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86579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16.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 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及交通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安徽省会合肥约 70km。实习区位于巢湖市郊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 1174711754,北纬 31363142。区内东、北、西三面环山,一面(南面)紧邻巢湖。山脉走向为北东 3540,平面图上呈一个向右倒伏的斜体英文字母“M”形,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麒麟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 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程 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 20m。实习区西南为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

2、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裕溪河是巢湖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合肥市与长江沿岸芜湖等城市的水上通道。实习区交通十分便捷,淮南(阜阳芜湖)线贯穿境内,向东南可与皖(芜湖)赣(江西)线相连,向西北经合肥可与京沪线、京九线、合(肥)九(江)线以及即将建成通车的宁(南京)西(安)线相接;合(肥)芜(湖)高速公路途径巢湖市,与合(肥)宁(南京)高速、合(肥)徐(州)高速、合(肥)安(庆)高速、沪(上海)蓉(成都)高速相连;此外,尚有省道、县道、等支线与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和江苏省南京市相连;以巢湖为中心,水上运输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市,可谓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纵横交错,直达-全国各地,巢湖

3、市位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 232247 天。年平均气温为 15.716.1,最高可达 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 1200mm。雨量分布不均,春季(35 月份)占年降水量 28%32%,夏季(68 月份)占 38%44%,秋季(911 月份)占 18%19%,冬季(122 月份)占 10%11%。夏季梅雨显著,每年约在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为梅雨季节,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12 月份降水量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 3.03.4m/sec,春季最大

4、为 3.43.7m/sec,秋季最小,为 2.63.2m/sec。巢湖市工业欠发达,主要有水泥、化工、机械及轻工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巢湖水泥厂、安徽维尼纶厂、油泵油嘴厂和铸造厂等。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产品有鱼、虾、河蟹等,尤以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溶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陶用粘土等,其中石灰岩、白云岩的储量均属大型,在安徽省占有重要位置,是华东地区水泥、化工、溶剂、建材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巢湖半汤温泉驰名省内外,温泉水资源丰富,流量达

5、1055m/d,-温泉氡含量 370Bq/L444Bq/L,水温 5863,为中等放射性含硫化氢的 SO4-Ca.Mg 型矿泉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医疗矿泉。由于医疗保健价值较高,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陆续建有 10 多家温泉疗养院。第二节 地层 界 系 统 组(阶)代号 厚度(m)岩 性 描 述 新生界 第四系 Q4 10 粉质亚粘土 中生界 白垩纪 上统 宣南组 K2xn 98 灰紫、砖红色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含砾长石岩屑、细粒砂岩夹泥质粉细砂岩。侏罗系 上统 黄石坝组 J3h 92 粗安质沉凝灰质角砾岩夹凝灰质粉细砂岩、粉砂岩 中下统 象山群 J1-2xn 915 砂砾岩与细

6、粒岩屑、长石砂岩,泥岩及煤 三叠纪 中统 东马鞍山组 T2d 96 岩溶、膏溶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下统 南陵湖组 T1n 160-258 上段:薄层灰岩夹炭质页岩。中段:薄层瘤状链状灰岩、厚层灰岩、钙质页岩。下段:厚层灰岩,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钙质泥岩。和龙山组 T1h 2136 上部: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泥岩。下部:灰绿色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泥质微晶白云质灰岩。殷坑组 T1y 85 上部: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泥岩。下部: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似瘤状灰岩。下部:泥岩、粉砂质泥岩夹似瘤状灰岩。-古 生 界 二叠系 上统 大隆组 P2d 202

7、4 硅质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质泥岩、硅质页岩、泥质粉砂岩、页岩。龙潭组 P2l 3674 上段:粉砂岩、泥岩夹煤线,顶部透镜状白云质灰岩。下段: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下统 银屏组 P1y 20 以深灰色粉砂质泥岩、页岩为主。孤峰组 P1g 2853 硅质泥岩、薄层放射虫硅质岩,底部:粉砂质页岩,含磷结核。栖霞组 P1q 209 上段:含燧石团块含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下段:薄中层状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灰岩,底部碎屑岩夹劣质煤。石炭系 上统 船山组 C2C 78 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球状灰岩、微晶灰岩。黄龙组 C2h 27 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生物碎屑泥晶与亮晶灰岩。下统 和州组 C1

8、h 27 上部: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顶部炉渣(姜状或峰窝状)状灰岩。下部: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岩。高骊山组 C1g 1323 杂色砂质、粉砂质页岩,顶部灰白色石英砂岩,底部夹褐铁矿,豆状赤铁矿。金陵组 C1j 914 含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底部铁质粉砂岩。-泥盆系 上统 五通组 D3w 177 上段:粉砂质泥岩夹石英砂岩、粘土页岩。下段: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底部中厚层状砾岩。志留系 坟头组 S2f 205210 上部:粉砂岩、泥岩。中部: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下部:石英细砂岩。高家边组 S1g 121324 上段:石英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中段:黄绿色页岩、薄层长石细砂岩。下段:灰黑色

9、页岩。第三节 构造 巢北山区位于扬子板块的东北部,郯庐断裂带的东侧,南缘以桥头集东关断层为界,西缘以青苔山逆冲断层(滁河断裂带的一部分)为界。隶属于巢湖无为断褶带,半汤复式背斜的西翼。印支运动,尤其是南象幕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构造格架,产生了 NNESSE 向褶皱,并伴有一系列的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岩浆活动很微弱,区内仅见几个小的花岗质岩脉、岩枝。一、褶皱 实习区属于半汤复式背斜西翼,由三个二级褶皱组成,自东向西为喻府大村向斜、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褶皱岩层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构成。其中二叠系大隆组为喻府大村向斜的核部,而三叠系东马鞍山组则构成平顶山向斜核

10、部。凤凰山背斜核部则由志留系组成。褶皱轴面倾向北西,褶皱轴迹方向为 20-30,枢纽均向 SSW 倾伏,倾伏角 1526。褶皱在平面上表现为一个斜体字母“M”形,南端则被近 EW 向桥头集东关断层横切。次级小褶皱颇为发育,特别是两个向斜核部尤为明显。褶皱多被断裂破坏,并有小型岩浆活动。(一)喻府大村向斜 位于本区东北部,分布于大力寺炭井村喻府大村一带,规模较大,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NNESSW。向斜核部由二叠系大隆组组成,两翼分别由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五通组和志留系组成。由于受青苔山逆冲断层影响,该向斜西翼南东倾倾角 5070,局部产状近直立甚至倒转。东翼倾向北西倾角较缓,一般 3040。枢纽

11、向 SSW 倾伏,NNE 扬起,扬起端位于石刀山北部(305 高地)。在维尼纶厂一带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地层发生强烈揉皱。沿 177高地(维尼纶厂东矿山)王乔洞一线发育有 4 个小型花岗岩岩脉或岩枝,系受 NWW 向横断层控制。该褶皱在巢湖水泥厂西康医院一线被第四系掩盖。(二)凤凰山背斜 位于本区中部,分布于凤凰山麒麟山大尖山朝阳山碾盘山一带。规模较大,总总体构造线的方向为 NEESWW。凤凰山背斜核部由志留系高家边组组成,两翼依次为泥盆系五通组、石炭系、二叠系。东翼地层倾向 SE,倾角较大,近直立局部甚至倒转。西翼地层倾向 NW,倾角较缓,一般 30左右。枢纽向 SW 方向倾伏,倾伏角约

12、20左右,两翼泥盆系砂岩在凤凰山南面汇合,然后倾没-于巢湖水泥厂之下,被第四系掩盖。由于核部地层志留系多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等,抗风化能力较弱,故形成沟谷洼地;而两翼及倾伏端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抗风化能力较强,常构成山脊,故地貌上表现为一个被斜谷特征。该背斜倾伏端放射状小断层和节理较发育,形成向倾伏端撒开的扇形断层组。(三)平顶山向斜 位于本区西部,分布于阴都山马家山平顶山碾盘山一带。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NEESWW。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两翼分别为南陵湖组和龙山组、殷坑组和二叠系、石炭系组成。两翼岩层产状在平顶山南坡脚下东翼 27752,西翼 13283,往西远离平顶山地

13、层产状很快变为倒转;山顶处东翼 26151,西翼 15044;平顶山北坡转折端产状,东翼 23546,西翼14644。该向斜向 NE 方向扬起,扬起端位于平顶山向核山碾盘山一带,向 SW 方向倾没于巢湖之滨。平顶山向斜南西倾伏端的三叠系地层次级褶皱特别发育,在耙子山马家山靠山黄村一带,由西向东依次发育有五个次级小褶皱,主要有耙子山小向斜、耙子山马家山倒转背斜、靠山黄扇形背斜,现分述如下。1、耙子山小向斜 位于耙子山西南麓,其核部主要为南陵湖组组成,两翼分别为和-龙山组组成。从东翼经转折端至西翼地层产状分别为 25445、20059、14686。为一向北东扬起,南西倾伏的不对称向斜。2、耙子山马

14、家山倒转背斜 位于马家山与耙子山之间。在耙子山北西坡靠近运矿公路东侧的扬起端可见背斜核部大隆组硅质层出露。在耙子山南坡距小向斜东南约 150m 处,见到该倒转背斜的倾伏端,由三叠系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组成。背斜东翼产状 20985(倒转)、西翼 25445(正常)。3、靠山黄扇形背斜 位于靠山黄村西南约 200m 的山坡上。该处为一个近圆形的大采坑,圆形采坑的周围岩层均为三叠系南陵湖组,且都向采坑中心倾斜。扇形背斜的核部为三叠系南陵湖组下部地层,两翼分别为南陵湖组中部和上部地层以及东马鞍山组。其产状东翼 28054,西翼13578,转折端产状为 19641。根据褶皱所卷入的地层为震旦系至中三叠系

15、,而侏罗系,不整合覆盖在上古生界之一,故推断实习区褶皱构造应属印支期南象运动产生物。二、断层 本区由于多期构造活动,特别是受滁河逆冲断裂带(青苔山断层)影响,断层较为发育,但断层规模均较小。-根据断层的走向,本区断层大致可分为四组:第一组:NWWSEE 向(300左右)断层;第二组:NNESSW 向(2530)断层;第三组:NEESWW 向(6070)断层;第四组:NESW 向(45左右)断层。其中第一组发育最强烈,第四组最不发育。根据其发育特征分别叙述如下:(一)NWWSEE 向断层 本组断层横切构造线方向,与地层走向近于垂直,在区内最为发育,但断距较小,彼此相互平行、密集排列,以张性为主,

16、兼有平移特征。其平面效应,在喻府大村向斜东翼以右为主,左旋次之;在想些西翼以左旋为主,右旋次之。现将具有代表性者描述如下:1、177 高地右行平移正断层 位于 177 高地南坡、喻府大村向斜东翼。该断层切割并错断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栖霞组。向东延至岠嶂山,详细横切 177 高地南坡,断层线地表出露长度约 1200m。断层证据:(1)石炭系高骊山组沿走向突然中断,与黄龙组直接接触,水平错开约 60m。(2)断层破碎带宽 5 8m,最宽处可达 45m 主要为碳酸盐角砾,局部可见定向排列的构造透镜体。(3)断层棉产状在不同的地段由所编号,西段:2250;-中断:35045;东段:2060。有时可见

17、侧伏角为 50E的擦痕。(4)断层带旁侧节理、劈理发育明显,主要有两组:1441;870。断层带中发育大量方解石脉,产状 16448,与断层线成锐角相交。(5)沿断层线向东追索,可见泥盆系五通组组成的山脊被明显错开,而形成错脊。(6)沿断层线详细追索,构造破碎带越来越宽,至油库破碎带宽达 45m,角砾岩发育;且有发育数条 0.81.2m 宽的方解石脉,均显张性特征,与主干断层构成“人”字形构造。极射赤平投影求得三个主应力方位分别为:1=35654;2=966;3=19035。综上所述,该断层北盘下降相对东移,南盘上升相对西移,为右行平移正断层。2、王乔洞右行平移正断层 断层经王乔洞南侧冲沟,过

18、喻府大村向斜西翼切割志留系、泥盆系等地层,向东可延伸至岠嶂山,向西延伸至甘露寺东侧,断层线地表出露长度约 700m。由于断层面不明显,从冲沟的发育程度看,可以大致判断断层走向约 300,其主要证据是沿断层带发育四个花岗岩岩脉和岩枝,成串珠状排列。以五通组底砾岩为标志,北盘东移,南盘西移;断层面产状变化较大:12665,34855。-3、大尖山右行平移正断层 位于大尖山南侧、喻府大村向斜西翼,该断层切割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向东可延伸至岠嶂山,向西延伸至碾盘山南。断层线地表出露长度约 800m,断层面产状 1060。断层证据:(1)断层破碎带宽约 50m,带内多为尖棱角状断层角砾岩,角

19、砾成分一般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砾岩和石英砂岩,为褐铁矿胶结。(2)断层带中发育一组较密集的劈理,产状为 1060,与断层面产状近一致。因此,该组劈理产状可代表断层面的产状。(3)地层错动,泥盆系五通组底砾岩被错开,南盘西移,北盘东移,错距约 80m。(4)地貌上表现为山脊错开,形成一个鞍部。(二)NNESSW 向断层 本组断层为近于平行褶皱枢纽的纵断层,延伸延伸方向大致2530,主要有 6 条。该组断层在褶皱的核部及翼部均有发育,主要表现为地层的重复或缺失。断层多为横断层截断或错开,现择其要者叙述如下:1、金银洞北山逆断层 位于金银洞北山东坡(177 高地南坡),喻府大村向斜东翼,发育在石炭系船

20、山组和二叠系栖霞组之间,断层产状:29045。断层证据:(1)沿山坡自东向西,黄龙组、船山组和栖霞组重复出现,致-使石炭系二叠系地层露头宽度增加 30 余米,地貌上为一明显的平台。(2)在 177 高地采场可直接量得断层产 29045,并见该断层下盘栖霞组黑灰色中厚层沥青质 灰岩因受挤压而呈透镜状,并见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底部碎屑岩段之灰黄色粘土岩、含炭质页岩片理化明显,且显著变薄。(3)断层上、下两盘岩层产状变化明显:下盘(东盘):27741,上盘(西盘):29544。该纵断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倾向相同,断层面倾角大于地层倾角,具有地层重复的断层效应,故: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是一条平行于喻府

21、大村向斜枢纽的逆断层。该断层向北延伸至 177 高地南坡,被一条右行正平移横断层所错开,水平错距约 60m。2、扁井大力寺逆断层 就其特征而言,扁井大力寺逆断层可分为三段。(1)南段 位于扁井大力寺一带、喻府大村向斜近核部西翼,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本部灰岩中,其产状 31540。在扁井东采石场下的小冲沟内,可见断层证据:挤压破碎带发育,宽 3.3m,角砾岩较细(直径 1.2cm10cm)被方解石脉胶结,角砾轴近并平行于断层面方向排列,劈理较发育。地层缺失,断层上盘二叠系栖霞组本部灰岩只有 50m 厚(原-厚约 80m)。因上盘上升,使其地层被牵引,上盘产状近于直立,局部倒转,产状 12667,下

22、盘二叠系栖霞组岩层倒转,产状 29352。破碎带岩溶裂隙水发育。在扁井东采石场内,可见与该断层伴生的构造帚状旋钮构造。旋转轴大致平行于断层线方向,向东北倾伏,断层上盘岩层产状 12783,局部倒转 30088。下盘岩层产状 28650,五个旋钮面(断层)产状,分别为:34020;13246;1377;16421;16652。(2)中段 该纵断层中段平行于喻府大村向斜枢纽,切割向斜西翼栖霞本部灰岩段,推测断层产状:29040。断层证据:断层东盘(下盘)的栖霞组本部灰岩、上硅质层和顶部灰岩构成一个向斜转折端,其岩层产状:东翼为 25942,西翼 16550,转折端附近为 22030。断层西盘为本部

23、灰岩,岩层产状 30131(倒转)。断层破碎带南窄北宽,1530m,劈理发育,上硅质层灰岩段片理化明显。大尖山东坡栖霞组本部灰岩、上硅质层和顶部灰岩层构成向斜转折端,被该断层纵向切开,并错移,平面上形成“耳朵”状的半-个向斜。后期被其北侧一条左行正平移横断层切割、破坏,横断层南盘拖曳现象显著。(3)北段 扁井大力寺纵断层北段,切割由栖霞组灰岩组成的向斜转折端,中止于 288 高地东坡。在本点东南约 500m 处也有上述类似“耳朵”状构造现象,地貌上为一草坪。综上所述,扁井大力寺纵断层为右行平移逆断层。3、王乔洞逆断层 位于王乔洞大尖山东坡一带、喻府大村向斜西翼,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下硅质段和本部

24、灰岩中。主要造成下硅质和本部灰岩重复出现。断层证据:沿王乔洞西侧山沟,往东北山脊(大约 45左右)有一条明显的破碎带,地貌上表现为低凹的草坪带。在靠近山脊处,破碎带宽约 78m,发育在本部灰岩中。断层角砾岩明显,并可见密集的破劈理发育,断层产状一般为 11551。断层面上擦痕近于直立,断层带中有灰岩组成的构造透镜体。该断层斜切王乔洞西洞口,并使得栖霞组灰岩近直立,其产状多为 13585,局部倒转。王乔洞纵断层是一条右行平移逆断层。4、青苔山逆冲推覆构造-位于巢湖市西北部的青苔山一带,出露长约 30km,呈北东方向延伸。青苔山主要由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组成。推覆体的根带位于青苔山的东侧,山上发育

25、大量密集的走向近于平行的次级断层,走向 4060,倾向北西,倾角大小不一,取决于构造位置的不同。前锋的构造样式为单冲式和背冲式两种。推覆体之下的原地岩块为志留系高家边组泥页岩,主滑脱面位于青苔山东坡的山脚下,在园山竺柯村西约 1km 处的殷家山采石场出露最为明显。由于推覆体的强烈运动,在主滑脱面上发育了一套碎粉岩,厚度 12m,分布稳定,原岩为白云质灰岩。碎粉岩中多发育有平行于滑脱面的破劈理,大量的小型次级断层及擦痕和镜面。在滑脱面之下是片状构造岩,原岩为志留系黄绿色页岩,其片理面与滑脱面的产状一致,偶尔可见强烈的小褶皱。主滑脱面的倾向340左右,倾角 1020,有时表现为起伏不平的弧形断面,

26、并具有定向排列的构造透镜体,均指示了由西向东的推覆运动。推覆构造的前锋位于巢湖银屏山,在哪里表现为震旦系逆冲到三叠系之上,构成数个飞来峰。(三)NEESWW 向断层 本组断层在区内发育较差,仅在大力寺水库和狮子崖附近有出露。1、狮子崖逆断层 位于麒麟山与凤凰山鞍部沟谷内、喻府大村向斜西翼。断层证据:-断层西盘的坟头组砂岩和五通组石英砂岩直接接触,其间缺失坟头组顶部和五通组底砾岩。断层带由 12m 后的角砾岩组成一个约 8m 高的“岩墙”状陡崖,其形酷似一只卧狮,故名狮子崖。角砾成分为五通组石英砂岩,硅质和铁质胶结,角砾砾径,一般 35cm。断层面产状上陡下缓,3346180,断层擦痕 80W,

27、断层下盘五通组砂岩产状12550,断层倾向于地层相反。断层带下盘石英岩中发育一组劈理,产状 3103034341,与主断面小角度斜交,指示上盘(西盘)相对于下盘(东盘)向上逆冲。下盘五通组(D3w)石英砂岩其层理面因下滑受牵引而撕裂扩张。本断层为逆冲断层。2、大力寺水库正断层 位于大力寺东门峭崖上。断层证据:断层面由波状起伏,延伸约一千多米。一般产状走向 70,倾向 NW,倾角 4060。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被错开,断层南盘栖霞组碎屑岩段右旋错开约 60cm 左右 断层破碎带宽约 24m,其间被数条方解石脉充填,方解石脉充填后,仍有活动。-构造角砾岩发育,甚至出现碎粉岩,成分为石灰岩,棱角状,大

28、小不一(15cm),排列无序,钙质胶结。本断层为右行逆平移断层。(四)NWSE 向断层 本组断层以猫耳洞左旋平移正断层为代表。断层位于 294 高地南石刀山一带、喻府大村向斜转折端。与向斜枢纽斜交,切割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西端延伸至 305高地西侧,东端延伸至大力寺水库东北侧。向斜转折端因错动而向NW 方向偏转。断层证据:断层破碎带宽约 25m,构造角砾岩发育,角砾岩成分多为砂岩,硅质、铁质胶结,具定向排列。地层错开,北盘志留系坟头组与南盘泥盆系五通组底砾岩沿走向相接触,错距约 150m。断层面波状起伏,并有扭曲现象,断层面产状 5579,近直立,局部倾向南西。摩擦镜面发育,擦痕产状:

29、50E,并有动力变质现象。该断层向西延伸至石刀山山脊处,切错石炭系,其角砾岩成分变为石灰岩,并发育宽约 1m 的方解石脉,方解石结晶程度较好,垂直脉壁生长,具梳状构造。该断层切割 NESE 向的断层,在两条断层的交汇处南北两侧均发育一个岩溶漏斗,是地下水的地标补给通道。-该断层为左行平移正断层。三、节理 本区节理较为发育,大多数发育在志留系坟头组和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中。其次,还发育在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岩浆侵入体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区域性“X”节理,将砂岩切成许多极为规则的菱形块体。另一种是与断层伴生的各种节理,多相互平行,密集排列。此外,还有追踪张节理和剪节理等。由于多期运动的影

30、响,本区节理比较复杂。根据本区节理发育方位和特征,可以分为两期:(一)印支期 主要发育在志留系至三叠系砂岩和灰岩中。表现为两组共轭剪节理(X 型节理),一组方向大致 330左右,另外一组大致 70左右。其力学性质以扭为主,随着力偶的加强,有扭性变为张性。这两组产状较稳定,但穿过不同岩层时,其产状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岩石性质对剪节理方位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剪节理面较平直,在泥盆系五通组底砾岩中,剪节理切过砾石。剪节理在石灰岩中标大多数被方解石脉充填,呈现雁行式共轭羽列脉,有的剪节理在灰岩中被溶蚀成许多的沟槽。两组共轭剪节理锐角平分线与最大主压应力轴平行。该期节理是 SENW 向区域性挤压应力的产

31、物,与该区的褶皱构造及其伴生的断裂构造具有成因联系。(二)燕山期-主要发育在下中侏罗统象山群(J12xn)和侵入体中,发育较差。主要以 NNE(2030)与 NWW(290)一组为主,其次为 NNW(320330)与 NEE(5070)。第四节 侵入岩 巢湖市北部山区岩浆岩部发育,近发现有 4 个小岩体,分布在7410 工厂王乔洞177 高地南坡一线,严格地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单个岩体规模均很小,面积仅 100m21200m2,其中以炭井村东侧岩体规模最大,露头也较新鲜,但现已全部被维尼纶厂体育场掩盖,地表已无露头。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斑岩(7410 工厂岩体)、细粒花岗斑岩(王乔洞岩体)、花岗

32、闪长斑岩(炭井村岩体和 177 高地南坡岩体),呈岩枝状产出,一般剥蚀不太深,属浅层超浅成相。7410工厂岩体侵入于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中,其余三个岩体均侵入在二叠系灰岩中。岩体一般风化强烈,呈疏松状,岩体蚀变很微弱,仅见叶腊石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围岩仅具轻微的硅化、角岩化等,一般不见矿化现象。1983 年,维尼纶厂修建体育场,推土机揭露出来的炭井村岩体新鲜,露头上可见 NNE 向和 NEE 向两组裂隙发育,均见明显的褐铁矿化。岩体 SiO2含量在 70%左右(67.88%70.37%),Q 值为 29.2936.55,属查氏二类三科或四科,为 SiO2过饱和的过碱性及中碱性岩石,Al2O3偏

33、高(13.915.29)出现值,属于铝过饱和系列。-岩体的侵入时代,根据炭井村岩体黑云母(KAr)同位素年龄值为 64Ma,考虑到 KAr 法年龄值偏低,并与临区对比,认为属晚白垩世产物。现以王乔洞岩体为例介绍如下:王乔洞岩体,位于王乔洞南约 30m 处,喻府大村向斜的西翼,平面上呈圆形,面积约 160m2.岩体侵入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下段灰黑色中厚层微晶灰岩中,岩枝的南接触带产状 25250。岩性为细粒花岗斑岩,灰白浅灰黄色。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斜长石 20%、钾长石 4%、黑云母 2%(野外肉眼观察大于 10%)组成,斜长石较钾长石自形晶,颗粒大小不等,粒径约在 0.051mm之间,钾长石呈

34、不规则状,黑云母多具暗化现象。基质主要由石英、微晶钾长石及斜长石等组成,均呈它形微晶结构。钾长石多已高岭土化,斜长石绢云母化。岩体南界附近边缘相很明显,斑晶显著小且近接触带出现大量的气孔,均呈细长的椭圆形空洞,少量为方解石或沸石类矿物充填构成杏仁体,定向排列,可见十分明显的流线、流面构造,流面产状 7045。外接触带围岩可见几厘米宽的烘烤、褪色化现象,并可见 30cm多宽的硅化及角岩化带。岩石中含有锆石、磷灰石、石榴石、金红石、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硅灰石、黄铁矿等副矿物。微量元素有 Be、Cu、Pb、Sn、Cr、Ni、V、La、Zn、Y、Yb、Co、Ba、Zr、Mn、Ga、Sr 等,一般都和克拉克值相近。-巢湖北部地区脉岩,仅发现两条:一条为云斜煌斑岩脉,位于实习区东面汤山西坡;另一条为蚀变闪长玢岩脉,位于实习区朝阳山216 高地 195方向(或向核山正南)约 300m 处,岩脉长 50m,宽3m,沿断裂呈 70250方向延伸。第五节 矿产资源 根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的资料,区内主要为与沉积作用有关沉积矿产。主要矿种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煤、铁矿等,尤其是作为水泥原料的石灰岩最为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泥原料基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