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20807910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髓室底穿孔患牙56颗,然后行根管 治疗,并行永久性充填,观察1236月。结果:成功50颗,好转4颗,失败2 颗,氢氧化钙可与组织内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钙骨组织成分,且氢氧化钙具有 抗炎作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含有氟离子、抗龋坏作用好,粘接性、封闭性好,氢 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两者结合是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优良材料。【关键词】氢氧化钙 玻璃离子水门汀髓室底穿孔【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3)09

2、-0138-01在牙髓病治疗中经常会遇到髓室底穿孔的病例。由于髓腔与牙周组织联通,常 会导致牙髓治疗失败,甚至患牙被拔除。为了保存这类牙齿,通常使用各种充填材 料先对髓室底穿通处进行修补,再行常规根管治疗及窝洞充填。本文作者应用玻璃 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 GIC)和氢氧化钙糊剂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取 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方法1. 病例选择:龋坏或治疗过程中意外底穿的恒牙,牙齿无松动,无牙周袋。2. 临床资料:在56颗患牙中,其中男性46颗、女性10颗,年龄1872岁, 医源性穿孔19颗,龋源性穿孔37颗,穿孔小于2mm者42颗,23mm者8颗

3、, 大于3mm者6颗。3. 材料:登士柏公司生产的DYcal氢氧化钙糊剂与上海齿科材料公司生产的玻 璃离子水门汀。4. 修复方法:医源性髓室底穿孔患牙:发现穿孔后,立即生理盐水冲洗止 血,氢氧化钙糊剂充填,玻璃离子覆盖;龋源性穿孔患牙,先去净龋坏组织及 髓底的肉芽组织,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碘伏压迫止血,暂封4 6天无症状后,常规消毒,隔湿,干燥,氢氧化钙糊剂充填穿髓孔,玻璃离子覆 盖,注意不要封闭根管口,常规行根管预备、冲洗、根管充填、双层垫底及永久 充填,术后拍X线牙片,1月、3月、半年、1年、3年复查拍X线牙片对比。5. 成功标准:成功:患牙治疗后无自发痛、冷热痛及咬合痛、叩

4、诊(一), 牙体无松动,无牙周袋,无痿管,X线显示髓室穿孔处阴影消失;好转:无自 觉症状,X线牙片示髓室穿孔阴影缩小,无痿管,无牙周袋;失败:有自发痛、 咬合痛,临床检查患牙松动,牙周袋形成、或有窦道、脓肿形成,X线片显示髓 室底穿孔处阴影增大,出现上述任何一项均为失败1。二、结果表一孔大小例数成功好转失败V2mm4241 (97.62)1(2.38%)023mm87 (87.5%)1(12.5%)03mm62(33.33%)2(33.33%)2 (33.33%)表二例数 成功医源性1918 (94.74%)龋源性3732 (86.49%)好转 失败1 (5.26%) 03 (8.11%) 2

5、 (5.41%)三、讨论1. 髓室底穿孔是牙髓治疗或龋齿破坏造成髓腔和牙周组织联通,导致牙髓治疗失败,故 消除穿孔后炎症是修复髓室底穿孔成功的关键,穿孔区组织炎症反应主要取决于机械创伤程 度和龋损程度,还与穿孔大小及部位有关,另外还与感染程度、充填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相 容性有关。2. 理想的修复髓室底穿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抗炎、不致癌、封闭性 好、粘接性好、可引导骨质及牙植骨再生等特点。氢氧化钙偏弱碱性,有抑菌作用,并可与 组织内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与牙骨质成分接近,玻璃离子水门汀2还具有 较好的粘接性与封闭性,与牙体组织热膨胀系数相近,封闭性好,无毒,含有氟离子,还可 预防继发龋形成。3.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源性和龋原性穿孔之间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底穿孔 直径小于2mm者其疗效明显优于3mm以上者,提示氢氧化钙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髓 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与底穿孔大小有关,二者结合是治疗髓室底穿孔的较好材料。参考文献1黄辉,徐萍,蒋泽声,等.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2): 107.2王宏青,仲维健,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氢氧化钙联合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大连医科大学 学报,2003,25 (4): 26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