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压模设计DOC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0862195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压模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压模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压模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压模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压模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模设计第 25 页 共 25 页目录前言.3第一章 绪论.51.1 冷冲压的概述 .1.2 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1.3 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工艺分析.62.1 零件简图 . .2.2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 第三章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第四章 主要设计计算.84.1 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4.2 模具总体设计与计算.17 第五章总结 .21 致谢 .22参考文献.23本设计是独立自主完成并顺利通过答辩,只可用于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商业活动。另外:有需要电子档的同学可以加我3103064563,我存有该设计的全部电子档,旨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探

2、讨新的研究方案,维护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支架板冲压工艺分析及冷冲模设计作者:00000 指导老师:00000( 经济技术学院 年级专业 机制 )摘 要模具属于精密机械产品,它主要由机械零件和机构组成,如成形工作零件、导向零件、支承零件、定位零件及送料机构、抽芯机构、推出机构等。模具与相应的成形设备(如冲床、塑料注射机、压铸机等)配套使用时,可直接改变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使之成形为合格的制件。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基础,合理正确的设计是正确制造模具的保证;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模具质量、精度以及缩短制造模具的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模具的质量、使用寿命、制造

3、精度及合格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模具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模具成本直接关系到制件的成本以及模具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模具工作零件的精度决定制件的精度;模具的寿命又与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结构以及所加工制作材料等诸多因素有关;模具的安装与使用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性能及安全;而模具的标准化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模具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模具标准化程度的高低是模具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本次设计绘图采用CAD进行,CAD为计算机辅助制图工具,是一款专业机械平面制图软件,具有很强的图象处理功能。关键词:模具设计,排样,冷冲模前言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和市场竞争激烈。在

4、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交货期短、精度高、质理好、价格低。因此,模具工业的发展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一、模具产品发展将大型化精密化 模具产品成形零件的日渐大型化,以及由于高效率生产要求的一模多腔(如塑封模已达到一模几百腔)使模具日趋大型化。随着零件微型化,以及模具结构发展的要求(如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的增加,其步距精度的提高)精密模具精度已由原来的5m提高到23m,今后有些模具加工精度公差要求在1m以下,这就要求发展超精加工。二、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 新型多功能复合具是在多工位级进模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套多功能模具除了冲压成形零件外,还可担负转位、叠压、攻丝、铆接、锁紧等组装任务

5、。通过这种多劝能模具生产出来的不再是单个零件,而是成批的组件。如触头与支座的组件,各种小型电机、电器及仪表的铁芯组件等。 三、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由于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作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制作的原材料和节约能源,所以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是塑料模具的一大变革。国外热流道模具已有一半用上了热流道技术,有的厂甚至已达8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国内近几年已开始推广应用,但总体还达不到10%,个别企业已达到20%30%。制订热流道元器件的国家标准,积极生产价廉高 质量的元器件,是发展热流道模具的关键。 四、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 现在是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时代,

6、到下一个世纪,这种生产方式占工业生产的比例将达75%以上。一方面是制品使用周期短,品种更新快,另一方面制品的花样变化频繁,均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越快越好。因此,开发快速经济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研制各种超塑性材料(环氧、聚脂等)制作或其中填充金属粉末、玻璃纤维等的简易模具:中、低熔点合金模具、喷涂成型模具、快速电铸模、陶瓷型精铸模、陶瓷型吸塑模、叠层模及快速原型制造模具等快速经济模具将进一步发展。快换模架、快换冲头等也将日益发展。另外,采用计算机控制和机械手操作的快速换模装置、快速试模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 使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而且能提

7、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因此,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必将日渐广泛。为此,首先要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生产;其次要逐步形成规模生产,提高标准件质量、降低成本;再次是要进一步增加标准件规格品种,发展和完善联销网,保证供货迅速六、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将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证明,模具CAD/CAM/CAE 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现在,全面普及CAD/CAM/CAE技术已基本成熟。由于模具 CAD/CAM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近年来模具CAD/CAM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价格已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

8、接受的程度,特别是微机的普及应用,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培训工作也日趋简化。在普及推广模具CAD/CAM技术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重点扶持国产模具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加大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应时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于已普及了模具CAD/CAM技术的一批以家电行业代表的企业来说,应积极做好模具CAD/CAM技术的深化应用工作,即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可从CAPP,PDMCIMS,VR,逐步深化和提高。 七、高速铣削加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主轴转速可达到40000100000r/min,快速进给速度可达到3040m/min,换刀时间可提高到13

9、S。这样就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如在加工压铸模时,可提高78倍,并可获得Ra10um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形状精度可达10um。另外,还可加工硬度达60HRC的模块,形成了对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挑战。因此,高速铣削加 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模具加工的发展,特别是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腔模具制造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八、模具研磨抛光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模具表面的精加工是模具加工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之一。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我国目前仍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不仅效率低(约占整个模具制造周期的1/3),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制约了我国模具加工向更高层次发

10、展。因此,研究抛光的自动化、智能化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日本已研制了数控研磨机,可实现三给曲面模具研磨抛光的自动化。另外,由于模具型腔形状复杂,任何一种研磨抛光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应注意发展特种研磨与抛光、如挤压衍磨、超声抛光以及复合抛光工艺与装备,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冲孔、落料符合模具的设计。对于冲压变形的概念也作了介绍,其内容包括:标准件的选择,凸凹模尺寸的计算等。本说明书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增加了可读性与实用性第一章 绪论1.1 冷冲压的概述: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它是压力加工方法

11、的一种,是机械制造中先进的加工方法之一。在冷冲压加工中,冷冲模就是冲压加工所用的工艺设备,没有先进的冷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冷冲压工序的分类: 由于冷冲压加工的零件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原材料性能等不同,其冲压方法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冷冲压可分为5个基本工序:(1) 冲裁 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2) 弯曲 将金属材料沿弯曲线弯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冲压工序。(3) 拉伸 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件,或者把空心件的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4) 成形 用各种步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或冲压件形状的冲压工序。(5) 立体压制 将金属材料体积重新分布的冲压

12、工序。1.2 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冷冲压工艺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有以下特点:(1) 用冷冲压加工方法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工件。冷冲压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的,因此,尺寸稳定,互换性好。(2) 材料利用率高,工件质量轻,刚性好,强度高,冲压过程耗能少,因此工件成本较低。(3) 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率高。(4) 冷冲压加工中所需的模具结构一般比较复杂,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因此多用于成批,大量生产。由于冷冲压有许多突出优点,因此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应用。1.3 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1. 熟悉相关设计资料及文献。2. 对冲裁件进行工艺性分析。3. 确定合理

13、的冲裁的工艺方案。4. 选择模具的结构形式。5.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主要包括:1) 排样的设计与计算:选择排样方法,确定搭边值,计算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计算材料利用率,画出排样圆等。2) 计算冲压力:包括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或顶件力。3) 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4) 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其制造公差。5) 弹性元件的选用。6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7绘制装配图与零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第二章 工艺分析2.1 零件简图名称:支架板,如图1-1所示 图1-1冲压零件材料:45钢材料厚度:3mm2.2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该零件结构简单,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

14、两个工序。 材料为45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45mm的孔和68mm的孔;有表附1和表2查出,冲裁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3,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0.7,两孔中心距为0.125。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可以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他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冲孔落料复合冲裁模进行加工,且一次冲压成形。第三章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二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

15、合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且使用倒装复合模。倒装复合膜主要优点是废料能直接从压力机台面落下,而冲裁件从上模推下,比较容易引出去,因此操作方便安全。由于倒转复合膜易于安装送料装置,生产效率高,所以倒装复合模应用比较广泛。第四章 主要设计计算4.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排样:冲裁件在条料上布置的方法称为排样。排样的原则如下:1) 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对于冲裁件来说由于产量大,冲压的生产率高,所以材料费用常会占冲裁总成本的60以上。材料的利用率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要提高材料利用率,

16、就必须要减少废料面积。冲裁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可分结构废料与工艺废料两种。结构废料是由工件形状决定的。而工艺废料则是由冲压方式与排样方式决定的。因此要提高材料利用率主要应从减小工艺废料着手,设计出合理的排样方案。2) 使工人操作方便,安全,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条料在冲裁过程中翻动要少。在材料利用率相同或相近时,应尽可能选条料宽,进距小的排样方法,它还可减少板料裁切次数,节省剪裁备料的时间。3) 使模具结构简单,寿命较高。4) 排样应保证冲裁件的质量。排样方法:根据材料经济利用原则,排样方法可分为:a) 有废料排样法有废料排样是在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都有工艺余料(称搭边)的

17、存在。冲裁是沿着冲裁件的封闭轮廓进行,所以冲裁件质量较好。 模具的寿命较长,但材料的利用率较低。b) 少废料排样法少废料排样法是在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或只有在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有搭边,而在冲裁件与条料侧边或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无搭边存在。这种排样方法的冲裁只沿着冲裁件的部分外轮廓进行,材料的利用率可达7090。c) 无废料排样法无废料排样法是在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侧边之间均无搭边存在。这种排样方法的冲裁件实际上是直接由切断条料获得。所以材料的利用率可达8595。由于加工的支架板零件的竞速要求,所以只能选择第一种排样方法:有废料排样法。设计倒装复合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我们采用直排

18、的排样方案。材料的利用率高,如图1-2所示图1-2排样搭边排样时将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余料称为搭边。1) 搭边的作用:A. 起补偿条料的裁剪误差、送料步距误差以及补偿由于条料与导料板之间有间隙所造成的送料歪料误差的作用。若没有搭边则可能发生工件缺角、缺边或尺寸超差等废品。B. 使凸凹刃口双边受力。由于搭边的存在,使凸凹模刃口沿整个封闭轮廓线冲裁,受力平衡、合理间隙不易破坏。模具寿命与工作断面质量都能提高。C. 对于利用搭边拉条料的自殴打那个送料模具,搭边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条料的连续送进。2) 搭边的数值搭边过大,浪费材料。搭边过小,起不到上述应有作用。过小

19、的搭边还可能呗拉入凸模和凹模的间隙,使模具容易磨损,甚至损坏模具刃口。搭边的合理数值就是保证冲裁件质量,保证模具较长寿命,保证自动送料时不被拉弯拉断下允许的最小值。搭边的合理数值,主要决定于冲裁件质量、材料厚度、材料种类、仲裁件的大小及冲裁件的轮廓形状等。查表得到的最小搭边值:工件间 a=2.5mm 取a=3mm 侧面 a1=2.8mm 取a1=3mm 4.1.2 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的计算 送料步距 A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每一个步距可以冲出一个零件,也可以冲出几个零件,送料步距的大小应为条料上两个对应冲裁间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每次只冲一个零件的步距A的计算公式为: A =

20、D + a式中 D 平行于送料方向的冲裁件宽度 a 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 步距 A 145 + 3 148 mm 条料宽度 B条料是由板料裁剪下料而得,为了保证送料顺利,裁剪时的公差带分布规定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条料在模具上送进时一般都有导向,当使用导料板导向而又无侧压装置时,在宽度方向也会产生送料误差。条料宽度B的计算应保证在这二种误差的影响下,仍然保证在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有一定的搭边值a。 条料宽B( D + 2a1 + )式中D冲裁件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最大尺寸;a1冲裁件与条料侧边的搭边; 板料剪裁时的下偏差。查表得 =1.0 B =( 210 + 2 3 + 1.0 )= 2

21、17 mm材料利用率的计算:材料的利用率通常是以一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毛坯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 一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 一个步距内所需毛坯面积 A 送料步距 B 条料宽度 材料利用率67%4.1.3 冲裁力的计算冲裁力是选择压力机的主要依据,也是设计模具所必须的数据。在冲裁过程中,冲裁力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 如右1-3图所示,图中AB段为弹性变形阶段,板料上的冲裁力随凸模的下 压直线增加。BC段为塑性变形阶段,C点为冲裁力的最大值。凸模再压下,材料内部产生裂纹并迅速扩展,冲裁力下降,所以CD是断裂阶段。到达D点,上、下裂纹重合,板料已经分离。DE所用的压力,仅是克服摩擦的阻力,推出已

22、分离的料。冲裁力是指板料作用再凸模上的最大抗力。图1-4刃口形式对于普通平刃口的冲裁,冲裁力式中 F 冲裁力 (N) L 冲裁件的周长 (mm) t 材料的抗剪强度 K 系数.是考虑到刃口钝化间隙不均匀,材料力学性能与厚度波动等因素而增加的安全系数。常取 K = 1.3冲裁件的周长L = 660 mm 板料厚度t = 3 mm抗剪强度可查表得:取 260 Mp F=1.36603260= 669240 N4.1.4 卸料力与推件力冲裁时,材料再分离前存在着弹性变形,在一般冲裁条件下,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与冲孔废料梗塞在凹模内,而板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了使冲裁工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箍在凸模

23、上的板料卸下,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工件或废料向下推出或向上顶出。卸料力 推件力 式中 F 冲裁力 卸料力系数 推件力系数由表查得 0.04 0.045 0.04 669240 26770 N 1 0.045 669240 30116 N压力机所需总压力: 669240 + 26770 + 30116 726126 N4.1.5 冲压设备的选用 冲压设备的选用包括选择设备类型和确定设备规格两项内容。根据冲压工艺的性质,生产批量大小,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等要求,选择压力机为:J22 - 800 4.1.6 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模具的压力中心。模具的压力中心必须通过模柄轴线而和

24、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重合。否则滑块就会受到偏心载荷而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的不正常摩擦,降低模具寿命甚至磨损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是通过空间平行力及合力的作用线的求解方法。图1-4 由以上计算可得压力中心A的位置为( 104.69 , 99.857 )4.1.7 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尺寸计算的原则A. 落料时,落料件的尺寸由凹模决定,因此应以落料凹模为设计基准。冲孔的尺寸是由凸模决定的,因此应以冲孔凸模为设计基准。B. 凸模和凹模应考虑磨损规律。凹模磨损后会增大落料件的尺寸,凸模磨损后会减少冲孔件的尺寸,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在制造新模具时应把凹模尺寸做得趋向于落料件的最小极限尺寸,把凸模尺寸做得

25、趋向于冲孔件的最大极限尺寸。C. 凸模和凹模之间应该有合力间隙。由于间隙在模具磨损后会增大,所以在设计图凸模和凹模尺寸时取初始间隙的最小值Zmin.D. 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应于冲裁件的尺寸精度相适应。E. 尺寸计算时要考虑模具的制造特点:一种是分别加工法,另一种是单配加工法。根据上述计算原则,可得计算公式:落料:冲孔:式中、分别为落料凹模和凸模的基本尺寸;、分别为冲孔凹模和凸模的基本尺寸;落料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冲孔件的最小极限尺寸; 冲裁件的公差,查表知取0.4;X磨损系数,当工件公差为IT13IT11时,取X0.75;、分别为凹模和凸模的制造公差,凸模偏差取负向,凹模取正向。 落料:D(

26、210 0.750.4) 209.7mmD(209.7 0.46 )209.24mmD(145-0.750.4)144.7 mmD (144.7-0.46) 144.24 mm冲孔:d(450.750.4) 45.3mmd(45.30.46) 45.76mmd(680.750.4)68.3mmd(68.30.46) 68.76mm4.1.8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 凹模外形尺寸的选择 凹模的外形尺寸应保证凹模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凹模的厚度还应考虑修磨量,凹模的外形尺寸一般是根据被材料的厚度和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来确定的。凹模厚度HKb凹模壁厚C(1.5-2)H式中b冲裁件的最大外

27、形尺寸;k系数,考虑板料厚度,查表4-3取k0.18 凹模厚度H0.1821038取40mm凹模壁厚C(1.5-2)H80mm凹模一般采用螺钉固定在下模作上。凹模的型孔轴线与顶面应保持垂直,凹模的底面与顶面应保持平行。为了提高模具寿命与冲裁件精度,凹模的底面与顶面应保持平行。型孔的孔壁应光滑,表面粗糙度为0.80.4m底面与销孔的1.60.8m。凹模的材料与凸模一样,其热处理硬度应略高于凸模,达到60-64HR 凸凹模凸凹模的外内缘均为刃口,内外缘之间的壁厚决定于冲裁件的尺寸,对于倒装复合模,因为孔内会积存废料,胀力大,所以最好壁厚要大些。冲孔的圆形凸模,采用台阶形状以降低冲裁力。如图1-5所

28、示图1-5 落料凸模凹模的刃口形式,应采用刃口强度高的凹模,见图1-8所示的刃口形式。图1-5 凹模本模具为复合冲裁模,因此除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外,必然还有一个凸凹模。凸凹模的结构简图如图1-9所示图1-6 凸凹模橡皮的选用 冷冲模中所用橡皮一般为聚氨脂橡皮(PUR).橡胶允许承受的载荷较弹簧大,并且安装调整方便,所以在冲压模中应用广泛。 聚氨脂橡胶的总压缩量一般是35,对于冲裁模,其预压量一般取10%15%。 橡胶的高度与D有适应比例,一般应保持如下关系:H(0.51.5)DH取70mm挡料销固定挡料销分圆形和钩形两种。装在凹模上。圆形挡料销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销孔离凹模刃口较近会削弱凹模

29、强度。固定挡料销的标准结构如下图:图1-7 挡料销推件装置刚性推件装置常用于倒装复合模中,装于上模部分,推件力是由压力机的横杆传给推件板,推件力大且可靠。推板一般装在上模座的孔内。为了保证冲孔凸模的支承刚度与强度,放推板的孔不能全挖空,推板的形状按被推下的工件形状来设计。4.2 模具总体设计如图1-8所示的模具总图,该复合冲裁模将凹模及两个凸模装在上模上,是典型的倒装结构。图1-8 模具主视图模架的选取由于工件尺寸比较大,无法选择标准模架,故采用自制模架。考虑模具的自重及装配等因素,本模具采用四导柱模架,从下往上送料,操作方便。模架具体数据如下:图1-9 模具上模座上模座: L/mmB/mmH

30、/mm610360130图1-10 模具下模座下模座: L/mmB/mmH/mm610360290图1-10 导柱导 柱: d/mmL/mm48260图1-10 模柄模 柄: d/mmL/mmD/mm=1511050图1-11 导套导 套: d/mmL/mmD/mm=5016065其他零部件选择垫板厚度取: 5mm凸模固定板厚度取: 30mm卸料板厚度取: 35mm模具的闭合高度: 385mm 模具强度校核由于本套模具两个凸模采用阶梯布置及小凸模采用保护套等保护措施,经计算能够达到强度和刚度要求。第五章 结论一个月的毕业设计已接近尾声,想起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付出,学习,受益匪浅。 大学四年,

31、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实践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虽然说每学期的课程设计都起到了锻炼的作用,但都是单方面,没有较为系统的完成一整个课题。 而此次毕业设计不同于以往,对我们来说是对我们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从各个方面全面考察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是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是我们把三年的理论知识付诸了实践和应用,对所学课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这次设计让我学到很多实用东西。致谢这次毕业设计,是对我这大学四年来所学的东西的一次综合运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

32、,顺利的完成了我的作业,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们。另外,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尹成龙教授,他工作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在设计过程中帮我完成一些我所不懂的东西,给予我正确的指导,让我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此次实践,对我以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参考文献1.李天佑主编 冲模图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 冷冲模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 郭景仪主编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北京出版社 19913. 王孝培主编 冲压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4. 成虹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5. 张荣清主编 模具设计与制造 高等教育出版社6. 王孝培主编 模具设计与制造 高等教育出版社7. 刘

33、小年主编 机械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8. Thomas G B, Roy D M, John H L.20049. Doe O Measurement Systems Application and design 200810. Acme A , EL-Holy H .Machining Technology M .New York: CRC Press, 2007 Titlesupporting plate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cold punching die design ABSTRACTThe mold belongs to the pr

34、ecision machinery product, it mainly is composed by the machine parts and the organization, like the formed work components, the guidance components,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s, the localization components and the feed mechanism, pull out when the core organization, promotes the organization and so o

35、n the mol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plete installation (for example punch press, plastic injection machine, compression casting machine and so on) the necessary use, may directly change the metal or the nonmetallic material shape, the size, the relative posi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causes it formin

36、g for the qualified work-piece .mold design is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mold makes, the reasonable correct design is correctly makes the mold the guarantee; The mol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improves the mold quality, the precision as well as reduces makes mold the cycle to have the vit

37、al significance; The mold quality, the service life, the manufacture precision and the qualified rate are decided in the very great degree to makes the mold the material and the heat treatment craft; The mold cost directly relates the work-piece the cost as well as the mol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ec

38、onomic efficiency; The mold work components precision decides the work-piece the precision; The mold life with the mold material and the heat treatment, the mold structure as well as processes the manufacture material related and so on many factors; The mold installment and the use directly relates

39、the mold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he security; But the mold standardization is the mold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foundation, to large-scale, the specialized production mold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role, the mold standardization degree height is the mol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vel symbol This design cartography uses CAD to carry on, CAD is the computer auxiliary charting tool, is section specialty mechanical plane charting software, has the very strong imagery processing function KEY WORD: The mold design, Row of type,Cold rammin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