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hh****9 文档编号:20849678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摘要 环境措施是指为爱护环境、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或平安,由一国或区域组织实行的环保措施,因其会对贸易产生干脆或间接的影响,所以通常被称为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也被称为绿色贸易壁垒。近年来,随着环境措施的不断增多、更加严格和困难化,其对世界各国特殊是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由于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措施大多针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具有竞争力的部门,而发展中国家自身恰恰面临着结构性问题造成的若干限制,因此环境措施在短期内必定会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尤其是市场准入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必需通过国际、国内等多方面的努力来避开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关键词 环境措施

2、 国际贸易 贸易壁垒 目 录引 言11.环境措施的含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演化 41.1.环境措施的含义41.2.环境措施的范围及特征4 1.3.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演化42.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 2.1.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主动作用52.2.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62.3.我国环境政策受到挑战 73.环境措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83.1.环境措施与中国的对外贸易83.2.环境措施对中国贸易的影响83.3.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94.贸易环境措施与中国的应对策略104.1.贸易环境措施104.2.中国的应对策略11结束语13参考文献14英文摘要15引 言在全球环

3、境持续恶化和生态科学探讨的促进下,当代人类的伦理价值观正在从“人类利益中心主义”朝着“生态利益中心主义”方向转变,世界贸易随之步入环保时代,环境爱护也走进了全球贸易的范畴。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国际化、经济化和政治化,加之各国的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的差异,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加深,两者的关系也呈现出错综困难的态势,对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正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因而,将环境要项纳入贸易发展决策显得极为紧迫与重要。本文从多种角度,用经济学以及相关学科如生态学、环境法学、环境政治学、系统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来考察环境与国际贸易的本质关系与发展变更,并在此

4、基础上提出我国环境与贸易的政策选择与发展对策。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探讨1.环境措施的含义与国际贸易关系演化1.1环境措施的含义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对环境措施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不同国家、组织和探讨人员对于环境措施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综合来看,环境措施是指为爱护环境、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或平安,由一国或区域组织实行的环保措施,这些措施会对贸易产生干脆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通常被称为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或简称为环境措施),也被称为绿色壁垒。1.2.环境措施的范围及特征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际层次,二是国别层次。前者主要包括多边环境协议的贸易措施和国际社会推广的自愿性环境措

5、施;后者主要是国别环境法规,即各国颁布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法律、法令、规定、要求和程序等,也包括一些国内自愿实行的环境措施,如很多国家实施的环境标记制度。1.3.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演化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并被提到与经济发展同日而语的程度,是从20世纪60年头末70年头初才起先的。而贸易与环境问题最早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打算期间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头以来,环境问题起先在贸易体系中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随着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国际社会形成了大量的国际环境公约,这些国际环境公约从各方面影响了国际贸易.我们知道,所谓国际公约是对国际间某一特地问题

6、所达成的多边协定,它是一种国际法,详细指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以国际法为准并确定其相互关系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国际书面协议.国际环保公约是国际公约的一种,它是为了爱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而制定的国际公约。一个合法有效的公约,对缔约方除己声明保留的条文外,均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自20世纪70年头以来,国际社会加速制定各种各样的环保措施,目在众多的国际环境公约中,很多含有与贸易有关的条款。这充分表明环境爱护与国际贸易有着紧密的联系,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1.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主动影响(一)无论是有形商品的贸易,还是服务、技术、信息等各种新型

7、贸易形式,都干脆或间接地来自于环境,也都与环境质量亲密相关。一方面,空气、水、大气、动植物、矿产等资源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的质量干脆影响着农、林、牧、渔等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食品、原材料、矿物和燃料的净出口国。这些初级产品占其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例如,波利维亚、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出口额的98都是原材料。1992年拉美因水质引发流行性霍乱的头十个星期,就使拉美国家的贸易损失了十多亿美元。这是因环境问题带来贸易损失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正是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导致了各国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依据HO理论,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影响各国贸易的内容、规模和结

8、构,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中东出口石油、美国出口小麦、南非出口黄金、非洲须要进口大米等。 (二)环境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质量的改善。意味着更多的居民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客观上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以更清洁的方式生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绿化”,推动绿色GDP的增长。同时为国际贸易所交换的商品提出环境要求,拓宽国际贸易的内容。变更国际交换的方式,促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而环境的持续恶化,会导致贸易资源的日益削减甚至枯竭,使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由此可见,环境对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和数量都有较大影响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对于新的贸易市场的开发有巨大

9、促进作用。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战略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随着人们的环境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加,不断兴起的绿色消费潮流大大促进了绿色产品的开发。使得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快速增长。其次,以节约能源、削减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绿色生产推动了环保技术与设备、环境技术信息支持和环境服务等环保产业的快速壮大。增加了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内容。为有利于环境爱护的产品创建了巨大的贸易机会。目前。污染环境的产品正快速失去市场,随之形成的是由环保产品、环保技术、环保服务等构成的浩大的“绿色产品市场”。据世界银行估测,2000年世界环保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而在19952000年间,美国环

10、境服务行业的年增长率超过20。表1列出了几个发达国家环保设备贸易在19912005年的变更状况。环保设备贸易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环保产品的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正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最终会影响世界贸易格局。 表1:环保设备贸易额(亿美元)与增长率()加拿大 德国 日本19912005增长率19912005增长率19912005增长率进口额4.374.8210.24.227.7282.91.392.17561出口额1.111.9878.39.3315.6060.85.476.9527.1进出口总额5.486.8024.113.522.7067.76.869.1232.9资料来源

11、:1992、2006年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2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一)环境因素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普雷维什和辛格首先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问题。后来又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基于不同样本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结果发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以环境进口附加税的征收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环境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产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额外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它把用于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费用计算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之中,从而符合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趋势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但

12、环境进口附加税经常被发达国家作为新贸易爱护主义的工具,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贸易,以达到爱护本国相关产业的目的。目前,由于贸易爱护主义抬头,其消极影响占据了重要位置。(二)“绿色壁垒”影响贸易一国以爱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对外国商品制订的环境标准高于国际公认的环保标准以限制或禁止国外商品进口,即为绿色壁垒,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贸易爱护主义。常见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1绿色关税制度。主要是进口环境附加税。即一国借爱护环境之名,对另一国生产的某些认为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这是国际贸易中早期常用的一种绿色壁垒形式。2绿色技术标准制度。为爱护环境和生态资源,

13、16个国家往往制定各种严格的技术标准,若各国制定标准的程序和严格水平不同,则可能导致相互冲突,从而使技术标准成为壁垒。3绿色标准制度。由政府或民间团体授予的、附于产品或包装之上,用来证明该产品从原料打算、生产制造过程,到销售、消费或报废和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境爱护的要求。如国际标准组织颁布的IS014000系列环境标准、欧盟的CE标记等等。在国际贸易中若将获得环境标记作为市场准人的条件,则对一些没有获得标记认证的企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而没有实施绿色标记制度,将会构成绿色壁垒。4强制禁止进口制度。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环境标准,进口国可对出口国的生产设备进行检

14、查,可以以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环境、方法不符合本国标准为由,强行禁止某些产品进口。此外,绿色壁垒的存在形式还有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环境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等等。这些绿色壁垒对贸易的作用或干脆或间接,但其影响是自不待言的。可以预言,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加深。“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出现将趋于频繁,并成为影响贸易活动的一种有效工具。2.3我国的环境政策受到挑战贸易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对贸易既有主动影响又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环境为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供应了基础;另一方面,严格的环境爱护政

15、策,会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带来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要保持我国的贸易利益和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需相识到环境和贸易的亲密关系,趋利避害,实行必要的应对和发展措施。首先,绿色消费正在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需适应这个潮流,尽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纳入贸易发展战略体系之中,主动推动我国环境标准认证与国际接轨,逐步削减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壁垒区域;其次,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我国的外贸发展奠定坚实的环保基础。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还

16、占较大比重,因而我国要加快经济和科技发展,降低资源型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贸易,推动贸易结构多元化,促进我国外贸传统结构的改善,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要有效协调国际环境政策。环境政策的制定往往要牺牲短暂的经济利益而保证生态环境不受损害或少受损害。对我国而言,假如实行过低的环境标准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过高的标准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水平。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特殊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环境政策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在制定可能影响贸易的环境政策时,须要全面考虑世贸组织所规定的贸易原则,如国民待遇原则、

17、非卑视原则和透亮度原则等,尽量在达到环境目标的同时也有助于贸易政策目标的实现。3 环境措施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3.1.环境与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和竞争力方面。1.市场准入:干脆的影响。即我国很多产品由于环保、平安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有三:一是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二是贸易对象国随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三是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担当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2.产品竞争力:间接影响。一是环保、平安等的投入都干脆增加了产品成本,从而丢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减弱了其在国际市

18、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国内缺乏先进的测试设备,进口大量设备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三是企业要获得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由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产品检验检疫标准,我国企业要达标须选购价格更高的原料,致使生产成本提高,减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由于我国的认证体制尚不健全,同一种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行多次的重复检验,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成本。一些国家实施了基于本国标准的质量认证制度,能否获得认证往往成为贸易的必要条件,特殊是电工领域,如美国的UL认证,欧盟的EC认证等。另外,对方要求运用的材料零部件也要认证,国内选购比较困难,大多要从国外进口,成本也将提高。3.2.环境措施对中国贸易的影

19、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增长的趋势更是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超过一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不高,出口商品结构还比较落后,产品档次较低,出口商品在平安和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要求还存在肯定的差距,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爱护其国内市场,有意利用环境措施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从现实状况来看,环境措施正成为影响我国越来越多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预见,在21世纪的肯定时期内,环境措施将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依据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2003年4月发布的调查报告表明:(1)

20、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或绿色壁垒的影响,造成干脆和间接损失约170亿美元,较2000年的66%的企业受限比例,25%的出口产品受限和110亿美元的损失要高出不少。(2)我国出口企业主要受到来自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技术壁垒或绿色壁垒的限制。在受限制的出口企业中,40%的企业受欧盟限制,27%受美国限制,25%受日本限制,8%受韩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限制。欧盟、美国、日本实施的技术壁垒或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5%,其中欧盟所占份额最大,为41%;日本和美国分别为30%和24%。不同的出口产品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损失分布

21、状况不同,但损失比较严峻的出口产品为食品土畜、轻工、机电和纺织服装产品。(3)分地区调查显示,2002年出口企业受技术壁垒或绿色壁垒限制比例较高的地区是青岛(99.0%)、安徽(96.2%)、江西(88.2%)等。其他出口大省(市),如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等地区的出口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3.3.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一)出口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l、生物资源破坏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我们过去赖以出口创汇的一些自然资源因盲目的,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产品质量下降,数量削减,己经或将组织不到出口货源,长此以往,将面临资源锐减甚至面临枯竭的

22、境地。在组织出口商品的过程中,如不留意环境爱护工作,就会给环境条件和生态平衡带来严峻的破坏,不少发展中国家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我们必需引以为戒。近些年由于我国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珍贵中药材等,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2.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了盲目开采,不仅因为开采不当而破坏了珍贵的矿产资源,而且也使生态环境恶化,这里所说的矿物资源有钨砂、锑、锡、相、稀土矿和其它稀有金属矿物,这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峻污染了环境。3.生产过程中污染严峻。但为了出口创汇,我国的一些企业不得不生产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不愿生产的产品,把产品输往国外,把污染留在国内,

23、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工、炼油、医药、轻工、建材、冶金、纺织、印染等行业。其中重污染产品主要是化工业中的无机酸、钠化合物、硫磺等。另外,还有染料、造纸、塑料、农药、电池、水泥、有色金属及其制口等等。4、乡镇企业出口产品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一些乡镇企业盲目生产、出口高污染产品,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后果相当严峻。到1995年底,从出口角度来看,很多乡镇企业主要从事土法炼焦、炼锌、炼磺、炼砷,小造纸厂、小电镀厂、小水泥厂等,全国70%的土法炼焦由乡镇企业生产。以1986年山西省产土焦500万吨计,与机焦相比多耗煤约170万吨,少炼焦碳约110万吨,少回收煤焦油25万吨,经济损失达

24、2亿美元!每炼一吨焦碳还要排放300一500立方米的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煤尘、硫化氢等物质,严峻污染了环境。(二)进口贸易得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目前,中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的ODS(臭氧层损耗物质)和化肥、塑料薄膜等环境污染物。首先,是进口CCF(氟氯烃,又名氟利昂)和运用CFC的空调器、冰箱等,加重了中国环境的压力,并增加了中国淘汰这类ODS难度,进而影响中国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其次,由于大量运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使地面水富养分化,易造成赤潮并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严峻威逼:易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蔬菜等农作物也会受污染;而且还使土地严峻板结,最终失去农业耕种价值。另外,中国自20世纪70年末引进

25、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面积己扩大到5000余万亩。由于塑料薄膜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需400年之久),故形成“白色污染”。进口贸易的主要污染表现有:1.旧船进口、进口“洋垃圾”旧船进口在中国沿海省份,进口旧船拆废钢、卖废钢的交易很兴盛。旧船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西欧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上动植物残留物很多,数量也很大。据南通动植物检疫所统计,102条船上有动物及产品25个品种137.44公斤,植物及其产品41个种类,计1.7万公斤,花卉盆景262盆,这些物品传带检疫对象和危急病虫害的机率很高。中国的拆船厂以乡镇企业为主,一般在江边、海边的浅滩上进行,油污、船锈以及电焊等污染了滩涂,给人工养

26、殖业带来很大危害。2.进口“洋垃圾”“洋垃圾”是越境传入中国的有害废物的代名词,是进口干脆导致的环境污染,涉及到国外的生活垃圾、焚烧后的残渣、河泥、建筑垃圾、有色金属废渣、废旧汽车蓄电池、化工污染废弃物、放射性废物等。近年来,废物入境数量巨大,洋垃圾的大量进口无疑加剧了生态环境危害:危急废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过程严峻污染了当地水质、大气、耕地并危及人类的健康和平安。4.贸易环境措施与中国应对的策略4.1贸易环境措施 尽管WTO等国际组织对贸易与环境问题作了肯定规范,允许存在为爱护环境而设立的贸易限制措施,但这些规范不够详细,存在着为贸易爱护主义滥用的可能性。目前国内不少探讨将全部与贸易有关的

27、环境措施都笼统地称为“绿色贸易壁垒”。假如全部的贸易环境措施都被称为“绿色贸易壁垒”就完全否认了贸易中还须要环境爱护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这是值得商榷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错综困难,环境措施本身如卫生检疫制度的确在不少场合构成限制进口的壁垒,加上一些国家也借口爱护环境与人类的健康等而实行限制贸易的措施,使人们很简单混淆正值的环境爱护措施与贸易爱护主义措施;而正值的贸易环境措施以爱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的平安为目的,在一些情形下也爱护了本土的市场,可使本土的生产和贸易免受竞争伙伴的不良影响,所以很简单与绿色贸易壁垒混淆不清。这就迫切须要将正值的贸易环境措施与绿色贸易壁垒区分开来,从而在国际

28、贸易领域有效地遵守和推广前者并抵制后者。严格区分绿色贸易壁垒和正值环境措施,可从如下两点考虑:1.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能否带来环境收益。环境收益即一项措施的实施能实实在在改善环境,没有环境收益的环境措施则构成了绿色贸易壁垒。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往往都在不同程度上或能爱护生态环境;或爱护人类健康;或有利于动植物平安。但在现实状况变迁后,正值的环境措施也会走向反面。TTB第2条第2款规定“假如导致采纳有关技术法规的状况或目标不存在,或者假如状况或目标发生变更后,能采纳更少的贸易限制的方式时,则这些技术法规应予取消”。2.环境措施实施的目的是贸易爱护还是环境爱护。环境措施实施的目的在于爱护环境的为正

29、值的贸易环境措施,以贸易爱护为目的即贸易爱护主义措施。一些措施是借用环境爱护之名,行贸易谋护之实,形成不正常的壁垒,扭曲了国际贸易关系及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4.2.中国的应对的策略国际贸易中实施的环境措施顺应了爱护环境的时代发展趋势,它将更多地取代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并逐步得到加强,这样势必加剧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冲突与冲突。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环境容量等各不相同,各国的环保政策和措施难以很好地协调,冲突不断激化。很多国家为了达到爱护本国产品竞争力的目的,依据国内的环境标准,实行单方面的行动,从而引起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如美国和墨西哥的金枪鱼之争,欧盟和加拿大的比目鱼大战。面对市场在环境资源

30、领域的“失灵”和环境措施的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需实行措施主动应对,核心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因为环境成本外部化会使出口国没有完全把环境成本纳入到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中,以低于真实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进口国以比资源价值低得多的市场价格进品自然资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损失和资源价格以外的价值均由出口国担当,进口国成为真正的获益方。这样,出口资源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常处于经济上的不利地位,而且简单被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污染和破坏国际环境为由置于不义之地。因此,应当逐步把环境成本内部化,从不行持续的成本优势向可持续的成本优势转化。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导致比较成本优势的变更,一些污染严峻从而

31、环境成本高额内部化的产业的比较优势将弱化,而一些污染少或者无污染的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的成本优势将得到强化,为此必需调整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以适应绿色贸易的须要。 结束语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一国或一区域组织为爱护环境、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或平安而实行环境措施。这些措施反过来又被贸易爱护主义者所利用,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干脆或间接的影响。由于有些国家的环境措施缺乏统一的国际规范、环境措施涉及高新科技的运用、环境措施与产品生产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相适应、出口商在获得环境措施的信息方面存在困难或者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来应对新环境措施,因而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

32、贸易造成了严峻影响。从实施环境措施的国家数量、环境敏感性产品的状况以及环境措施的类别分别进行定量分析,5000种国际贸易产品中的4000种或世界贸易额的13%正受到环境措施的影响,全球贸易量的88%、进口量的50%受到环境措施的潜在影响。对中国而言,很多等行业都已受到环境措施的明显影响。从长期来看,环境措施虽然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意识,促使其提高产品竞争力,但短期内必定会对这些国家的贸易和市场准入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发达国家正在制定环境措施的一些部门正好是发展中国家特殊具有竞争力的部门,而发展中国家自身恰恰面临着结构性问题造成的若干限制。因此,要削减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协调贸易与

33、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须要各国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进行协作和努力。参考文献1 夏光等.加入WTO与国内环境政策调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2 彭椒.论WTO发展中成员对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立场.政治与法律,2004,(06).3 左大培.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城乡建设,2006,(03).4唐锋.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北方经济,2006,(01).5 乔永平郭念棣.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与环境措施分析2006,(02).6张玉卿.(2004)WTO新回合法律问题探讨.中国商务出版社,第435466页.7 WTO与环境课题组.(2004)“多哈回合与环境谈判支持探讨”(中国环境与发展

34、国际合作委员会WTO与环境课题组报告),第253276页.8梁咏.浅谈WTO机制中我国对“绿色壁垒”的对应措施.财经问题探讨,2003,(01). 9姚新超.世贸组织与国际多边环境协议的潜在冲突及解决方式.国际贸易问题,2004,(06).Study of Impact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easures,also called green trade barriers,are all trade-related env

35、ironmental measures adopted by a country or a regional organization to protect environment,as well as health and safety of wildlife,animals,plants and humans.As environmental measure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stringentand complex,its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more obvious and serious.The

36、emergency of environmental measures has profound social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Since most environmental measures are against sectors with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 the short term such measures will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rade,especially market acces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Thus we need to adopt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both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national level.Key Words Eenvironmental Measures International Trade Trade Barriers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