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安徽西递考察报告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0863192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作报告之安徽西递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作报告之安徽西递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作报告之安徽西递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之安徽西递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之安徽西递考察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篇一:安徽考察报告】风格实习考察报告班级:环艺 111姓名:张舒涵学号:201105014127课程名称:风 格实习指导老师:岳璐日期:2013.11.01考察时间:2013年 10月9日2013年10月19日 考察地点:安徽黟县歙县等地的古村落考察形式:速写、摄影 考察目的: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提高 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l=J考察环境的了解:我们主要实习的落脚点安排在黟县宏村,以宏村为 起中心,我们在实习的 10天时间里参观考察了南屏,关麓,宏村, 西递等古村落。黟县因黟山而得名,总面积 857平方公里,辖8个 乡镇,总人口 9.67万。建置于公元前 221年,是

2、全国历史最为悠久 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存有 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 村古村落,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之 美誉。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 区(浙江淳安、江西浮梁)。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 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图一)。在徽州地区现今 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 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图一.=J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

3、, 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 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 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图二),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 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图二一,村落布局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图三);在平 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 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二,徽派雕刻艺术 图三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 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 院、高

4、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 的基调。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 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 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图四、五)。图四 图五 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宏村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 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木雕精品,每每令旅游者惊叹不已。徽州民 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 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三,徽派建筑的特点 徽派建筑由于在建筑当中采用了砖木结构。这种建筑体系最大的优 点是承重与围护构分离,适宜建筑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充分优化自 然条件

5、,使人们生活适应自然,自然环境为生活服务。最大的缺点 是防火性能差,墙挨着墙,屋顶挨着屋顶,在古代没有消防队,也 无消防通道,一旦失火,便遭遇灭顶之灾。为了避免灾害,聪明智 慧的徽州劳动人民在房屋建造中创造了徽派马头墙(图六),砌筑 了高高的马头墙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 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封火墙,也称为防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 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 墙”。古建筑中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使用 马头墙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并循屋顶坡度迭落呈水平阶梯形, 而不像一般所见的山墙,上面是等腰

6、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 图六 现代徽派建筑随着水泥、钢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消防设施的 完善,防火力大幅度提高。马头墙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但是 为了体现徽州文化的特色,皖南山区的现代建筑要求继续突出徽派 建筑元素。原来防火作用的马头墙被视徽派建筑的特色元素在现代 建筑中广泛应用。不少现代建筑为体现传统特色,往往将传统建筑的局部特征符号照搬到现代建筑中,结果常常是与现代的审美理念 桐悖,反而引起观者的反感。应该延续传统建筑特征符号的尺度比 例,抽象变通地运用,追求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在形式上的模仿。 四,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 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讲究人际的协调,以达到 人的自我完

7、善(图七)。它以风水的形式出现,通过建筑的择地、 定位、布局来探求自然与人的最好联系,力求实现“天人合一”。无 论是村落街镇、民居商肆,或是“水口”建筑与园林都非常注意人和 天、地、山、水的环境关系,充分显示出徽派建筑布局整【篇二:宏村考察报告】一:考察时间:2013年7月 4日7月7日 二: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 三:考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 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从民俗民 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从地域特色感 知自然色彩。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要求大家在考察中遵守纪律,争取从大自

8、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 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四:实习内容:实地考察,拍照,写生五:实习过程: 七月四号早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苏州出发,踏上了去往宏村 的路途。当然,作为一个北方人,对于南方的山水派系建设有着天 生的好奇。令人高兴的是,我终将踏足过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经 过近好几个小时的长途车程,我们进入了山水之间的目的地宏 村。一路的颠簸让我们十分疲倦,下车后便直奔旅社安置行李。虽 然最初觉得住宿环境不是十分舒适,但一想到我们此行的目的,便 觉得其他都无关紧要了。稍作休息,我们便开始了宏村的梦幻之旅。宏村古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 特的牛形古村落。位于黄山南

9、麓,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黄山 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 11公里,往东可达太平湖、九华山 风景区,北上铜陵、合肥,往南可达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交通 十分便利。宏村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 村。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 名宏村,距今 860余年历史。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 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 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 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 为“中国画里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

10、形村落和人工水系, 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 .。 对于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 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宏村的 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村中 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 人又叫它半月谭。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 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宏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 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 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

11、石雕等细 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 来到这里你所看到的建筑与环境非常的和谐没有一丝突兀,在这黑 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 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 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 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 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 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 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

12、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 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 的良好环境。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称“中华一 绝”,开仿生学之先河。有“民间故宫” 佳誉的清代民居“承志堂”(导游讲这是一 个地主的老宅,所以装饰的非常精美)是 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筑,巧夺天工的“百 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图奇美绝伦。世界著名建 筑大师贝聿铭曾赞叹道:“黟县宏村建筑文 物是国家的瑰宝”。承志堂内木雕宏村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 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

13、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 自然与社会环境。除了出色的自然环境以外他的社会环境也是非 常优越的,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 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 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 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 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 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 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 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 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是幅 溶于山水之间的徽派小筑 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 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 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

14、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除了建筑形式以外令我感兴趣的还有这里的风水学的应用。风水先 生何可达的事迹史料上记载不多,只是在设计宏村时,他竟费了 10 年时间。据说在这 10年时间里,他前后在宏村仔细考察了三次,几乎把这一带的山山水水都走遍了,最后认定,这一带的地理风水是 一个卧牛形,于是他就着手进行卧牛型的整体规划。但是规划只是纸上的东西,要改造它却要花大笔金钱。而当时汪氏家族出现了多个分支,这钱由谁来出就成了问题。据说到了明永乐年间,时任山西粮运主簿的汪辛,汇来白银一万两资助家乡进行牛形村改造:将村中一泉扩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开掘出一条 400米长

15、的 水圳(村中水渠)作为牛肠;牛肠曲折地连上牛胃,最后流向南汇入南 湖形成牛肚;又在村边的山溪上建起了四座木桥作为牛腿从山上 望去,整个村庄就像是一头悠闲地卧在溪边的青牛。,感觉真的我跟随导游在村里转来转去,“牛肠”“牛胃”地走了一 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在月塘(牛胃)处,游人一群 一群地聚在池边交口 称赞。这时,一位摇 旗呐喊的女导游说:.=J“宏村最大的特点在 于它的仿生学原理, 整个村子背靠雷岗山 向南倾斜,是一头牛 的造形:山为牛头、 树为牛角、桥为牛腿、 塘为牛胃、渠为牛肠、 湖为牛 肚。我们现在看到的就牛胃 末了,这位小导游还说出了月塘的神秘作用有 “聚财”的象征,因此,,=J宏村出了

16、大批商人,而且都是儒商。 在宏村靠湖边的南湖书院,我看到令人凄 苦的另外一幕。五六岁的孩子被送进书院读 书,那书堂可不是华丽的殿堂,而是最外面一 间,窗子上镶着冰棱一样窗格子的透风的屋 子,冷板凳硬梆梆的,取意是“寒窗”只 有通过十年寒窗,才能成为人上人!寒窗 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 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 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 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 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 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

17、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 艺术风格。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 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 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 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 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 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考察已经已经回来好几天了,满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的“马头墙”“寒 窗”。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深刻在脑子里的特色。 马头墙 考察使我对徽派建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只停留在自己 在书上和网络上的一些理论的

18、认识上,而是切身体会到身在其中的 感觉,有了感官的直观认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 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 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 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要用心去感受环 境和景观之间的关系,还要结合文化风水,总之一切要服务于人, 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 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新 的认识。我们学校这次外出考察对培养创造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 的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19、。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 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让我们在艺术中创造出能 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 秀作品。【篇三: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简单调查报告】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 文化。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周边环境。调查方式:了解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及环境特点、背景2015年4月3日至 2015年5月3日。安徽省黟县境内东北部的宏村及东南部的西递古建筑及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前言 古建筑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表现了过去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它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是启发爱国热情

20、和民 族自信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 质基础,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因此,现代文明 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在享受物质愉悦的同时,不得不对古代文明进 行回望与借鉴,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并创造出新生命、新的文化 可借鉴的资源。所以,为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及周边环境,深刻 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也为提高自己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我对皖南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 进行了考察调研。二、正文1、基本概况: 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位于皖南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拥有世外 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和工艺精湛的徽派 “三雕” 以传统风貌

21、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 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改名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 间,至今已近 960余年历史。其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 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村中一条主道贯穿 东西,与两条沿溪道路构成村庄主要骨架。保存有 124幢完好的明 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 1190-1194 年),村庄呈“牛形”状,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如一头斜卧山前溪 边的青牛。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 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引清泉

22、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 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在绕村 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 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 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 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现存明清时期建筑 137 幢,由于宏村地 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西递与宏村,巷道和建筑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所有 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房屋为木结构,“三雕”点缀其中,有深深 的历史厚重感和极高的艺术价值。2、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 将从规划选址、

23、典型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当地文化等几个方面来 分析了解其主要特点。(一) 、规划选址 古代规划选址绝大部分是由风水先生进行的。好的风水的住宅、村 庄和城市,就是一种和谐的环境。风水就是调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使之达到和谐自然的一种艺术,起到调解人与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的 作用。西递、宏村的规划选址都体现了这些原则,都是在不断地适 应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构筑宜居环境。特别 是宏村水系的使用,是调解人与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的典范。村中各 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 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 让人心醉。所以选择在水边建造体现

24、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二) 、典型建筑结构 徽派建筑典型的建筑结构有:粉墙黛瓦、马头墙、天井、牌坊等,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1)、平面形式:平面有口、凹、h和日等几种类型。以“四水 归堂”的天井院落为单元,单元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 州人崇尚几代同堂、家丁兴旺的习俗。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 阔三间、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有时伴有前厅和后厅堂, 前厅为礼仪场所,是男人接待客人和日常活动的场所,后厅为供养 长辈和女性活动的场所,突出“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特点。( 2)、马头墙: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马头墙 起不仅有装饰作用,也起到防火、防风

25、和防盗的作用。( 3)、天井:概括来说主要起采光、通风、排水、调解气温的功能。 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 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 4)、牌坊: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 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徽州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 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熔古人的 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 一炉,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 文化内涵。( 5)、外观及结构形式:砖木结构,砖起维护作用。富于美感的外观整体性,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

26、主要特征之一, 在质朴中透着清秀。6)、民居装饰:精美的细部装饰,“三雕(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 一体,是徽派建筑一大特色。(三)、空间布局每个古村落都由民宅、公共建筑(祠堂、书院等)和公共闲地组成。注重建筑群体的美感,考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结构,以“院” 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 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 间效果。(四)、文化背景 徽派古民居的基本建筑形式是天井四合院楼居建筑,其形成过程深 受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具有较为鲜明的区 域特色。徽州

27、地区的土著是“古越人”,他们是先秦时候就生活在长 江中下游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居住特征是“巢居”。自汉 代开始,中原大规模向徽州地区移民,带来了中原汉文化,并且后 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但是汉文化并没有完全抛弃越 文化,更没法脱离越文化生长的气候地理环境。中原文化与古越文 化的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徽派建筑形式的形成,正是外 来移民与原住居民文化交融的产物。三、启示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如下启示:1、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创和谐城市。徽派建筑的布局体现了风水 理论指导村落建设布局的综合价值,其中水系的活用、景观的配置, 赋予村落、宅院以生气和灵性,对于村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

28、都有 积极的作用。现在的城市规划、项目的开发及道路系统的布置等都 应考虑到这一点。建筑布置应依山就势,充分发挥“林中之城”和“山 水城市”的环境优势,形成“依山傍水、显山露水”的城市环境特色, 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山水宜居城市。2、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中国的古建筑在 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极其丰富 而辉煌的成就,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等 方面,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多积累下来的经验。 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 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

29、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3、乡村规划或城市规划应控制好建筑风格的整体分布。在这次考察.=J中,我印象最深的最令人震撼的是宏村民居。在大山绿色背景下, 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房子仿佛天空落下的一朵朵游弋的白云,远望村 庄,呈现出和谐安宁氛围,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美。我 认为,建筑风格的整体统一是一种最简单最朴素最有效的建筑美的 创造。建筑风格无法规划却可控制,从整体乡村或城市整体形象上 对建 筑风格进行分布研究,能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建筑风格向协调、统一、 完整、有序又具有地方特色方向发展。4、重视规划,是古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是重视规划编制。黟县的西递、宏村均编制了古村落保护机制,

30、针对各村落建筑的特 点,明确了古村落的保护性质、保护对象,划分了古建筑的保护层 次,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措施做到位,这些古建筑才能 更好更持续的保留发展下去。四、结尾我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水污染、建筑破坏等。古建筑是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 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 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 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一座古代的建筑无论 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 反之,一座当代的仿古建筑无论在外形上做的多么神似,但如果其 内在的历史遗迹几乎为零,其文化内涵肯定无法达到与古迹相同的 高度。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是今天古建筑保护的 真正意义,我们难道不该尽自己一份力去保护这些古老的生灵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