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0864639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A. 昼夜现象B. 季节变化现象C. 昼夜长短的变化D. 昼夜更替现象【答案】 D【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特性决定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各产生的现象并加以区分。2.2019 年 8 月 7 日晚至 8 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现象可说明()A. 地

2、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是球体D太.阳是球体( 2)当我国天文爱好者观测月偏食现象时,英国伦敦正值白天,无法观测此现象。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A. 地球自东向西的自转B. 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C.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D. 地球自东向西的公转【答案】( 1) C( 2)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题意可知,2019 年 8 月 7 日晚至 8 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此现象可说明地球是球体。故C 正确。( 2)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故B 正

3、确。故答案为:(1) C;( 2)B。【点评】( 1)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时差产生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第 1页3.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的自转,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则呈现()A. 自南向北B逆.时针C顺.时针D自.西向东【答案】 B【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故 B 正确。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要根据“”北逆南顺 的原则。4.阳阳要去南非开普敦游学,请借助下列资料帮他解答以下问题。2019 年 12 月份某天央视新闻报道:南非开普敦近年来干旱严

4、重,居民饮水都成困难,抢水斗殴事件偶有发生。( 1)“脑中有地图 ”是学习地理的较高境界,阳阳如果从青岛乘船出发取向东南路线到达南非,下列海域不可能经过的是()A. 渤海与琼州海峡B黄.海与太平洋C巴.拿马运河D.大西洋( 2)图二中缺少的重要地图要素是()A. 比例尺和图例B. 方向和图例C. 图例和注记D. 比例尺和注记( 3)开普敦缺水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此地位于南半球此地紧邻大洋,海洋带来的降水是咸水 此地夏季降水少 此地没有大的河流经过A. B.C. D. ( 4)阳阳准备了一些冲锋衣等较厚的服装,那么他去的季节可能是()A. 北半球的冬季B. 北半球的夏季C. 南半球的夏季D.

5、南半球的春季( 5)阳阳从以上资料分析得出有关南非的结论正确的是()A. 内河水运发达B. 平原面积广,种植业发达C. 城市均沿海分布D地.形多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答案】( 1) A( 2) A( 3) B第 2页( 4) B( 5)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临海、地图的要素、四季的划分及开普敦缺水严重的原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图可知,如果从青岛乘船出发取向东南路线到达南非,要经过黄海、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不可能经过渤海与琼州海峡。故A 符合题意。( 2)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读图二可知,图中有经纬网,可以判断方向,但缺少比例尺

6、和图例。故 A 正确。( 3)读图 3 可知,开普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由于夏季降水少,且没有大的河流经过,因此缺水情况严重。故正确。( 4)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非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如果去那里准备冲锋衣等较厚的服装,说明当地 (南半球)是冬季,那么北半球是夏季。故B 正确。( 5)读图可知,南非没有大的河流经过,因此内河水运不发达;地形多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城市有的沿海分布,也有的分布在内陆高原地区。故D 正确。故答案为:(1) A;( 2) A;( 3)B;( 4)B;( 5) D。【点评】( 1)本题考查从青岛乘船出发取向东南路线到达南非要经过的海域,学

7、生需要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开普敦缺水情况严重的原因,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季节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5)本题考查南非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5.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计算以下两题。( 1) R 点的经度是()A. 20oWB. 160oEC. 110oWD. 60oE( 2) Y 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 ”相差几个小时()A. 3B. 5C. 2D. 1【答案】( 1) C( 2)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区时的计算,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东西半

8、球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左边是西半球,右边的东半球。因此可以判断,左图中左侧的经线是160E,第 3页右侧的经线是20W。 R点所在的经线位于160和 20W 的中间,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R 点的经度是110oW。故 C正确。( 2)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Y点在东五区,因此Y 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 ”相差 3 个小时。故A 正确。故答案为:(1) C;(

9、2)A。【点评】( 1)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及经度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6.2019 的年春晚继续延用“北京主会场 +各地分会场 ”的直播模式,分会场分别设在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广东珠海、山东曲阜、泰安和海南三亚,再现五地同庆、四海欢腾的节日盛况。读图,完成小题。( 1)狗年春晚这天,下列四地白昼最长的是()A. 泰安B肇.兴C珠.海D三.亚( 2)下列四幅能展现贵州肇兴“侗族大歌 ”场景的是()第 4页A.B.C.D.( 3)曲阜为孔子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 “东方圣城 ”、“东方耶路撒冷 ”。其所在省的简称是

10、()A. 冀B. 鲁C. 晋D. 豫【答案】( 1) D( 2) A( 3)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各地地理环境的差异,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 (9 月 23 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2019 的年春晚接近

11、冬至日,四选项的城市中,三亚位于最南方,白昼最长。故D正确。( 2)读图可知,四幅能展现贵州肇兴“侗族大歌 ”场景的是A,故 A 正确。( 3)曲阜为孔子故里,位于山东省,简称鲁。故B 正确。故答案为:(1) D;( 2) A;( 3 )B。【点评】( 1)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风情,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山东省的简称,判断出曲阜位于山东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B. 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第 5页C. 从

12、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D.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答案】 C【解析】【分析】青岛位于北温带,所以青岛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A 正确;青岛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B 正确;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故C 不正确;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故D 正确。故答案为: C。【点评】考查的是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学生多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8.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所

13、示),据图回答小题。ABCD( 1)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夏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A. A 图B. B 图C. C图D. D 图( 2)图示光照现象产生原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A. B.C.D.【答案】( 1) A( 2) C【解析】【分析】(1)夏至日时太阳折射北回归线,烟台的小明位于北半球,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图中 A 符合题意。( 2)图中的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的,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东升西落无关,故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A;( 2) C.【点评】( 1)此题考查的太阳高度角的知识,学生在日常

14、生活中注意观察,从生活实际中得出结论更容易理解。第 6页( 2)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9.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A. 家住合肥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B.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C. 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D. 昼夜以一天为周期交替。【答案】 C【解析】【分析】家住合肥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故A 不符合题意;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地球的自转产

15、生的现象,故B 不符合题意;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故C 符合题意;昼夜以一天为周期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天,故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形式分别是,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10. 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B.C.D.【答案】 C【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叫做北半球,以南叫做南半球。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大,南半球越向南度数越大,四个选项中位于南半球有A、C,东西半球

16、的分界线是西经20 度和东经160度,西经 20 度到东经160 度之间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四个选项中位西半球有C、 D;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极圈以内,四个选项中C、 B 位于极圈内,综上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是 C。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第 7页11.读经纬网示意图(见图),回答小题( 1)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a( 0, 20W)B. b( 20N, 60E)C. d(0, 20W)D. e( 60S, 60 E)( 2)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点在 a

17、 点的东北方向B. c 点在 a 点的西南方向C. d 点在 b 点的正东方向D. 点e在 d 点的东北方向( 3)图中 a、 b、 c、d、 e 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A. a、 c 两地B. a、 c、 e 三地C. a、 b、 c 三地D. c、 e 两地【答案】( 1) A( 2) D( 3) D【解析】【分析】( 1)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

18、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 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 用符号 S表示。 据此读图可知, 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a(0,20W),b( 20N,60W),d( 0, 20E),e(60N,60 E), A 对, BCD错。( 2)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读图可以看出:b 点在 a 点的西北方向,c 点在 a点的正北方向,d 点在 b 点的东南方向,e 点在 d 点的东北方向,D 对, ABC错。( 3)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 N23.5

19、 S,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 66.5 ,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 90,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图中a、 b、 c、 d、e 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c、 e 两地, D 对, ABC 错。故答案为:(1) A;( 2) D;( 3) D。第 8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12.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 ”,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20、)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C. 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 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D影.子长短的变化【答案】( 1) B( 2) C【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故A不正确;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时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故B 正确;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灯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C 不正确;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1、,故D 不正确。(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结合图示得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故答案为:( 1) B;( 2)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的特点,与地球公转对比记忆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13.一艘邮轮地出发,经过地和地,到达地,根据下图,回答小题。( 1)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 东经 130 ,北纬 10B. 东经 150 ,南纬 30C. 西经 130 ,南纬 10D. 东经 150 ,北纬 30( 2)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A. B

22、. C. D. ( 3)图中地位于地的()A. 正西方向B. 正东方向C. 西北方向D. 东南方向( 4)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第 9页【答案】( 1) A( 2) C( 3) A( 4)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人们把赤道定为0 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 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 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 0 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

23、在0 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可知,图中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东经130,北纬 10。故 A 正确。(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地的经度是130E,地的经度是140E,地的经度是160E,地的经度是 180。即位于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故C 正确。( 3)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地位于地的正西方向。故A 正确。( 4)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

24、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故B 正确。故答案为:(1) A;( 2) C;( 3) A;( 4) B。【点评】( 1)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14.2019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 全国政治中心B.

25、全国文化中心C. 国际交往中心D. 科技创新中心( 2)开幕当天,北京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A.B.C.D.( 3)开幕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表示正确的是()A.B.C.D.第 10 页【答案】( 1) A( 2) C( 3)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京的职能及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中心。故 A 正确。(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26、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 (9 月 23 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根据题意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2019 年 10 月 18 日开幕,处在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此时昼短夜长,故 C 正确。( 3)根据题意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019 年 10 月 18 日开幕,

27、处在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读图可知,只有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A;( 2) C;( 3) D。【点评】( 1)本题考查北京的职能,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二、非选择题16.读图,完成地球运动知识考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顺或逆)时针,自转周期是_( 2)当地球公转至C 位置时,日照情况就如图乙所示,此时北半球大约_月 _日,北极圈内出现 _现象。( 3)3 月 31 号我校月考,地球运行到_和_之间(填字母),耒阳昼_夜 _,南非却是昼 _夜 _。【答案】( 1)顺

28、;一天( 2) 6; 22;极昼( 3) B;C;长;短;短;长第 11 页【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地球从侧面看自西向东;俯视是北逆南顺,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周期:一天( 24 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2)地球公转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从图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6 月 22 日前后),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 3)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从图中可知,B 是春分日( 3 月 21 日), C 是夏至日( 6

29、 月 22 日), D是秋分日( 9 月 23 日), A 是冬至日( 12 月 22 日), 3 月 31 号我校月考,地球运行到B 和 C 之间,耒阳昼长夜短,南非却是昼短夜长。故答案为:(1)顺时针,一天或24 小时( 2) 622极昼( 3) B, C,长,短,短,长。【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难度较大。地球的公转是中考必考知识点,同时也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及理解能力。17.根据以下资料,完成以下各小题。2019 年 1 月 19 日,泰州地区降大雪,为应对严寒天气,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市局通知全市中小学在当天放假一天。( 1)1 月 1

30、9 日当天,地球公转位置位于ABCD_点附近;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_半球;这一天泰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 2)地球公转方向是 _,公转周期大约是 _。( 3)此时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征是_。【答案】( 1) D;南;昼短夜长( 2)自西向东;一年(或 365,366 天)( 3)寒冷干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及我国的气候特征,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

31、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 (9 月 23 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第 12 页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1 月 19 日处在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因此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位于ABCD的 D 点附近;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这一天泰州(北半球)昼短夜长。( 2)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大约是一年。( 3)以北半球为例,3、 4、 5 三个月是春季;6、 7、8 三个月是夏季;9、10、 11 三个月是秋季;12、 1、2 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

32、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1 月 19 日是我国的冬季,此时是我国的冬季,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故答案为:( 1) D;南;昼短夜长;( 2)自西向东;一年;( 3)寒冷干燥。【点评】( 1)本题考查地球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 3)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判断出此时的季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 1)写出 A, B 两点的经纬度。 A_、_; B_、_A 点位于 B 点的 _方向。( 2)一天中, A, D 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带。( 3)正午时, D

33、 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_处(填数字),北极将出现_(极昼或极夜)现象。( 4)4 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_处向 _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 _(填 “长 ”或 “短 ”),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填 “增加 ”或 “减少 ”)。【答案】( 1) 20N; 30W ;40S; 0;西北( 2) D;热( 3);极昼( 4);长;增加【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 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

34、纬, 用符号来表示; 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A 点的经纬度是30W,20N;B 点的经纬度是0, 40S;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第 13 页点位于 B 点的西北方向。( 2)一天中, A、 D 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D,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 3)正午时, D 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处,北极将出现极昼现象。( 4)读图可知,是春分日即3 月 21 日;是夏至日即6 月 22 日;是秋分日即9 月 23 日;是冬至日即 12 月 22 日。 4 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处向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

35、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故答案为:(1)20N; 30W; 40S; 0;西北;( 2)D;热;( 3);极昼;(4);长;增加。【点评】该题以读地球公转图和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纬网的判读,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_,方向为 _。( 2)每年 6,7,8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 _季。当地球公转到 _(填 A 或 B)位置时,是实地考察南极地区的最好季节。( 3)地球公转到 A 点时北极圈以北出现 _(极夜、极昼)现象,此时泰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此时太阳直射在_。( 4

36、)当北半球处于春分日或秋分日时,太阳直射在_(纬度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答案】( 1)一年;自西向东( 2)夏; B( 3)极昼;昼长夜短;北回归线( 4)赤道;昼夜平分【解析】【分析】(1)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 2)每年 6, 7, 8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当地球公转到B 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是实地考察南极地区的最好季节。( 3)地球公转到A 点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此时泰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第 14 页是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4)当北半球处于春分日或秋分日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长短

37、情况是昼夜平分。故答案为:(1)一年;自西向东;(2)夏; B;( 3)极昼;昼长夜短;北回归线;(4)赤道;昼夜平分。【点评】回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图中,地球运动轨道上的四个特殊位置,每个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哪条特殊纬线上,然后理清各位置对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日期、节气名称及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20.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小题。( 1)左图中A 点一年中有 _次太阳直射现象。()A. 一B二.C零.( 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极周围是极夜B.南极周围是极昼C. B点昼长夜短D. C点白昼的时间要比点A 长( 3) C 点位于五带中的()A. 热带B北.寒带C北.温带( 4)右图为北

38、京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判断:、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_图( A甲; B乙);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图( A甲; B乙)。【答案】( 1) B( 2) D( 3) C( 4) B;A【解析】【分析】(1)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年当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每年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3 月 21 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折射赤道,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A 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一年有两次折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故 B 符合题意。第

39、 15 页( 2)从图中可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周围是极昼, 南极周围是极夜,B 点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C 点位于北回线以北,A 点位于赤道,故C 点比 A 点昼长。故D 符合题意。( 3)从图中可看出C 点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故C 符合题意。( 4)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B,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A。故答案为:(1) B;( 2)D;( 3)C;( 4) B、 A。【点评】( 1)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 度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南北纬23.5 度被称为回归线,回答此类题学生可画图分析,容易理解。( 2)挡太阳直射北回线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3)五带指的的是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属于基础题型,难度小。( 4)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此类题学生可亲身试验,进而发现规律。第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