十五年内可能出现的经济

43、发展预测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事业的需求,以及可能实现的交通建设项目规划来构思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距离远、发展变化大,规划中只能提出一些原则性、宏观性、前瞻性的观点,对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重点项目点到为止,没有也不可能对今后五到十五年可能出现的交通项目了如指掌,作详尽阐述或列表说明;没有也不可能对具体的交通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作详细的阐述论证。加之,在编撰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有限,编撰人员的水平有限,这两个“有限”就限制了规划的完整性和规划内容的翔实。因此,该规划的错处和遗漏在所难免。如果说该规划有一定价值的话,只可能对今后的交通建设有一定的宏观指导作用。规划未尽事宜当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加以弥补和完善。比如今后在作专项规划、单项计划或部门规划时,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保和国家的政策等实际情况,对交通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作详细的叙述和可行性研究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