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集(网络版)科学养殖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86558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80 大小:2.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鸡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集(网络版)科学养殖_第1页
第1页 / 共680页
鸡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集(网络版)科学养殖_第2页
第2页 / 共680页
鸡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集(网络版)科学养殖_第3页
第3页 / 共680页
资源描述:

《鸡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集(网络版)科学养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集(网络版)科学养殖(6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农书屋 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合并所得,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三农书屋:第 661 页 共 680 页目 录第一章鸡病的预防及日常卫生管理1第一节鸡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1一、鸡病发生的原因1二、鸡病发生的条件3三、传播媒介在鸡病流行中的作用5四、鸡病的发展阶段7五、我国鸡病发生与流行概况7第二节 鸡病的预防措施8一、鸡群的消毒和隔离8三、鸡的饮水12四、免疫接种预防12五、药物预防16第二章传染性疾病19第一节病毒性疾病19一、鸡新城疫(ND)19二、传染性法氏囊病(BD)30三、马立克氏病(MD)35四、传染性支气管炎(IB)44五、传染性喉气管炎(

2、ILT)50六、鸡痘53七、鸡白血病56八、禽脑脊髓炎(AE)58九、减蛋综合征61十、鸡包涵体肝炎64十一、禽流感66十二、传染性贫血68十三、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征70十四、鸡病毒性关节炎71十五、鸡肿头综合征73十六、网状内皮增生病(RE)75十七 鸡病毒性肾炎77十八、心包积水综合征78第二节 细菌和其他病原引起的传染病81一、禽霍乱81二、鸡白痢85三、鸡伤寒89四、鸡副伤暴92五、鸡大肠杆菌病95六、鸡坏死性肠炎100七、溃疡性肠炎101八、鸡葡萄球菌病104九、雏鸡绿脓杆菌病108十、结核病110十一、鸡传染性鼻炎113十二、禽曲霉菌病115十三、鸡冠癣119十四、鸡败血型支原体

3、病(慢性呼吸道病CRD)120十五、鸡衣原体病127十六、鸡疏螺旋体病130十七、鸡弧菌性肝炎133十八、鸡丹毒136十九、禽坏疽性皮炎(GB)137二十、禽布氏杆菌病139二十一、禽李氏杆菌病140二十二、肉毒梭菌中毒症142二十三、鸡滑液囊支原体病144二十四、鸡念珠菌病146第三章寄生虫病149第一节原虫病149一、鸡球虫病149二、组织滴虫病158三、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160四、鸡隐孢子虫病163第二节线虫病166一、鸡蛔虫病166二、异刺线虫病169三、鸡的比翼线虫病171四、鸡胃线虫病173第三节 鸡绦虫病175第四节 前殖吸虫病177第五节 体外寄生虫179一、鸡羽虱179二、鸡

4、 螨181三、鸡跳蚤183第四章普通病184第一节维生素缺乏症184一、维生素A缺乏症184二、维生素D缺乏症187三、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190四、维生素K缺乏症193五、维生素B1缺乏症195六、维生素B2缺乏症197七、维生素B3缺乏症199八、生物素缺乏症201九、维生素B5缺乏症203十、维生素B6缺乏症205十一、维生素B11缺乏症206十二、维生素B12缺乏症207十三、胆碱缺乏症209第二节 矿物质缺乏症210一、钙、磷缺乏症210二、钠、氯缺乏症212三、锌缺乏症213四、碘缺乏症215五、锰缺乏症215第三节 中毒病217一、食盐中毒217二、喹乙醇中毒219三、亚硝酸盐

5、中毒221四、铜中毒222五、汞中毒223六、铅中毒224七、棉籽饼中毒225八、菜籽饼中毒228九、一氧化碳中毒229十、氨气中毒231十一、痢特灵中毒232十二、克球粉中毒234十三、磺胺类药物中毒235十四、庆大霉素中毒238十五、高锰酸钾中毒239十六、甲醛中毒240十七、有机磷农药中毒241十八、鼠药中毒242十九、尿素中毒244二十、黄曲霉毒素中毒245第四节其他疾病247一、嗉囊炎247二、嗉囊下垂248三、腺胃阻塞248四、卵黄性腹膜炎249五、输卵管脱垂250六泄殖腔炎251七、难 产252八、感 冒253九、中 暑253十、脱 水255十一、肌胃糜烂256十二、雏鸡脐炎25

6、8十三、痛 风259十四、啄 癖261十五、鸡脂肪肝镶合征264十六、笼养产蛋鸡疲劳症264十七、惊恐症266十八、鸡的应激268十九、肉鸡猝死综合征272二十、肉用仔鸡的胸囊肿274二十二、肉用仔鸡的腿疾275第五章 鸡病防治验方选277一、鸡新城疫(158)277二、禽霍乱(131)282三、鸡白痢(142)286四、鸡伤寒(14)290五、传染性喉气管炎(19)290六、鸡痘(136)291七、曲霉菌病(霉菌性肺炎)(19)295八、蛔虫病(116)296九、绦虫病(111)297十、球虫病(124)298十一、前殖吸虫病(蛋蛭病)301十二、鸡螨(疥癣)(110)301十三、羽虱(11

7、2)302十四、黑头病(盲肠肝炎)303十五、流行性感冒(16)304十六、腹泻(下痢)(110)304十七、白带(13)306十八、中暑(17)306十九、食盐中毒(13)307二十、有机磷中毒(13)307二十一、有机氯中毒(12)308二十二、氟乙酰胺中毒308二十三、汞中毒308二十四、亚硝酸盐中毒308二十五、马铃薯幼芽中毒308二十六、烟草中毒308二十七、高锰酸钾中毒309二十八、嗉囊积食(14)309二十九、嗉囊炎(软嗉症)(14)309三十、肠炎(拉稀)(18)310三十一、维生素D缺乏症310三十二、维生素E缺乏症(12)310三十三、恶癖(啄食癖)(12)311三十四、骨

8、 折311三十五、脚趾脓肿311三十七、脱 肛312三十八、卵黄性腹膜炎(12)312三十九、输卵管炎312四十、使鸡快速增重312四十一、栈鸡育肥法313四十二、中药阉鸡法313四十三、怎样使鸡多产蛋(19)313四十四、简易母鸡醒抱法(110)314四十五、法氏囊病315四十六、禽支原体病315四十七、公鸡去努315四十八、腹水症316附录一 胚胎病316一、营养性胚胎病316二、 细菌性胚胎病318三、病毒性胚胎病320四 、操作性胚胎病321五、胚胎病的诊断323六、胚胎病的预防325附录 疾病免疫程序326一、一般肉用仔鸡的免疫程序326二、一般鸡场蛋鸡免疫程序326三、农家养蛋鸡的

9、免疫程序327四、美国AA公司提供的种鸡免疫程序327五、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免疫程序328六、商品蛋鸡免疫程序328第一章鸡病的预防及日常卫生管理330第一节鸡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331一、鸡病发生的原因331二、鸡病发生的条件332三、传播媒介在鸡病流行中的作用335四、鸡病的发展阶段336五、我国鸡病发生与流行概况337第二节 鸡病的预防措施337一、鸡群的消毒和隔离337三、鸡的饮水341四、免疫接种预防342五、药物预防346第二章传染性疾病349第一节病毒性疾病349一、鸡新城疫(ND)349二、传染性法氏囊病(BD)359三、马立克氏病(MD)365四、传染性支气管炎(IB)373五、

10、传染性喉气管炎(ILT)379六、鸡痘383七、鸡白血病386八、禽脑脊髓炎(AE)388九、减蛋综合征391十、鸡包涵体肝炎394十一、禽流感396十二、传染性贫血397十三、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征399十四、鸡病毒性关节炎401十五、鸡肿头综合征402十六、网状内皮增生病(RE)405十七 鸡病毒性肾炎406十八、心包积水综合征408第二节 细菌和其他病原引起的传染病410一、禽霍乱410二、鸡白痢415三、鸡伤寒419四、鸡副伤暴422五、鸡大肠杆菌病424六、鸡坏死性肠炎429七、溃疡性肠炎431八、鸡葡萄球菌病433九、雏鸡绿脓杆菌病438十、结核病440十一、鸡传染性鼻炎442十二

11、、禽曲霉菌病445十三、鸡冠癣449十四、鸡败血型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CRD)450十五、鸡衣原体病456十六、鸡疏螺旋体病460十七、鸡弧菌性肝炎462十八、鸡丹毒465十九、禽坏疽性皮炎(GB)467二十、禽布氏杆菌病469二十一、禽李氏杆菌病470二十二、肉毒梭菌中毒症472二十三、鸡滑液囊支原体病473二十四、鸡念珠菌病476第三章寄生虫病478第一节原虫病478一、鸡球虫病478二、组织滴虫病487三、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489四、鸡隐孢子虫病493第二节线虫病495一、鸡蛔虫病495二、异刺线虫病499三、鸡的比翼线虫病500四、鸡胃线虫病502第三节 鸡绦虫病504第四节 前殖吸

12、虫病506第五节 体外寄生虫509一、鸡羽虱509二、鸡 螨511三、鸡跳蚤512第四章普通病514第一节维生素缺乏症514一、维生素A缺乏症514二、维生素D缺乏症517三、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520四、维生素K缺乏症523五、维生素B1缺乏症525六、维生素B2缺乏症527七、维生素B3缺乏症529八、生物素缺乏症530九、维生素B5缺乏症532十、维生素B6缺乏症534十一、维生素B11缺乏症536十二、维生素B12缺乏症537十三、胆碱缺乏症539第二节 矿物质缺乏症540一、钙、磷缺乏症540二、钠、氯缺乏症542三、锌缺乏症543四、碘缺乏症544五、锰缺乏症545第三节 中毒病

13、547一、食盐中毒547二、喹乙醇中毒548三、亚硝酸盐中毒551四、铜中毒551五、汞中毒553六、铅中毒554七、棉籽饼中毒555八、菜籽饼中毒558九、一氧化碳中毒559十、氨气中毒560十一、痢特灵中毒562十二、克球粉中毒564十三、磺胺类药物中毒565十四、庆大霉素中毒567十五、高锰酸钾中毒568十六、甲醛中毒569十七、有机磷农药中毒570十八、鼠药中毒572十九、尿素中毒573二十、黄曲霉毒素中毒575第四节其他疾病577一、嗉囊炎577二、嗉囊下垂577三、腺胃阻塞578四、卵黄性腹膜炎578五、输卵管脱垂579六泄殖腔炎580七、难 产581八、感 冒582九、中 暑58

14、3十、脱 水584十一、肌胃糜烂585十二、雏鸡脐炎587十三、痛 风589十四、啄 癖591十五、鸡脂肪肝镶合征593十六、笼养产蛋鸡疲劳症594十七、惊恐症596十八、鸡的应激597十九、肉鸡猝死综合征601二十、肉用仔鸡的胸囊肿603二十二、肉用仔鸡的腿疾605第五章 鸡病防治验方选607一、鸡新城疫(158)607二、禽霍乱(131)612三、鸡白痢(142)615四、鸡伤寒(14)619五、传染性喉气管炎(19)620六、鸡痘(136)621七、曲霉菌病(霉菌性肺炎)(19)625八、蛔虫病(116)626九、绦虫病(111)627十、球虫病(124)628十一、前殖吸虫病(蛋蛭病)

15、631十二、鸡螨(疥癣)(110)631十三、羽虱(112)632十四、黑头病(盲肠肝炎)633十五、流行性感冒(16)633十六、腹泻(下痢)(110)634十七、白带(13)635十八、中暑(17)636十九、食盐中毒(13)637二十、有机磷中毒(13)637二十一、有机氯中毒(12)637二十二、氟乙酰胺中毒638二十三、汞中毒638二十四、亚硝酸盐中毒638二十五、马铃薯幼芽中毒638二十六、烟草中毒638二十七、高锰酸钾中毒638二十八、嗉囊积食(14)638二十九、嗉囊炎(软嗉症)(14)639三十、肠炎(拉稀)(18)639三十一、维生素D缺乏症640三十二、维生素E缺乏症(1

16、2)640三十三、恶癖(啄食癖)(12)640三十四、骨 折641三十五、脚趾脓肿641三十七、脱 肛641三十八、卵黄性腹膜炎(12)642三十九、输卵管炎642四十、使鸡快速增重642四十一、栈鸡育肥法642四十二、中药阉鸡法643四十三、怎样使鸡多产蛋(19)643四十四、简易母鸡醒抱法(110)644四十五、法氏囊病645四十六、禽支原体病645四十七、公鸡去努645四十八、腹水症645附录一 胚胎病646一、营养性胚胎病646二、 细菌性胚胎病647三、病毒性胚胎病650四 、操作性胚胎病651五、胚胎病的诊断653六、胚胎病的预防655附录 疾病免疫程序656二、一般肉用仔鸡的免疫

17、程序656二、一般鸡场蛋鸡免疫程序656三、农家养蛋鸡的免疫程序657四、美国AA公司提供的种鸡免疫程序657五、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免疫程序658六、商品蛋鸡免疫程序658第一章鸡病的预防及日常卫生管理鸡为家禽之首,在动物学上属于鸟纲,具有鸟类的生物学特性。鸡具有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饲料利用率高等特点,能在短期内生产大量营养丰富的蛋肉产品既适用于广大农村养鸡重点户、专业户的生产,又适合于大规模的集约化饲养和工厂化生产。因此,养鸡的经济价值高。由于鸡个体小,生长迅速,并且饲养高度集中,因此疫病多,威胁大,某些疫病可以给养鸡场毁灭性打击,因此预防鸡病的发生在养鸡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为了

18、有效地预防和消灭鸡病,首先必须熟悉它们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的基本规律,确定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控制疾病的发生。第一节鸡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一、鸡病发生的原因鸡病按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传染性病原和寄生虫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为传染性疾病,另一类是由于重要营养物质缺乏、摄入有毒物质、物理损伤或应激因素等引起的,没有传染性,为非传染性疾病。1传染性疾病(1)细菌性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禽霍乱、鸡白痢、鸡伤寒、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结核病、鸡葡萄球菌病等。(2)病毒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鸡

19、痘、鸡白血病、鸡流感、鸡包涵体肝炎、减蛋综合征、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性关摹炎、禽脑脊髓炎等。(3)真菌性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由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主要有曲霉病、家禽念珠菌病、冠癣、鹅口疮以及鸡慢性呼吸道病、滑膜支原体病等。(4)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主要有鸡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鸡组织滴虫病、鸡蛔虫病、鸡绦虫病等。2非传染性疾病(1)营养缺乏病:由某些重要营养物的缺乏引起的疾病,有30多种。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等营养物质必须在饲料中有适当的含量,否则造成鸡的生长发育及繁殖障碍存活率降低,该类疾病主要因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必需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水等缺乏引起

20、的。(2)中毒性疾病:由霉菌和细菌毒素、食盐、农药、杀虫剂、灭鼠药、植物毒素以及治疗时药物过量而引起的。(3)应激反应:是鸡对不良因素的应答,即由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活动所决定的有机体非特异性神经体液反应。冷、热、温度下降、过堂风、免疫接种、疾病等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现象。二、鸡病发生的条件鸡病发生与发展,首先是病因的存在,没有病因就不会发生疾病。其次,要有对病因敏感的鸡,无敏感鸡病因也就无从发挥致病作用。另外,外界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病因、敏感鸡及适宜的外界环境三者配合,是鸡病发生的必要条件。1病因在鸡病发生中的作用(1)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能引

21、起疾病的传染,要引起传染病必须具备病原性和一定的毒力,侵入鸡体的病原体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病原体要有一定的传染途径而达到一定部位进行生长、繁殖,引起鸡的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如鸡白痢、鸡新城疫等。(2)营养物质在营养性代谢病中的作用:营养物质是维持鸡正常生长发育和高生产性能所必不可少的,同时在提高鸡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营养物质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疾病,如饲料中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引起营养性缺乏症,如维生素缺乏症;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过多,也会引起疾病,如食盐中毒、鸡痛风等;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搭配比例不合适,也会引起疾病,如钙磷比例失调造成软骨症。(3)毒物在中毒性

22、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毒物通过化学作用对鸡发生其毒害影响,毒物一般经过饲料、饮水、呼吸、皮肤及粘膜等自然方式和途径而进入体内,一次性毒物量过大引起急性中毒,毒物少量多次进入鸡体内,引起蓄积性中毒。(4)应激因素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过冷过热、突然降温、升温、免疫接种、挫伤等应激因素的作用,可使鸡体抗病能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饮水量减少,突然降温,会出现打喷嚏、停止产蛋等病态,导致疾病的发生。2敏感鸡在鸡病发生中的作用(1)鸡的品种不同,对某种病原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如来航蛋鸡对鸡白痢就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其他晶种的鸡则不然。(2)鸡的年龄不同,对某些病原的敏感性也有差异。有些病原体能使雏鸡发病,而对

23、同种成年鸡的致病性差。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只侵害雏鸡,减蛋综合征只侵害性成熟后的鸡。(3)鸡的性别与疾病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病的发病率公鸡大于母鸡等。(4)营养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鸡体的免疫力,进而影响对传染因子的抵抗力。如缺乏维生素B时,鸡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增加,当鸡缺乏维生素C时,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抵抗力显著降低。(5)鸡的特异性免疫状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密切。鸡群免疫性并不要求鸡群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抵抗力,一般鸡群只要有70一80的有抵抗力的,就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流行。3.外界环境在鸡病发生中的作用 鸡病的发生与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影响鸡病发生的外界环境条件有气候、

24、地理环境、温度、湿度及饲养管理、兽医卫生措施等。三、传播媒介在鸡病流行中的作用传播媒介是指病原体经鸡体排出体外后,通过某途径进入易感机体的因素。在鸡病传播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有:蛋、孵化室、空气、饲料、饮水、垫料、粪便、羽毛、用具、交配、其他动物和人等。1蛋传播 有的病原体存在于卵巢或输卵管内,在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蛋内,有的病原体还污染蛋壳,而后进入蛋内。目前已知经蛋传播的鸡病有:鸡白痢、伤寒、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鸡脑脊髓炎、鸡白血病、病毒性肝炎、减蛋综合征、包涵体性肝炎等。2孵化室传播 主要发生于鸡开始啄壳至出壳。如鸡曲霉菌病及脐炎,沙门氏菌均在鸡开始呼吸、接触外界环境时被感染。3空气

25、传播 存在空气中的病原体,被健康鸡吸人发病。经这种方式传播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新城疫、流感、马立克氏病、鸡败血性霉形体、鸡霍乱、传染性鼻炎、鸡痘、曲霉菌病、大肠杆菌病等。4饲料和饮水 鸡的大多数传染病,是由病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鸡摄人体内而感染,病鸡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直接进入饲料和水中,也可间接进入,鸡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发病。5垫料和粪便 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而病鸡使用过的垫料也会被带病原体的粪便污染,不及时清除和更换,则会引起鸡群的感染发病。6羽毛传播 鸡马立克氏病主要通过羽毛传播。7设备、用具传播 养鸡场的一些设备和用具,尤其是几个鸡群共用的设备、用

26、具(如饲料箱、蛋箱、装禽箱等)常是传播媒介。8交配传播 鸡的某些传染病(如白痢、霍乱)可通过鸡的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而传播。9其他动物和人传播 在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如狗、鼠)和昆虫(蚊、蜱)都是传播媒介。四、鸡病的发展阶段鸡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4个阶段。1潜伏期 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不同疾病的潜伏期不同,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数年,处于潜伏期的鸡,可能是危险的传染源。2前驱期 是疾病的征兆,指从临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到典型症状出现之前的这段时期。在临床上表现出一般的症状,通常有数小时至数天不等(视病型而定)。3

27、临床明显期 在前驱期之后出现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各种病型的时间差异较大,有的数小时,有的则达数年。4转归期 由于机体与病因的作用,可能向着两个方面转化,一方面,机体战胜病因康复;另一方面,则走向死亡。五、我国鸡病发生与流行概况随着我国养鸡业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型现代化鸡场为中心的养鸡体系,鸡主要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也不断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传染性疾病约占禽病75,其中病毒性疾病尤为突出。非传染性疾病约占25,以中毒性和代谢性疾病为主。第二节 鸡病的预防措施为保证鸡的健康成长和生长,必须要有一整套的综合性疫病防治措施。而治疗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据国外统计:鸡群大小

28、增加1倍,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则增加4倍,因此,鸡群越大,则防病措施愈严格。一、鸡群的消毒和隔离1鸡群的疫病来源(1)新引进的鸡带进场内,如从病鸡场引进雏鸡、幼码或开产的小母鸡等。(2)污染的鸡舍,如过去曾饲养过病鸡而未经彻底消毒的鸡舍。(3)日常工作中消毒不够严格,执行安全措施不严,以致将疫病经饲料、用具、人员往来和其他动物两传至场内。2鸡舍的清洗和消毒步骤 正确的鸡禽消毒,峻在鸡到达之前进行。每一栋鸡舍应在消毒和熏蒸之后,最少空闲两周。(1)将鸡舍的鸡全部移走。(2)清除存留的饲料,未食用完的饲料不应挪至另外的鸡舍,鸡所接触的器具都应清洗,日光照射。未经消毒的器具不准搬回鸡舍。所有的垫料均应搬

29、到鸡舍以外作肥料。(3)用净水清洗天花板、四周墙壁和窗户,冲洗地面。(4)待鸡舍干燥后,应用杀菌剂进行鸡舍的地面、墙面消毒(如地面不干,则需加大杀菌剂的浓度)。常用的消毒杀菌剂有:2一3氢氧化钠、10一20生石灰、2一5石炭酸、l菌毒敌、015一02新洁尔灭、01过氧乙酸、01高锰酸钾、005一02次氯酸钠及百毒杀、消毒王、菌毒敌、畜禽安、爱迪伏、百菌灭、凯杰消毒片等。可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5)紧闭门窗,用高锰酸钾与甲醛熏蒸(后述)。(6)用杀虫剂涂以地面及夹缝和柱子的底部涂抹,以保证杀死进入鸡舍内的昆虫。(7)关闭鸡舍,空闲24周,残余病原体将会死亡。(8)作好进鸡准备工作,放好料槽、水

30、槽,升温,使鸡舍在进鸡前达到理想温度。3隔离养鸡业要发展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对鸡进行隔离,这样才能保证鸡的健康和生长效益。鸡需要按其年龄、品种和类别分隔开.(1)鸡场和鸡舍的隔离。鸡场应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最少要相隔12千米;鸡场有两栋以上的鸡舍时,鸡舍之间相隔20米以上,每栋要有专门饲养员,彼此不能接触。(2)鸡要按群(不同批次的雏鸡不能混养)、年龄、品种分隔开。(3)坚持生物安全。进入鸡舍的有关人员应穿消毒过的服装、帽子和靴子。病、死鸡要正确处理(深埋或烧掉),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场区和鸡舍,控制和消灭周围的昆虫。二、消毒剂和消毒1鸡场常用的消毒方法(1)清洗擦拭消毒。先用扫帚清扫地灰

31、,再用水冲洗污物并擦拭干净,也可用洗涤剂和消毒剂擦拭。(2)喷洒消毒。将配制好的消毒剂溶液对鸡舍环境、笼具、设备、道路进行喷洒消毒。(3)熏蒸消毒(见后述)。(4)销浸泡消毒。将器具放入消毒池内消毒。(5)生物消毒。将鸡粪堆积发酵,消灭病原微生物。2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和应用方法(1)氢氧化钠(苛性钠):对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有杀灭作用,常用2浓度热溶液来消毒鸡舍、饲料槽、运输用具及车辆。(2)氧化钙(生石灰):对细菌、病毒等有杀灭作用,常用1020的浓度。(3)苯酚(石炭酸):对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杀灭作用,常用25水溶液消毒污物和鸡舍。(4)菌毒敌:新型广谱高效消毒药,可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对

32、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5)甲醛:市售3740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真菌、细菌、病毒和芽孢均有效025一0.5甲醛溶液可作鸡舍、用具、器械的喷雾和浸泡消毒。常用作熏蒸消毒,室温不低15度(最好在25度以上)相对湿度7090,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紧闭门窗24小时,每立方米用甲醛12毫升,高锰酸钾8克。(6)新洁尔灭:01水溶液用于蛋壳的喷雾消毒,005一01作饮水,015一020水溶液可用于鸡舍内空气的消毒,每立方米空间15毫升水溶液。(7)过氧乙酸:有醋酸气味,是一种广谱杀菌药,现配现用。0.305水溶液可用于鸡舍、食槽、墙壁、通道和车辆的喷雾消毒,鸡舍内可带鸡消毒,常用浓

33、度01。每立方米用15毫升。(8)漂白粉:每立方米水加8克漂白粉,常用于饮水、污水和下水道的消毒。(9)酒精、碘酒、紫药水及红汞水等,可用于个别鸡局部创伤消毒。3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选择,应选有批号的消毒剂,否则为务质产品(“水货”)。(2)稀释浓度要正确,应用浓度正确,否则达不到消毒效果。(3)消毒剂要接触病原体30分钟以上,才能对病原体产生杀灭作用。(4)硬水使消毒剂效力下降。三、鸡的饮水水对鸡的健康是重要的,水参与鸡新陈代谢、体内废物排除、调节体温,水量不足会严重影响鸡的采食量,同时,鸡的饮用水必须进行检查,要是无污染的水质。如水中含有病原微生物,鸡饮用后会发生疾病,因此必须进

34、行鸡饮用水消毒。水中加漂白粉消毒,约立方米水加48克漂白粉,如水中含霉菌时,则应加碘。四、免疫接种预防鸡群的免疫接种,是控制鸡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利用疫苗或菌苗刺激鸡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防止发生传染病,保证鸡的健康。正确地掌握疫苗、菌苗的使用技术可以收到预防传染病的理想效果。如果使用不适当,则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一)免疫接种的一般原则1选择疫苗的原则 疫苗的供应必须来自有信誉的厂家,疫苗制品的包装、容器、批号、有效期及外观应当齐备合格;快要到有效期的疫苗,要按期先行使用,凡有异常性状的均不能使用;免疫接种的工作必须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对当地流行病进行有目的的接种,并制定出免疫接种计划。采用S

35、P蛋(无特殊病原微生物的蛋),细胞培养物生产的弱毒疫苗,可大大减少某些能垂直传染的病原传染的机会。初次接种应接种毒力弱的疫苗品系。2疫苗保存、运输的原则 各种疫苗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条件保存,一般活疫(菌)苗要保存在0以下,灭活疫苗则保存在4,特殊的疫苗保存有特殊要求,如马立克氏病双价苗要求在液氮中保存;疫苗运输时,应采用保温箱、瓶,避免在日光下运输。3使用疫苗原则 各种与疫苗接触的器具均要消毒好,疫苗于临用前从冰箱拿出,疫苗必须按规定的稀释倍数、稀释方法进行稀释,现稀释现用,于半小时内用完。注意弱毒苗不能与金属物品接触,金属物品能杀死弱毒苗。4确定接种时机的原则 雏鸡首

36、次免疫应考虑母源免疫力的影响,只有当母源抗体消退后才能接种疫苗,如果确因其他原因(如免疫程序)需要,则要免疫接种必须加大疫苗的剂量,首免后,抗体的效价会因时间推移而降低,当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即要追加免疫,重复免疫一次,一般经过23次以上接种的鸡,免疫时间要长,同时还要注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相互干扰的情况,保证免疫效果;当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流行,必须对受威胁的鸡群进行紧急接种。(二)接种期饲养管理要点在接种前1天和接种后1天(按理论应在接种前2天或接种后5天,但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应停止在饲料上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接种期间应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饲料要充足;

37、在雏鸡有病,特别是有呼吸道症状的鸡,应推迟至病愈后再接种j如接种后有反应的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是疫苗质量问题,必须通知疫苗生产厂家。(三)免疫接种的方法鸡免疫接种的方法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鸡年龄、品种、工作方便、疫苗的特性及免疫效果等具体情况而定。常用的有群体接种和个体接种两类免疫方法。1群体免疫 有气雾法和饮水法,对鸡群进行免疫,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群体免疫接种如不严格,则会造成免疫失败。(1)饮水接种法:常用饮法的疫苗有鸡新城疫系、系苗及克隆30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和H120疫苗,传染性法氏囊弱疫苗,球虫病疫苗和鸡脑脊髓炎疫苗等。饮水免疫接种要求使用搪瓷或硬质塑料,

38、避免氯、铁、锌、铜等有害离子混入水中,降低疫苗效价;稀释疫苗的饮水要求中性蒸馏水或深井水或冷开水,不含有任何使疫苗灭活的物质。饮水中最好能加入2的脱脂奶粉或山梨糖醇。饮水免疫法应在免疫前停水36小时,饮水量应控制在12小时鸡能饮完,否则影响免疫效果。(2)气雾免疫法:此法是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疫苗形成10微米以下雾化微粒,均匀扩散和悬浮在空气中,随鸦呼吸进入鸡内,此法用60月龄以上的笼养鸡,但患有呼吸道病的鸡禁止使用。使用时,要注意关好门窗,避免日光直射。气雾接种时,所用疫苗要高效价的,用01脱脂奶粉去离子水或蒸馏水配制,每1000羽份加水250毫升,在气雾接种前后,需在饲料中加入抗生

39、素。2个体免疫 对鸡进行逐个接种,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的方法有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点眼、滴鼻、刺种等。(1)肌肉注射:选在颈部和胸肌部位注射,注意注射时不要刺人其他器官,注射部位也要消毒,以防感染,一般按疫苗接种使用说明书上进行。(2)皮下注射:马立克氏苗的注射必须用此法,在颈部皮下注射。(3)翼下注射:适用于鸡痘疫苗、新城疫系苗,进行接种时,1000羽份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充分摇匀,用钢笔尖或接种针蘸取疫苗,刺种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小鸡刺种一针,大鸡刺种二针。(4)点眼、滴鼻:这两种方法也适应于新城疫系、系、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等。初次接种时,此种方

40、法最有效。疫苗按规定稀释后,在每只鸡的眼结膜或鼻孔上滴一滴(约005毫升),见到滴下的疫苗消失于眼内或鼻内,即证实该鸡已接种。五、药物预防药物是鸡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适当使用药物,能调节鸡的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报酬,增强抗病能力。当鸡群出现疫病先兆,则可采用给予药物进行群体或个体治疗和预防,以防继发其他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一)药物的种类按药物的来源可将药物分为生物药品、化学药品、抗生素、动物性药品、植物性药品5种。生物药品是指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适当处理制成的产品。如各种疫苗和抗病血清。化学药品是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如高锰酸钾、磺胺类药物、左旋咪唑等。动物

41、性药品是指用生物化学方法,从动物脏器中提炼出的一类产品,如肾上腺素、胰岛素等。抗生素药品是指用微生物发酵培养的生物经化学加工提炼而成,如青霉素、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植物性药品指用某些植物的某些成分作为药用物质,如大蒜、黄柏、杜仲等。各种药物有一定剂型和剂量。有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每种药物在给鸡使用时,均有一定的剂量低于规定剂量无预防和治疗作用,超过规定剂量,会导致药二 给药方法鸡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口服、食道注入、注射、气雾给药以及种蛋、鸡胚给药法。不同的给药方法鸡对药物吸收、利用、药物维持时间影响极大,甚至引起药物性质的改变。因此根据药物种类、性质、使用目的及鸡的饲养方式、生理

42、或病理状况,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1口服法 可分为个体给药法和大群给法两种。(1)大群给药法:可以混水给药和拌料给药,药物一定要与水或饲料按规定剂量混拌均匀,并在规定时间内饮完或采食完,还要注意,具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同时用。(2)个体口服给药法:对于个别鸡可采用个体口服法给药,使鸡口张开,灌服水剂或片剂。2食道注入法 用带有小动物导尿管的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通过口将导管送入食道给药。3注射法 分为嗉囊注射给药法、肌肉注射给药法、静脉注射给药法和气管注射给药法。注射时注意不要伤及邻近组织和器官。4气雾给药法 让鸡只通过呼吸道吸入或作用于皮肤粘膜的一种给药法。5种蛋和鸡胚给药法 种蛋主要通过薰蒸和浸

43、泡法进行给药,鸡胚通过注射到卵黄囊、绒毛尿囊膜给药。(三)药物的防治作用药物的防治作用包括对因治疗作用和对症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 主要是消除致病因子,特别是对鸡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抗生素类、植物类药物、抗寄生虫类药物对病原体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从而控制了病原体致病作用。2对症治疗 当病因不清,或无对病因治疗药物时,针对疾病表现的症状进行治疗,并消除现有症状。对因、对症治疗和预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要兼顾,灵活地运用药物对因、对症进行治疗,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取得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治疗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施用的,无论什么疾病,都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鸡如出现临床症状,说明疾病对鸡的

44、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就已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饲养员,还是兽医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掌握本地的疫病发生规律,加强平时饲养管理和卫生管建,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样才能使鸡群健康的生长,减少疫病发生。第二章传染性疾病第一节病毒性疾病一、鸡新城疫(ND)鸡新城疫(N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浆膜出血。本病于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尼,同年在英国新城也发生流行,因此叫新城疫,在亚洲又名亚洲鸡瘟,我国民间俗称为“鸡瘟”。此病于1935年以前就已传人我国。(一)病原每起本病的病原为鸡新城疫病毒

45、,为副粘病毒科代表种。对鸡致病力极强,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脑、脾、肺含量最高,以骨髓含毒时间最长。并能感染鸡胚,使其成为弱胚或死胚。本病毒一个很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就是能吸附于鸡、火鸡、鸭、鹅等以及某些哺乳动物(绵羊、0型血的人)的红细胞表面,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可以用血凝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来鉴定病毒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鸡新城疫病毒的毒力,易随鸡新城疫病毒、宿主和外界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改变,由于宿主感受性不同,在易感鸡群中流行时,可使毒力增强,在具有不同程度免疫性鸡群中沅行一,可能形成各种毒力减弱的变异毒株,从自然病例分离的毒株,其毒力有很大的差异,强毒型在流

46、行时呈爆发式,死亡率极高。各地分离出的毒株对组织的亲嗜性不同,有嗜神经型、嗜内脏型和嗜肺型。不同毒株的毒力及其他性状差异极其显著。鸡新城疫病毒在低温下可长期不死,040可存活半年到一年;在冻肉中可存活9个月以上。低温干燥有利于病毒的保存,但它对腐败、日光、,湿热及化学药品抵抗力不强,在以上不利条件下,病毒很快失活,在鸡舍内,夏季7天,秋季14天,冬季30天以内丧失感染力,附在种蛋蛋壳上的病毒孵化初的48小时以内即丧失感染力。(二)流行病学1自然宿主及易感性 鸡、火鸡及27个目的鸟类236种鸟为其自然宿主。鸡、火鸡、珍珠鸟及野鸡对本病易感。各年龄的鸡,易感性也有差别,幼雏和中雏感受性最高,两年以

47、上老鸡感受性较低。人偶可感染,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状。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主要传染源为病鸡、流行间歇期的带毒鸡以及带毒鸟类。它们通过分泌物、排泄物而排毒。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鸡蛋也可带毒垂直或水平传播本病。也可通过其他动物(如狗、猫吃带毒肉后的排泄物、感染鸡)、人、器具、禽类产品、空气、水、疫苗等散播本病。3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以春秋两季多发。此病呈毁灭性流行,病死率在90以上。化道(口)或呼吸道(鼻)侵入后,先在呼吸道或消化道内繁殖、然后侵入血液扩散至全身,引起败血症,病毒损伤全身血管、引起出血、渗出和坏死,扰乱消化机能,出现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四)症状潜伏期215天不

48、等。自然感染35天。因为潜伏期长短还取决于鸡群的年龄、免疫状态、环境条件、感染途径等。根据临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或慢性型)3种。1最急性型纯属败血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突然发病,无特征症状而迅速死亡。病程短,死亡率在90100。2急性型 病初症状,病鸡体温升高烈4344,采食减少或不食,喜喝水,不愿走动,缩颈或垂头或翅膀下垂,眼半开或全闭,昏睡,鸡冠肉髯逐渐变为暗红色或暗紫色。母鸡产蛋停止或产软壳蛋。典型症状:随病程发展,病鸡咳嗽,呼吸困难,粘液性鼻漏。伸头,张口呼吸,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叫,口角常流出多量粘液,为排出此粘液,病鸡常出现摇头或吞咽动作;嗉囊内充

49、满液体内容物,倒提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后期排蛋清样排泄物。有的病鸡在后期还出现神经症状,翅、腿麻痹,转圈,最后在昏迷中倒地死亡,病程约25天1月龄内鸡发病率和病死率几乎达100。3慢性型或亚急性型 初期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减轻,出现神经症状,患鸡翅、腿瘫痪,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伏地旋转,动作失调、转圈,反复发作,最终瘫痪或半瘫。有些蛋鸡精神不振,采食和产蛋减少,产白壳蛋、薄壳蛋和畸型蛋,拉绿色稀粪。有的只出现呼吸困难,慢性症状可达10天左右。此型常见于免疫不完善的大型养鸡场,自然感染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约为90,绝大部分病鸡的最终结局

50、是死亡。国外有人根据毒株的毒力,发病后症状和致死率不同,将本病分为4种类型:1速发性嗜内脏型 由强毒新城疫病毒(或称亚洲鸡新城疫病毒)所致。2速发性嗜肺脑型 由某些强毒新城疫所致。此种类型传播迅速,发病突然,呼吸困难,有明显的咳嗽和喘鸣,食欲减退,产蛋减少或停止,12天以后(一般不超过一周)就可出现神经症状。成年鸡的致死率在10一50之间。未成年仔鸡的致死率可高达90。3中发型 由某些用作疫苗的弱毒株所致,主要引起小鸡的呼吸系统(有时是神经系统)的致死性传染。成年鸡感染后也表现急性呼吸系统症状,明显咳嗽,少有喘鸣。食欲减退,产蛋减少或停止。一般持续13周可以停息。偶然有些病鸡不能恢复正常产蛋,

51、影响产蛋质量。4缓发型 由某些用作疫苗毒力较弱的毒株所致,使鸡呈现一种轻度的或无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均很少死亡。如继发其他疾病时,死亡率可达30。(五)病理变化1外观变化 病死鸡尸僵发生较早,头常后仰,死于急性的谭(25天),营养状况良好,病程较久的鸡(7一10天),则极度消瘦。2剖检变化 主要是广泛的出血,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最为严重,消化道的变化最为特征。口腔内有粘液,嗉囊内容物酸臭,鼻、咽、食道、气囊粘膜、腺胃乳头有出血点,偶尔可见腺胃与食道交界处或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点。将肌胃的角质膜(鸡内金)揭去,可见粘膜有出血斑点;小肠粘膜有枣核状溃疡或不规则出血斑;泄殖腔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52、其他病变有气管充血,出血,肺瘀血,心冠点状出血,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胸腺肿大出血。亚急性型病例组织学检查出现急性非化脓性脑炎,脑血管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出血。周围有淋巴细胞和胶质细胞浸润。(六)诊断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以下3点,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作出准确的结论。1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在病理变化上并非一只鸡可以都出现前述所有病理变化,因此在剖检时要逐一进行仔细观察,在临床症状上也要仔细观察整个鸡群的症状。2实验室诊断(1)病原学检查,用棉签从被检鸡只泄殖腔拭取少许分泌物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日SA)约经15小时可以检出其鸡新城疫病毒。(2)血清学方法 根据新

53、城疫病毒可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特性,可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通过这两项试验即可确诊。两项试验均用疑为本病病料接种的感染鸡胚进行。将病鸡扑杀后,用无菌手术取出脾、脑、肺或病鸡呼吸道分泌物。将病料与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51:10乳剂,按每毫升加青、链霉素各1000单位,4度,24小时,20003000转分钟,离心1520分钟-取上清液0102毫升,接种于9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腔中,继续孵化24小时,取死亡鸡胚的羊水和绒毛尿囊液,做血细胞凝集试验和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3.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与禽霍乱和真性鸡瘟的鉴别诊断。禽霍乱可侵害各种家禽,鸭最易感染,呈败血症经过,病程短,病死率高,慢性者可见

54、肉髯肿胀、关节炎,但无神经症状。而鸡新城疫,在自然条件下不引起鸭发病,主要侵害鸡,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病程比急性禽霍乱长,但常常出现神经症状。在剖检上,禽霍乱全身出血更为明显,肝有坏死点,心包常含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将组织抹片染色镜检,见有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的鸡新城疫的变化特点是腺胃粘膜出血,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或形成溃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真性鸡瘟,我国尚无此病,必须高度警惕,此病在临诊上其潜伏期和病程都比新城疫短,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仅1824小时,病程由十几小时奎一天。没有显著的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剖检时常见皮下水肿和黄色胶样浸润,肠腔、心包等也有黄色透明渗出液和纤维素性

55、渗出物。粘膜、浆膜和各处脂肪组织上出血较鸡新城疫更为明显和广泛。肠粘膜通常不形成溃疡。以上各点可与鸡新城疫相区别,但确诊必须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等实验室检查。(七)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可以治疗的药物,免疫血清治疗效果也不 理想。唯一防制方法是做好平时预防和平时卫生工作。1做好平时卫生防疫工作 平时对鸡舍和鸡体可用百毒杀、消毒王、百菌灭等,按规定的使用浓度(或稀释倍数)进行消毒。空舍时也可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58克高锰酸钾,12毫升福尔马林熏蒸)。严禁飞鸟与鸡接触。搞好饲养管理,尤其是3周龄以下的雏鸡,及时清除粪便,饲养密度不要太大,舍内保持良好通风。注意加强对法氏囊病、

56、慢性呼吸道病及大肠杆菌病的预防。2疫苗免疫(1)疫苗种类:目前市售疫苗有工系、系、系、IV系、克隆30、油乳剂灭活苗6种。工系苗为中等毒力苗,适应于70日龄以上的或075千克以上的蛋鸡及接种过系苗、系苗的鸡群,免疫期10个月左右。系苗毒力弱,适应于点眼滴鼻,饮水效果差,因免疫后维持时间短。现已很少运用;系也称F株,也很少使用;系苗(LaSOta)、克隆30是国内外广泛运用的优秀疫苗,毒力弱,安全性好,首次免疫点眼滴鼻,效果好,以后每次免疫用饮水的办法,克隆30是系抗原提纯的克隆苗,较系优秀。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适应于接种过前述各种疫苗110120日龄蛋鸡或种鸡,注射后缓慢释放,作用达20天之久,

57、能形成坚强持久的免疫力,不受母源抗体和前次疫苗的干扰。最好每次注射灭活苗时同时接种弱毒苗,这种“死苗+活苗”的免疫方法是当今预防非典型新城疫的重要措施。以上疫苗可分别选用点眼、滴鼻、饮水、注射、刺种方法接种,在57天初步形成免疫力。其中点眼、滴鼻、刺种不会造成漏种,缺点是费工费时;饮水免疫会出现漏洞,且疫苗需加大量150左右,鸡只接种量不均匀等缺点,优点是省工省时。弱毒苗也可选用气雾免疫器进行喷雾免疫但对有呼吸道症状的鸡群不能用此法免疫。(2)首免日龄的确定:刚出壳的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比其母亲低一个滴度,出壳后约45天下降一个滴度,雏鸡新城疫抗体水平只要在4个滴度以上可以抵抗感染,当下降到4个

58、滴度时是首免新城疫苗的适宜时期,接种过早会受到母原抗体干扰。由于成年鸡抵抗新城疫要在67个滴度以上,因此从外地或不熟悉其母源抗体水平购进雏鸡苗适宜的首免时间为714天。有条件的地方,每2个月应抽样(每1000只种鸡抽2432只)检测种鸡新城疫抗体的滴度(大于13个滴度,可能种鸡已感染新城疫),测定鸡抗体滴度方法是:采取鸡血分离血清,与4个血凝单位的鸡新城病毒(可用弱病毒)作血凝抑制试验,当抑制价(H价)为4个滴度。(3)免疫程序(供参考):肉用仔鸡714日龄用系或克隆30点眼、滴鼻首免,35日龄饮水再免。蛋鸡和种鸡,第一种程序:714日龄系或克隆30点眼、滴鼻首免,3435日龄系克隆30饮水再

59、免,75日龄用系克隆30饮水再免,110120日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肌注+系或克隆30饮水再免。第二种程序: “死苗+活苗”法:710日龄用系或克隆30点眼、滴鼻免疫,灭活苗03毫升只肌肉注射免疫。3035日龄方法同710日龄。70日龄用系或克隆30点眼、滴鼻免疫,也可用肌注、饮水免疫。110120日龄用灭活苗肌肉注射+系饮水免疫。(4)发病鸡群的紧急免疫:肉用仔鸡可用系苗或“克隆30”12倍量肌注,产蛋鸡可用系或灭活苗24倍注射,同时每5000克饲料加1克左旋咪唑作免疫增强剂。如果鸡群中法氏囊病与新城疫并发,可先用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液治疗l一2天后,再用系或“克隆30”12倍量肌注。(八)新城疫免疫注意问题1在免疫前后各一天内必须停用抗菌药物,免疫前停水36小时。2疫苗一定要用冷开水或加奶粉的冷开水稀释,饮水器要充足,保证每只鸡能饮到足够量的水,饮水器切忌日晒和靠近热源。3疫苗质量和保质期。疫苗应选用抗原性好的正规大厂生产的疫苗,因为质量不太好的疫苗抗原性差,加大用量也不能产生持久、高效价之抗体。一般新城疫弱毒苗在0度以下可保存12年,灭活苗在04可保存051年。4疫苗用量。疫苗用量可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