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0828720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十六,十七世纪由于地理大发现,海外航行和贸易迅速发展,动植物标本的采 集和积累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发展分类工作,建立科学的命名方法。文艺复兴后,植物分类摆脱了过去抄袭古书的习气,按照实际观察进行了生动 的描述,特别是注意到植物形态间的关系,使分类工作建立在比较形态研究的基础 上。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瑞士植物学家鲍欣(15501624)把2460种植物从 简到繁加以归类,进行简要描述并命名,编出一本植物户口薄。他在进行分类时, 特别注意植物间的自然相似性,使他成为自然分类的先驱者。他用一个共同的属名 和两个不同的种名,以区别两种相似的牧草,首先使用了双名法。十七世纪中期, 欧

2、洲的生物学家已知道了 6000 种以上的植物。这么多的植物如何进行分类呢?其分 类根据又是什么呢?德国植物学家琼(15871657)用名词表示属性,用形容词代表 种名,并制定了记载植物形态所必需的术语,把双名法推进了一步。当植物分类取得不少进展时,动物分类却停滞不前。英国博物学家拉伊 (16271705),首先应用同一原理来讨论植物与动物的分类。他确定了单子叶植物 和双子叶植物,在植物分类上是一项贡献。他提出的植物和动物界的某些大类,是 符合自然分类的。由于他在分类研究方面的许多成就,使他起着林耐(CarolosLinnaeus, 17071778)分类学先驱者的作用。一七 0 七年,瑞典大植

3、物学家卡罗洛斯?林耐(亦泽林奈)生于瑞典的斯马兰 德,父亲是一个穷牧师,按父亲的意愿,叫他当一个牧师,而小林耐却热爱植物。林耐热爱植物是不足奇怪的,他父亲是一个靠经营花园为生的人,林耐从小就 是在花丛中长大的。中学读书时,林耐非常喜欢采集动植物标本。中学教师罗特曼发现他的爱好, 鼓励他学医,让他住在自己的家中,对他进行辅导,教他用花作区分植物的标志。中学毕业后,从一七二七年到一七三三年,先后在龙德大学、乌鲁萨拉大学学 习。他受到医学教授路德比克的赏识,大学还没有毕业就代路德比克讲授植物学。 二十五岁那年,他在学校的资助下,独自到瑞典北部的拉普兰地区进行考察,他旅 行二千八百多公里,收集了一百多

4、种新植物,回到学校以后写成了拉普兰植物 志。一七三五年,林耐离开瑞典到荷兰去进修医学。在荷兰莱顿城,他把自己写的 自然系统一文的手稿送请格罗马博士指教。格罗乌看后极为赞赏,自愿出钱帮 助出版这篇论文。在荷兰期间,林耐受布尔曼博士聘请经营植物园,有了很好的研 究和写作条件。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写了许多著作,成为一个大有名气的学 者。他曾游学欧洲各国,访问过一些著名的植物学家,搜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一 七三八年,他回到了瑞典,被选为斯德哥尔摩科学院院长。一七四一年,他被聘为其母校乌普萨拉大学的医学和植物学教授。一七五三年,林耐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林耐生活在中国李时珍之后一百多年,两个人都是

5、医生和植物学家,可是遭遇 却完全不同。李时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科学人才受到了多方面的压抑,他花 费几十年心血写的本草纲目,生前竟得不到出版。而林耐生活在资产阶级发展 时期,科学人才备受鼓励和爱护,有人帮助他学习,资助他考察,请他当大学教 授。他多次遇到“伯乐”,他是时代的幸运儿。林耐的伟大功绩在于他确定了生物界的秩序。他在分类法上前进了一大步,但 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把自然界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分为纲、 目、属、种,实现了分类范畴的统一。他以种为分类的最小单位,根据花的数量、 形状和位置,再分成属。根据各属子实体的主要特征划分为纲,并把容易概括的属 列为纲以下的目。这就形成林耐闻

6、名于世的性系,其中纲主要取决于雄蕊数,目根 据雌蕊数。对动物界的分类,林耐没有提出任何共同适用的原则。但是,他把鲸归 入四足类共采用哺乳类的名称。他还把人和四足动物同样列人哺乳动物纲,并把人 和猿猴一起列人了灵长目。林耐对生物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增强了这门科学的整体性。他首先用“种”的名 称,作为分类系统的基础,种是彼此相象、似有共同起源的个体的总和,这些概念 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他建立分类系统的技术,关于命名、描述、鉴定及同义词等 较为完整,以后很少修改补充。-(_)-林耐完成的分类系统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对双名法的发展,并扩大应用到动物界。他根据朱西厄出(16991777)的提议,属名用大写,种

7、名用小写,并统一采用 拉丁文,以改变使用各国语言引起的混乱。这样对每个动物、植物,只用两个字,就能表示其特征及在分类系统内的地 位。他于一七五三年首先应用植物的种人一七五八年,又在自然系统一书的 第十版中,应用于动物。由于林耐对双名法的改进及普遍应用,使自然界形态、习性、大小各异的生 物,可以排成一个有规则的系统,这就为以后生物进化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成了近 代生物学的一项重大成就。林耐在鉴定大量新种的同时,还对植物的自然系统进行了探索研究。他清楚地 认识到以一种器官为基础的分类系统具有片面性,因此,他认为建立自然系统是研 究植物学的最高目标。他提出过若干至今认为是完全自然分类的类群;如棕涧、百

8、 合科等。他在植物的哲学(1751 年)中又引证了一些自然类群,但未能把自然系统 看作是历史发生的“系统树”,而看成是世界地图上各国的交界。他一直很关心自 然系统的研究,但是,由于难度很大,他从未认为自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一七五三年,在他出版的植物种志中,他对 5938 种植物进行了分类和命 名。他把动物分作六类,就是四足类、鸟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由于林耐的分类法是按照人为选定的标准(比如生殖器官),而不是按照自然进 化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所以,被称为人为分类法。林耐的重大成就就是对植物的科学命名,建立了植物的“双名命名法”,即 “二名法”。将植物的命名分为两种功能,即每一种植物有两个完

9、全的名称:一个 是供日常使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定名称;加一个是表示特征的、由多字组成 的描”述性多词学名。这样使过去紊乱的植物名称归于统一。对植物分类学研究的.进展,起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林耐还根据花的雄蕊数目和位置,人为地把显花植物分为二十三纲,加上隐花 植物一纲,共为二十四纲,即所谓林氏二十四纲。这种分类法曾一时被广泛采用, 至十九世纪才为自然分类法所代替。林耐用人为分类法和“双名制”的命名法,使杂乱无章的关于动植物方面的知 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使生物界开始变得有规律可循了。林耐在科学界和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有许多追随者,不少地方成立了林耐学 会。有些人把林耐和牛顿相提并论,他们认为由

10、于牛顿的工作,天体有了次序;由 于林耐的工作,生物界有了次序。林耐本人十分狂妄,他不但对动植物分类,而且,对科学家也进行了分类,由 他自己来担任总司令。林耐和牛顿一样,也受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支配,他的分类法忽视了物种之间的 相互联系。他认为造物一开始创造多少物种,现在就存在多少物种,植物和动物的 种类一旦产生就永远确定下来。当他附带说到杂交可能产生新种的时候,已经觉得 是做了太大的让步。法国植物学家布丰(17071788)认为,自然过程总是的,可以发现许多中间物 种以及一半属于这一类、一半属于那一类的物种。林耐的错误就在于他不了解自然 的过程。林耐的物种不变的观点和他的人为分类法是紧密相连的。在

11、他所处的时代,进 化论还没有建立起来,只是在进化论产生以后,人为分类法才被按进化中的亲缘关 系的自然分类法所取代。林耐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拉普兰植物志(173 年)、自然系 统(1735 年初版、1758 年第 10 版)、植物学要旨(1736 年)、植物学书籍 考)植物的分纲、植物的分属(1737 年)、植物哲学(1751 年)、植 物分类(1753 年)、植物之属性(1757 年)等,这些著作对今天植物的命名, 仍然具有国际性的重要意义。其中植物的分属一书可算是近世有系统的植物学的第一部著作,书中所收 集的植物有八万多种。植物分类,是林耐生平研究植物的结晶。由于他的伟大贡献,瑞典赐予他 北极星爵士的头衔。一七五七年,他发表的论文植物之属性得到了圣彼得堡帝 国科学院奖赏。一七七八年的春天,正当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时候,林耐与他热爱的大自然 长辞了!终年七十一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