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高中政治第二期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085761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家组)高中政治第二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家组)高中政治第二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家组)高中政治第二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专家组)高中政治第二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组)高中政治第二期(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员 黄启香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中国千千万万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但是,在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涯中,不少教师出现了“精神疲惫,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况,这是教师“专业高原期”的显著特征,是极为正常的,因为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工作了二十二年的我,一向自认为是爱岗的,是敬业的,也还是老师们,甚至领导心目中比较优秀的教师,但近几年也有“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焦躁不安、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的感觉,这里,我试着就造成个人职业倦怠的原因做如下分析:原因之一:由于来自社会、学生家庭、学校以及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等诸多

2、方面的原因,分管的学校德育工作成效不显著。小学德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年来我们长期坚持养成教育的目标不动摇,也制订了一系列的训练、教育、考核方案、制度,但是,由于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周期长,内容多,制约的因素也多,总是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常面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地上乱扔的纸片,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作业马虎,就有一种失败感,从而感觉德育太难,产生一种倦怠感。原因之二:由于专业能力的缺陷,以至于工作上力不从心,成效不显著,时常产生挫败感。眼看同事的一篇篇专业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各种论坛活动上滔滔不绝的发言中展现的教育智慧,各种展示课上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

3、,精美的课堂组织语言,师生互动的默契配合,以及那领回的一张张奖证,令我好生羡慕。自己虽也有文章见诸杂志,但数量太少,档次太低;虽也参加过论坛活动,但主动参与太少,语言太贫乏;虽也上过公开课,但按部就班的多,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能力太差,再说级别也太低。眼馋别人的成果,自己经过一番努力,仍无法获得,不免产生了“干脆不干了”的想法。原因之三:社会上一些不公平和不良现象的信息进入大脑,影响了人的心情,也使工作上产生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和想法。当看到一个个学生进出网吧时,当收到上级要求学校推荐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的文件时,总在想,为什么网吧门上挂的“未成年人严禁入内”的牌子就形同虚设?文化监督部门就可以不履

4、职呢?这时,就难免产生一种职能部门都不管我们也不管的情绪。学校门前及周围每天都有临时摊点无证经营,存在极大食品安全隐患,当一次次电话举报到相关职能部门仍无人问津时,也就只能为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空担心。当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来自家庭的,个人身体的,学校管理的,教育自身的。其实,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是渴望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挫折,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得到精神的支持。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是为教师提供倾诉的平台。一般来说,在产生职业倦怠感之时,教师也已步入中年,无论其过去是优秀还是普通,他们都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5、学校就要时时为老师们搭建倾诉的平台,如召开座谈会,举办茶话会,组织教师赴外休养,让他们诉说自己的委屈,释放自己的压力,宣泄自己的情感,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二是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如今已真正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仅凭老师在学校读书时掌握的书本知识实在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程观、人才观、教学观都发生了到了深刻变化,这使教师真正处于专业的“高原期”,学校就要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这种学习不能仅仅是校园内的专题报告、远程培训,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如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农村素质提高工程”、异地挂职锻炼,赴省内外参加研讨会、竞赛

6、活动等。三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行政、研究部门,都在积极的为老师们创设展示的平台,但是,在各种展示、竞赛活动中,我们见到的多是青年教师,少有中老年教师参加。诚然,青年教师充满活力,有朝气,思维活跃,他们能够为学校争得荣誉,也需要展示的平台。但是,如今中老教师的比例正日益增大,他们也需要通过展示来促进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近几年,县研训中心先后组织了老年教师、中年教师数学教学竞赛活动,这是促进中老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极好平台,有效调动了中老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办。四是为小学教师搭建职称晋升的平台。由于职数的限制,大多数小学教师在晋升到小学高级教师职务之后,就

7、很难晋升到中学高级。这是极不利于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这给小学教师带来的职称晋升的春的信息,让广大小学教师看到了希望,也增添了专业发展的动力。教育主管部门应保护好小学教师这份积极性,给他们提供职称晋升的平台。有了以上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我特制定五年专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职业幸福感不断增强,职业倦怠心理消除。四大预期目标:1、保持县级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2、在五年内,争取成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3、积极撰写论文,争取每学期在省级刊物上

8、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4、每学年,在校本课程、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的教学上有研究成果。四大保障措施:1、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阅读教育专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认真做好读书卡片。2、组织开展一项德育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3、积极参加创建高效课堂活动,虚心向同事请教,向名师和专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积极参加学校的主题研修,认真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管理者。构建幸福课堂 追求教育幸福一、幸福课堂是“动”的课堂“动”是幸福课堂的核心。动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体现,动,是幸福课堂生命狂欢的基本形式。动,是主动,主动学

9、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没有学生内在动机的唤醒,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动,是互动,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师生与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协调互动。在传授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行为是传道、授业、解惑;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行为是沟通、合作、对话。在互动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能力得到锻炼。动,是活动,是学生有态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线索。动,是动脑,积极思维,质疑、思辨、探索,这是动的核心。唯有动脑,知识的接收才有意义。没有深刻的静态思考的动,都是肤浅的、浮躁的、低效的。脑动,是智慧法则,也是快乐法则。静思要专注,专注要投入,投入是生命的

10、义务。脑科学角度:人在积极思维状态,伴随思维成果的诞生,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叫脑内吗啡的物质,它是一种令人产生快感的荷尔蒙,他的快感是毒品吗啡的5到6倍,但完全没有副作用,它可使脑波成阿尔法波。它可使人心情愉快,而且会随着思维的深度提高而增强。学会深思熟虑,就学会快乐和幸福。动,是动口,说、议、辩、小组的讨论交流。最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讲,这是常识。动口,会充分提振肺经参与。人的喉结蠕动,会调动八条经络参与。经络畅通,自信登场,自信登场,快乐荡漾。张扬自信,养育成功,繁衍快乐,分享幸福。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有个调查数据:从学习24小时后的检测结果看,讲授获取知识的巩固率大约是5%,阅读是20%,利

11、用多种视听手段的巩固率约为30%,交流讨论后的巩固率达到50%以上。动,是动手,写、练、操作、做、展示。动,是动耳,认真倾听,仔细聆听。动,是动情,产生共鸣,有情感体验,有表情呼应。动,是动身,是表演,是展示肢体语言。动,是动眼,是看、观察。视觉优先:感官吸收比:视觉83%;嗅觉3.5%,听觉11%,味觉1%,触觉1.5%。动的本质,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本身是快乐的,求知过程是快乐的,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 是幸福的。只有学生“动”的课,才是高效的课。动生自信。学生课堂尊严的前提是自信。自信形成的机制是动。惟其动,才能成就自信,享受自尊,感受幸福。动的课堂,是幸福

12、的课堂。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嘴常开,小手直举。拥有笑声、掌声、辩论声,氛围自由轻松,心情愉悦舒畅,自由论述、合作讨论、相互评论。让学生动,就必须改变课堂教与学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无法改变教材,改变考试制度,无法短期内改变教师素质,更不可能改变生源状况。教师可改变的就是教学方式。由过去着眼于自己怎么讲得精彩,转变到现在着眼于让学生学得有效。教师只管自己讲授,满堂灌,不顾及学生,单一的表演活动,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听的头脑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课,教师似乎尽力了,但从学习效果看,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世界上最简单最低效的教学方式是讲授

13、,世界上最简单最低效得的学习方式是听讲。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教师精讲,引导、激励,激发、帮助,由单一的讲授式变为讲授、启发等结合;学生由单一的听讲,改为接受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为学生腾出时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世界上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要忙在课上闲在课下,教师忙在课下闲在课上”。要以教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腾出时间空间,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美国兰本达:“课堂上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那你就

14、是个及格的教师,如果是以教师活动为主,那你是个不及格的教师;如果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活动,那这样的教师是个好教师;如果四分之三的时间都给学生,那你是个优秀教师;要是把时间全部给学生,教师只是几句点到而已,最多十分之一,那你就是特级教师了”。简而言之,幸福课堂,就要少教多学。二、幸福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幸福课堂,需要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核心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灵魂是民主。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影响学生学习时的心境、情绪。和谐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

15、平等、信任、理解,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况时,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民主、平等、宽容、关怀;教师的教学激情、积极评价、温和语言、和颜悦色,都能有效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在与教师融洽的关系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与幸福。和谐的课堂生生关系,需要学生间互助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三、幸福课堂是引导成功的课堂。成功的真正的内涵,是幸福。幸福源自于课堂内的成功。成功使人自信满足,使人热

16、烈兴奋,产生幸福体验这种体验更会促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迈向更大成功。而失败,特别是经常性的失败,往往引发害怕恐惧焦虑的心理,有的甚至放弃所学科目。脑科学研究表明:自信是幸福快乐的基础。自信你能够使人进入积极的状态,快乐和积极的思维状态,能使大脑分泌脑内吗啡,又称愉快素,同时催生阿尔法波,阿尔法波进一步促进脑内吗啡的产生,形成快乐的良性循环。要想课堂上学生快乐幸福,就必须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课前充分预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这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前提。充分预习,可以根据预习中的问题,确定听课重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可以有效参与课堂的交流讨论,有话

17、可说,有据可说,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可以解决听不懂的问题。这叫先学后教。教师要像重视课后作业一样重视课前的预习作业,做好课前铺垫,设计预习卷,布置预习题,要做好预习的检查工作。课中也要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钻研探讨,力求体现少教多学。学习发生的关键,并不在于教师将多少,而在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的长短。教师讲得多,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就减少。教学的二八定律:20%是重点,需教师讲,80%是可以自学掌握。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已经深入的钻研,才能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沟通,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对比的评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课堂幸福,教师教要根据

18、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分析好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和心理发展对新学习的适合度、学习者的起点、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分析好学习内容和学习经历。以学定教(源于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学”的实情出发,使教为学服务。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可能产生的难点和障碍;要设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设计好解决方案;要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备课,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要分析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学习机会和学习经验;要根据学的需要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策略。以学定教,学生才会收获更多成功

19、,收获更多享福。以学定教,教师就要改革自己的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案。幸福课堂的标志:学生满足,求知欲得到满足、获得成功体验,教师满意,因学生满足而满意,实现课堂目标而满意。了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幸福-办学理念的诠释幸福是人存在和生活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而存在的,人的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和动力。教育是人幸福的源泉和保障。教育,应当给学生幸福美好的体验,追求学生幸福是教育伦理的应然诉求。教育,应当给学生带来当下的幸福,也应当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基。幸福是一种能力。教育可以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学生幸福,离不开教师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师

20、,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学生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应当拥有物质的、精神的、心灵的幸福生活。教育 从学会尊重开始早上,进校门时,一名学生向在大门口执勤的保安问一声“叔叔好”。在前面走的我,听到此声问候,心中一阵温暖。学会尊重,学会尊重普通人,学会尊重弱势者,这是礼仪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根本要义就是对人的尊重。一个人只有恪守礼仪,懂得尊重别人,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世界名著简爱中,当罗彻斯特作为财大气粗的庄园主向地位低下、其貌不扬的家庭教师简爱吼叫“我有权蔑视你”的时候,简爱毅然打出自尊的旗帜:“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我们的精神是平

21、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终将通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于是,她获得了罗彻斯特由衷的敬佩和爱慕。屠格涅夫的乞丐中,面对穷困的乞丐,“我”想找一点东西给乞丐,但什么也没有。此时,“我”便紧紧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边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惊异地回答:“兄弟?你叫我兄弟?这就什么都够了。” “我”真正具有平等意识,尊重意识,真正把那个乞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嗟来之食”中的齐人,则是在炫耀爱心,是在居高临下地施舍,是会让人的自尊心受伤害,以致那个乞丐宁愿饿死也不吃那“嗟来之食”。面对乞丐,你心生同情,站着施舍一块钱,“当”的一声,扔下一块钱,这是俯视,同情中有不尊重,伤人自尊。一位学生,

22、蹲下身,轻轻地把一元钱放到乞丐前面的破碗里,这是一种尊重。特雷莎修女为麻风病擦身,把倒在路边露出骨头有蚂蚁在爬的人背回家,这是一种崇高的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史记中记载,一次战争可以活埋42万人,近代,宋哲元将军为肃清川陕匪患,一次砍头3500人,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学会对普通者的尊重,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权利,尊重他人生命,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你的生命也会高贵。由此我也想到,对于学生的问好,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教师理应主动呼应,或点头,或微笑,或大声应答“同学好”,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面无表情,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进一步讲,现在讲师生平等,就不应是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一声

23、好,作为教师,也应主动向学生问好,这是互相尊重的应有之义。尊重应当先于爱,而且比爱更重要。爱是一种情感,情感是自发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人,不能强行要求他一定要爱某个人,就像旧时的抢婚、拉郎配;即便是爱,也不能强迫他做到爱的分量、方式、时间完全一样。况且,当今的许多“爱”,因为缺少了尊重这个伦理基础,结果演变成怜悯、施舍、表演、作秀,让人难以、甚至不愿接受。尊重是一种伦理准则,这是带有强制性的,我们不但可以、而且应当要求每个人尊重他人,如果谁侵犯了某个人的基本权利、侮辱了某个人的人格,这是要受到谴责、甚至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些年来,我们学校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学生普遍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校园内,无论

24、在何处何时,见到老师,我们的学生几乎都能主动敬个礼,大声问声好。这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要让全校所有学生做到,没有扎扎实实长期的教育熏陶,是不可能的。有的人对此可能不屑一顾,自然也不会认认真真去抓这事。但我想这是真正的做人的教育,这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教育,就应当从问好开始,从尊重他人开始。我不知道这名学生叫什么,在哪个班;我只希望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像他一样去尊重每个人。主题: 专题研讨内容: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陈艳:多少年后,一个学生告诉我是因我说他的一段我自己都记不的话,改变了他,我很感幸福吴桂萍:节假日手机铃声一阵阵响起,并且一直不断,各地各行各业各届的学生问候的短信短话扑面而来,这

25、就是最大的幸福高正尧:其实老师自身的魅力更能影响学生,从而拥有一份师生情,让老师倍感幸福。韩兴平:学生是快乐的,老师才可能幸福,学生健康向上,老师才可能快乐;现实是,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育,常常把我能得焦头烂额;是不是知识、认知能力都落后于时代了;孙虹美: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学生的成功成就了教师。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更来自自我对幸福的感知!良好的心态很重要。邓楚君:回复:罗娟 罗老师略显消极了吧?这个应该是工作性质的不同吧。老师的工作都不是直接产生效益和效果,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才能体现。另外,其实,还有一点,老师的工作效果怎么样,严格地说还需要由时间去衡量。目前我们的教育中有一些短期行为时间会给

26、出最终的评价了。但是,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因此而消极。从长远意义上来说,我们教师的责任的确很重大!希望罗老师看到这一点!至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幸福感,有时候也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整心情,放开思维,放下心里的负面包袱,去迎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去接工作和生活的洗礼,去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幸福吧!妙景景:自己苦中也要乐,老师的职业无法计量罗娟:有时候觉得做老师很悲哀,幸福感需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希望学生能学有所成我们的成就感却很少能自生何晖:不忘初心,师生相互信赖就是幸福伍海军:我们正在幸福的献身教育工作啊,看到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就无比幸福对吧?李均:作为教师能尽心工作,融入课堂,走进

27、学生,就是最大的幸福!王亚飞:对于老师,幸福非常简单:一节课教学效果超前几节课,或一个问题得到多种行得通的解答。在职业上的幸福就是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如果没有成就感,也就说明教学过于平淡,有的学生不认可。提升自己的能力,对问题游刃有余,少有教学上的难题难倒。这说这些吧贾勇:很有才!向常奎:深入探究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问题,对确保广大教师身心健康、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向常奎:关注和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姚万海:幸福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只有感到

28、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充满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但其实什么是幸福,从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但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所以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主观的心境心态。盛文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我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职业的薪水,如果薪水不足以满足基本的养家糊口的需要,我想只有个别特别的高尚的人才能从教师这份职业中得到幸福感。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消除对薪水的不满意,才可能有幸福。当然,薪水也不会带来长期的持续的幸福感。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能体验到被尊重,有价值、有成功感,这样才能产生持续的幸福感。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能走上专业化道路的教师,能自我实现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就更为持久和强烈。贾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