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印象民俗风情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806179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9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安城市印象民俗风情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西安城市印象民俗风情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西安城市印象民俗风情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西安城市印象民俗风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城市印象民俗风情(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安城市印象 民俗风情1一 人生礼仪 二 生活起居三 方言俚语四 歌谣民谣五 村会庙会六 西安风情2人生礼仪人生礼仪生子生子。在人生礼仪中,生儿育女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陕西农村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子口“添喜”;关中一带把产妇叫“月婆”,把婴儿叫“月子娃”;陕南把产妇叫“月母子”。产妇坐月子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报喜:产妇分娩后,父母首先要记住婴儿诞生的时辰,一两天之内,丈夫首先要向妻子的娘家报喜。旧日报喜时生男生女还有区别,如在渭南地区,报喜时带酒一壶,上拴红绳为生男,拴红绸为生女。女婿临走时,娘家用红布包几个圆形烙饼,象征“给婴儿带奶娘”。三朝礼:婴儿出生第三天,娘家人去探望坐月子的女儿。关

2、中一带多是带红糖、鸡蛋、点心等食品,表示对女儿的祝福和关怀。陕南汉中一带流行送“四喜礼”,包括婴儿的衣、袜、鞋、帽和一对鸡、2 2斤红糖、3 3对猪蹄、4040个鸡蛋。三朝礼始于唐代,所谓“三朝与儿落脐炙囱”,指婆婆或接生婆要检视婴儿脐带剪痕,为婴儿洗澡换衣,所以陕南等地叫“洗三”。华县一带娘家是第十天会同亲友看女儿,这时带的传统礼品是婴儿穿的衣服和l00l00个花馍。陕南汉中一带,娘家在第七天要送“月月米”,即一斗米和一些鲜菜,当地民谚说“添喜进口,增粮满斗”。亲朋好友纷纷探望产妇,带有给婴儿的衣料和产妇的食品。产妇一家必设酒宴招待3人生礼仪人生礼仪生子生子 撞干爹:婴儿满月后要剃头、换衣,

3、抱着婴儿出门去“撞喜”。如遇到第一人是成年男子,就拜他为“干大”(”(关中称爹为“大”)”);碰到成年妇女,就拜为“干妈”;碰到老汉拜“干爷”;碰到老妇拜为“干婆”。碰到的第一个人,不问生熟或穷富都拜认,并请到家里坐客。3 3日后再备礼品,抱上婴儿登门拜访。被拜者设酒款待亲家,并赠给婴儿衣帽等礼品。从此两家结为亲家,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拜干亲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祝愿和厚爱,民间相信“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做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礼仪更隆重,至亲好友纷纷登门祝贺、送礼。渭南一带娘家要送虎形馍,希望婴儿健康成长;宝鸡一带娘家要送“曲连馍”,就是大小不一,中间空的圆形蒸馍,祝愿婴儿长

4、大后生活美满。舅家送的曲连馍特别大,扶着婴儿从中间通过,祝愿婴儿平安度过难关,顺利成长。过去,还兴送长命富贵的项圈。办满月时,主人要招待所有的来宾,除了烟、茶、酒等还有助兴活动,如唱戏、演皮影、看电影。到了百日,行“百岁”礼。4人生礼仪人生礼仪婚婚嫁嫁 订婚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子女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见面)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相见,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见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

5、意,否则就有问题。(看屋)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方,纯属一种索礼之举。5人生礼仪人生礼仪婚嫁婚嫁(扯衣服)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去什么人等。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择吉:即选择吉期结婚,乡下人叫合日子。男方欲娶,经媒人说通女方后,请先生推算吉期。首先看男、女属相的“利月”、“败月”,有一首

6、合婚“利月”谣:“正、七迎鸡兔,二、八虎与猴,三、九蛇共猪,四、七龙与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鼠马走。”完婚:也叫嫁娶,乡下人称娶媳妇,旧的婚礼很复杂、很讲究,6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俗话说:“十里风俗九不同”。一个地域风俗的形成,受制于当地的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而这些大环境的影响,往往会使当地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习惯。这些习惯,直接反应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长期习惯的沿袭,便形成了当地一种特有的风俗。最能表现陕西人生活起居的莫过于陕西八大怪。7一怪-辣子是道菜:陕西关中地区喜爱吃辣椒,所有的面食中都带辣子,无辣不下饭。8二怪-锅盔象锅盖:锅盔大得像锅盖一样,又硬又脆。

7、9三怪-面条象腰带:关中地区的面食花样繁多,大多数面条比较粗较宽,其实比腰带要略细些。一般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女孩子长大成人,首先不是会缝一件衣服、绣一朵花,而是会擀上满满的一案板的面条,这样以后女儿出嫁,才能得到婆家的赏识。10四怪-姑娘不对外:说这里的姑娘(旧时)一般不远嫁远方或外地人,现在可不是这样了。11五怪-板凳不坐蹲起来:听当地人说可能是由于板凳上灰尘太多,加上人们的习惯,所以人们(指农村)一般不坐板凳,而是蹲起来。12六怪-房子半边边盖: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半坡房(过去)一种说法是节省材料,另一种说法是旧时为了少交税。13七怪-手帕头上戴:因当地气候干燥,风沙大,许多妇女出门都将手帕

8、戴在头,以遮挡灰尘由于陕西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这里日照强烈,干旱少雨,而且风沙天气较多。所以农村妇女在辛勤劳作的时候,都要头顶着手帕。说起这一方小小的手帕的作用,那可是大了去了。手帕既可以防止强烈的日光对皮肤的侵害,又能阻止尘土进入到头发,而且头发也不会被风吹乱。当在外劳作,没有随身携带毛巾的时候,手帕又可以擦汗抹灰,实在既实惠又美观。14八怪-秦腔吼起来: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棚要翻。15生活起居生活起居16方言俚语方言俚语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创造汉字的“文字初祖”仓颉,相传就是陕西白水人。陕西作为13朝建都之地,方言也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

9、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下面介绍的主要是关中、陕南一带方言的用法。形容类: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手,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送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气”关中一带常把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

10、,老人康健叫福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用十二属相形容人: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用地理名词形容:“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撂山,行动轻浮叫飘山。“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啰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用数字形容:“二”对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毛子等;对一些精神

11、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楞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茬子、二趟子、二八卦等。用定语“的”形容: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干活偷懒的人奸的,甩膀大于的人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不听忠告的人瓷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几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没能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张的,长的太聪明的人蛮的。17方言俚语方言俚语用名词形容:“太”或“太太”:称心如意叫谄得太,不讲道理叫蛮得太,穿戴时髦叫洋得太,做事狂妄叫张得太,官运享通叫红得太,巴结献媚叫轻得太,多才多艺叫能得太,聪明伶俐叫精得太;调皮捣蛋叫瞎得太,寡言无语叫瓷得太。还有

12、重叠加重语气用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太太”、“我这蒜苗嫩得太太”。在“人”字前加形容词:跟人能合得来的人“嫽人”,偷摸拐骗的人“瞎人”,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滑人”,待人冷冰脑子迟钝的人“痴人”,脾气古怪忽冷忽热的人“怪人”,明知死胡同偏要硬闯的人“犟人”一学就会干啥像啥的人“能人”。同义不同字类关中一带常可听到:不和叫不卯,干扰叫打搅,发痒叫害咬,适合叫刚好,断绝叫拉倒,马虎叫毛草,矮人叫矬子,体胖人叫“圆伟”,瘦人叫“干猴”,不行叫失气,笛子叫篾管,胡琴叫弦弦,小锣叫当当,梆子叫咣咣,铙钹叫镲镲,唢呐叫喇叭,烧饼叫饦饦;干面叫粘面,糊糊叫搅团,馒头叫蒸馍,饺子叫煮馍,棉鞋叫窝窝,巴结人

13、叫舔尻子,出外散步叫转转,向别人表功叫摆亏欠,嫌弃讨厌叫走远,无关紧要叫挂不上串,左顾右看叫卖脸,挑剔毛病叫弹嫌,办事周密叫严攒,脾气暴躁叫脏板,不多不少叫刚谄,歪曲事实叫胡粘,调皮淘气叫捣蛋,大声哭嚎叫叫唤,骂人隐私叫揭短,背后告人叫“干板”,梆子戏叫莲花落,木鱼叫龟脑壳。奇特的称呼:商洛市柞水一带,因山大沟深,人群分散,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县南部把父亲叫“爷”,把祖父叫“爹”或“家”;县中部一部分人把父亲叫“爹”把祖父叫“爷”;县北部则把父亲叫“爸”或“大”,把母亲叫“妈”,把伯父叫伯(音贝);其他地方把祖父叫“祖”、“先人”,把父亲叫“叔”、“伯”、“父”或“大老汉”,把母亲叫“娘”、

14、“妲”、婺(音务)”、“姨”、“勒”、“婶”、“细老汉”,有的地方把儿童叫“仔”或叫“崽”、“娃”,把睡觉叫“困醒”、“晦醒”、“眯”,把吃饭叫“嘬饭”、“薅饭”、“咦饭”,媒人叫红爷,客气叫讲礼,文明叫斯文,回答叫言传,留客叫立下,炒菜叫捻菜,烧火叫添水。18方言俚语方言俚语26.打圆周围、附近27.麻达麻烦、问题28.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29.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30.克里马擦快点,英文:hurryup31.逼咧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32.噶达马西一和滩乱七八糟一大堆33.咧远一边去34.都成送咧!都成什么样了啊?35.成马咧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咧!漂亮成马咧!36.饿贼!不太文明的

15、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37.忒!很好,很棒38.饿人称代词我39.nia人家40.再咱们41.伙计一般指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42.咧-.了43.寺是44.社说45.包不,例如:“你包社咧”就是“你别说了”46.活试合适,满意47.建议在西安女孩子不要说“锤子”二字,西安人都明白48.一案子起一边去49.糟怪撒谎50.能chuachua在西安话中是不文明用语,但加上“能”意思就是“能干什么”形容某人无能办事不力。1.制达这里2.雾达那里3.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威二4.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5.野个昨天6.前个前天7.后个后天8.明个明天9.年四去年10.蹭厉害11.碟吃饭、打

16、人12.四火试一试13.南常困难,不容易办的14.谝聊天,说话15.扎势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16.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17.产活好,舒服18.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19.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20.罢咧一般,还行、过得去21.马卡差劲22.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23.细法细致、仔细24.僚杂咧很好,很美25.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19歌谣民谣歌谣民谣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关中民歌是流行于秦岭以北,北山以南的关中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关中民间音乐形成较早,历

17、史久、品种多。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影响最大的是小调。关中小调有广为流行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秧歌调、旱船、竹马、打连厢、对于秧歌等“社火小调”,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陕南民歌是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一大传统民俗,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这里自古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以及盘歌、儿歌等,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

18、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20村会庙会村会庙会在西安很多地方都有庙会。庙会原本是为祭祀庙中所供之神而举行的。各个庙会都有会长,负责布施化缘,将捐来的钱交到会上,或修理庙宇,或购买粮食,供过会的香客食用。佳县白云观和延安清凉山逛庙会时,煮一大锅小米饭,谁来谁吃。一锅饭吃完再煮一锅。善男信女逛庙会,大多是为了“布施”,讨个吉利,消灾除祸。“布施”五花八门,有送愿的,有给“积德箱”放钱的,讨得一张“福从天来”、“吉祥如意”的红纸,兴高采烈,心满意足。也有很多人逛庙会是为了看热闹,因为每逢庙会,必唱大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常。现在,各地利用庙会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所以庙会也是购物

19、和贸易的好机会。佳县白云山和延安清凉山过去过庙会时,煮一大锅小米饭,谁来谁吃.一锅饭吃完再煮一锅.信男信女逛庙会,大多是为了“布施”,讨个吉利、消灾除祸,“布施”五花八门,有送匾的,有给“积德箱”放进省吃俭用节省下来几元钱的,留一份香钱,讨得一张“福从天来”、“吉祥如意”的红纸,兴高采烈,心满意足.也有根多人逛庙会是为了看热闹,因为庙会均唱大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常。骊山古庙会-农历六月十三日是女娲娘娘的诞辰,每年这个时候,传说中“女娲补天”炼五彩石的地方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都会举行大型庙会,吸引大批的善男信女和八方游客前往,浩浩荡荡的朝圣队伍使得平日静谧的山谷灯火辉煌,各个道观庙宇香火缭绕,成

20、爲当地文化活动的一大盛典。21村会庙会村会庙会大唐西市庙会大唐西市庙会22西安风情西安风情社火社火 在西安,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 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耍社火颇具古风,几十面三角形狼牙边的大旗,上书各个乡村之名。敲上威风锣鼓,锣鼓手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打锣鼓有一定套数,分老曲、新曲、紧三火等。老曲雄壮浑厚,新曲悠长明朗,紧三火紧张热烈。雄旗猎猎,统

21、炮轰隆。若在街上和其他村的社火队相逢时,讲究礼让。先到者闪到一边。后来者先走,这明是礼让,暗则挑战和较量。鼓声一时大震,都想以气势压倒对方。各家的社火扮演人物,也以动作、语言、换花样等,使出浑身的解数,吸引观众。23西安风情西安风情大雁塔,钟楼,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钟楼,兵马俑,古城墙24西安风情西安风情西安木偶戏,汉调双簧,陕西皮影戏,秦腔西安木偶戏,汉调双簧,陕西皮影戏,秦腔25西安风情西安风情羊肉泡馍,水晶饼,肉夹馍,臊子面羊肉泡馍,水晶饼,肉夹馍,臊子面26西安风情西安风情BiangbiangBiangbiang面面biangbia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Biang字的写法:“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朝进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挂个丁丁叫马扛,坐个车车到咸阳。”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