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上传人:h****6 文档编号:2082539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在2023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做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本文就学习和贯彻中心重大决策中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必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

2、源泉,特殊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经过近年来的改革,科研院所的创新实力和科技服务实力显著提升,面对市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实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珍贵力气。近二十多年,我国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探讨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学问产权。依靠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实力和实力,要与基础雄厚的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创新较量,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体系,既要突出企业为主体地位,又必需坚持产学研的结合,显得极其重要和迫切。 政府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

3、的来看: 第一,政策是关键。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实行包括制定政策、资金投入、项目支持、供应服务等多种措施,但起确定性作用的是政策。这次规划纲要60条配套政策中,约有40条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有关,在税收扶持、政府选购、加强引进消化汲取等方面均有重要突破。 其次,政府投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第三,要特殊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独创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1982年美国盖尔探讨所对70年头121个行业的635种创新产品进行分析探讨,发觉中小企业每百万职工供应的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至60%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身上,80%以上新开发的技术

4、是中小企业来付诸生产。我国的数据也表明,65%的国内独创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建的。这些中小企业有这么多创新道理很简洁,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假如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诀窍,就不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办和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必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赐予有力的政策支持。 2.建设科学探讨与高等教化有机结合的学问创新体系 高等院校创新人才聚集,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多学科交叉的影响,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高等院校还担当了2/3左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量的“863”安排等项目,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的国家重点试验室占全

5、国总数近2/3。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在学问的创建和应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科学探讨与高等教化紧密结合的学问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的探讨型高校。以建立开放、流淌、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前沿高技术和社会公益探讨基地。同时,仔细解决高等院校学科设置不够合理、科研工作定位不够明晰、科研管理比较薄弱等问题。 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依据规划纲要的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军民结合的统筹和协调,建立促进军民结合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管理体制

6、和制度,主动激励军口科研机构担当民用科技任务,国防探讨开发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扩大军品选购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选购的范围;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统筹部署和协调军民基础探讨,加强军民高技术探讨开发力气的集成,实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协调,促进军民科技各环节的有机结合。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近年来,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新特色的创新区域起先出现,充溢活力的高新区和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和载体,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实力的基础和潜力。目前,14个省市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率已超过上年投入的50%,山东、湖北、湖南、安徽

7、、江西等省份2023年财政科技投入事业费或三项费都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其中,“十一五”期间,深圳市、区两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将达到100亿元,预料深圳市全社会探讨开发投入累计将达到1000亿元。同时,加强对地方科技发展的引导和统筹协调,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在中心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形成合力,避开盲目重复投资,也日益成为一项更加紧迫的任务。 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一方面,要制定出台主动的政策,加快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实行实际措施,推动信息网络、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硬环境的建设 二、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8、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1实施主动的促进自主创新的公共财政政策 一是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确保“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常常性收入增幅,各级政府在年初预算安排和财政超收安排中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从而保证规划纲要提出的科技投入目标能够实现。 二是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探讨、前沿高技术探讨、社会公益性探讨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引导地方和行业部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解决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向创新投入;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和促进

9、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 2提高爱护、创建学问产权的水平 当前我国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和加强学问产权爱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学问产权拥有量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弱,尚未形成专利申请的主体;学问产权意识不强,管理实力相对较弱;跨国公司滥用学问产权阻碍我国自主创新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需把创建和爱护学问产权问题放到提高自主创新实力的战略高度上予以考虑。 一是激励创建学问产权。对事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科技领域、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以驾驭核心技术及其学问产权为主要目标,在国家层次上组织实

10、施专利战略,编制必需驾驭自主学问产权的重要产品和装备书目,通过科技安排和建设投入赐予重点支持。 二是建立健全学问产权爱护体系。国家科技安排和各类创新基金对所支持项目在国外取得学问产权的相关费用,按规定经批准后赐予适当补助。保障科技人员的学问产权权益,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应对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和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人员依法赐予酬劳。 三是加强学问产权管理。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学问产权特殊审查机制。对涉及国家利益并具有重要自主学问产权的企业并购、技术出口等活动进行监督或调查,避开自主学问产权流失和危害国家平安。防止滥用学问产权制约创新。 四是建立和完善与科技相关的学问产权政策体系和支撑服务体

11、系。 3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 从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由于风险资本发育不足,自主创新缺乏一个基本的资本市场支持,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自主创新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实践表明,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没有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中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很难发展,中国的自主创新就会面临问题。当前工作的重点是: 一是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当前的中小企业板仍是主板市场的组成部分,离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还有很大距离,中小企业板不能代替创业板。主动推动创业板市场建设,培育更多的有活力、有发展前途的创新型小企业上市,将有助于投资者树立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念。同时,要深化“三板”试

12、点,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等,进一步活跃市场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将其逐步覆盖到具备条件的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加强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引导力度。激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政府示范性引导资金拉动全社会各类资金投资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加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实力。 三是主动引导风险投资参加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进一步集成资源,激励和支持风险投资机构参加国家科技安排项目的产业化,帮助和推动具有较强自主创新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4用好政府选购政策 这次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明确提出:一是建立财政性资金选

13、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依据肯定条件,优先支配自主创新项目;二是改进政府选购评审方法,赐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三是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我们肯定要用好这些政策。 5落实引进技术的消化汲取再创新政策 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汲取再创新作为增加自主创新实力的重要路径。我们总结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的胜利阅历,政府的组织协调特别关键。要做好引进技术与消化汲取再创新,就须要两个系统间的统筹协调。三峡工程之所以胜利,就在于国家从一起先就进行协调,将消化汲取作为引进的重要目标。 三、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体制基础 1.建立有利于加强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

14、益探讨的体制机制 第一,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类探讨的投入力度,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模在去年基础上增加32%,973安排增加投入20%,中科院“学问创新工程试点”投入增加20%。国家科技安排中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将由“十五”期间的73调整为:“十一五”期间的55。建立稳定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相结合,项目与人才、基地相结合的新的投入机制。支配行业科研经费和基本业务经费,对高水平的探讨基地和队伍赐予相对稳定的支持。 其次,建立与基础探讨、前沿技术探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第三,改革基础探讨、前沿技术探讨的评价制度。特殊是对探究性强、高风

15、险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应淡化对项目有关探讨基础和可行性探讨的评价,经过特定的程序,供应肯定额度的资助,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第四,加强科研基地和基础条件建设。依据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科技需求,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特殊是当前我国相对薄弱和空白领域年内起先组建若干国家试验室,同时探讨解决国家重点试验室运行费用支持的问题。国家还将通过加大基本建设投资、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投入,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有效改善社会公益探讨基础条件。 2切实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协调 今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实行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为了加强部门之间、军口和民口之间科技资源配置、科技安

16、排、重大项目的沟通和协调,将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科技资源配置和各类科技安排支配进行沟通协调,以变更部门互不连接、立项重复分散的问题。 其次,建立部省会商制度。近两年来,科技部特别重视加强地方科技工作,与部分省市建立了更为紧密的信息沟通和工作联动机制。特殊是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各省市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中心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重大项目、科研设施等重复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部省会商机制,围绕区域重大科技需求,加强中心和地方科技资源的整合,联手推动重大科技行动。 第三,主动推动建立跨部门的科技项目数据库。针对科技项目立项中多头立项、重复立项的问题,推动科技项目共享

17、数据库的建立,为解决重复问题供应必要的技术支撑。 第四,完善科技询问和决策机制。 3.推动科技管理改革 第一,关于科技安排管理改革。一是围绕落实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优化调整科技工作的布局,建立由重大专项和基本安排组成的国家科技安排体系。同时,建立与各个安排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国家科技安排信息管理平台。实行网上申报、立项、评审,建立科技安排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亮、廉洁高效的安排管理模式。三是完善专家机制,建立涵盖面广泛的专家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评估、论证等专家组,建立专家信用管理和回避制度等。四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安排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五是

18、主动推动科技安排管理职能转变。项目组织和实施将更多地发挥行业部门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 其次,关于科技经费管理改革。一是改革经费管理模式,对于基础探讨、前沿技术探讨和面对市场的探讨,要按各自特点实行不同管理模式,特殊是对基础探讨、前沿技术探讨不要采纳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二是完善科技经费监管制度,突出公开公允公正,加强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规范科技经费运行,肃穆财经纪律,切实防止腐败行为;三是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经费监管新机制,实行预算评审评估机制,变更重项目管理、轻预算管理的状况。 第三,关于科技嘉奖制度改革。科技嘉奖制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是科技发展重要的指挥棒。必需坚决不移地推

19、动嘉奖制度改革。我们正在慎重探讨国家嘉奖的标准和导向问题,实行措施,削减面对市场探讨的嘉奖数量,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嘉奖力度。 4.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术界的自律,进一步端正学风,弘扬科学道德已是当务之急。 5.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到“十一五”期末,我国的人才总量将位居世界的前列。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宝,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重要的是要调动和激发各类人才的主动性、创建性。因此,大规模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培育一支浩大的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实力的人才队伍,将是一项事关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国家战略。 6.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于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撞击。在科学技术上,只有第一,没有其次。要成为第一,就必需真正拿出有价值的科学发觉和技术独创,就必需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首先学习先人成就,充分了解别人,吸纳他人的才智和技术成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技术的新高峰。 本栏目编辑 安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